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二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二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若是换成别的汉家女子,哥哥当着面提及自己的亲事,必定要羞涩一番,不过这马云禄久染胡风,却是一点羞意也没有,反倒是十分的欢喜,但欢喜之后,眉头却又沉了一来。

马超见她表情有变,便问道:“怎么,难道妹妹你不喜欢那小白脸?”

马云禄摇头道:“当然不是了,只是大哥你不是不知道,他的家里边已经有两位夫人了。”

马超哈哈一笑,“咱们西凉儿女,哪来是的那么多顾忌,想娶谁抢了便是,想嫁谁嫁了便是,有大哥这棵大树给你撑腰,怎么,妹妹你还怕嫁过去没地位,被欺负不成。”

马云禄叹道:“大哥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怕嫁过去没地位,我其实是担心,我只是一厢情愿,中正他未必会答应。”

马超一怔,不屑道:“论身份,你是我堂堂锦马超的妹子,论姿色,妹妹你可是我西凉第一美人,哪点配不起他方中正,他不美死就罢了,怎还敢不愿意。”

马云禄皱着眉道:“大哥你是不知,我见过他的那两位夫人,若论姿色,我未必能比得过她们。况且这些年来,我也明里暗里的与他暧昧了许久,就差要投怀送抱了,可是他始终都不曾多碰我一下,所以我就担心,恐怕他心里压根就无我容身之处。”

“原来妹妹你这是担心这个呀,那你就是多虑了,大哥也是男人,男人嘛,哪个不好色,我就不信那方中正有美人相许,还能不要。其实中原的男人只是好装什么礼数,一个个表面上装得跟正人君子似的,其实心里边不定有多银邪呢。”

马超这番宽慰的话,虽然颇有道理,但却也是“粗俗不堪”,俨然宽慰的对像不是自己的妹妹,而是军中那些同他一样粗俗的武夫。

经他这么一分析,马云禄倒有点宽心了,“如大哥所说,我细细想来,中正他倒并非对我无心,原来是只是被中原的礼法什么的给约束了而已。”

马超便拍着胸脯道:“妹妹你就不要胡思乱想了,这件事就包在大哥的身上了,无论如何,大哥都让你嫁得如意郎君,那方绍答应便好,若敢不从的话,大哥拿刀逼着也要让他答应。”

马超意图在蛮横相迫,马云禄一听便不悦道:“大哥你可休要胡来,我若是用强迫手段让他答应,就算他不得已应了,到时候对我也只会越来越厌恶,若是惹得他那么讨厌我,我就算是嫁了他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马超搔首道:“那这件事就有点不好办了。”

马云禄忽然想起了什么,忙道:“法孝直一向足智多谋,大哥何不向他请教一下有什么好办法呢。”

马超眼前一亮,“对呀,我倒忘了呢。只是孝直远在凉州做刺史,书信往来不便,只怕妹妹你只好再等些时曰了。”

马云禄笑道:“这倒无妨,反正我也等了那么久了,不在乎再多等几天。”

……那晚的事,方绍并未跟任何人提起,至于小乔那边,虽然方绍没有叮嘱她代为隐瞒,但小乔似乎很识他心意,也未曾向孙尚香提起。

那一天的惊心动魄之后,一切似乎又归于了平淡。转眼之间,已是春暖花开之际。

眼看着两位夫人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方绍这当父亲的心思也越来越急切。

这一曰,方绍正在家中,指示着那些伶人们弹奏琴乐,为两个大肚婆进行胎教之时,忽然汉中王府有人前来,说是汉中王有要事要传诏方绍前去商议。

方绍便匆匆的离家赶往王府。因是法正执掌凉州,庞统坐镇雍州陇西诸郡,而诸葛亮此刻又奉汉中王命,回往益州巡视诸郡县,现场考察各级官吏,故而这一次并未有谋士们齐聚一堂的热闹,应诏而来的,只有方绍一人而已。

见过刘备,行过君臣之礼,方绍便问道:“不知大王紧急召见绍前来,可有什么要事不成?”

“这是从中原传来的情报,中正你先看一看吧。”刘备的表情平平淡淡,看不出一丝忧喜之色。

侍从将情报递于方绍,他拿到手里细细而看,心里便有了底子,喃喃笑道:“曹艹竟然答应了陈群献上的《九品中正制》,嗯,看来他是想得到中原士人的支持,急着称王呢。”

刘备道:“曹贼意图篡汉自立,这已是天下人尽皆知之事,他急于称王孤亦早有所料。不过孤所看重的,并非他称王之举,而是陈群给他献上的这个《九品中正制》呀。”

对于《九品中正制》,方绍也多有了解,对于其中的利弊,他也很清楚。只是他依稀记得,原本的历史中,这《九品中正制》是在曹艹死之后,曹丕为了篡汉称帝赢得士族的支持,所以才确立推行的。而曹艹提前实施此制,看来也是因为失却了凉州与陇西,迫使他急于稳固中原的统治,不得已而向士族们妥协。

不过,当着刘备的面,方绍不好未有铺垫便道出自己的意见,遂先问道:“但不知这《九品中正制》有何妙处,竟会让大王为之顾忌。”

刘备叹道:“此制若然推行,则天下贤能之士,皆有了进身为官之路,无论寒庶之才,必当蜂拥向曹艹手中,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曹艹在中原的统治必然更加稳固,则孤兴复汉室的大业又将难上加难矣。”

曹艹当年能击败何等强悍的袁绍,靠的便是手中贤能之士远胜于袁绍,而刘备一直以来屡败于曹艹,身边堪当重用的大才无多也是重要的原因。而当其蛰伏新野,广收人望,贤能之士渐附,到据有荆州,荆襄之士尽归麾下,再到攻取益州,人才达到鼎升,方才有实力与曹艹一较高下。

“血淋淋”的发展史,使刘备再清楚不过,手中人才的多寡,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未来的成败。则以其之眼光,当然会为曹艹此时推出这《九品中正制》而心生畏惧。

“大王只说中了其一,却未说中其二呀。不错,曹艹此制,固然可能短时间能获得贤能之士,但绍观此制,其实根本只是曹艹为换取士家大族支持的一种短视的妥协而已。”

方绍开始徇序渐透,刘备忙道:“不知中正此话怎讲?”

方绍遂道:“大王请看,据这情报中所描述,此制选官中的最关键之处是为‘中正’,而中正之职,只能由士家大族之人担当。人都是自私的,这些大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自然会优先考虑从同阶中选取人才,久而久之,则势必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到时朝野大权皆为士族所据,无有第二方势力能够制约,则皇权势必要被架空,甚至还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险,如此一来,曹艹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到时候只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而已。”

方绍这一席话,可谓是切中了《九品中正制》中的“阴谋”本质,只将刘备听得是心惊肉跳,暗忖:‘惭愧,惭愧啊,我本还打算效仿曹艹的做法,如今听中正这么一分析,此制甚为短视,若然用之,岂非等于种下了一个祸根,早晚必受其害呀。’

刘备遂道:“中正所言极是,看来曹艹确实是有些慌了阵脚,若不然的话,也不会做此短视的决策。只是,就算如中正所言,那这《九品中正制》的祸害,也要很久才能发挥出来,但就眼下而言,却不失为招揽人才,获得寒庶之士支持的良策,孤不能坐视人才尽为曹艹所得呀。”

方绍沉吟半晌,说道:“若想与曹艹争抢人才,那便大王便也必须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之制,与曹艹的《九品中正制》针锋相对才是。”

刘备知方绍一向不说无把握的话,今时既是提出建议,那便心中一定是有了主意,刘备便忙问道:“莫非中正已有什么好的用人之制不成?”

方绍淡淡而笑,“其实这套制度,绍早先已在参研,今时大王既然问到了,那绍正可献上。陈群献的叫《九品中正制》,那绍的这套制度,便叫做《科举制》。”

“《科举制》?”刘备的目光中涌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倒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头,中正不妨细说一下。”

方绍遂将那科举制度详说与了刘备,不过,他所说得这科举制,乃是隋文帝初开科举时的那套新兴之制,而非明清之末,梏棝百出,僵化不已的那套陈旧科举。

当年的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破大族士家对皇权严重架空,故而下诏开科举,广纳贤良。不过,当时的科考题目,不同于唐之后专重于文才,抑或是明清之际更为僵化的八股题。

隋之科考,有“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艹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

可以看出,隋文帝择才的标准是丰富多样的,孝顺的人可用,有义气的人可用,刚烈正直的人可用,诗作得好的可用,懂兵法的人可用,甚至是力气大的人也可用。

很显然,这样多样化的用人标准,与后世那种僵化死板,压抑人姓自由,扼杀思想活力,唯统者治喜好的科考之制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