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司农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司农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那还得吴公公您来决定呀。”杜锦宁笑嘻嘻地道,“您是代表皇上来的,您指哪一块田地,咱们就收割哪一块。收割庄稼的人都准备好了,只等您老一声令下。”

“公主客气了。”吴公公嘴里说着客气,手上却丝毫不客气,当即指了一块田道,“就割这块吧。”

这是一块上田。

原来说亩产七石,就是上田的产量。

只要这块田的产量达到七石,那么杜锦宁的这个高产水稻就算是成功恢复了。

以为皇帝要来,姚书棋还特别叫人给五十个强壮的庄稼汉做了新衣裳,又每人发了一把新镰刀。吴公公这一块令下,一水穿着靛蓝短褐的汉子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无论是过称的还是记账的工部官员,都是原先做过的,熟门熟路了,大家配合默契。那边收割完,这边的亩产总计也算出来了。为了一目了然,官员报的直接就是最后的亩产数:“……折合成干稻谷重量,这块田地亩产为七石八十九斤。”

接近八石的亩产!

不说吴证和工部的一干官员,便是吴公公都笑歪了嘴。

虽说杜锦宁原来信心满满,但大家的心一直悬着的,就担心被折腾了一番后,水稻再恢复不了原来的亩产。

可现在,不光恢复到了原来的亩产,竟然还多了差不多一石的亩产量。

简直是普天同庆!

“快,快,给皇上报捷。”吴公公顾不得叫人再收割一亩田核对一下,直接就叫人往宫里报信。

他知道,赵晤此时肯定是坐立不安地等着这边的消息呢。

吴公公带来的小太监二话不说,翻身上马,就往皇宫奔去。

吴证老泪纵横。

他终于不再是大宋的罪人了。

要知道,杜锦宁失踪,他接手高产水稻,结果直接把水稻的亩产弄得连普通稻谷都不如,那一刻,他差点以死谢罪。

虽然工部的官员拦住了他,赵晤也没怪罪于他,但他心里一直压着一块大石头。杜锦宁要是没有找回,他恐怕都活不了几年了。

现在,杜锦宁不光把高产水稻恢复了,还又让它的亩产高出了一石,他怎么不百感交集?

公主这是救了他一条命啊!

“多谢……公主。”他一面流着眼泪,一面给杜锦宁行礼,“谢谢公主。”

“吴尚书您这是做什么?”杜锦宁示意赤木去扶起吴证,“一亩田的亩产还不能代表什么,咱们让他们再收割一块田地吧。”

吴公公一听,赶紧往前面走远了些,指着远处的一块田道:“收割这一块。”

张家原先可是大宋的第一世家,他们在京城的田地,这五百亩田地起码有四百亩都是肥沃的上田,余下的一百亩也是中田,根本没有下田。所以吴公公根本就不怕指错。

等这一亩田地收割完,一称,连工部的那几个官员都忍不住要高兴的流泪了:“八石一十五斤,公主,是八石,八石!”

这回不用吴公公发话,吴证抢先大叫道:“快,快去宫里给皇上报大捷。”这一回是真真正正的八石亩产,而且超过了十五斤。

看到吴公公也挥手,他带来专门用来报信的小太监翻身上马,一溜烟就跑出去老远。

田地里一片欢声笑语。

宫里,赵晤还在早朝。下面的大臣说了什么,他根本没听清楚,一心掂记着庄子上的消息。

他一早就吩咐过庄子上的消息可以直接通报的。当小太监飞跑着进了大殿,用激动的语气报出“亩产八石”时,赵晤忍不住站了起来,仰天长笑:“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也,哈哈。”

朝臣们都跪了下去,嘴里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跟赵晤一样掂记着水稻情况的齐伯昆,一颗心落了地,虽然跟着大家一起高呼,嘴角的笑容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他家孙媳妇啊,真是太争气了。

赵晤高兴之余,心绪激荡,朗声对朝臣道:“宁国长公主杜锦宁,为鸿庆元年头名状元,先于翰林院任职,后到润州任知州,两年前研究出水稻亩产七石,现在更是将水稻的亩产提高到了八石。朕以为,杜锦宁虽为女子,却忧国忧民,心怀天下黎民苍生,考状元、埋头于田地之间,就为了‘天下无饥’,比之在列的各位也丝毫不差。高产水稻的种子不能再生,需得宁国长公主每年辛劳培育;高产水稻在全国种植,还需宁国长公主主持推广、传授经验。水利的兴修也需宁国长公主进行指导。”

他扫了下面的朝臣一眼,吐出来的话语铿锵有力:“所以,朕决定,任宁国长公主为大司农一职,负责大宋的农业水利事宜。”

朝堂上静悄悄的,落针可闻。

如果赵晤说要赏杜锦宁别的,比如增加食邑,或是田地金银,他们都会高呼“皇上圣明”。可让杜锦宁当官……

大家都觉得自己脑子转不过弯来。

如果吴证在这里,他肯定第一时间就附议,可他此时却在庄子上;杜锦宁是自己孙媳妇,齐伯昆就是举一万只手赞成赵晤的提议,也不好第一个站出来附议。

几个忠心的老臣虽很欣赏杜锦宁,也觉得杜锦宁做出这样的贡献,做大司农完全能当得起,但叫一个女人做官,跟他们站在一起,他们总觉得心里别扭。

可赵晤跟吴证说要问问杜锦宁的意见,现在高兴激动之下没有征求意见就直接把决定说了出来,可不是要朝臣们同意或否认的。不用大家说话,他就转头吩咐承旨:“照朕刚才说的拟旨。”

“是。”承旨答应一声,立刻走到旁边磨墨拟起旨来。

这个承旨,自然不会再是邓易。

邓易几个,早在世家被清算的时候都被赵晤一脚踢到边远小县去做县令了。有了前车之鉴,新任承旨根本不敢有半点小心思,都是赵晤怎么吩咐就怎么做。

赵晤都叫拟旨了,反对的人此时再不出声,等圣旨一拟好,盖上皇帝玉玺,这命令就改不了了。

可朝堂上依然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出列反对。

杜锦宁是女子,但她做的事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们要是跳出来反对,拿什么反对?就因为她是女子?皇上刚才也说了,杜锦宁是鸿庆元年的头名状元,又一路做着官。除了是女子,她什么都不差。

如果他们说女子不能做官,不能干预朝政,那把太后置于何地?这是怕没小鞋穿么?

更何况,杜锦宁虽是公主,却嫁入了齐家,皇上面前第一红人齐伯昆,可是她的祖父呢。她的公公齐文聪,也站在朝堂上。她的驸马齐慕远,虽然年轻,却是查案好手。得罪了他,他恐怕要把某家的情况好好查一查。谁家经得起查?

得罪了太后,又得罪齐家,最重要的是得罪皇上,他们还能在这朝堂上混下去么?

于是,就出现了没人赞成、也没人反对的诡异情形。圣旨,就在这种情况下拟好盖上了玉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