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捡便宜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捡便宜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诸将没有听错,曹真的确说准备投降吴国。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条路可选,要么坐等汉军来攻,最后战死,要么索姓放弃抵抗,归降汉国,最后一条路自然就是投降吴国。

曹艹的被擒,众将心中的精神支柱已没,没有多少人愿为帝国殉葬,等死这一条路,曹真这样的皇族之辈可以选,但在场的诸将只是个打工仔,老板没了,公司垮了,让他们跟着公司一块上西天的路他们当然不会选。

至于归降汉国,这么多年来,汉国一直是魏国最大的敌人,在场的诸将之中,大多数都参加过与汉军的作战,让他们归顺曾经的死敌,心理上这一关当然不容易过去。

而在场的诸将,又有不少都是青徐淮泗籍的将领,与吴国多多少少有些地缘上的联系,而且与吴国之间的战争,无非是寿春、合肥、下邳几次战役,双方所结的仇怨远不及与汉国深,所以,第三条路对于众将而言,其实未尝不是一条最佳的道路。

众将原本早有此意,只是碍于曹真,如今曹真既然率先提出降吴之计,众将当然是异口同声的表示赞成。

鉴于汉军的进攻神速,曹真当天便派了使者赶往江东去见吴主孙权。

此时的孙权,已经移驾至柴桑督战,邺城之战魏国全军覆没的消息,先于曹真的使者传到了柴桑,对于吴国君臣而言,无不感到震惊。

对于魏国的失败,吴国上下其实已经有心理准备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冒着与汉决裂的风险突袭荆州,为的就是重新制造一种三国平衡的局面,或者至少拖延魏国灭亡的时间,为吴国全取荆州乃至巴蜀,全据长江一线争取足够的时间。

但是,他们没料到的是方绍能想出“冰冻”魏军的奇计,一举击垮魏国的主力,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南渡黄河夺取中原腹地。

这般形势,对于吴国君臣而言,已不仅仅是震惊,甚至已是一种打击。

这意味着魏国已经垮台,汉军不旦要尽收北方之地,而且已经能够抽得出兵力增援荆州,而若不能赶在这之前攻下襄阳与江陵要害,那么奇袭荆州的收益将大打折扣。

“陛下,魏国灭亡近在眼前,到时候汉国念及我们入侵荆州之仇,必是加以兵戈,依臣之负,不若就此退兵,与汉国重修旧好为妙。”司徒张昭显得很是焦虑。

这时,征北将军吕蒙却道:“司徒此言差矣,我们既已汉国翻脸,兵戎相见,岂能以区区退兵就想与之重修旧好的。”

张昭皱眉道:“若不重修旧好,难道子明认为以我大吴国眼下的实力,能与得到整个北方以及巴蜀和半个荆州的汉国相抗衡吗?”

吕蒙豪然道:“魏国灭亡既已成定局,那我们便当趁机出师北进,与汉国争抢瓜分魏国之地,只要我们的实力足够强大,再加上有江河之险,汉国又有何惧哉。”

吕蒙的豪言壮语让孙权两眼冒光,想想江北大片魏国的土地将无兵可守,可轻易的纳入自家版图,孙权就馋得流口水。

但让他犯堵得是,襄阳和江陵就像眼中刺一样,若不拔除,便无法由荆州北上争中原,这也就意味着,他只能由淮南出兵北上一条路可选。然而,前次徐州之战的恶梦尚挥之不去,是否能从徐州打开北上的突破口,孙权是真的没有信心。

面对吕蒙的豪言,张昭却冷笑道:“子明说得容易,如今襄阳不下,我军又如何北上争夺魏土,难不成从汉国的地盘上飞过去吗?”

吕蒙不以为然:“襄阳若是攻不下,那我们就改道从淮南进兵,我们有水路之便,可先取青徐,再夺兖豫,如今形势,魏国各地守将必是望风而降。”

“徐州尚有曹真数万兵马镇守,此人乃魏国重臣,岂会轻易归降,如若他誓死守土,子明不会不记得上前攻打徐州时的教训吧。”张昭再次泼了冷水。

不过,这瓢冷水却泼中了孙权的心思,想想上回进攻徐州,自己二十万大军,围困下邳近半年而不得破,最后彭城一役,吕蒙的五万雄兵,却被曹真区区三千骑兵击败,使得吴国上下,人人对曹真畏惧三分。而眼下若再起兵去攻徐州,孙权的心里还真是没有底。

吕蒙这时也不吱声了,前次彭城之战,自己五万精兵,结果被曹真三千骑兵击溃,这对于吕蒙而言,实是难以洗刷的耻辱,自回江东之后,吕蒙也觉得抬不起头来,这回被张郃昭戳中要害,吕蒙自然是觉得颇不自在。

吕蒙的心中,对镇守徐州的曹真仍然存有某种畏惧。

殿中的气氛一时沉寂下来,正在这时,匆匆而入的侍从,将一道由寿春守将朱然发来的急报递到,打破这略有冷清的气氛。

孙权展信一开,不觉龙颜大悦,兴奋的叫道:“太好了,真乃天助我也!”

那两位文武大臣均是一奇,忙问是何喜事,孙权将那信往案前一摊,笑道:“子布,你的担心看来是多虑了,徐州的曹子丹已经准备归顺于朕了。”

吕、张二人惊喜过望,急是争着将朱然的来信抢来细看,方绍相信孙权所说。

吕蒙兴奋道:“陛下,曹真若来归降,则我军不废吹灰之力便得徐州,以此为突破口,北争中原将不再有阻碍了,陛下,请速下诏令移兵东南吧。”

如今既闻曹真归顺,张昭也就无法再反对,索姓改口道:“陛下,子明言之有理,事不宜迟,我们必须赶快接收徐州,尽可能多的争夺魏土才是。”

在文武两位重臣的共同支持下,孙权遂下了决定,当即向前线围攻江陵的陆逊发去诏令,令其撤围东归,留下五万兵马守御已得荆州之地,其余兵马尽数调往徐州。

柴桑距江陵不过数曰诏遥,撤兵的诏命很快送到了前线。

此刻的陆逊,正亲自指挥着近六万吴军围攻江陵,时至如今已近四月。

尽管吴军十倍于敌,尽管吴军有水军绝对优势,尽管江陵城被围得水泄不通,但在死伤甚重的情况下,陆逊就是奈何不了徐庶和张辽所守的这座荆州第二大城市。

不过,陆逊并没有灰心,他相信,只要汉魏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那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攻破这座不屈之城。

然而,邺城之战,魏军全军覆没,曹艹被俘的消息打破了陆逊的如意算盘,而随之而来的孙权撤兵的命令,更令陆逊雪上加霜。

“将军,江陵城眼看就要攻破,这个时候撤军,岂非功亏一篑。”奋武将军朱桓表示了他的不满。

陆逊于将诏命合上,走出帐外,远望烽烟弥漫的江陵城,叹道:“我东吴隐忍了多少年,方才等到这样袭取荆州的天赐良机,如今陛下却为徐州之利所诱,撤兵东去,须知徐州虽大,但汉军有骑兵之利,一旦南下相争,我军自是难以抵挡,到时候徐州还不是要拱手让给汉国,我只怕这一回是两头皆失呀。”

朱桓眉头紧皱,忙道:“既是如此,将军何不向陛下进言,让他收回成命,依旧集中兵力攻取江陵和襄阳呢?”

陆逊只是望城兴叹,却是无有言语。

其实,陆逊也有自己的难处,此番自己被封为镇西将军,统率大军袭取荆州,一则是孙权江东化的手段,二来也是为了迷惑关羽,三才是自己这些年所立的功绩,其实孙权真正信任之人,还是吕蒙与张昭。

而这吕、张二人,又是淮泗士人的核心人物,如今徐州可以不攻而下,得此“天赐”之机,张吕二人自然会极力劝说孙权移兵纳曹真之降。他陆逊这个时候若是提出反对意见,不但会遭到淮泗士人的反对与敌对,而且会让多疑的孙权,对自己的意图有所怀疑,好不容易才从淮泗士人手中分到的一部分兵权,保不住也会被孙权这样收回去。

所以,陆逊才会如此的犹豫不决,心事重重,而他的那点顾虑,也只能跟江东出身的朱桓说一点而已,并不能尽数吐露。

“罢了,君命不可违,陛下既要撤兵,那我们就撤吧。”沉思许久之后,陆逊终不情愿的做出了妥协。

三天之后,十五万吴军陆续撤围,被隔在汉水以北的关羽,在熬了四五个月后,方才重新得能南渡汉水进入襄阳。

尽管襄阳和江陵这两座重镇得以保全,但关羽却发现,自己的地盘已经严重的缩水: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已尽为东吴所得,江夏郡的江南全部,以及江北部分地区也皆落入吴国之手,江陵以东的部分南郡同样也被吴国夺去。

这也就是说,诺大的荆州,现在握在关羽手中的,就只剩下一个南阳郡,北江夏郡,还有南郡西北部。

此时,张飞所部已攻破函谷关,正向洛阳挺进,北方的方绍的功绩就更是了不得,而他关羽在这次灭魏之战中,不但寸功未立,反而是损兵失地,颜面扫尽。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关羽既羞愧又愤恨,在进入襄阳的第二天,关羽就向长安上表,请朝廷调拨军队,助他向吴国进攻,夺还荆州。

苦等了数天之后,关羽不但没有等到朝廷的援军,反而等到了朝廷召他入朝辅政的诏命,这让关羽感到相当的吃惊。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