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四百零三章 妥协?还是坚持?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四百零三章 妥协?还是坚持?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蒋干说得不错,如果东吴能据有江淮和秦岭,将东南连成一线,则即使将来不能进据中原,一统天下,但依仗地利据险自守,也能保住这半壁江山永存。

倘若与汉联盟,则荆州永远不能占有,不占荆州则不但无法全据江淮,更无法占有益州,据有秦岭。而将来灭魏之后,汉国可以凭借着荆州的上游之势,顺流而下轻而易举的进击东吴。

这样看来,汉国的威胁,确实要比魏国要大。

只是,如今刘备势大,天下诸州已得大半,以刘备枭雄之姿,倘若自己背弃旧盟,倘若惹怒了刘备,令其改变策略,先行顺江东下攻打东吴却当如何是好。

“呵呵,魏使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还是先回馆驿休息吧,本王已命人送去美人酒食,魏使好好享用便是。”

孙权并没有回应蒋干的“好意”,而是委婉的下了逐客令。

蒋干也知道如此大事,孙权未必能马上就做出决断,遂起身道:“干方所才所言,乃是贵我两国双赢之策,还请吴王好好权衡一下吧,干先告退了。”

送走了蒋干,当晚孙权辗转难眠,琢磨了一夜尚未能决断,次曰一早,便将张昭、顾雍亲信重臣唤入王府中商议。

当孙权将蒋干的密言道与二人时,这两个江东谋臣却并无多少惊讶,张昭抚须道:“曹艹此谋早在老臣的意料之中,他这是想借我东吴以抗刘汉呀,大王莫要中了曹艹的计策。”

看起来张昭是持某种反对态度的,不过,顾雍却道:“曹艹虽有此用意,但依臣之见,那蒋干所言也未必没有道理,以刘玄德的野心,灭魏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东吴无疑,而若我们不全据长江,又岂能是刘玄德的对手。”

孙权眼睛一亮:“元叹的意思,是要本王绝汉联魏了?”

顾雍又道:“如今汉国强大,且和我国表面上是联盟,若就此背盟联魏,正好给了汉国口实。雍的意思时,大王可先称帝,与刘备和曹艹平起平坐,既与魏国联盟,也不与汉国联盟,中间观望便可。待两国战事再起,荆州兵力尽数北调之时,陛下再发兵西起,趁势夺取荆州,而后再西取巴蜀,全据长江。”

作为江东士族的代表,全据长江一向是顾雍向孙权力陈的国策。

先前鲁肃在时,顾雍的意见尚被压制,前不久鲁肃病逝,孙权则开始倾向于顾雍之策,如今蒋干的到访,其实也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孙权当即道:“元叹深合本王之意,荆州乃我东吴根本所在,无论如何也必须取得。如今子敬既去,本王已准备升吕子明为大都督,令其督柴桑之兵,一旦时机成熟,就西进夺取荆州。”

这时,张昭却忧虑道:“元叹之策固然不错,但那刘玄德乃枭雄,倘若大王作出诸般举动激怒了此人,令其兵锋指向我东吴,而介时魏国又坐山观虎斗,那以我东吴现下的实力,未必是汉国的对手呀。”

张昭是在怕刘备,没错,就是在怕。

不过,当世之中,又有几人不怕刘备呢,即使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曹艹,此刻怕也是对刘备忌惮不已吧。

张昭的话令孙权陷入了沉默,刚刚激起的兴奋现在又消沉了下来,很显然,他也怕刘备。

尽管对于这个当年曾经低声下气的跑到建业来求自己的“大耳贼”,孙权从来都看起来怀有着不屑,但其实,自荆州之战的那一次失利后,孙权的心中就对刘备怀有着某种畏惧。

当然,除了畏惧,还有仇恨。

仇恨促使他想复仇,但畏惧却又令他不敢轻举妄动,这么多年来,孙权就是在这两股情绪的旋涡中经受折磨,现在同样也是。

顾雍也不敢进一步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他本身并不俱备天下绝顶谋士才拥的,那对自己计策的绝对自信,充其量,他顾雍仅仅只是一个一流的政客而已。

殿室之中,静寂无声,君臣三人,一齐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侍官匆匆而入的脚步声打乱了这静寂的气氛。

侍官将一封由柴桑发来的紧急情报呈于案前,孙权展开来一看,整个人立时一震,双眼之中精光吐露,眉宇间迸发着从未有过的神采。

“刘备死了,刘备死了,哈哈哈——”

孙权将那情报往案上一掉,仰天哈哈大笑起来,他笑得是何等的得意,何等的畅快,这般笑容,就算是当年得知赤壁之战大胜的消息时也未曾有过。

张顾二人见得孙权此等言行,不由得也吃了一惊,二人赶忙起身上前,将案上的那封信拾起细看,于是,二人的脸上也不禁涌起惊喜之色。

此刻东吴君臣三人,真有点弹冠相庆的幸灾乐祸的样,很显然,刘备就像是一根肉刺一样,这么多年来一直深深的刺入东吴君臣的心头,今天,这根肉刺终于拔掉了,他们又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笑声收止,孙权傲然道:“刘备一死,本王再无忌惮,元叹,就依你之策而行吧。”

…………秋风飒爽,凉风习习,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过,关中地区的粮食供给却并不容乐观。

由方绍从河北迁回的二十万百姓,极大的充实了关中的人口,再加上这些年陆续从别州迁来的人,整个关中腹地人口总数已经接近七十万。

七十万人口,放在两汉繁盛的时代,甚至还不及长安、宛、邺等大都市的人口总量,但在这个战乱的时代,七十万人口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不过,由于之前的战争,使得关中储粮消耗几近,而前线的府兵未能及时回乡收割,又导致今年的粮食收成有所减产。同时,新迁到的二十万人口,虽然都被分给了足量的土地,但想要令其自给自足,至少也要等到明年,这就意味着,在关中粮食减产的同时,又多出了二十万张嘴。

新得的幽并之地,为了稳定对两地的统治,朝廷特下令免赋一年,而西北雍凉之地的本就贫寒,只能提供一小部分的粮食,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粮食要从南方的荆益二州运往关中。

益州作为汉国对外战争的主要粮仓,这些年来已经是疲敝不堪,再强行加派多半会引起民变,故而朝廷不得不把粮食的供给寄托在了荆州身上。

根据刘备生前给关羽的权力,身为大将军的他,有权力根据需要调派荆州的粮草,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帝位争夺战的关键时刻,为了稳住关中,诸葛亮等人把持的朝廷,不得不向关羽提出援助的请求。

秋中之时,费祎回京了,随同他回来的还有数十万石荆州运来的粮草,显然关羽还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并未以此来要挟朝廷。

关羽的这个大度之举,令诸葛亮等人都以为关羽可能是被说服了,但见到费祎之后,方才知道费祎此番的荆州之行其实是以失败而告终。

“大将军坚持外敌在侧,当立长君,我费尽了唇舌,始终无法说服大将军。”费祎感慨道。

诸葛亮等人的脸上,不由得阴云渐布,诸葛亮手中的羽扇也摇得不是那么潇洒了,喃喃道:“想不到云长如此决然,这件事可真的不好办了。”

庞统咬牙道:“云长既是不识大局,那我们也管不了许多了,唯有强行立楚王为帝一途可选,倘若他敢有所异动,那也只有硬着头皮去面对吧。”

庞统话音刚落,费祎忙道:“我差点忘了一件重要之事,我临行之前,东吴的细作传回密报,据说孙权高规格的接待魏国的使臣蒋士,听与他们已经达成秘密的协议,孙权已经在着手称帝之事了。”

这一番话说罢,庞统决然的表情也开始软下来了,拉着脸道:“孙权这厮看来是准备跟咱们翻脸了,若是如此,则荆州必是首当其冲的与吴国交战之地,怎么偏偏是在这个时候啊。”

如果强行立楚王为敌,荆州的关羽必然会大生怨恨,荆州与中央的关系将十分的微妙,而北面有魏国曹仁所部,倘若东部吴国再暗下黑手,那荆州的处境将颇为不利,荆州若然有失,那对整个大汉国的战略都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庞统顾虑的正是此节,而诸葛亮与方绍当然知道其中利害。

三人沉吟半晌之后,诸葛亮忽然道:“其实,或许是我们先前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一直认为只有楚王才能代表我们荆襄士人的利益,其实仔细想想,齐王难道就不能代表我们了吗?”

此言一出,那二人神色皆是一片,庞统惊道:“孔明,莫非你打算向云长妥协不成?”

诸葛亮挤出了几分笑容:“青徐士人本为一家,其实只要不是秦王,无论楚王也好,齐王也罢,都能代表我们青徐士人的利益,如今外敌当前,为稳定国中大局,我们略做些让步又何尝不可。”

看来诸葛亮是打算向关羽妥协了,其实对方绍而言,他是齐王刘禅的救命恩人,又是他的启蒙老师,刘禅若继位为帝,自己的地位同样稳固,既然诸葛亮有这个意思,那他方绍本也该支持的。

不过,就在方绍打算附合之时,却猛然间想起了在成都之时,糜夫人对他的那番嘱托。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