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二十六章 关乐和的反应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赵晤瞅他一眼,这才想起吴证想把工部尚书的位置让给杜锦宁。

他摇头道:“朝中大臣是不会同意的。”

他顿了顿,又道:“再者,工部尚书要经常到各府各县去走动。宁国她终是女人,以后成了亲,还得怀孕生子,哪能像男人一般东奔西跑,十天半个月不着家?”

一瓢冷水浇下来,吴证头脑也清醒了不少。

他沮丧道:“皇上说的在理。”所以,就算像杜锦宁这样的女人,还是不适合做官吗?

“不过你的想法提醒了我。”赵晤又道。

吴证打起精神看向赵晤。

“你刚才说,杜锦宁打小的愿望是做大司农?”赵晤问道。

“对。”吴证点点头,眼眸渐渐亮了起来,“皇上的意思是……”

“你想的没错。”赵晤道,“大司农这个官职,因为职责不明,在朕上任的时候,跟齐大人商议以后撤消了。不过,现在倒可以把它再捡回来。”

先皇还在位的时候,是有大司农的,所以才有杜锦宁的理想是大司农的说法。而齐伯昆那老婆奴儿子齐文聪,当时就任大司农。

只是这大司农的职责跟工部尚书有些重叠,职责有些不清,作用不是很大;赵晤登基后,齐伯昆又主掌官员调整。齐文聪还不是个聪明人,齐伯昆生怕他被世家下套,其他官员被撤下又拿齐文聪的官职来说事,齐伯昆跟赵晤商量过后,干脆就把这职位给撤了,将齐文聪平调到了一个不紧要的位置上任闲职。

现在吴证这么一说,赵晤倒觉得再把大司农这个职位捡起来给杜锦宁来做,再合适不过了。

工部尚书要管理工部的官员,要四处巡视各地农业水利,督促各地管农业的官员实施推行农业政策,事务繁忙,杂事甚多。

可大司农完全可以只管制定农业水利的方针政策,其他的都不管。如此一来,既然机动又轻松。就算杜锦宁怀孕生子,顾着家庭,什么事都不做,整个朝庭的运转也不受其丝毫影响。可如果她要做什么,那就有权利下令所有主管农业的官员去施行她制定的方针。只要得了赵晤的支持,便是工部尚书都得听她指挥。

吴证可是在工部呆了十几年的老官,不用赵晤细说,他想一想就知道恢复大司农这个官职,再由杜锦宁来担任的好处。

他抬手给赵晤作了一揖:“皇上高明,让宁国长公主来任这个大司农的位置,再合适不过了。因这个官职无关紧要,算是个编外人员,想来朝中大臣也不会太过反对的。”

赵晤点点头:“这事不能太急,等明年宁国把高产水稻恢复了再提更好。”

“皇上思虑甚周。”吴证赞道。

赵晤看向他:“仕族纳税之言,你知我知宁国知,爱卿切莫再跟第四人说起。时机尚未成熟,说出去会给宁国带来灾祸。”

“老臣省得。”吴证保证道。

“要不了多久了。”赵晤将身子往后一靠,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眼看到年底了,朕已修书去南边,叫关乐和回来述职。等假钞一事和身份证之事落实,朕就要在全国发展商业。不出十年,宁国所说之事就能得以实现。”

“十年啊。”吴证有些可惜,旋即他又笑了起来,“那臣得好好保重身体,希望能看到这一天。”

君臣两人相视一笑。

南边北上的一艘大船上,关乐和瞅一眼放在桌上的《种田记》,就骂一声“臭小子”,骂完以后觉得不对,想改个口,却又不知骂什么词才能表达他对杜锦宁那又恨又爱的复杂心绪。

早在杜锦宁从徽州回京,在皇宫里表明了自己女子身份后,就马上写了一封请罪书,派人去了南边送给关乐和。

这世上,她最对不起的就是关乐和这个真心关爱她的人了。

她这一世没见过父亲,一直把关乐和当成父亲对待。

可她屡屡在关乐和面前扯谎,还扯出什么天阉来,欺骗这个真心关爱她的人。

她深知这种事情,关乐和原不原谅她,就在于一个态度。

她这个态度,要真,要诚,还要认错认得快。如果关乐和从别人嘴里得知她是个女子的消息,那这辈子他都不可能原谅她了。

要不是她不能离开京城,她都打算亲自去向关乐和认错的。现在不能,那就修书一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关乐和手上。

在信里,她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重点自然在她的远大抱负上。现在高产水稻研究出来,她的愿望算是达到,她此生也无憾了,只是对不起真心疼爱她的老师。

她文笔本就极好,这些内容又都是肺腑之言,感情真挚;最重要的是她女扮男装的出发点是为国为民。关乐和看到这封信虽也气恼,却更多的是欣喜和无奈。

欣喜于即便杜锦宁是个女子,她也做出了让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比许许多多的男子都强百倍。

无奈的是杜锦宁是个女子,以后再不能做官了。这样的人要被关在后宅里生儿育女,简直是暴殄天物,真心让他觉得无奈。

跟请罪书一起送过去的,就是杜锦宁所写的十来本《种田记》。

因为人力物力交通以及管理问题,杜锦宁名下的书铺并不是开遍全国的,只在京城附近几个省的府城及大城开办。关乐和所管辖的三个省因地处南边,同时也是杜锦宁为请罪有意留的后手,并未开办书铺。

杜锦宁还特意叮嘱过关嘉泽,不要把《种田记》寄给关乐和。等以后关乐和回京,她再亲自将自己亲手写的书奉上。

关嘉泽还以为是她的一片孝心,自然一口答应,愿意成全。

所以关乐和尽管十分关心自己唯一的弟子,却也从未看到过她写的在京城引起了巨大反响的《种田记》。

这一次,这套话本随信而来,他看完信后再看到话本里的内容,感慨万千。

话本里那个处境艰难却一步步往上攀登、坚韧不拔又积极进取的男主,仿佛让他看到了当初杜锦宁一步一步从桃花村走到京城的艰难历程。他心里仅有的那一点气恼,都烟消云散了。

如果有可能,谁愿意女扮男装走这样一条既艰难又危险的道路呢?

想想杜锦宁每一步都在刀尖上跳舞,关乐和的心里,就只剩下了浓浓的心疼。

那孩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