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六十七章 锋利的武器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八百六十七章 锋利的武器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杜锦宁适时补充:“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过几日我们给它在后面安装车棚,挡风挡雨,就更完善了。”

因为人用脚蹬车的力量比不过马拉,后面自然不能制出如马车那样的车厢,最大程度也就像黄包车那样了。但这不耽误杜锦宁在夏金使臣面前把牛皮吹出去。

果然,西夏和金朝使臣的脸色就十分难看。

不用明说,他们就意识到了这种“自行车”对马车的冲击力了。

要知道,他们草原能产马,能出产好马,这就等于扼住了大宋的要害。

大宋人出行需要马来拉车,行兵打仗的时候需要骑兵和马拉辎重。大宋需要马,就得拿各种物资来跟他们交换,比如盐、铁、茶叶这些生活必需品。

他们这次来,除了上述生活必需品外,还想跟大宋交易些粮食呢。因为大宋稻种改良的缘故,现在大宋的粮食价格降了许多。他们用同样多的马匹,可以换更多粮食,这是十分划算的事。

刚才他们在大殿里就是在谈这件事。

可如果大宋不需要马匹了,他们拿什么来跟大宋谈判?

两国使臣都慌了神。

赵晤还嫌对他们的刺激不够,问杜锦宁道:“这车你打算卖多少钱一辆?”

“一百五十两银子一辆。”杜锦宁道。

赵晤赞道:“很好。”

对杜锦宁,他简直不能再满意了,说话做事上道的不行,等会儿他跟夏金使臣谈判,这些都是倚仗啊。

一匹中等的马,一辆普通人用的青桐油马车,加起来大概就是这样的价钱了。自行车卖这样的价钱,明晃晃就是冲着马车去的。

两国使臣一听,脸色更黑得跟锅底似的。

原先他们还觉得,这样的车子肯定很难打造,价钱必定很高。如果比马车贵很多,买的人少,对他们还造不成什么威慑。

可一百五十两银子一辆,马车就完全没有了优势。

杜锦宁却还没完,继续道:“其实这只是其中一种车型,我已经叫他们打造四轮和两轮的车型了。四轮的车型由不再用人力,而是用蒸汽动力驱动,能跑得又快又远,还可以弄个车棚把整个车给罩住;两轮的自行车则胜在轻便,一人在前面骑车,后面可载一个人或一些货物,既省力又快捷。”

杜锦宁的话声一落,金朝的使臣就嗤笑道:“这怎么可能?不用人力,也不用畜力,难道你的车还会自己跑不成?”他完全没听懂杜锦宁说的“蒸汽动力驱动”是什么意思。

当然,蒸汽动力驱动杜锦宁还没能成功地用在车辆上,现在就是在吹牛。但吹牛又不用上税,杜锦宁这个牛吹得还有理有据,真不怕把牛给吹破了。

“可不可能,使臣往后来大宋的时候,一看便知。此时多说也无用。”杜锦宁淡淡道,明摆着懒得跟他争执。

这态度,倒叫两个使臣将信将疑起来。

杜锦宁不理他们,对赵晤道:“皇兄,这种车型我先让他们打造三百辆出来,您看如何?”

“三百辆估计不够卖。”赵晤道,“到时候大臣们来上朝,我让他们都乘这种车。”

“先满足朝臣,其他人想要就等着。这不是马上就取录一批擅长格物学的官员了么?您拨十来个给我,再招些工匠,一天生产十几辆车都没问题。”杜锦宁道。

等她把流水线车间给弄出来,十几辆是小意思。

“行,到时候由你先挑。挑剩了我再安排到别处。”

杜锦宁弄的这些东西,赵晤即便不知道历史走向,也能看出这是一种划时代的神奇物品,能改变世界。对此,他十分期待,自然要对杜锦宁大力支持。

杜锦宁的目的达到,便跟赵晤告辞:“皇兄既忙着招待两国使臣,臣妹就先告退了。

“等等。”赵晤却叫住了她,“金国使臣带来了一个勇士,说想跟咱们大宋的勇士切磋一番。正巧咱们的武状元肖勇不在京城。驸马的身手也不错,要不让驸马跟金国勇士比划比划?”

说着,他朝杜锦宁眨了眨眼。

杜锦宁顿时明白他的意思。

现代时,国庆节国家为什么要大阅兵?那是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肌肉,告诉大家咱们有新式武器,不比你差,不是好惹的,你们别没眼色地想来招惹咱们。

自打她叫官员和匠人研制出了钢材之后,第一时间就打造了一批刀枪剑,因为材料的缘故,这批武器锋利无比。金朝的使臣既然没眼色地叫勇士来挑衅大宋,齐慕远自然要用先进的武器把他的威风灭掉。

一个人厉害算什么?整个军营的士卒都厉害,那才是一国之武力。冷兵器时代,所使的刀剑锋利,增加的武力值可不是一星半点。

至于还在研制中的土枪与土炮,那是秘密武器,先藏着吧。这些国家要是没眼色地来侵犯,再给他们一个大大地惊喜。

她道:“正巧驸马跟臣妹一起进了宫。现在在东五所。待臣妹去唤他过来。”

说着施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赵晤见她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心情极好地领着众人回了大殿。

有眼色的可不仅仅是杜锦宁。

赵晤一坐下,户部尚书就道:“皇上,有了长公主刚才送来的车,咱们是不是不用买马了?”

虽然杜锦宁说能日产十几辆那样的车,还有两种其他车型,但回到大殿西夏和金朝的使臣就怀疑起来,觉得杜锦宁是赵晤特意安排的,弄了一辆不知怎么造出来的车,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好在谈判中取得主动地位,迫使他们降价。

心里这样想,再听到户部尚书说这话时,两人虽然心里有些微微的紧张,面上却是丝毫不显,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他们不作声,就看赵晤怎么把戏演下去。

今年大宋朝庭的采购计划是打算买三千匹好马的,这是为了补充骑兵营生病、衰老、死亡的马匹,同时增加骑兵的数量。

自打杜锦宁向赵晤进言,让他不要重文轻武后,赵晤跟齐伯昆几个老臣商议良久,决定提高武将的地位,同时逐年增加军费。为了不引起夏金辽的注意,骑兵也是逐年增加。

至于民间买马,朝庭一般不干涉,由马贩子从边疆贩回来售卖。大宋与西夏、金、辽的边界,都设有“茶马互市”。

要是换作其他皇帝,这马该买还是买。毕竟谁也不知道那自行车如何,杜锦宁说的话是吹牛还是真实的。

但赵晤对杜锦宁已到了盲目信任的地步。之前杜锦宁所说的无数的设想,这几年都一一实现了。这让赵晤丝毫不怀疑她话的真实性。

“行,那就不买了。”赵晤点头道。

他看向两国使臣:“马虽然我们不买了,但两位远道而来,总不好让两位空手回去。两位想买多少茶叶、盐和铁,只管跟钱尚书商量便是。我们不会因为不买马,就不把这些东西卖给你们。”

两国使臣彻底惊呆了。

这是真的不买了?

皇帝金口玉牙,讲究一言九鼎。三千匹好马,对于富庶的大宋来说也不过是一笔不大不小的生意。这位皇帝总不会因为想压他们的价而撒谎吧?

既然不是撒谎,那他说的就是真的了?

大宋朝庭真的不买马了?

两个使臣顿时慌得一逼。

他们不卖马,哪来的钱买茶叶、盐、铁?

而且,朝庭不买马,民间是不是也不买马了?大宋民间对马的需求量那才叫大。要是民间也不买马,他们几个靠畜牧为生的国家岂不是要完蛋?

“宁可三日不吃粮,不可一日不喝茶”,这是草原上流传的谚语。他们以肉食为主食,要是没有茶叶助消化,补充维生素,身体完全受不了。

既然大宋单方面取消了双边贸易,那他们是不是该回国去,组织他们骁勇善战的勇士们给大宋一个下马威?没钱,那就抢。反正这样的事情他们可没少干。

金朝的那位勇士因为身体强壮,跟人摔跤无一败绩,草原上的人都唤他“巴特”。

巴特见大宋竟然不买他们金国的马了,气得脸都涨红了,上前一步,瓮声瓮气地问道:“大宋皇帝,你们的勇士什么时候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揙大宋人一顿了。

赵晤对这些人的心理,知道的清清楚楚。

他也不计较巴特的无理,笑眯眯地道:“稍安勿躁。东五所离这里有些远,得再等些时间。”

东五所离这里倒是不远,但皇宫是禁止带兵器入内的。齐慕远想使他趁手的那把剑,需得派人到宫门口去拿。这得花些时间。

“趁有时间,咱们来谈谈茶叶、盐、铁的买卖吧。”户部钱尚书也是一脸笑眯眯。

两个使臣气得胸膛都快炸了。

不谈,坚决不谈。想趁这机会来占他们的便宜,大宋人果然狡猾得不行。

“不急。”西夏使臣年纪大些,城府比较深,他半眯着眼道,“免得谈到一半,驸马来了,咱们还得停下来看比试。反正咱们还要在这里多住几日,时间多的是,明后日再谈也不迟。”

“对对对。”金朝的使臣连忙附和。

他们一会儿出了皇宫,得派人出去打听打听,看看大宋是不是真造出了那种车,是不是真能量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