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旺门小农女 > 第179章 皇帝召见

旺门小农女 第179章 皇帝召见

作者:西青先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09:03 来源:言情小说阁

“臣林志远参加陛下。”

“起来吧。”惠帝看着跪在阶下的林志远,记忆回到了当日殿试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的策论,写得也是极好的,只是大抵是年纪太小,比不上甲榜前三的行文更为老辣,但他却是今年金科进士里前十名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人,如今也不过弱冠之年。

“朕听闻,你是陵阳人士,家住太平镇上林村。”

“回禀陛下,臣正是陵阳太平镇上林村人,自小便在上林村长大。”

惠帝点了点头:“前两日,太平镇有两位百姓上京,登上登闻鼓楼,击鼓鸣冤,所为便是桃花江堤坝崩溃,包括上林村在内的村庄被淹没一事,你既是上林村的乡民,可知此事?”

“臣知晓。”

“既然你也知晓,对此事,如何看?”

林志远恭敬道:“臣自小住在上林村,桃花江便在村后不远处,臣年纪小的时候,却是也曾去过桃花江玩耍,对堤坝那高高的泥土墙,非常熟悉,本次堤坝崩溃,亦在意料之外,臣得知村庄被淹没,心中感到非常沉痛,林家的祠堂,便建立在上林村内。”

宗庙被毁,祠堂被淹,是大事。

惠帝叹气,声音苍老道:“这是朕的过失。”

林志远立刻跪下,垂头道:“天灾难预测,又岂是陛下的罪过,便是有人之过,亦是修坝之人的过错,陛下爱民如子,五年前便大量拨款修复堤坝,为此,桃花江下游段百姓方能免受水灾之苦,过上好生活。”

惠帝闻言,盯着林志远看,沉默了好一会儿,而后轻轻笑了一声:“你起来吧,上京击鼓的那两人,那位叫做云莞的姑娘,朕听闻,你与她关系匪浅。”

说起云莞,林志远的唇边,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回禀陛下,正是如此,微臣小时候与阿莞一道长大,时常串门,只是长大了,关系才不如从前那般亲密,但微臣一直将她当成邻家的妹妹一般对待。”

“哦?既如此,你必定十分了解这位云莞。”

“秉性倒是知晓不少,阿莞性格原本乖巧听话,从不忤逆父母,只是前两年生了一场病,之后,不知为何性情大变,几番与微臣因为误会起了争执,关系这才渐渐疏远了,后来,借着酿酒发了家,便开始在镇上开了酒楼,买了铺子,做起了生意,今次她这般上京告状,实在在微臣的意料之外,只是,细想倒也在情理之中,阿莞如今性子尖锐,半点不肯吃亏,微臣只怕她性格偏激。”

“依你看,她为何愿意敢冒风险,上京告状?都说商人重利轻义,她便不害怕么?”

林志远沉默了好一会儿,便道:“大抵是咽不下这口气,她的祖母被大水冲走,父亲失踪在大水之中,以她的脾气,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尤其,云家生意的根本便在上林村,酒窖和工坊皆被大水淹没,微臣想,以阿莞的脾气,必定是不能忍下这样的冤枉,更吃不下这样的亏,必定要争一口气的。”

惠帝若有所思,半晌之后才道:“依你看,她便没有别的目的?”

林志远似乎犹豫了许久,而后垂头:“臣不敢妄自猜测。”

“你只管说便是,便是猜测错了,朕也不会怪罪你,你既然如此了解她,想必非常懂得她做事的心思。”

林志远便垂着头道,“微臣斗胆,为名为利。”

惠帝沉默许久,而后才道:“你倒是大胆,她一个女子,如何为名为利?”

林志远的头垂得更低了些:“云莞并非一人来京,今次在殿上大出风头的,乃萧家长孙萧扶疏,两人如今已定了亲,不分彼此。”

惠帝笑了笑,“你的意思便是,那萧扶疏居心叵测?”

“臣不敢。”林志远赶紧道。

外间关于萧扶疏与敏乐公主的关系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林志远自然也听说了,如今虽然不确定萧韫之到底是不是敏乐公主的孩子,先帝唯一的外孙,但他现下住在大长公主府,俨然已经得到大长公主的认可,不论最后调查结果如何,他都不能直言萧扶疏的不是。

所以,林志远垂着头道:“只是,萧扶疏在西江南岸,实在花名外在,为人年少轻狂,青楼薄幸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隐约已经传到江北,此乃人人皆知的事情,微臣只是不太相信他这般纨绔子弟,当真有朝一日能为百姓请命,若是拾痕公子今日上殿,恐怕无人不信服。”

想起当年那个惊才艳艳的少年公子,惠帝怅然一叹:“是啊,若是萧拾痕,哪里有今日这许多疑问。”

林志远垂眸不语。

惠帝笑了笑:“朕倒听说与顾家的小公子顾庭相交至深。”

林志远道:“正是,此事,陵阳城内人人知晓。”

“既如此,将你所知晓的,与朕说说。”

说罢,惠帝又道:“你尽管说,朕不治你的罪便是,今日之事,只有你我君臣二人知晓。”

林志远松了一口气。

他不敢妄言,他所知晓的关于萧韫之的事情,确实没有知晓的关于云莞的事情多,但萧家长孙萧扶疏不论在太平镇还是陵阳城,早年混世魔王、再长大一些,便花名在外、引得无数少女芳心暗许的事情,却是人人皆知的,尤其萧扶疏此人非常霸道,当街鞭打权贵与地痞流氓的事情也做过不少。

林志远便将陵阳城里传过的不少关于萧韫之的事情,都一一告知了惠帝。

惠帝听罢,含笑道:“依你所言,倒与京中诸多纨绔子弟,无甚区别。”

林志远便道:“萧家两位长孙,拾痕公子令人敬仰,微臣也意外,萧家长孙秉性竟然如此。”

惠帝不置可否:“依你所言,这萧扶疏混世魔王的性子,能做出这等击登闻鼓的事情,朕倒也不觉得意外了。”

林志远知道,话不必多,说到这里,惠帝已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他不当再多言了。

惠帝看了看底下站着的清秀青年,好好打量了林志远一番之后,“你与云莞和萧扶疏既是同乡,为何不替他们美言几句?”

林志远便正义凛然道:“臣虽与云莞一起长大,与两人是同乡,但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夸张之言,且臣是陛下的臣子,即便与萧扶疏和云莞同乡,断然不可能为同乡之谊,有所欺瞒。”

惠帝心中满意,一番浅短的交流,却也看到出来,这是个聪明人,至少他能让久不入宫的康伯侯亲自引荐,便可见些本事。

惠帝笑道:“萧扶疏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你既然是上林村之人,想必对这次桃花江堤坝崩溃之事情,也有自己的见解,依你看,朝廷该如何做?”

林志远克制住心中的激动,掷地有声道:“回禀陛下,臣认为,既然如今民间已大肆谈论此事,桃花江堤坝修筑之事,必当提上日程,虽然如今已在修筑,但朝廷仍需有所举措以让受灾的百姓明晓陛下对臣民的爱戴之心。”

惠帝点了点头,眸中俨然有几分满意之色,林志远便继续道:“堤坝之案,既已在审查之中,务必要给民间一个交代,如今百姓对此事关注极大,若是不能明确结案,随着朝廷年年在各地皆有工程修筑,怕是难以取信于民。”

说到这里,林志远道:“微臣斗胆,写了一封折子,所言皆是微臣对于本次南方水灾以及对本次堤坝案的一些见解,请陛下过目。”

张达尽职尽责的将林志远的折子拿到惠帝的桌案上,惠帝打开看了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再抬眼看过去时,便只见林志远垂头站在殿中。

他一把将折子合上,道:“林志远接旨!”

“臣在!”

“尔乃陵阳人士,朕特钦定你,参与本次桃花江堤坝案,与大理寺卿孙尉迟一道,查探案件,纠察贪官,还死难百姓一个公道,届时,朕必定重重有赏。”

林志远满腔热忱,克制着激动的心情,朗声道:“微臣接旨。”

直到离开了御书房,林志远看起来平静的面上,眼神之中却已经难掩激动的心情。

审查桃花江堤坝案,是一件大难事。

因为其中牵涉了太多的人,还有各方势力交错其中,不说别的,便是太子,与这件事都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谁来审查这个案子,势必都会得罪朝中的官员,得罪太子。

但是,不论是牵涉太子,还是铭王,在林志远看来,陛下的意思最重要,陛下希望审理出什么样的结果,谁人应当如何,都需要仔细的衡量,一旦衡量不好,便会做错,届时,陛下、太子、重臣三方皆得罪,最后毁灭的,便是自己。

但对于周修文而言,这确实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如今弱冠之年,在翰林院担任编修,不知要担任到何时,方能出人头地,若是因为堤坝案而能站在陛下的面前,开出一条大路,即便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他依然会走。

如今朝中党派林立,但在林志远看来,不论是站太子还是站铭王,其实都不是明智之举,站在陛下的身边,才是最明智的道路。

如今林志远仍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自然无人关注惠帝召见了一个小编修的事情。

可萧韫之知晓这件事。

云莞几乎快要将林志远这个人忘记了,闻言还意外了一下:“皇帝召见林志远,怕是为了我们的事情。”

萧韫之却不太在意:“你我突然出现在京城,陛下自然急切想要知道你我的消息,康伯侯送上了一个林志远,无意于给皇帝雪中送炭。”

瞧着云莞皱眉的模样,萧韫之道:“莫急,他能说的,左不过是些陵阳城或者西江南岸的流言,云家的生意,堂堂正正,人人瞧在眼里,亦能查出来,林志远不足为惧。”

云莞皱了皱眉道:“虽然我也觉得此人不足畏惧,但林志远此人,对权势富贵极为偏执。”

“人一旦对某个东西非常看重,便有了弱点,若林志远当真是这样的人,此番去见陛下,未尝不能弄巧成拙,帮了我们。”

云莞疑惑地看着萧韫之:“为何?”

萧韫之长手揉了揉她的发顶:“陛下生性多疑,不会完全相信林志远的话,林志远越说我是个纨绔子弟、是个混世魔王,陛下便越发理所当然觉得我能做出击登闻鼓的事情,若林志远言辞过分,陛下自然也会怀疑他话语的真实与否,若是他不愿多言,康伯侯推荐了他,便是康伯侯的不是。”

云莞一想,不由得笑道:“扶疏公子当真将人心拿捏得死死的。”

萧韫之道:“我拿捏别人的心做什么,只要我家阿莞的。”

云莞轻哼一声:“嘴滑!”但她不由得放心下来了,“林志远这人,我都差些忘记了。”

萧韫之咕哝道:“记着他做什么,忘了个一干二净才好。”

云莞回以一个无辜的笑,萧韫之便又忍不住刮了刮她的鼻尖,低声道:“我就希望,阿莞只记得我一个人才好。”

云莞成功地脸颊发热了,轻咳一声,“我还得记得银子。”

萧韫之不由低笑:“小财迷。”

云莞轻哼一声,道:“不过,康伯侯亲自引荐的他,倒不知,他与康伯侯府怎的这般亲近。”

萧韫之自然也不晓得这个事,只无奈地摇了摇头:“改日问一问顾庭便知,京城这段时日发生了何事,寻他便知。”

两人正在这边说着话,大长公主忽然派人过来:“小公子,云姑娘,你们都在呢。”

云莞站起来:“嬷嬷,可是有事。”

“宫里派人来了,陛下宣召,让小公子进宫一趟,如今,公公还在前厅等待呢,大长公主让小公子准备准备。”

云莞一愣,“宫里派人来了。”

她转头看向萧韫之,却见萧韫之一派气定神闲:“有劳嬷嬷,我这就过去。”

嬷嬷点了点头,便向两人行礼告退了。

云莞转头看着萧韫之,萧韫之则回了一个安抚的眼神:“阿莞别急,陛下迟早会召见我,我进宫一趟。”

云莞自然也晓得这一点,事实上,她觉得,在萧韫之被大长公主带回府中的第二日,皇帝便该宣召萧韫之入宫了,等到今日,已让他意外,但宫中毕竟是是非之地,惠帝的心思也不好猜,具体萧韫之这一趟进宫如何,还不知晓,说心中不担忧,是不可能的。

但他们所做的事情,不就是在刀尖上行走的么。

云莞目送着萧韫之离开公主府,大长公主亦轻叹了一声,云莞回头瞧过去,便见大长公主和蔼地笑了笑:“咱们回去吧。”

两刻钟之后,萧韫之站在御书房中,“草民萧韫之参见陛下。”

惠帝神态和蔼地看着萧韫之,“起来起来,朕宣你进宫,是想与你说说话,不必这样客气。”

喜欢旺门小农女请大家收藏:旺门小农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