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旺门小农女 > 第190章 册封

旺门小农女 第190章 册封

作者:西青先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09:03 来源:言情小说阁

两日之后,惠帝收到了王老爷子在狱中写的折子。

他看完了之后,便放在一边,只是脸色有些难看,而后,立刻召萧韫之进宫,进行了一场为期半个小时的谈话,言谈之中,明里暗里,旁敲侧击,探问敏乐公主在世的时候,可曾与他说过任何宫中相关的事情。

如此,萧韫之便知道了,王老爷子与他狱中相见一趟,成功地在惠帝的心头,留下了一粒怀疑的种子,那种子,如今已经生根发芽了。

可王氏直到离世之前,也未曾与萧韫之说过任何与皇家,与她的身世相关的事情。

他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从母亲的口中得知,母亲未曾暗示过他任何话语。

萧韫之便问道:“陛下屡次问母亲生前的话,可否明示,是否母亲曾应暗示我某种消息,而我未能解其意?”

他说这话的时候,亦坦然地看着惠帝。

惠帝看着萧韫之坦然的神色,肩膀一松,冷凝的神色,稍有缓解,最后,摆了摆手:“罢了,朕只是问问两句,你母亲离宫多年,朕只想多知晓一些她的事情,朕乏了,你出宫去吧。”

萧韫之应了下来。

只低垂的瞬间,唇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意。

王家的结局,已经定了下来,坊间议论的声音,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小,直到,越来越少的人,再提及桃花江堤坝案。

此时,案子已经彻底审结,工部尚书的位置,暂时短缺,此乃重要的位置,因为王家流放,被严重挫伤的太子,想要继续补充进自己的人可谓艰难,且在王家出事的这个关头,亦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何况,因着王家是皇后母族,太子也因此被惠帝惩罚,在东宫禁闭三月,无旨不得出门。

铭王自然也想要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但这几年,他在朝中的动作不敢太大,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去竞争工部尚书的位置。

朝中暗流涌动,人人都在盯着工部尚书的位置。

不仅是工部尚书,朝中一些职位,都有官员变动。

因为桃花江堤坝案之后,朝中损失了不少官员,许多位置皆是空缺,惠帝提拔了不少这几年身在翰林,有所成就的进士,直接担任朝中职务,而这些人,目前看来,还是他自己的人。

朝中的势力,被清洗了一番,让老皇帝的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定。

他还提拔了一个人,那便是在本次桃花江堤坝案中,有相当出色表现的林志远。

将他从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一举提升为从工部五品员外郎,担任如今工部四司之一的水利司副手。

这般大的变动,几乎一下子便将朝中官员的目光,全部都引向了林志远的身上。

有人羡慕他一飞冲天,但有人也表示深切的同情。

一飞冲天则是,从一个翰林院编修,一举担任朝中要职,这是罕见的跨品级提升。

同情在与,他提升去的地方,竟是工部。

林志远才刚刚将工部尚书章可正送进了鬼门关,人虽不是他杀害的,但章可正的案子,却是他来审理,且此次罢黜贬谪的官员,好几位都是工部的官员,如今章可正下台,他便直接进入工部,担任水利司员外郎,章可正虽走了,但工部却还有他从前的部下,只怕,林志远进入工部的日子,是要历经一番水深火热。

云莞自然也听说了这个事,不由得道:“咱们的皇帝陛下,倒是非常懂得驾驭朝臣,分明想要启用林志远,却又偏偏将他丢进工部这章可正待过的地方,让他有所受制。”

萧韫之半点也不意外:“毕竟是康伯侯推荐过来的人,林志远到底是谁的人,陛下终究不放心。”

惠帝疑心重,他的一切心思,许多时候,皆不难理解。

云莞了然地点头,问萧韫之:“你觉得,林志远是陛下的人,还是康伯侯的人?”

萧韫之瞥了一眼云莞,勾唇道:“康伯侯算什么,林志远若是聪明,便靠着皇帝这棵大树,手上吊着康伯侯。”

云莞做恍然大悟状:“原来我家萧公子是这样鱼与熊掌两者皆要的人。”

萧韫之瞧着云莞夸张的模样,觉得好笑,抬手轻轻弹了一下她的额头:“调皮,若是有本事,何必舍弃其中一个?”

云莞耸耸肩,就看林志远有没有这样的本事了。

萧韫之便不太满意:“阿莞关心林志远做什么?”

云莞眨了眨眼,对上萧韫之幽怨的眼眸,不觉得失笑,“我只是感到非常意外,当日还曾觉得林志远考不上,不想如今打脸来得太快,叹一声世事弄人啊。”

分明是个妙龄少女,语气却这般沧桑无奈。

萧韫之抬手捏了捏她的脸庞。

如今,桃花江堤坝案已经宣告结束,再过不久之后,王家便被发放去岭南,萧韫之和云莞上京的最初使命,便已宣告完成。

过了这般久,云莞已有意搬出大长公主府,暂居京城,将云家的生意,拓展到京城,但是,她总要先回陵阳一趟的,也好让阿娘放心。

可她还没有做好打算与准备,与大长公主提出搬出府来的话,宫中一道圣旨,便直往大长公主府而来。

圣旨,是给萧韫之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朝治世以孝,通达以情,现有帝女敏乐与陵阳萧氏长子萧鹤之子萧韫之文武兼全,忠心效国,心念百姓,感先帝怜记之情,念敏乐离宫之多舛,特追封萧鹤为永宁郡王,封萧韫之为永宁郡王世子,赐宅邸一座,白银五千,钦此。”

来大长公主府宣旨的,是张达。

他宣完了圣旨之后,便笑眯眯地看着萧韫之:“世子,请接旨。”

萧韫之早就猜到惠帝必定有所动作,设想过几种可能,并也觉得,册封一个有封爵无实权的封号,是最好的法子。

所以,对于张达来宣旨册封之事,并不感到意外。

萧韫之坦然地接了下来。

张达便笑道:“府邸是先帝早年为敏乐长公主准备的府邸,可惜后来敏乐长公主并未用上,如今,世子回京,府邸终于有了主人,亦算殊途同归,府邸已经整理好,奴仆丫鬟十六人亦在府中等候,世子可随时入住,奴才先恭喜世子。”

“多谢公公。”萧韫之道。

册封萧韫之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康宁大长公主,她亲自吩咐人,拿着一个大红包,送给张达,送人离开。

待张达离开之后,大长公主神色中还有隐隐的激动:“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本宫一直担心,桃花江堤坝案之后,你便离开京城,如今陛下册封你,你便能长留京城,这样也好,这样也好。”

自从桃花江堤坝案结束之后,大长公主便一直担心萧韫之会离开,如今等到了这份圣旨,也让她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与先帝是兄妹,一声无子,便将敏乐公主当成自己的孩子,敏乐公主不在了,这份喜爱便转移到了萧韫之的身上。

萧韫之无奈极了,与云莞对视了一眼,一时无言。

大长公主也知道自己情绪过激了,摆手笑道:“唉,人老了,便念着旧人,想让儿孙都陪在自己的身边,本宫也免不了如此,你母亲一生不回京,本宫便只盼你多在跟前走动走动。”

萧韫之承诺道:“大长公主的挂念,不敢或忘。”

“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气,陛下赐下的府邸也好,便在本宫府邸的旁边,也不远,本宫晓得,你们年轻人爱热闹,不常在府里,但也要记得,虽是两座府邸,本宫这人,永远是你的家。”

萧韫之眼里有微微动容,应了下来。

册封的圣旨下来之后,在朝中并没有引起过大的冲动。

毕竟,确定了敏乐公主的身份,按如今而言,她便是当朝长公主,且是先帝唯一的女儿,早年又命运多舛,离宫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先帝的外孙子,册封一个封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朝中自然无人反对,不仅不但对,还大肆夸赞了一番惠帝的仁德与孝心。

毕竟,他本身不是先帝的儿子,而是侄子,对待先帝的外孙子都有这样仁厚的心胸,便足以被称为一个仁慈的皇帝。

自从下旨册封萧韫之之后的这两日,坊间便有不少称颂惠帝的言语。

萧韫之无甚反应,接旨之后的第二日,便入宫谢恩,而后在大长公主的主持下,搬进隔壁原本应该留下敏乐公主的府邸。

毕竟是先帝的唯一的嫡女,那府邸在敏乐公主出生的时候,便着人准备了,后来,敏乐公主离京,府邸却依旧建筑完整,规模宏大,名花草木,不胜其数,只是多年来一直闲置在那里。

当然,萧韫之这世子之位,自然是没有实权的,连封地食邑都没有,只是一个封号而已,连他的父亲萧鹤的永宁郡王,也只是一个追封的封号,无甚意义。

但萧韫之搬进去的当日,惠帝又再次赏赐了一番,几箱子东西,都搬进了萧韫之的府邸中。

大长公主不放心,搬入府中的当日,亲自与萧韫之过去打理府中的事物。

惠帝赏赐了十六个奴仆丫鬟,八个小厮,八个丫鬟,虽说是宫里赏赐的人,但年纪小,大长公主看着便不太满意,便将府中的一位管事和两位嬷嬷都给了萧韫之,帮助他主持府中的大小事情,免得他府内没有长辈,平日不好打理。

萧韫之也没有拒绝康宁大长公主的心意,收了下来,搬进府中的当日,甚至还小小的热闹了一番。

他与顾庭的关系好,众所周知,顾庭大大方方地送上了礼物,甚至还叫了一帮京城的朋友过来热闹,其中,便有谢景等人。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康宁大长公主对镇远侯府的孩子,都非常宠爱,谢晦这般明眼人看着便十分优秀的自不不必说,便是谢景这留了满京城纨绔名声的,一样很得大长公主的喜欢,所以,当日,顾庭带着京中一种纨绔朋友过来给萧韫之庆贺时,大长公主亦非常高兴,直到太阳落山了才回了自己的府邸。

大长公主一走,顾庭等人便放肆多了,在萧韫之新赐下的府邸里吃喝、行酒令、投壶,一群十**岁的京城少年,平日里的花样不少,若不是萧韫之不同意,怕是要请小馆里的姑娘来弹琴了。

其实萧韫之来京城之后,因着桃花江堤坝案,以及些别的原因,与京城的同龄少年间的接触并不多,却因为云莞的关系,又与经常去千山酿酒坊喝酒,性情比较相似、外放一些的人,有过交情。

但男子之间的交情,原本也比较简单,加上他这般毫不畏权势,一纸诉状,告倒朝中二十七人,这般毫无畏惧的模样,又非常符合当下差不多年纪的京城少年们的心性,因此,结交起来,倒也并不费力。

下边的人,还在玩闹。

院里的一座小亭上,萧韫之和顾庭,单独坐在一处。

两人手边都有一个酒坛,但面上却并无酒色。

院子里玩闹的声音,熙熙攘攘地传过来,反倒显得这一处小亭更加安静了几分,顾庭兀地笑了一声道:“还有几日,王家便发放岭南了,这老爷子,下手倒是狠,都道虎毒不食子,他竟将自己的女儿,当做一枚棋子,真是可怜了王家小姐。”

萧韫之神色微冷:“目下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于王家而言,保太子最重要。”

顾庭眯了眯眼道:“我倒是听到些消息,老爷子给陛下写了一折子。”

萧韫之哂一声:“杀人诛心,离开之前,总要再布一盘棋。”

顾庭笑了,瞧着萧韫之:“你便不担心?”

萧韫之扬了扬眉:“有何可担心?”

顾庭耸了耸肩,“扶疏公子有把握便好。”

话毕,顾公子眼珠子一转,环视了一圈萧韫之这世子府,重新恢复了调笑的神色:“啧啧啧,这宅子实在不错,料想朝中一品大员的府邸都没有你这世子府这般奢华,这世子当得如何,身价瞬间水涨船高啊,想来,扶疏公子薄幸名,要从西江南岸,传到北岸了。”

萧韫之瞥了顾庭一眼,然后一脚踢过去。

顾庭早有准备,说完就觉得自己会被萧韫之手指,一脚跳开,哪知萧韫之还有后招,手掌一推,底下的椅子就掠过去了。

毫不留情,若不是顾庭动作快,双腿几乎要废。

他手指颤抖地指着萧韫之:“萧扶疏,别以为本公子打不过你。”

云莞恰巧从楼下上来,便听到顾庭气急败坏的话,不由得抿唇一笑。

顾庭见到云莞,立刻转移了火力:“阿莞,你来瞧瞧,萧扶疏这臭脾气,迟早有灾祸上身!”

云莞无语道:“你又不是第一日知道他的脾气如何,招惹他做什么?”

顾庭:“……”

幽幽怨怨地看了一眼两人,云莞便道:“而且,顾公子千万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刚才说了什么,诋毁萧扶疏的名声,我还得找你算账。”

顾庭:“……”

告辞,惹不起夫妇。

最后他还是问道:“对了,如今萧扶疏的宅邸安置好了,阿莞你住哪里?”

虽两人定了亲,但到底没有成亲,云莞并不适合住在萧韫之的世子府上。

云莞笑了笑,道:“不着急,我过后还要回陵阳一趟,如今暂居酒坊,还有时间做做准备。”

顾庭点了点头,萧韫之盯着顾庭看了几眼,道:“过段时间,你与阿莞一道回南方一趟。”

顾庭闻言,晓得萧韫之的安排,这会儿面上倒是没有任何调笑的神色,点头应了下来:“好。”

“京城好房子多,阿莞若是看上了哪一处宅子,与我说说,我帮你解决。”顾庭含笑道。

萧韫之嗤了一声,扬眉道:“要你插手?”

顾庭:“……”

好的,有事找我,无事嫌我,他真是上辈子欠了萧韫之的银两。

几人正说着话,忽见亭外一阵动静,抬眼看去,便见原本在院子里跟一群人行酒令的谢景,几个跃步,便出现在了小亭上,声音清朗道:”顾兄,你们不去喝酒,在此处做什么?”

顾庭瞧着他利落的身手,不禁扬了扬眉:“哟,谢小公子这脚底抹油的这功夫不错啊。”

谢景眨了眨眼,无辜道:“小爷就是个纨绔,平生别的不用学,这一招得学,否则,岂不是吃亏?”

喜欢旺门小农女请大家收藏:旺门小农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