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三十一章 安排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八百三十一章 安排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敬了茶,齐伯昆让两人坐下,问杜锦宁道:“皇上交给你的五百亩田地,都开耕了吗?稻种是用普通的稻种,还是用吴尚书他们种出来的那些?”

“我已经交待他们开耕了。”杜锦宁道,“稻种我会筛选一些普通稻种,跟吴尚书种出来的那些进行杂交。”

她也就这么一说,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

杂交水稻,可不是一两年能杂交出来的。她手里的杂交水稻,就是她十一岁时从桃花村搬出来,到博阅书院庄子上起就开始进行。也幸好桂省都是种植稻谷的,又跟占城比邻,各种稻种不少,在筛选稻种上有优势。

饶是这样,杂交水稻也一直到她十七岁,足足用了七年的时间才杂交成功。

所以她失踪前就留了后手。上一季的稻种朝庭没派人来收走,她便藏了几百斤;新一季稻种出来后,吴证几人虽然严防死守,把那些稻种都当成了珠宝保护着。但他们防的是外人,杜锦宁这个研究出高产水稻的人他们根本没想着要防,杜锦宁偷偷让赤木把旧稻种换成了新稻种。

虽然现在新稻种放了一年,不够新鲜了,但除了影响点出芽率,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她已经向赵晤提出了申请,因为润州庄子上的佃农有过丰富的杂交水稻种植经验,她要把那个庄子的佃农迁到京城郊外,配合她培育新稻种。

只要把高产水稻再研究出来,她提更高的条件赵晤都会应允,更不用说这不算条件的条件了。

而且对于这件事,赵晤考虑得更深。

张家被灭了族,引子还是由杜锦宁失踪引起的。张家佃农里肯定有对主家忠心的,一旦他们有报复之心,杜锦宁就危险了。

他怎么能让杜锦宁在研究稻种时,置身于危险之中呢?就算佃农没那么大胆子要杜锦宁的命,只搞搞破坏,让高产水稻研究失败,他都承受不起这后果。

全大宋的人都在眼巴巴盼着高产水稻被再研究出来,在全国推广呢。

于是他干脆下令,把张家庄子的佃农跟润州庄子的佃农调换一下。

为了让润州的佃农更尽心尽力干活,赵晤还叫工部的工匠把京城庄子上的屋子都修缮了一遍。不够住的,就重新建新宅子。

张家这种世家大族,岂是润州那个小小的地主能比的?他们家庄子建的屋子比润州的不止好了一倍,规划得也挺齐整,修了下水沟,整个庄子都干干净净的。主家住的宅院更是十分气派。

张家佃农自是不愿的,但这是皇帝下的命令,他们是罪臣名下的佃农。就算没有卖身给张家,但户籍登记在册,身份就跑不掉。没奈何,他们只得哭哭啼啼的离了家,去了润州。

其实润州的佃农也不愿意来,毕竟谁也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家乡。只是皇上下的命令,他们也不敢不从。

而当他们在宋庄头的带领下到京城庄子时,就被那些比他们庄子好太多的庄子条件所震住了。

京城比他们那里更南一点,自然条件更好,还是在皇城脚下,以后他们就是皇城人了,子子孙孙都成了皇城人;庄子还这么好,还是跟着对他们有恩的杜锦宁大人,哦不,工部的大人们说,杜锦宁是公主,他们成了公主管辖下的佃农。

公主啊,这是多么高贵的存在,却对他们那么和气,为人又大方,还熟知庄稼,研究出了这么高产的水稻,天底下哪里再找这么好的东家去。

他们简直高兴坏了,对舍不得离开家乡的那点负面情绪十分羞愧。

而有了这一群被汪福来洗过脑的佃农,杜锦宁想在田里做什么手脚,都不会被发现。

所以她才敢对赵晤打包票,说下一季就能把高产水稻给恢复过来。

齐伯昆不懂稻种培育,见杜锦宁信心满满,他便放下心来,又叮嘱道:“这件事关系整个大宋民生,你可得好好做,把精力放到那上面,别浪费在那些有的没的小事上。”

他目光严厉地扫了齐文聪一眼:“文聪,这件事有多重要,你作为朝庭官员,想来也清楚。要是这事做不好,恐怕咱们齐家都得吃挂落。”

他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他作公公的,不好当面喝斥儿媳妇,那只能警告齐文聪,让他管好自己媳妇。

同时也向苏氏表明,杜锦宁不是那种普通的内宅妇人,她是皇上极为看重的长公主,肩负着重大使命。苏氏别在杜锦宁面前摆婆婆的谱,拿些鸡毛蒜皮的事来烦杜锦宁。

要是误了皇上的大事,齐家男人谁也脱不了干系。

齐文聪站起来应了。

齐伯昆又对齐慕远和杜锦宁道:“你们回去吧,晚上过来吃饭。”

这是杜锦宁嫁过来的第一天,自然得办个家宴。

齐慕远和杜锦宁便回去了。

杜锦宁昨晚被齐慕远折腾的都没睡两个时辰,回去后没什么事,干脆又补了一觉。担心齐慕远跟她睡一张床又胡闹,她直接把齐慕远踢到隔壁房间睡。

这就是两个人单独住的好处了。

要是在齐家,杜锦宁这样做,只要手下有个会传话的,不管什么样的婆婆,都得对儿媳妇生出不满来。

齐慕远尽管食髓知味,却也知道不能没有节制,老老实实到隔壁房间去补了一觉。

睡了一觉起来,吃过午饭,姚书棋过来问道:“公主,您看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如何安置?”

杜锦宁曾跟郑太后表示过不需要宫里的太监、宫女出宫伺候她,她用旧时的下人便可。因为赵晤派暗卫保护杜锦宁时曾出现过疑似监视的乌龙,朝庭现在又正当要重用杜锦宁的时候,郑太后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跟她计较,当即表示没问题。

不过公主出嫁,怎么的宫里都该派太监宫女来送亲及主持婚礼上的琐碎事宜,昨日便有四个太监和四个宫女一起跟过来,昨晚也呆在了杜府。

如果杜锦宁不留他们,今天便可以给他们每人一个红封打发回去了。

杜锦宁沉吟片刻,道:“你叫燕姑姑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