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六十一章 又怀孕了(二合一)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陈氏听了杜方苓的话,半晌反应不过来:“你说,要将观哥儿过继给杜家?”

“对。”杜方苓道,“反正就是改姓罢了,还跟我和小北过日子,只是改姓杜。区别就是以后您百年,让他给您摔盆;他的子孙也算杜,给您和爹供奉香火。”

陈氏颤抖了一下嘴唇,抹着眼泪道:“你不必这样的,苓姐儿,真不用。替我好好谢谢小北。”

古人对于子嗣宗族,可不像现代人那般随意,真是很郑重的。否则杜寅生也不会心心念念想让儿孙出息,就为了领着他们认祖归宗。

“怎么不用?您要不认观哥儿,锦宁就得再生个孩子了。”杜方苓急道,“您也不替那孩子想想,他哥哥是郡王,能随意出入皇宫朝堂,而他却是个小老百姓,连一般的官宦人家都不如,多可怜啊。你们也不问问人家愿不愿被过继。”

“我不是这个意思……”

陈氏摇头想解释,却被杜方苓打断:“您也别解释了,就这么定了。否则,锦宁就得再生孩子。”

陈氏默然不说话,半晌方问:“小北真没意见?”

“真没意见。”杜方苓道,“小北也是您看着长大的,他的为人您还不清楚吗?他一直觉得,要没有锦宁,没有咱们家,他现在最多不过是漓水县能吃饱穿暖的普通人家,哪里会像现在这般,做大皇商,比一般小官还要威风?”

她叹息道:“小北他一直感念着锦宁和咱家的恩情,一直说没有机会报恩。现在能有机会报恩,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反正就算观哥儿过继了,他也还有两个儿子,他也没什么损失不是?再说,观哥儿过继了仍是我们的儿子,跟以前没什么两样。”

陈氏听了这话,终于下定了决心:“好罢,那就过继观哥儿。”

她也想明白了。

她千不该万不该那日顺嘴说了那么一句话。既然说了,让杜锦宁几姐妹起了这个心思,那定然得过继一个孩子才行,否则几姐妹都不会安心。

而与其让杜锦宁冒着危险生孩子,让皇家不高兴;与其杜方菲和杜方蕙也跟着操心,思忖着她们是不是也该过继孩子给杜家,还不如过继杜方苓和鲁小北的。

鲁小北没爹没娘,即便是皇商,也不过是有钱的普通老百姓,不像方少华和许成源那样既当官还有父母;鲁小北又一心报恩,儿子也多,过继他的儿子再合适不过了。

其他人的儿子过继过来是跌了身份,唯有鲁小北的儿子过继只有好处没坏处。

先说钱财方面,这时代讲究长子继承家业,其他儿子分得的财产并不多。观哥儿是老三,就算他能从鲁小北手里继承些家产,想来也不会很多。

而陈氏现在住的宅子跟鲁小北他们住的差不多大、同一地段,另外还有杜锦宁留给陈氏的田地、茶园、铺子等,城外还有供杜锦宁茶坊制作花茶的一片花田,这些加起来也是一笔很可观的财产。有了观哥儿后,为了不让这孩子受委曲,陈氏有赚钱的动力,再请杜锦宁出些赚钱点子,到陈氏百年后,观哥儿继承到的钱财,估计能让两个哥哥都羡慕。

而从权势上来说,说观哥儿成了杜家这一支唯一的承嗣子,杜锦宁、杜方菲和杜方蕙三人对这孩子肯定要比对杜方苓的另两个儿子更好更关照,这些可都是资源,是那两个哥哥所没有的。

所以,观哥儿过继给杜家,不光不受委曲,得的好处反而不少。

反复琢磨了这事一夜,第二天陈氏就直接去了公主府,把这消息告诉了杜锦宁。

“过继观哥儿?”杜锦宁面上沉思,心里却有些失望。

其实像她这样的现代穿越者,宗族观念不强,鬼神观念也淡薄,根本就不会为了香火问题而生孩子。而且身份地位以及心理平衡问题,连杜方苓都想到了,她这样走一步看十步的人,不会没有想过。

她就是想找借口再生个孩子而已。

做过妈妈的女人或许会有这样的感受: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新手妈妈真的是什么都不懂,无论是抚养还是教育问题,都得摸索着来。等第一个孩子长到两三岁,新手妈妈终于知道怎么带孩子了,存了一肚子的育儿经,觉得自己肯定比抚养第一个孩子做得更好,此时生孩子的那种疼痛也忘得差不多了,便很想再生个孩子。

杜锦宁就到了这个时期。

赵晤那里可以不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杜锦宁要生孩子,就算赵晤是皇帝他也管不了。但齐慕远管得了啊,杜锦宁想怀孩子又不红杏出墙,那就得齐慕远配合。

偏齐慕远担心她生孩子有危险,死活不同意。

杜锦宁没辙,正好又听到陈氏那番话,她这才扬言说要给杜家生个承嗣子。

杜锦宁是被杜家当成男孩子来养的,无论是给陈氏养老还是给杜家传宗接代的任务,都落在她头上。即便陈氏一直知道她是女子,杜方菲三姐妹后来也知道了,但她科举做官一样也没耽误,整日穿着男装来来去去,大家下意识就真把她当成男人了。

便是杜锦宁,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是个男人。

这也是三个姐姐出嫁生了孩子后,从未想过要过继一个孩子做杜家这一支承嗣子的原因。

此时杜锦宁说要给杜家生个承嗣子,齐慕远就算再不愿意,也不好再阻拦。

他总不能让岳父岳母断了香火吧?

所以他总算是松口了。

可这时候,陈氏却说杜方苓要过继一个儿子给杜家,这完全打乱了杜锦宁的计划。

“娘,这件事,您让我好好想想。”杜锦宁道。

“有什么好想的?就这么定了。”陈氏生怕杜锦宁还想自己生,表情严肃地表态道,“你别想给杜家生个孩子啊,我告诉你,就算你生了,我也不会要的。我就中意观哥儿。”

“……”

一个吃了睡、睡了吃,什么品性都还没表露出来的小屁孩子,有什么中意不中意的!

杜锦宁也知道陈氏是为自己好,但她真想再生个孩子。

别人都有兄弟姐妹,就她家蹊哥儿孤孤单单的,想想她就不落忍。

而且杜锦宁身体倍棒,当初生齐自蹊的时候也没受多少苦,所以根本没觉得生孩子有多危险。没看她家三个姐姐一个接一个地生,也没出什么问题吗?

再者,杜锦宁其实想生的是女儿。

娇娇糯糯、软软香香的小女孩儿,想想就觉得心软得一塌糊涂。

“娘您别急啊。就算您中意观哥儿,这事也得跟老家的人通个气吧?观哥儿一旦姓了杜,是要上族谱的。可我的女子身份还没跟老家的人说呢,这个事,您得给我点时间处理。”杜锦宁道。

陈氏倒不急,反正观哥儿还在吃奶呢,又不会跑了。只要鲁小北、杜方苓夫妻俩同意,杜锦宁也不反对,这件事基本就定了。上族谱这件事,一两年内办好就行,反正她的身体还健康,等得起。

她点头:“行,那就这样说定了。”

“这件事暂时别跟齐慕远说。”杜锦宁本想糊弄过去的,但见陈氏疑惑地看着她,似在等着她的解释,她只得道,“我原先跟他说过,他没作声。您也知道,男人比较重子嗣,这件事我也想看看他的真心。”

“哼,就小远那样,把你看得比他的命还重要,他还不够真心?你说话可得凭良心。”陈氏为女婿报不平,“他不同意,还不是不想让你冒险。”

“娘。”杜锦宁不依地搂住陈氏的胳膊,“您到底是齐慕远的娘,还是我娘啊。”

“我这是帮理不帮亲。”陈氏忍不住笑了起来,“都是当娘的人了,还撒娇。”

“既要过继观哥儿,那您得多花些时间在他身上。他现在也有半岁了,您多带些他,他就跟您亲。”杜锦宁又哄陈氏。

不把陈氏哄得整日跟观哥儿呆在一起,她到府里来跟齐慕远和燕姑姑一提,那岂不是露陷了?

陈氏可不知道自家腹黑的女儿打算坑她,觉得这话十分有道理,喜滋滋地回去跟观哥儿培养感情去了。

送走陈氏,杜锦宁就把汪福来叫了来。

汪福来在杜锦宁失踪时被姚书棋提做了管事,在杜锦宁回来后,他本想继续做杜锦宁的车夫的,杜锦宁好说歹说才劝住了他,让赤木替代了他的位置,汪福来仍然做他的管事,管着公主府的采买。

汪福来本就十分会来事儿,做管事倒也做得极好。有能力,还忠心,所以回老家给观哥儿上族谱的事,杜锦宁打算交给他来办。

杜锦宁把过继的事说了,道:“上次回老家你也跟着的,知道我伯祖父一直不知我是女子的事。这件事我就交给你,在不让老人知道也不惹出麻烦的前提下把事情办了。”

汪福来拍着胸脯保证:“公主放心,这事就交给小人,小人定然将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杜锦宁又交给他一张银票和两张钞票。

钞票自然就是大宋钱庄发行的纸钞,但最大面额就是一百两银子。更大额的钱,还得再用银票。这银票也是大宋银庄发行的,全国各地都能兑换。

相对于私人,百姓们自然更相信朝庭。大宋钱庄一出现,大大小小的私人钱庄就开不下去了。原先的钱庄都是大世家开的,现在大世家倒了台,小世家不敢跟朝庭做对,各自收拾东西灰溜溜地关了门。

为着这个,赵晤私下里又给杜锦宁记了一功——要不是她,世家哪有那么容易倒台?

“这二百两银子给你用,无论打点还是一路的费用,都在这里出,多余的钱就赏给你了,要是不够,回来的时候你来禀我。另外那张五百两的银票,你看着办。要是我大伯和张氏知情识趣,你就把这银票给他们,也算是我感谢他们照顾老人;要是他们露出贪婪的嘴脸,你就看着办。”

给这钱,也是有缘由的。当初要不是大房的杜锦德帮瞒着杜辰生去世的消息,杜锦宁的计划没办法那样顺利地实施。这算是给他们的感谢费。

虽说杜云翼和张氏不大讨喜,但这些年他们也确实帮杜锦宁做了不少事,让她少了许多麻烦,不必去面对杜辰生和牛氏。杜锦宁做了公主,还出了嫁,但以后陈氏百年,总得还跟老家的人打交道。花点小钱把他们笼络好,对杜锦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件事你先别让府里的人知道,你家人也别说。至于你离府的理由,自己想一个跟姚管家交代一声。”杜锦宁又道。

“是,公主放心,小人定然将事情办好。”汪福来拱手告辞,回去收拾东西便直奔桂省漓水县。

当初杜锦宁带陈氏回桂省,并没在老家呆多久,一来一回就要了差不多三个月。汪福来要办事情,要的时间只会更长。

等到三个月后他风尘仆仆回到公主府时,就见府里气氛古怪。

“府里这是出了什么事了?”他问自家婆娘。

他婆娘道:“你回来得还真是巧,府里刚把太医送走。”

“太医?”汪福来大惊,“莫不是公主生病了?”

“那倒不是。”他婆娘的表情古怪起来,“是公主怀孕了。”

“怀孕?”汪福来奇怪地看着他妻子,“这不是好事吗?小郡王虽然聪明健康,但只有一个孩子,公主的子嗣未免也太单薄了些。”

“可皇上和驸马都不想让公主生孩子,就担心生孩子的时候遇上难产。你也知道,公主对大宋有多重要。”

说到这里,他婆娘叹道:“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要真像皇上和驸马担心的那样,那咱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汪福来的心情也沉重起来。

虽说就算杜锦宁不在世了,齐慕远也不会把他们给卖掉。但他们跟杜锦宁,可不仅仅是简单的主仆关系,还有一份情谊在。

“不会的,公主一定会顺顺利利诞下小郡王的。”汪福来喃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