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五十三章 怀孕了(二合一)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待孙太医回到齐家,杜锦宁问他道:“我伯祖父的身体真的完全好了?”

孙太医看了她一眼,眼神诧异:“哪有那么容易?我说那些话,不过是宽慰病人。”

杜锦宁希冀的目光黯淡了下去:“那您的意思是……”

“如果是年轻人,这么调养那自然是可以完全好起来。但你伯祖父上了年纪,原先身子骨就不大好。现在虽然止住了咳嗽,人看起来也精神不少,但还是亏了身体,往后是要比平常人更容易生病了。一旦生病,想要痊愈就得花更大的力气。”

杜锦宁默然。

孙太医跟杜锦宁相处了一个月,已十分了解杜锦宁的为人了。杜锦宁虽然曾女扮男装犯过欺君之罪,但却是个赤诚君子。谁对她好,她会以十分的心意去回报对方。

他知道,对杜寅生隐瞒她是女子的真相,对杜锦宁来说是一份压力。她不希望杜寅生从别人嘴里得知这件事。

家中世代都是太医,能做太医几十年而不被砍头受牵连,孙太医十分知道为医之道。

他们可以帮病人治病,可以客观地道出病人的身体状况,却不可以对病人及家属指手划脚。一旦多说了几句话,就容易卷入家庭纷争中,徒惹麻烦。

所以他们的处世态度,就是谨言慎行。

但杜锦宁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心胸宽广、为人坦荡;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却谦和有礼;心怀慈悲,一心以苍生社稷为重。虽然是女子,短短一个月还是让孙太医为其折服。

此时他忍不住要多几句嘴:“公主,恕下官直言。令伯祖父这次能撑过来,还是多亏了您跟他说的那些话,他把杜家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您身上。要是您说您是女子,已嫁作他人妇,就算您被封为了长公主,您所获得的所有荣光也不再属于杜家。听到这话,令伯祖父的精神估计会马上垮下去。他现在的身体,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杜锦宁本就在犹豫,听到这话,她立即做了决断:“既如此,那就让伯祖父永远不知真相吧。”

虽然下了这个决定,她还是找了个机会,跟杜云昌将这事说了。

杜云昌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

“我这次回来,一来是探望伯祖父,二来也是想将真相亲口跟伯祖父说出来。欺瞒你们所有人,是我不对。但他的身体,让我决定将这事隐瞒下去。”

“我以为……我以为你只是长得比较俊。”杜云昌艰涩地道,似乎还是难以接受杜锦宁是女子的事实。

杜锦宁笑了笑:“看,连您都难以接受,更不用说伯祖父了。”

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揉了揉脸:“伯祖父一直希望杜家的孩子有出息。”

结果有出息的,却是一个女子。这对于古代不把女孩儿当自家人、而是泼出去的水的男子而言,是根本没办法接受的。

杜云昌低着头:“放心,我不会跟父亲透露这件事的。他身子不好,现在也很少出门,想要瞒着他也不难。福哥儿年纪小,藏不住事,我暂时也不会告诉他。”

“我祖母和大伯那边,你们时常来往吗?”杜锦宁问道。

“很少。前几年你祖父去世,我回去过一趟,后来就再没回去过。你大伯倒是来过两次,为着他东家的事来省城,提着礼物来坐了坐,吃了顿饭就走了。”

杜锦宁点点头:“京城里有五百亩高产水稻需要我料理,我得赶在稻花开之前回去。我娘想给我爹上坟,伯祖父既无大碍,我明日就回漓水县一趟。孙太医就留在这里,等我们回程的时候再约他一起走。”

“好。”杜云昌其实有很多话要跟杜锦宁说的,比如杜景福的学业,比如当初杜辰生去世时,杜锦宁为何不回来。

可现在侄儿变成了侄女,还嫁了人,他忽然有了距离感。想想都是些不要紧的琐碎事,他也就没有再提。

“四叔,我现在跟齐慕远单独住在公主府,没跟公公婆婆住一块儿。我娘还单独住在我原来的府上呢。你跟福哥儿有空,可以去京城看看。以后福哥儿总要上京赶考的,完全可以住在家里。”

“好,好。有空一定去。”杜云昌笑着应道。

第二日,杜锦宁就跟陈氏、齐慕远一起回了漓水县。

“你是怎么打算的?”齐慕远在马车上问杜锦宁。

原先杜锦宁是打算把长公主的仪仗摆开,威慑一下牛氏和杜云翼等人。可经过杜寅生一事后,她忽然觉得没意思了。

杜辰生去世了,杜老太太牛氏也风烛残年,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离世。杜云年一家不用别人伸手,自己就能把自己给折腾死;杜云翼和张氏虽然势利,却也没做什么害人的事,还帮过她一些小忙。

她现在是长公主,还嫁了人,跟他们之间犹如云泥之别。就算他们找到京城想要讨点好处,她想给就给点,不想给他们也不敢闹腾,何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呢?

“公主,太太让您过去一趟。”一个御卫过来传陈氏的话。

待杜锦宁去了陈氏所乘的马车里,陈氏便道:“咱们回去,还是别惊动别人吧,悄悄地去上个坟就好了。”

“嗯,我也这么想。”

母女俩相视一笑。

做了这个决定,他们低调地进了城,在齐家宅子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就去了桃花村后的那座山上,给杜云诚上坟。

至于杜辰生,杜锦宁从来没有把他当成过亲人,陈氏对他只有怨恨。因此明知道隔着不远就是他的坟,两人都没提这事,只给杜云诚祭祀烧纸。

在杜云诚的坟前站了一会儿,陈氏便道:“走吧,回去吧。”

待春禾扶着她下了山,她才回头看了一眼。

她知道,除非她去世,杜锦宁会将她送回来安葬,在活着的时候,她是不会再回到这里来了。

“咦,娘,您看那是谁?”杜锦宁忽然指着远处走过来的一个人道。

陈氏回过头,定睛一下,吃了一惊:“那是……你祖母?”

牛氏以前的身材适中,不胖也不瘦。衣着虽不华丽,却也是干干净净的。

可现在她瘦得厉害,身上的衣服虽是绸缎的,却似乎好久没洗了一般,袖口和前襟都有些发黑,袖口还有磨损。她走路的速度特别慢,爬这点不高的坡,就显得很吃力。

最让人意外的是,此时既不是清明,也不是什么重大的节日,这座山离桃花村还有点距离,要不是有什么事,一般人是不会往坟地上跑的。

牛氏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子里有些香烛,显然是来给杜辰生上坟的。

“走吧。”陈氏拉着杜锦宁的手,转身朝另一方面走。她不想跟牛氏碰面。

当年杜锦宁就给了四十年的养老钱,后来又替他们讨要了省城那支的一部分财物,杜寅生把桃花村的田地宅子都换给了杜辰生,杜辰生一家的日子比以前更富足。

就算杜辰生去世了,牛氏也应该过得好才对。

而且如果牛氏不闹腾,还算孝顺的杜云翼是不会不管她的。

牛氏落得现在这副模样,估计还是跟杜云年有关。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当天杜锦宁一行人就离开了漓水县,回了省城。跟孙太医汇合后,他们就回了京城。

来去两个多月,水稻已到了开花结实的时节了。

杜锦宁去庄子的次数却变得十分有限。

原因是她怀孕了。

她是不晕船的,回程的船上却吐得昏天黑地,被孙太医一诊,发现她已经怀孕两个月了。算算日期,是她们启程之前不久怀上的。

陈氏听了被吓得不轻。他们这两个月可一路颠簸,有时候杜锦宁嫌坐马车不舒服,还骑上一两个时辰的马。就这样孩子还没掉,也算是够坚强的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糊涂,月事没来都不知道吗?”她瞪着眼睛骂杜锦宁。

齐慕远赶紧护着老婆:“这一路上辛劳,也没想起这茬。她这已够辛苦的了,娘您就别骂她了。”

陈氏又改瞪齐慕远:“哼,你就护着她吧。回去后把她看牢了,别让她整天跑庄子。她要有什么事,我唯你是问。”

一向疼爱自己的岳母大人发威,齐慕远赶紧举白旗:“娘您放心,我一定看牢她。”

杜锦宁则在他身后拧他。

可等回了京城,陈氏和齐慕远还是没把杜锦宁看牢。杜锦宁完全没有了孕吐的症状,就忍不住往庄子上跑。直到郑太后和赵晤下了旨,让她好好在家里呆着。又见那四名官员和姚书棋、宋庄头等人把严格按她的要求,把水稻护理得好好的,她才减少了去庄子的次数。

“这一季,产量会不会有所提高?”吴证好不容易遇到杜锦宁一次,赶紧问道。

“看看吧,应该提高一点。”杜锦宁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在她看来,今年的水稻产量九石是不成问题的。

等她生完孩子,再研制出新的稻种来,再往上提个两三石产量不成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