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三十五章 解决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八百三十五章 解决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今天杜锦宁仍然带着容篱和佩篱两个宫女来的。

杜大人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苏氏的生活习惯,她早就打听清楚了,今天就是故意过来“立规矩”的,她自然不会把自己折腾病了。所以她的衣服穿得挺足,做足了在外面久站的准备。

这会子她就算站在外面,也不觉得冷,态度也十分平和,完全没有丝毫抱怨、愤怒的情绪。

可容篱和佩篱就不一样了。

对敬茶时的猜测,昨晚家宴时苏氏的态度,就让两个宫女对苏氏有了先入为主的不满。这会儿见苏氏竟然让杜锦宁站在外面吹冷风立规矩,两人简直出离愤怒。

杜锦宁再不是皇室血脉,她也是经过朝庭册封的长公主。现在,世家都倒台了,皇上的权力一言九鼎,皇室的权力前所未有的高,却不想竟然还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样蹉磨朝庭册封的长公主!

“公主,要不要奴婢进去看看,给齐太太提醒一下您的身份?”容篱上前一步,询求杜锦宁的意见。

如果杜锦宁同意,她都敢直接进到苏氏房间去,借着太后娘娘的名头,以宫里人的名义好好给苏氏上一堂政治课,教一教她怎么做人。

容篱被派到杜锦宁身边来主持新婚后的各项事宜,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她是个女官,在宫里是有品阶的。也正是因为这身份,杜锦宁才把她和佩篱留在了身边。

杜锦宁心里微暖,温声细语地道:“容姑娘的意思我知道。不过我来给婆婆请安,婆婆没能及时叫进,我就让你直闯进去,说出去不好听,反显得咱们无礼。传扬出去,别人只会说太后娘娘眼神不好,认了个这么蛮横不讲礼的义女。且忍忍吧,太太总不会把我们冻出个好歹来吧?”

这番话说得容篱直点头,感慨道:“公主思虑得是,是我太莽撞了。唉,不过您也是太好性些了。”

杜锦宁笑而不语。

好在苏氏在曹嬷嬷的劝说下,也知道杜锦宁是公主,自己不能太过火,稍稍赖了一会儿床就起身穿衣服梳头,随便抹了一把脸就叫了杜锦宁进来,道:“行了,你的孝心我知道了,以后不用来请安了。回去吧。”

苏氏没问自己吃过早餐没有,要不要留下吃点,杜锦宁丝毫不在意,行了一礼便退了出去,回了公主府。

苏氏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明日杜锦宁不会来请安了。

可没想到第二日,杜锦宁又来了,还是那个时间。

苏氏被叫醒,简直要抓狂:“不是说了叫你别来了吗?怎么又来?听不懂人话还是怎么的?”

杜锦宁满脸的委曲:“可婆婆叫我来立规矩的,我怎么敢不从?每日早上来请安,不是做小辈最应该做的吗?”

“……”苏氏无言以对。

她也知道不能要求杜锦宁晚点来,睡懒觉真不是一件光荣的事。

她沉默了一会儿,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浊气:“行了,我收回我的话,不要求你立什么规矩了。”

杜锦宁低着头,为难道:“可我不能不来立规矩呀。您要是对我不满意,说我没规矩,丢的是皇室的脸,太后娘娘会不高兴的。”

苏氏就看向站在杜锦宁身后的两个宫女。

半晌,她揉了揉额头,无奈道:“没有不满意,我对你很满意。真的,你的规矩都是太后娘娘教出来的,我怎么会不满意呢?行了,小远整日忙,你也有事要做,以后就不用过来请安了。逢年过节回来吃一顿饭就可以了。”

杜锦宁这才满意了,行了一礼道:“多谢母亲体恤。既然母亲发话了,锦宁不敢不听。那就照母亲说的办。”

苏氏松了口气,挥手道:“行了,你回去吧。”

苏氏这里的问题解决了,杜锦宁便打算让容篱她们回去,道:“我婆婆希望儿媳妇孝顺她,每日去给她请安,这很正常。现在也挺体谅我,让我不要每日去请安了。我婆婆这么好,她要是有什么稍微不当的地方,还请二位姑娘多包涵,不要跟太后娘娘和别人提及。我不想让人说我对婆婆不满。”

苏氏不过是有些矫情,没什么大毛病。如果杜锦宁有时间与精力,她自然会耐心地去跟苏氏相处,用更温和的方式取得她的谅解。

但她的时间太宝贵了,她不是像苏氏这样的女人,可以用大把的时间来虚度,她有许多正事要做。

而且苏氏已有齐文聪把她放在心尖尖了,杜锦宁不觉得还需要自己去浪费许多时间与精力去哄她。这种事,连齐慕远与齐慕霖这两个亲儿子都做不到,那就请恕她也无能为力。

用这样的方式让苏氏以后不折腾她,她觉得就可以了。

这是家庭内部矛盾,她不希望传到郑太后耳里。

“公主放心,奴婢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容篱笑道,“奴婢两个要是那等不知轻重的人,哪有机会出来伺候公主呢。”

杜锦宁点点头。

她也是知道这一点,才让容篱两人看到她跟苏氏的这一番折腾。

进宫去给郑太后请了一回安,将容篱两人交还给宫里,她便回了家。

燕姑姑的事,她得等齐慕远查清楚情况后再说,这时得先放下。

赵晤也只给齐慕远批了三天假,三天一过,齐慕远便又忙他的事了,不过倒是每晚能回家。杜锦宁坐车去了庄子上,查看春耕的情况。

“老汉率庄上乡众,拜见长公主殿下。”宋庄头诚惶诚恐地带着一众佃农来给杜锦宁磕头。

“宋庄头,你们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杜锦宁让青木去将宋庄头扶了起来。其他人也跟着起了身。

“咱们都是老熟人,以前怎么相处,以后仍怎么相处,别太生份了,否则大家都不自在。”杜锦宁道,又问,“这些田地都按我的要求施了肥了吗?”

春耕的时候,都会先施一层肥在面上,用犁翻地的时候正好把肥翻到地下半米深,这样禾苗的根长下去时就能吃到肥,肥在地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腐化又不会出现烧根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