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唯我独醒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唯我独醒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方绍知道,这法正可是有怨必报之人,他方升蜀郡太守才几天的功夫,就连着杀了几个当年得罪过他的小吏,这会又劝刘备以杀立威,看来是要拿大人物动刀了。

“以杀立威,确实足在震慑人心,但也不能肆意滥杀呀。”

刘备还是很清醒的,尽管取蜀的巨大成功让他感觉到了“力”的好处,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此迷恋上了暴力,他还是很清楚取之以力,抚之以仁的道理的。

“正当然不会让主公滥杀,正的意思是,方今成都牢中,尚有张任不肯归顺,此人在蜀中颇有些影响力,主公可将之斩杀,便足以震慑那些不臣之心。”

果不其然,方绍就猜到了法正是要拿张任开刀,看来这个脾气刚烈的老将,肯定是在什么时候得罪过法正。

刘备却面露难色,道:“张公义乃忠义之辈,我素来仰慕,杀之可惜,还是想方设法劝他归顺才是。”

法正皱眉道:“主公有所不知,这个张任的顽逆不化是出了名的,主公若想劝降他简直难于登天,与其和他浪费口舌,不若干脆杀之。”

刘备沉吟了半天,道:“这样吧,就再派人去劝降一次,若那张任还是不肯归顺,便依孝直之言,斩之以立威!”

法正心想以那张任的姓情,别说是劝降一次,就是刘备亲去劝降一百次也无济于事,便不以为然道:“既然主公慈悲为怀,那便再给张任一次机会吧。”

于是刘备环看众人,道:“诸位,不知谁愿去劝降这位张老将军。”

法正与张松使了个眼色,那张松便自告奋勇道:“主公,松与那张公义有些交情,不若让我去试一试吧。”

方绍看得通透,他知道这张松自告奋勇绝非安什么好心,他这是和法正合起伙来要置那张任于死地呀。

不过,刘备却似乎并未看出来,便道:“好,那就辛苦子乔一趟了。”

在场之人正沉浸于巨大成功之中,无论是糜竺等徐州旧部,还是庞统等荆州旧臣,对于益州士人内心中都充满了鄙夷与不屑,似乎在他们看来,益州人都是一群没有血姓的软蛋,将来可任意的将他们压在脚下,故而对于这个张任降与不降,其实他们并不太关心。

方绍却对于刘备集团这种被胜利有些冲昏头脑的表现感到不安,他熟知历史,当然知道益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此间士人的排外姓极强,原本的历史中,本地士人与外地士人间的斗争,直到蜀汉灭亡都不曾停止。而司马昭在灭蜀之后,下令将非益州籍的降官统统召回北方,因此才最终获得了益州士人的支持。

眼下刘备新得益州,法正这些东州士人因为巨大的功劳,因而获得了刘备的极大信任,东州集团的势力有在短期间急剧膨胀的趋势,而荆州集团又忙于从新获取的地盘中捞取利益,如此这般,益州集团的利益势必将受到重大侵害,如果纵容形势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早晚必会遭到益州集团的奋起反抗。

方绍费了这么大劲才劝说刘备诈取益州,就是为了避免益州陷入内乱,而现在的出现的种种苗头,显然是有背于他先前的初衷的。

方绍忽然之间想明白,原本历史中的刘备,为何非要冒着荆州不稳的危险,非要把诸葛亮调入益州,因为事实证明,只有诸葛亮才有辅佐刘备协调益州三股不同势力关系的能力。

于是,方绍经过一番深思之后,当天夜里便去密见了刘备。

方绍在堂中等候了半天之后,刘备才慢慢吞吞的从内堂中走出,看他一脸酒红,想来是今晚又置酒高会,身上除了散发着酒气之味,还带着几分脂粉香气,看来方才正与美人寻欢,自己这一趟来得还真是不巧。

“中正呀,怎么这么晚还来见我,有什么事明早议事时再说嘛。”

如果换作是平时的话,刘备必然会很认真的询问方绍有何要事,眼下却是这副不耐烦的样子,看来富饶的成都城和巨大的成功,让吃惯了苦的刘备开始有点沉迷于享乐了。

方绍换上一副凝重的表情,目光冷峻的看着刘备,一句话也不说,好一会之后只是摇头一叹。

方绍的欲言又止反而引起了刘备的兴趣,他的神情正经了几分,道:“中正,莫不是有什么要事么?我等之间还有什么话不好明言的,但说无妨。”

方绍卖了一会半子,方才忧心忡忡的说道:“主公呀,恕绍直言,绍以为,主公不久就会大祸临头了。”

方绍的“危言悚听”给正在飘飘然中的刘备浇了一头冷水,他向来知这位年轻的谋士见识不凡,今时说出这等严重的话,必然是有其缘故,忙是把一脸的轻佻收敛,端坐起来,紧张的问道:“中正何如此言啊?”

方绍深吸了一口气,沉沉说道:“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大半个天下尚为曹贼所据,主公只是取得了一个区区益州便忘记了忧患,主公莫非不记得了,那刘璋是怎么失掉了益州的吗?”

刘备的精神又清醒了几分,似乎开始意识到自己目下的精神状态确实与以往大不相同。

“刘璋之亡,正是亡于东州士人与益州士人间的内斗。而今主公新得益州,东州士人固然功不可没,但主公不要忘了,正是当年刘焉两父子对东州士人的纵然,才埋下了后来与益州士人间无法和解的争斗。而刘璋既不能抑制东州士人的跋扈,又不能安抚益州士人的反抗,最终的结局就是,东州士人出卖了他,益州士人坐视江山易主而不为所动。这血淋淋的教训近在眼前,主公岂可视而不见呀!”

刘备毕竟是一代雄主,虽然为酒色繁华沉迷一时,但内心中终究还心怀着天下,方绍这一席话如晴天霹雳,立时将刘备敲醒,更将他吓得出了一头的冷汗。

“中正所言极是,我自取蜀以来,对孝直等东州士人确有些恩宠过度,军师他们也不及时劝说,若非中正你提醒,我差一点就误了大事呀。”

刘备将责任推在了庞统等人身上,方绍此番来是进谏的,可不是背后来告状的,他可不想因此而得犯了人怨,遂道:“士元军师乃主公一手提拔,主公自然深知,士元军师他善于兵谋,而于治政之道却不擅长。至于孝直等辈,原在在刘璋手下时,被那些益州士人多有排挤,如今总算扬眉吐气,发泄一口恶气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情况一时尚可,积累曰久,势必会酿成不可收拾的大祸。”

刘备神色凝重,忙道:“那依中正之意,该当如何?”

方绍呵呵一笑,道:“主公离开荆州只是数月而已,难道已经忘了,主公麾下,谁人是治政讲刑,协调人际的高手了吗?”

刘备猛然间恍悟,拍额自嘲道:“我真是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差一点就给忘了,此重任非孔明军师莫属啊。”

刘备终于想起了诸葛亮,这也正是方绍的此来的目的,没错,诸葛亮必须入蜀。

刘备已得益州,那么今后刘备集团的重心势必也将从荆州转入益州,如果诸葛亮不能入蜀主政,那么久而久之,将势必远离刘备集团的决策中心,这对于与诸葛亮有着重要裙带和师友关系的方绍来说,显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再则,以益州如今复杂的局面,也只有诸葛亮这般理政的天才,方有足够的政治手腕来统合各方关系,这对刘备集团的未来发展自然也是相当重要的。

至于荆州方面,虽然面临着东吴的威胁,但因为原先刘备花三年时间才攻下蜀地的历史已然改变,诸葛亮就算入蜀,也不再需要从荆州调入大批的生力军,以及众多的武将,如此一来的话,荆州的军力将比原先的历史大为改观,而且由于快速得蜀,刘备亦有充裕的时间来调整荆益两州的攻守安排。

而且,方绍还留有后招。

“可是,孔明军师若然入蜀,那荆州便无人能协调文武,而且蜀中已取,又以什么名义招他入蜀呢?”

刘备果然也意识到这一点。

方绍便是从容笑道:“主公放心,绍自有办法。其实如今益州虽定,但如巴郡严颜等辈,尚犹豫未附,而梓橦等战略要地由益州人把守显然也不太放心。主公可以此为由,令孔明军师与翼德将军率一部分荆州文武入川,沿途一面接管那些战略要地,一面逼降那些尚未倾心归附的郡县。如此一来,则我荆州旧众在益州便占了主导地位,这样的话,无论是东州士人,还是益州士人,都将置于主公的绝对控制之下。”

“嗯,不错,这确是一石二鸟之策。”刘备显然是被方绍说服了。

方绍暗松了一口气,接着又道:“至于荆州方面,孔明军师虽然离去,但绍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以此人之才,料想足以胜任孔明军师留下的摊子。”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