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旺门小农女 > 第212章 思过塔

旺门小农女 第212章 思过塔

作者:西青先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09:03 来源:言情小说阁

“调查我阿爹?”

云莞扬了扬眉,但其实并无几分意外的神色,她想了一下,道:“是曾御史,还是孔言方呢?”

但她心中,曾御史的可能性比较大。

上一次与杜老爷在酒楼谈生意,对方去而复返,在门外偷听,以云莞的功力,自然觉察得出来。

而后,借着生意之事,杜老爷言语间便有暗中打听云家与孔家之间矛盾的意思。

这样的异样,当然惹云莞怀疑,云莞也很快便知晓了,原来,杜老爷是曾御史的故交,两人年轻的时候便交情不浅,所为便是与孔言方和朱大人几有杀子之仇的曾御史。

顾庭道:“云姑娘倒一点也不意外。”

云莞扯了扯唇角:“意外虽有一点,但细想却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这位调查之人,应当是曾御史。”

顾庭点头:“没错。”

云莞沉默了好半晌,最后道:“查便查吧,我无法亲自去查当初的事情,官场里勾勾道道的,也只有曾御史这种言官才能面面俱到,若他还能查出一些我所不知的事情,也是好事一件。”

顾庭便有些不太能理解云莞,真正意义上来论,曾御史查此事,未必是真心实意为了洗刷冤屈,不过是想要一举扳倒孔言方罢了。

“你便乐意别人利用此事?”

云莞道:“殊途同归,彼此利用,我需要曾御史开个头。”

顾庭兀自笑了。

开个头而已,后面具体走向如何,这位敢击鼓上金殿的姑娘,应当是不害怕的。

他来也不过是为了与云莞说此事,得知云莞的态度,便不多阻止,让曾御史继续查下去。

但他还告诉了云莞一个消息:“这孔言方倒还非常有意思,这些年他在朝中做官,仗着身份与地位,还做出不少毁人前程的事情。”

云莞道:“如此说来,便越发不干净了,曾御史若是查不到,便帮他一把便是。”

顾庭扬眉笑道:“有钱好说话。”

云莞嗤了一声,非常好说话地道:“回来报账便是。”

当然,顾公子所缺的,却并非是银两,笑眯眯道:“云姑娘大方,不过,你我的交情,难道还比不过你与燕会长的交情,生意的事情,你能与燕会长那不是京城人士的人合作,倒不找本公子?”

云莞似笑非笑地看着顾庭,直看得顾公子直觉不太好,才听得云莞道:“你去找燕公子呗,合计合计。”

说实话,顾庭与燕行之虽然打过照面,着实不算熟悉,闻言拱手致意,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云莞则一路回家了。

云玉娘已经施针几次,她心中担忧,每次之后都细细询问她可有不适之处。

比起云莞的担忧,云玉娘则显得放松多了。

“莫姑娘的手法极好,阿娘没有不适之处,阿莞放心便是。”

云莞仔仔细细看着云玉娘,但见云玉娘面色红润,气色也比刚来京城的时候好多了,且几次施针下来,都无不适之处,才放心了一些。

但倒是因为毫无不适之处,也不曾想起过往,便是梦中也不见任何新奇的场景,云莞才有些担忧。

但她知晓,凡事不可强求,阿娘若是想不起从前的事情也没关系,只要身子康健,一切都好。

*

皇帝虽不在京城,但老百姓的日子仍是要过。

自从红颜坊开业那一日,云珍儿与柳青松一道来京城,直到今日,两人方准备离京回乡,来与云莞道别。

还有一个多月便要过年,云珍儿也不适合留在京城。

“这些日子,忙着别的事情,真正坐下来好好说话的时候,感觉都没有几日,如今却又要分别了,阿莞,姐姐真有点舍不得。”云珍儿拉着云莞的手,不舍道。

云莞含笑道:“姐姐便别回去了,将大伯和大伯娘接来京城,咱们全家一起在京城过个年。”

云珍儿要回去,云怀诚自然也是要回陵阳的,他当初过来,只是担心云莞,顺便将云玉娘给送过来,如今京城事了,自然是要先回去的,何况,陵阳城里,还有许多生意上的事情,也等着云怀诚决断。

云珍儿无奈道:“便是如今接爹娘过来,也是来不及的了,何况咱们家还有许多事情在城里待解决呢。”

云莞便道:“那也不着急,待姐姐与姐夫成婚的时候,阿莞便回陵阳,左右看着,时间也不久了是不是,再等下去,姐夫都等不及了。”

她打趣地看着云珍儿和柳青松,惹得云珍儿嗔了她一眼,倒是柳青松深有同感一般:“还是阿莞知我心急,待此次回家,过了年之后,便立刻让母亲定下日子,倒时立刻传消息来京城。”

云家奶奶今年才过世,云家自是不能行嫁娶之事了,需到明年方可以,否则,恐怕柳家今年便算了个好日子出来,将云珍儿给娶进门了。

云怀诚也千叮咛万嘱咐:“阿莞,遇事不可太急,便是萧世子能帮你,你也有功夫傍身,也要有所顾忌,这世上,许多人深藏不露,尤其在京城之地,权贵多,人人关系复杂,便是咱们占理,也未必能争得过别人权势富贵。”

云莞哭笑不得:“二哥,我不是那样一言不合便打人的人。”

若是从前,云怀诚自然是相信妹妹这话的,但现在,实在不敢相信。

“好了,二哥还不晓得你的脾气,是个不肯吃亏的主,不过,二哥不是让你忍气吞声,若是人都打上门来了,也断然没有不还手的道理,只是,不可莽撞,可知道了?”

“知道啦,二哥放心便是。”

云怀诚摸了摸云莞的发顶,无论如何都是不放心的,但更不希望的妹妹的脾气太过软弱,如今这般也挺好,做生意之人,若是性子太软,总是要被别人欺负的,因此也并不多说。

“待我回了陵阳,将陵阳的事情处理好了,再带爹娘过来,期间务必要记得写信回家,好让二哥放心。”

这阵阵叮嘱,都有些不太像云怀诚了,云莞心里蓦的发酸:“二哥,我知道的,你在陵阳,也要照顾好自己,若是日后你来京城,让阿莞发现你瘦了,可就不许你进城了。”

云怀诚闷声失笑,只抬手拍了拍妹妹的发顶,含笑应道:“好。”

如此,兄姐妹三人就此分别,云莞将云怀诚和云珍儿送到了城外,目送着两辆马车往南驶去,方骑马回城。

*

另一边,大悲寺。

一行上千人的队伍,经过三个多时辰的行路之后,终于在申时到达大悲寺。

赶路半日,不论是惠帝还是百官,都已非常疲惫。

在大悲寺方丈的迎接下,惠帝与百官住入各自的厢房,稍作休整,其余人若有余力,便可自由出行。

大悲寺乃国寺,寺院广阔,拥有上千厢房,日日香客如云,整个寺院,从山腰建至于山顶,楼台庙宇无数,可观光之地,多不胜数,历代以来,各朝各代经过扩建或重修,吸引无数文人墨客。

尤其是山顶上一座七层的六角宝塔,尚未上山,便可远远看到,乃大悲寺的标记之一。

可如今,那里却是大悲寺的禁地,塔下守卫重重,不论是香客还是寺院之中的僧人,皆不可接近,唯有大悲寺的年逾百岁的老方丈,能进入塔中。

只是,一个月前,老方丈已经闭关,便是这次天子祭天,他也仍旧闭关不出,只让寺中两年前上任的方丈大师待为接待与布置一切祭天的事宜。

萧韫之安排了诸事之后,只负责巡逻,直到明日祭天之前,基本都是无事可做。

他是个闲不住的主,又因年轻而精力充沛,自然不需休息,也不肯待在厢房之中,便独自出门晃悠去了。

大悲寺他并不陌生,事实上是,他至少每年都会来一次大悲寺,上一次来,恰是云莞的酒坊在京城开业,两人在城外见面的那一晚。

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间厢房,每一座庙宇,他都熟悉无比。

刚走了没多远,便碰上了一道出门的太子和铭王。

自从堤坝案之后,太子便被禁足在东宫,而他一朝之间,失去了王家这样的臂膀,无异于砍断了右臂。

对萧韫之不可谓不恨。

此时见到萧韫之,更是控制不住没有一点好脸色。

见到萧韫之无事晃悠的模样,便上前质问道:“上将军乃诸卫军长官,不行护卫巡逻之职,在此处做什么?”

萧韫之稍稍扬眉,勾唇看着太子面上掩饰不住的愤恨之色,“臣乃诸卫军之长,并非禁军之长。”

各司其职,巡逻护卫的事情,不是他该做的。

“难道诸卫军便不肩负保卫父皇的职责了么?好啊,萧扶疏,你岂敢不将父皇的安危放在眼里!”

面对想要大做文章的太子,萧韫之只想翻一个白眼:“太子不如去问问陛下,臣是否需要肩负禁军的职责。”

自然不用的,若是诸卫军肩负起了禁军的职责,该担忧的便是皇帝了。

太子显然也知道自己这句话说得没有道理,只沉着脸不说话。

还是旁边的铭王站出来做和事佬:“上将军虽是诸卫军之长,但却并不肩负防卫任务,只需多在山上走走,必要时从旁协助御林军便是,太子皇兄也是担心父皇的安危方才如此说罢了。”

萧韫之稍稍挑眉,显然没有兴趣说这些。

铭王自然也不想再多说,笑问道:“这应当是上将军第一次来大悲寺吧?”

萧韫之扬眉不语,铭王便当做萧韫之第一次来了,自顾自地道:“大悲寺乃我东澜国寺,亦是东澜国最大的一座寺庙,外地来京游玩者,必游大悲寺,一年四季,景色各有千秋,实在是最佳赏景之处,便是大长公主,也每年都来大悲寺小住一两月,上将军既是第一次来,不如趁着有时间多走走,此处精致不错,到了明日祭天,又是一阵忙碌,恐怕便无机会赏景了。”

萧韫之点头:“盛名在外,是该好好走动,下次好带我家阿莞来玩玩。”

他张口便是云莞,可见两人感情深厚,铭王听着,含笑道:“上将军与云姑娘情谊深厚,不知两位何时成好事啊?”

说起自己与云莞的事情,萧韫之显然比较好说话:“过了年,定下了日子,一定告知铭王。”

铭王笑得温和:“那本王便等着上将军的这杯喜酒了。”

旁边沉默了一会儿的太子显然没有兴趣听萧韫之的喜事,冷冷道:“大悲寺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上将军还是小心些的好。”

萧韫之眼里几分兴趣,“这微臣倒是不知了。”

太子便转回头,仰头看着山顶上的一座高高的六角七层石塔道:“那里,便是大悲寺的禁地,思过塔,整个东澜国,除了父皇与大悲寺的老方丈,擅闯者,格杀勿论。”

萧韫之闻言,抬眼看过去。

之见最高峰之上,林木掩映之处,一座石塔露出顶上三层半塔身,白墙黑瓦,窗户紧闭,只有高大肃穆之感,透露着一股悲凉与沉沉的杀意,与这佛祖慈悲的大悲寺,格格不入。

太子观察着萧韫之的神色,只见他眸光平静地仰头看着思过塔,却看不透眼底深处,到底有何东西。

他便继续道:“上将军可知,此塔为何名为思过塔。”

萧韫之收回目光:“愿闻其详。”

太子笑了一声道:“此塔原本名为慈悲塔,修建于前朝时候,原本是大悲寺的藏经阁,东澜建国之后,便对慈悲塔重新修缮,填充经书,一直空置百余年,直到……”

“太子皇兄,父皇有令,不得私下议论此事。”铭王突然提醒道。

太子唉了一声,道:“何必如此担心,上将军身份特殊,应当知晓一些不是么?”

铭王便只好沉默不语,太子这才继续道:“直到二十年前,东澜出了一大奸大恶之徒,敌通外国,叛国谋逆,意图谋朝篡位,被父皇机智识破,放化解了朝中的危机,将此人生擒,关押于大悲寺慈悲塔之中,封逆王,勒令其余生在此思过,生死不得出塔,亦不允许任何人探视。”

此事不算朝中秘闻,年过而立的朝臣,几乎都知晓这件事,只是因着惠帝的态度,所有人都讳莫如深,也不在惠帝的面前提及。

今日,太子乃有意提及此事,目的便是想看萧韫之的反应,可惜,他没有在萧韫之的脸上,看到任何异样的神色,只听到他说:“原来如此,思过塔乃陛下赐名。”

“没错。”太子道。

说着,眼里微微疑惑,难道萧韫之真的不知晓此时么?

萧韫之感叹了一声:“那可真是可惜,此乃大悲寺最高之处,若能登上塔顶,尽可将山寺景色一收眼底。”

太子失望于从萧韫之的面上看不出让他满意的反应,冷哼道:“如此算什么,据说站在思过塔顶尖,能将京城尽收眼底。”

“是么?”萧韫之勾唇道:“那真是可惜了,若是可以,倒是想一登塔尖,登高望远。”

太子瞧着萧韫之的神色如此轻松,又道:“上将军可知,那位逆王乃何人?”

萧韫之目光停留在太子掩饰不住试探与自得的面上,平静道:“太子不是说,乃奸恶之人。”

“本也不算我朝密闻,只是无人再谈及往事而已,说起来,逆王与上将军,还有几分渊源呢。”

太子这句话之后,终于成功看到,萧韫之面上神色淡了下来。

他心中感到一丝快意,语气都洋洋自得了几分:“所谓逆王,便是敏乐公主一母同胞的兄长,也是先帝唯一的儿子,呵呵,本是忠良将,奈何为贼!上将军若是感兴趣,不如去问问朝中年长的官员,必定有人能为上将军解惑。”

说完这句话,太子成功地在萧韫之的脸上,看到了一份讶异的神色,他心中痛快,看着萧韫之愣在原地,仰头看着山顶上的思过塔无声沉默,似乎非常震惊,便含笑与铭王离开了。

只不知,待他们走了之后,距离三人方才说话的地方,三丈之外,一块巨大的石头,无声开裂。

无人看见,萧韫之面上阴沉冷漠之色。

喜欢旺门小农女请大家收藏:旺门小农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