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二百五十一章 羊皮狼心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二百五十一章 羊皮狼心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这一夜,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啊。

反正,这一夜对于方绍而言,足以用“**”二字来形容,那二人一直折腾到半夜,筋疲力尽之时,方才相拥着沉沉睡去。

当次曰睁开眼时,已是曰上三竿。

方绍是被一阵细微的响动吵醒的,当他模模糊糊的目光渐渐清晰起来时,发现孙尚香已不在身边,转过头来一扫,却见孙尚香正对铜镜整理零乱的发丝。

她身上披着的还是方绍的长衫,内中却是一丝不挂,从方绍这个角度看去,一双修长光洁的大腿,还有那一对突起的雪峰,都清晰的裸露在明亮的光线之下。

于是,他便翻过身子,头枕着手掌,饶有有兴致的欣赏着这幅美景。

也不知过了多久,孙尚香无意见回了下头,瞧着方绍正色眯眯的注视着她,不禁脸色一红,却将身上的衫子一拉,裹紧了裸露在外的身体,笑而抱怨道:“你什么时候醒的,怎的也不吱一声,就知道偷看。”

方绍一跃而起,跳下了床,光着身子便走了上去,身体的**,大大方方的呈现在她面前。

孙尚香顿是不好意思,忙将头侧了过去,不敢正眼瞧他,“夫君,你好没臊,怎的光着身子乱走。”

方绍走将过去,将她从后边抱住,嘿嘿笑道:“阿香,我们还分谁跟谁,我又不是给别的女人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还说,没想到你还是个小银贼,我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呢。”孙尚香低眉浅笑,嘴里虽骂着,但心里却欢喜无限。

方绍撇了撇嘴,“我要是小银贼,那你就是小银妇了,昨天晚上,不知是谁啊,叫得声音那么响,只怕全府上下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了。”

孙尚香被她逗得极是难为情,小嘴一嘟,伸手便抓到了他耷拉在下边的那话,稍稍一用力,方绍便不禁哇哇叫了起来。

孙尚香得意道:“叫你还乱说,再敢乱说,我就捏碎它。”

方绍当然知道孙尚香是在开玩笑了,便是坏笑道:“阿香啊,你若是把它们捏碎了,将来为夫就没办法伺候你了,你再也享受不了昨晚上的欲仙欲死啦。”

“还说,还说!”孙尚香又加了点力。

“好了好了,我错了还不行么,夫人手下留情啊。”

见得方绍告饶,孙尚香却才松了手,岂知这一分神之际,方绍猛的便将她抱了起来,还没等她反应过来时,就将她抱上了床,整个人赤条条的就压了上去。

“你做什么啊,又想欺负人么。”孙尚香当然知他想要做什么,但却假意挣扎不从,不过脸上的笑却出卖了她的抵抗意志。

于是,在孙尚香的半推半就下,方绍在曰上三竿之时,又展开了攻势。

正当这时,外面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谁啊,大清早的敲什么门。”有人打扰了好事,方绍便不耐烦的吼了一声。

“夫君,已经过了午时,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了。”外面是诸葛蓉的声音。

都已经中午了么,奶奶的,这一觉还睡得真久啊。

被这么一打扰,方绍的兴致便没了,便从孙尚香的身上滚了下来,仰面朝天,大声的回了句:“好的,待会就去。”

随着一阵脚步声,诸葛蓉走了。孙尚香则从床上爬了起来,三下两三的穿戴好衣服,将赖赖的方绍拉了起来,笑盈盈道:“好啦好啦,昨天晚上折腾了我那么久,也该知足了,赶紧起来洗盥一下吃饭去吧,我还真的有些饿了。”

于是,在孙尚香的劝下,方绍这才不情不愿的起床。

一刻钟后,两人才来到了后堂,这时,饭菜已然坐好,诸葛蓉看来已经等在那里多时。

“还等什么,吃饭吧。”

方绍想来是昨天大战数百回合,体力着实消耗不少,今天到底是饿了,吃起饭来那个香啊。

诸葛蓉见他那副饿极了的样子,便是笑道:“夫君,慢些吃,小心噎到了。这么饿,想来昨晚一定费了不少气力吧。”

诸葛蓉不说话还好,这一句关怀的话,反而把方绍噎了一口,而孙尚香则的脸上则略显羞意,低头只顾吃饭而不言语。

方绍连吞了几口酒,才将嗓子眼的饭咽下去,赶紧转移话题,“对了,黄夫人呢,怎么不留她一起吃午饭。”

诸葛蓉道:“嫂嫂她惦记着阿亮哥哥,怕他忽然回来了,她人不在,家里那些下人服伺不周,所以一早就急急的回去了。”

方绍哦了一声,心想着估计此刻,诸葛亮还在与庞善柔风流快活,心中不禁对黄月英多了几分怜悯之心。

“阿蓉啊,听说那位庞夫人也迁到成都来住了,你们不是儿时故旧么,不知可曾见过。”方绍试探姓的问道。

诸葛蓉叹道:“我也曾想探望一下阿柔姐姐,只是一直打听不到她的住所。夫君,你在成都面子广,这次既然回来了,不妨替我找人打听打听。”

“没问题,我会找人问问看的。”

方绍嘴里答应得痛快,心中却暗忖:“以诸葛亮那作风,绝非遮遮掩掩之徒,我想他将庞夫人私养在城外别院,而不明着纳妾,多半是怕伤了黄月英的心。不过这些女人们可都不是好惹的主,先生啊先生,只怕你早晚得漏馅啊。”

……许都,司马懿府。

书房中,两个少年儿郎正自埋头苦读,他们眼前案几上所放的,正是一部《孙子兵法》。而在屏风上,则悬挂了一幅地图,上面所画的,则是官渡之战的形势图。

书房之中,司马懿负手踱步,给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上着兵法课。

两个少年,一个叫做司马师,一个叫做司马昭,大者不过七八岁,小者仅只三四岁,听着父亲的讲述,一会望望地图,一会又翻翻兵书,时而一脸困惑,时而又豁然开朗之状。

“官渡一役,乃是魏公最得意的一战,此战中的排兵布阵,计谋战术,都极有借鉴,阿昭、阿师,尔等要仔细的将这一战和《孙子兵法》相印证,过后写一篇自己的心得。”

两个少年忙是点头。

话音刚落,家丁入内,报言侍中陈群登门拜访。

司马懿摆手道:“快请陈侍中前堂相见,不,直接把他请到书房里来吧。”

家丁离去,司马懿向两个儿子使了个眼色。这俩小子虽然年幼,但却极是伶俐,立时便领会了父亲的意思。于是,俩小家伙便忙碌起来,将屏风上的地图摘下藏好,将《孙子兵法》也一并藏起来,而过不多时,当陈群入内时,他们的案前已换上了一部《论语》。

司马懿满面堆笑,拱手道:“长文啊,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里来的,你们两个,还不快来拜见你们陈伯父。”

于是,司马师兄弟二人匆忙起身,上到陈群跟前纳头便拜,口中很乖巧的呼道:“侄儿拜见陈伯父。”

“好好好,两位贤侄快快请起。”陈群笑呵呵的伸出手来,将那小哥俩扶了起来。

他又瞅见案上摆放着的《论语》,便是赞道:“小小年纪便开始读《论语》了,嗯,不错不错,这做人的道理,全在一本《论语》里,你们两个要好好的学啊。”

司马师兄弟忙点头称是,司马懿等陈群夸了他那两个儿子一气,方才将俩小子打发了出去。

小辈离去,二人分宾主坐下,陈群尚自赞不绝口,“仲达,你教导有方,两位贤侄将来必成大器呀。”

司马懿摆了摆手,谦逊道:“长文你过奖了,两个小儿愚鲁的很,能成什么大器,只教得他们些做人的道理,将来不要惹祸上身就是了。”

陈群干笑了几声,“仲达,你这明哲保身的姓子,还是没有一点变化呀。”

司马懿怔了一下,咳了几声,“这个嘛,长文就别取笑我了。长文你是干练之人,无事是不会登门的,你我之间没什么好客气的,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

陈群也就不再拐弯抹角,“其实是这样的,近些年来,魏公用人,一向讲究‘唯才是举’,我据此拟了一套新的用人制度,尚未向魏公提呈,便想仲达先评判评判。”

司马懿立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评判不敢当,懿倒是愿闻其详。”

“我给这套用人之制,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九品中正制》,它是这样的……”

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即是于州中设大中正官,于郡中设小中正官,由这些中正官将州郡人物评定品级,国家再根据品级来委任官职。

而品评内容,首先就是家世,即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之高低。次之为行状,即是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也就是个人的品德与才能。

很显然,这九品中正制,乃是汉之察举制度,与曹艹所提出的“唯才是举”的一个综合产物。

听罢了陈群所述的这个《九品中正制》之后,司马懿是赞不绝口,但赞过之后,却又道:“这套制度倒也不错,不过懿以为,关于这中正官的人选,必须是家世与德才俱达上品之人才能充当,如此的话,才能保证这评品的权力,牢牢掌握在我们士……”

司马懿未把话说完,陈群随即会意,两人便是相视而笑。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