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四百四十一章 钱烫手啊

古代农家日常 第四百四十一章 钱烫手啊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现在,炒茶绿茶因为杜锦宁的出现提前问世,因为味道好,冲泡方便,散茶渐渐取代了团茶饼茶。

像杜锦宁这样走一步看十步的搂钱耙子,看到虽然生产了白瓷、名声却还不显的景德镇,怎么会不朝它伸出自己魔爪呢?

早在她推广茶道之初,她就派庄越去将景德镇的几个重要窑口买了下来。

然后,茶客们看到精美的茶席上摆放着的洁白的瓷器,自然要打听这种瓷器哪里有卖,于是杜锦宁开在京城的瓷器店,就生意火爆,从而推动了景德镇瓷器的发展。

杜锦宁上辈子除了做农学研究,还是个兼职的网络小说作者。

网文作者因为要写小说,查的资料非常多,知识比较驳杂。偏杜锦宁的记忆力又很好,看过的知识都能记下大半。

她写过一篇瓷器题材的小说,瓷器的资料记得很清楚。

青花瓷是在白瓷的胚胎上用青花料画上图案,再加釉,用一千三百摄氏度的高温烧制而成。而青花料的主要原料就是氧化钴。而这种氧花钴,可以从大食的一种叫苏麻离青的矿物中提取出来。

其实不光是瓷器,因为小说里许多穿越者到了古代要靠烧玻璃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所以她还知道烧玻璃的方法。

原先之所以没有做瓷器和玻璃器皿,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权势与这些财富不匹配。有那些茶园、书铺与花店,她也并不缺钱。

要不是在她想有生之年看到大宋的繁荣昌盛,她根本就不想让青花瓷和粉彩提前出世。

所以,她今天是真真正正要送给赵晤一份大礼。

赵晤手里拿着的茶具,是一套青花瓷盖碗。这是杜锦宁在失踪前写了烧制青花瓷的方法,从北方窑口买了制瓷师傅送到景德镇,再让秦老六的人监视着烧出来的。

制瓷师傅她买的是两家人,每家都有祖父孙三代烧瓷,人手足够,有女人有孩子,他们也不容易背叛。一家研究烧制青花瓷,一家研究烧制粉彩。

因为她给出了方法,这两家人经过一年多不计成本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出了她想要的青花瓷与粉彩。

当赵晤把青花瓷放下,又从另一个锦盒里拿出粉彩瓷器时,不光吴证和他的小厮瞪大了眼睛,便是一向沉稳的吴公公都低呼出声。

太漂亮了。

“这些器皿,怎么来的?”赵晤震惊之后,转过头来问杜锦宁。

身为皇帝,什么样的好东西都是先进贡给他的。但眼前这两种如此炫目的瓷器,他竟然没有见过。

这绝对不会是陆九渊他们从日苯带回来的。他们送给了杜锦宁,杜锦宁不可能再转送给他。这样会给陆九渊三人招祸。杜锦宁不是个糊涂的人。

“是我叫人烧制的。”杜锦宁笑道。

这句话,让四个男人都瞪大了眼睛。

不过随即,赵晤就笑了起来,问道:“恭喜皇妹,找到了这么一个技术高超的制瓷匠人。”

“不。”杜锦宁摇头,“这是我看了些资料,发现唐朝就有烧制这种青花瓷的青料了,这些青料都是矿里提取出来的。我便突发奇想,搜罗了各种能买到的带颜色的矿石,又叫人去询问了很多的制瓷工匠,最后拟定了一些方子,叫匠人拿到我在景德镇买的窑口去试验,没想到就烧出了这么两种带颜色的漂亮瓷器。”

“哦,这么神奇?”赵晤顿时来了兴趣。

如果这两样瓷器是工匠烧制出来的,他最多是感慨两句。毕竟是术业有专攻,瓷匠烧出再漂亮的瓷器,也是理所当然的。

可完全不懂制瓷的杜锦宁,却突发奇想让人烧制出了这样的瓷器,用的是矿石,他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被杜锦宁说起来,他似乎觉得自己动一动脑筋也能叫人烧出这样的瓷器来。

“所以,有些东西是一种很奇妙的,比如火药,道士们把它创造出来了,咱们稍稍动动脑子,似乎就能把它的运用方向变上一变。”杜锦宁引诱着赵晤,打算潜移莫化的改变他。

赵晤年纪不大,今年都还没到三十年,还是个青年。青年比起老年人来,思维更活络,也更能接受新鲜事物,有闯劲。

杜锦宁遇上这样的皇帝,自然要好好地给他洗洗脑。

化学、物理她学得不好没关系,这世上聪明人太多了。她只要提供点思路,赵晤再拿根胡萝卜在前面悬着,她相信一定会有人能做出很多古代所没有做出的东西来的。

化学在西方就是在炼金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道士们在炼丹时能顺手发明火药,想来其他东西也能发明且发展。

看赵晤似乎陷入了沉思,杜锦宁赶紧对吴证等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几个人就这么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赵晤自己清醒过来。

过了好一会儿,赵晤才回过神来。

他看看手里的瓷器,他问道:“这就是你送朕的生辰礼物吗?朕非常喜欢。”

“不,臣妹送的不是瓷器,而是烧制瓷器的方法与窑口。”

这一下,赵晤和吴证又被震住了。

他们即便不是做生意的,都知道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瓷器的窑口会有多赚钱。这可比茶山上的茶叶要赚钱多了。杜锦宁把这么赚钱的生意就这么白白送出去,她到底想要什么?

赵晤一下子想得就有点多。

他实在想不出杜锦宁现在还缺什么。身份有了,嫁了个好夫婿,无论是她自己还是齐家,都不缺钱——缺钱就不会把这么赚钱的窑口送给他了。

他干脆直接挑明了问:“皇妹想要什么?”

难道她还有什么罪要赎不成?或是为她的亲戚求情?

“臣妹想要这窑口的一成股子。”杜锦宁道。

“一成股子?”赵晤越发不明白了。

不送给他,这窑口全部都是她的;现在送给了他,她却求他再给她一成股子,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杜锦宁点点头:“臣妹问过陆先生他们了,日苯现在还没有精美的瓷器。有了茶,就得有精美的瓷器相配。想来这些窑口烧出来的瓷器不仅受大宋人的喜欢,外国人也喜欢。也就是说,这市场很大。”

究竟外国人喜欢中国的精美瓷器喜欢到什么程度,大宋的远航船多出几次海,赵晤就会明白了。

他们喜欢瓷器喜欢到直接用“瓷器”china 来代称中国的地步。

这样大的一门生意,她怎么敢留在自己手中。怀璧其罪,她又不缺钱,何必因为贪心置自己于危险之中呢?

之所以将这些瓷器创制出来,她一心只为大宋繁荣昌盛,而不是为了赚钱。

这钱烫手,她不想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