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六十章 教育部尚书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八百六十章 教育部尚书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杜锦宁倒是想少公干,多陪自家的可家的小家伙,无奈她只在家里歇息了一日,就有人上门来了。

来人是陆九渊三人。

“您说什么?皇上封了您做教育部尚书?彭先生和史先生做了主事?”杜锦宁震惊得瞪圆了眼睛。

坐在杜锦宁对面、乖乖跟娘亲学认字的齐自蹊见状,也跟着瞪圆了眼睛。

他的眼睛本来就又大又圆,这一瞪,两只圆溜溜的眼睛似乎占了小半张脸,实在叫人忍俊不住,燕姑姑和春禾等人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杜锦宁这才看到儿子那可爱的模样,笑着伸出手去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齐自蹊见娘亲笑了,也弯了弯眼睛,不过仍然好奇地看着陆九渊。

陆九渊却顾不得逗弄齐自蹊,满脸复杂地点点头:“皇上说,教育部是公主你提议建立的,他也搞不懂应该怎么做。本来让你来做这个尚书最好不过,但你做了大司农,再做教育部尚书就不大好。所以把我赶鸭子上架,做这个尚书。我倒是推辞了,但皇上一言九鼎,不愿收回成命,我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这不,就来跟你讨主意来了。”

杜锦宁:“……”

她终于知道什么叫厚颜无耻了。

果然做老板的都是黑心肝,剥削劳动力不遗余力。

她头疼的抚了抚额头,咬牙切齿地问道:“我不是早写了一个折子,把教育局的框架都写得明明白白了?”

说实话,她也是看着大宋这教育的状况牙疼,这才劳心劳力地写了个折子,由《管子·权修》里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做引子,提出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论,然后把教育部的框架给赵晤写了下来。

她觉得自己做到这一步,也就很可以了。至于如何执行,细节怎样,应该如何根据这时代的特点来改进,那都是赵晤和他智囊团的事,跟她再无干系。

谁曾想赵晤竟然把主意打到陆九渊三人身上。

不得不说杜锦宁和赵晤是互相成就。

虽说杜锦宁许多高瞻远瞩的建议给赵晤带来了“鸿庆盛世”,但如果皇帝不是像赵晤这样开明且锐意进取的明君,杜锦宁也不会这样尽心尽力地替赵晤着想,给他出许多主意。

陆九渊也知道这样不好,十分内疚地道:“要不,公主你求见皇上一面,替我们把这差事给推了。”

“对对,我们也做不来。只是皇上那里,怎么推托他都有话说,唉。”彭士诚也道。

杜锦宁就知道赵晤拿到了自己的软肋。只要涉及到她身边对她好的人,她是一定会尽力护着的。

磨牙虽磨牙,这事她还真得做。而且,她有前世的记忆,这件事她来做,总比扔给别人做好,免得走了弯路。

“好罢,来,我跟你们说说我的构想……”

燕姑姑见状,便朝齐自蹊招招手,示意他跟自己离开。杜锦宁要做正事,他们自然不好留下的。

谁知齐自蹊不愿意,摇头摆手地拒绝:“不,我要听娘说话。”

杜锦宁前世虽没结婚生子,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师长同事的孩子不少,她多少也懂得些教育孩子的方式。

她觉得,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就算他们不懂也可以让他们多看多学的,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多少会受些影响,大受裨益。

“让他留下吧。”杜锦宁道。

她朝齐自蹊伸出手,等他走到自己面前,她将他抱在怀里,这才跟陆九渊三人细细地说起自己的想法来,从学校的架构,说到学习的科目。陆九渊三人生怕自己记不住,还要了文房四宝,将杜锦宁所说的记了下来。

“大致就是这样。”杜锦宁道,“你们自己再好好想想,然后召集教育部的官员开个会,集思广益,完善这个方案,再向皇上禀报。也可以像关尚书搞商业那样,在某个省做个试点,如果效果不错,再在全国推广开来。”

“好,好好。”

陆九渊以前没当官,并不是真的淡薄名利,只不过没有机遇罢了。哪个男人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呢?现在三人还不到五十岁,身体健康,精力也还好。此时得了这么一桩差事,那真恨不得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进去。

“对了,教育部现在有多少官员了?”杜锦宁问道。

“我这官位还没坐稳呢,哪里来得及组建机构?”陆九渊笑道,“反正具体要做什么有府学、县学,我们先把框架拿出来再说吧。”

杜锦宁摸摸下巴。

许成源中了进士后就一直外放,他为官清廉,又十分勤勉,还有意向杜锦宁学习,处事很有几分手腕,每年考评都很好,又有齐伯昆提携,如今也做到了正四品的知府位置了。

地方官做到正四品,再往上升就难了。杜锦宁觉得,他是时候调回京城经营一下人脉了。

进到教育部在某官职上呆三年,再外放做个正三品的提督学政,等京中有空缺的时候,就可以谋个尚书的位置了。

陆九渊年纪不小,就算在教育部做尚书,估计也做不了几年。到时候许成源回来接他的班,倒很合适。

这么想着,杜锦宁便打算跟许成源通通气,再跟陆九渊提这事。

陆九渊跟了杜锦宁这么多年,也知道她的性子。

此时见她问起教育部的官员,又沉思想着什么,微一思忖便猜到杜锦宁想什么了。

他道:“虽说我这部里需要的人不多,免得机构太过臃肿,但左侍郎和右侍郎总得要的,否则就是个空壳子。如果你有信得过的人推荐,那再好不过。也免得别的不知底细的人过来,互相还得防着,平白地耽误事情。”

杜锦宁也不跟陆九渊客气,道:“好,反正你这里还不急,我先问过再说。”

“公主如果没什么别的交代,我们就回去写折子了。”陆九渊起身告辞,又跟齐自蹊挥手告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