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旺门小农女 > 第77章 我们都愿意跟阿莞干!(2更)

“高粱?”

“没错。”云莞道:“高粱耐寒,喜温,土地适应性极强,无论平原肥地,还是干旱丘陵、瘠薄山区,均可种植,我研究过一些,也托人问过往的气候和收成之事,咱们上林村,占了天时地利,土地与气候都非常适合种植高粱,且高粱用途广泛,不仅能做米粮,还是酿好酒不可或缺的材料。”

不仅是她去察过史料、史记,上林村周围有种过高粱的历史,并且收获颇大,只是后来朝代更替,这里又变成了一抔黄土罢了。

况且,比起水稻,高粱对土地的要求,着实没有那么高。

她前世也去某个著名的酒镇考察过,认真研究了一番那里的水土,如今虽无科学的工具来评估,但做了些小小的粗略的测试,与上林村一带极为相似。

云莞有理由相信,这里能种出高粱,哪怕比不上她心里认为的最好的品种。

听到这儿,村长明白了一小半,笑道:“说来说去,还是为了你酿酒的事儿着想。”

云莞弯眸笑道:“村长这可就误会阿莞了,阿莞实事求是,您若不信,大可去问对此有研究的人,看看上林村的土地是否事宜种植高粱,当然,我知道,咱们南方人惯吃大米,高粱虽是米粮,却不是咱们南方人惯吃的,但若能以粮易粮,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家酿酒,确实需要米粮,若是种植的当,品质够好,到时候,阿莞也未必不能将村里的米粮全部收购,酿酒是消耗材料的事儿,与其便宜了别人,莫不如咱们村庄自己经营,免得难以寻找销路,阿莞总不会亏待了乡里乡村。”

村长听了,沉吟不语。

云莞也不着急,种植高粱的事情,云莞在建立酒窖的时候,便已经有过这个想法了,不论天时地利,山间清泉还是山洞气候,这里无疑是酿酒的好地方,若是周围能直接种植一片高粱地,现种现收,直接提供酿酒的主要原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也直到如今,当上林村的困境摊开在面前,她才将这个事情,摆到了明面上来说。

村长听罢,沉吟大半:“你说得有道理,阿莞,这事儿关系全体村民的种植意愿,我需得与村里几位族公商量,你这丫头,就是主意多。”

云莞自然不着急,也知道这个事情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笑着应了下来,继续道:“还有一事。”

“你这丫头,还有什么主意?”

云莞含笑道:“我知道村中有一处七八亩宽的池塘,据说早年是有河水冒上来的,只不知何时停止冒水了,我想着不远处便是桃花江,想必是联通地下暗河但却被堵住了,如今长满了杂草,孩童都不敢靠近,阿莞想,若是让人疏通了,待河水冒上来,再去买些鱼苗放进湖里,喂养得当,待到秋日,以咱们村的人口,未必不能家家获得几十斤大鱼过年,也免得大家想去桃花江上捕鱼,但碍于江水过深,也未必能捕到鱼。”

村长一听,当即眼前一亮:“阿莞这个主意想得周到,确实,村里那个池塘荒废了太久了,也该收拾收拾了,其实啊早年那里也是有水养鱼的,只是后来……唉!”

村长为自己的失职感到羞愧,云莞笑道:“大约历经过干旱荒年,长久失修才这样,此时再修好也不迟。”

“对!为时不晚,还是阿莞说得对。”村长笑道:“承德啊,你真是养了个好女儿,聪明伶俐,真是个小福星。”

云承德闻言笑容不知,看着女儿的眼神越发慈爱。

待父女两人离开村长家,已是午时,村长还热情地留下父女两人用午饭,却被委婉拒绝了。

回去的路上,云承德方才感叹:“阿莞长大了,现在懂得的事情,比爹还多。”

云莞笑道:“都是生计所迫罢了,做了这个事儿,便想着还能一道做别的事,总想事事周全,万事胜意。”

“爹从来没有想过这些。”

云莞弯唇笑道:“阿莞是这段时间做生意,听人说得多了,才能想到这些,阿爹是教书先生,行当不同,想法自然不一样。”

云承德失笑,抬手抚了抚云莞的发顶:“是我们家阿莞聪明,才能想到许多事情。”

其实要认真说起来,云莞倒也不觉得是自己想得周全,受到认知的局限性,上林村的村民们,世世代代在此处安家落户,一代又一代的人经历的都是米粮供应不足,没有田地,连自耕自足都无法做到的农耕方式。

没有足够大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变化,无法让他们产生将生存粮食转化为商品粮食的意识。

这一代代人下来,农耕方式、生活的习性,早已根深蒂固,面对贫瘠的土地,也暂时无法去转换思维改变耕植方式。

云莞能想到因地制宜,也不过是占了两辈子的便宜,以及两千多年的历史里,先人积累下来的经验罢了。

“对了,阿爹,你何时去私塾教书,还有小琛何时入学堂。”云莞不欲多说,问道。

云承德笑道:“还有五六日学堂才开学了,不急,我已经与先生说好,届时便回学堂教书,顺带将小琛带过去。”

云莞点头:“那就好。”

*

两日之后,村里就传了话下来,让每家每户出一个劳动力去清理村里荒废了几年的池塘,重新灌水进去养鱼,待年末,每户按照人头分鱼。

这是惠及村民的事情,上林村的村民自然都愿意去做,况且,那池塘实在荒废太久了,瞧着总十分不顺眼。

云莞回村时,便常常看到荒废的池边,村民忙碌的景象。

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说这是云莞想出来的主意,甚至鱼苗都是村里先跟她赊账买回的,不少村民见了她,都热情地打招呼,亲昵更甚,便是从山里回来,路上瞧见了,还能给她塞一两个野果拿着吃。

这两日,据说,村长和几位族公就着云莞前些日子开荒的建议商量了一通,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依旧走漏了风声,村里不少人都听说了,得知建议开荒种高粱的事儿,还是云莞提出来的。

上林村没有种过高粱,乃至陵阳城境内都少见到人们种植高粱,村民们虽识得高粱,却并不以高粱为生,暗中听到这个消息,不少人心里都存了怀疑。

悄悄议论的声音虽没有直接传到云莞的耳边,但她依旧听说了。

“若是种下去了,长不出来可咋办?”

“阿莞才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从何处听说了这些?”

“能行么,阿莞恐怕连五谷都尚未分清呢。”

“说得好听,我听说她酿酒需要大量高粱,莫不是想让我们帮她种高粱?”

并非人人都相信云莞,人人都是既得利益的保护者,怀疑的,自也有人在。

“我看未必,云家能有今日还不是阿莞那小福星想出来的主意,她想着村里好,你们怎的就说她只是只想着自己酿酒了,她要酿酒,我们不也要吃饭?”

“对啊,若是高粱真的种成了,卖钱赚钱的,还是我们,若是不行,开荒之后,咱们种下红薯黄豆,也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就是,阿莞家自己也种,总不会连自己都骗了!”

“就是就是,我相信阿莞,阿莞若是开荒,我便跟她干!”

“我也是我也是!”

“到时候,阿莞家里种什么,我便种什么!”

村民们私底下议论纷纷,甚至还有几位热忱的,受过云家恩惠的村民主动跑去云家跟云莞说起这个事,说云莞若是打算开荒,便跟着云家一起干。

云莞听罢,深受触动,心里也颇为感激。

村里如今走漏了风声,云莞隔天一早便被村长请去和几位老族公议事了。

老族公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虽然云家日子好了,村里不少人也都说她好,但自然不肯轻易相信一个女娃儿的话。

云莞也无法让他们立刻相信自己,只诚恳且认真地道:“老族公,这是阿莞深思熟虑之后考虑的结果,阿莞承认,我确实想为我家酒坊找原材料,但我也想为村民找一条生路,若是这两个目的殊途共归,有何不好呢?”

瞧见几位老人认真考虑,并不打断自己,云莞继续道:“阿莞也想让大家与我家一样,都能过上好日子。据我所知,相比如今大米一亩产量不足两百斤,一亩地高粱,产量至少也有六百斤,种植得好的,可达到七八百斤,我了解过如今高粱的市价,高粱米一斤卖价五六文钱,这还是低价的,若是好的品种,可比大米值钱多了。”

“若是种不出高粱呢?上林村未曾大量种植过高粱,大伙大概都不知晓怎么种这个玩意。”有人提出质疑。

云莞抿唇想了一下:“若村长和几位老族公愿意相信我,阿莞愿意带大家种植。”

“你会?”几人惊讶,都知道云莞从小在上林村长大,未曾出去过,她晓得酿酒还能说是因为去过陵阳城从外边学回来的,这种高粱,可不比别的。

云莞道:“我曾在我阿爹的书柜里看过农作种植的书籍,见过详细的高粱种植技术和过程,能种出来。”

几位族公听了,都将信将疑。

云莞弯唇道:“阿莞知道,我年纪小,说出来的话难以信人,提出这个种植高粱的建议,也是想着咱们上林村因地制宜给村民们造福,若是族公们觉得不可行,种些别的自然也行,如往年一般,红薯、土豆都是能囤积的粮食,哪怕一些瓜果蔬菜,也是过冬的保证,大家也不至于去山里摘野菜。”

顿了顿云莞又道:“阿莞虽有这个提议,但也不是非种高粱不可,但若是大家有这个意愿,开荒之后,能留出两三分地来试试种高粱,待六月收获,看情况再决定第二季能不能跟着种,此为最保守稳妥的办法,我也建议大家这样做。”

即便现在不种,云莞心里也有过打算了,待日后做大,她会考虑将周边的土地全部承包下来,专门种植高粱,专门为自家的酒坊提供原料。

几位族公听此,聚在一起又小声议论了起来,倒是觉得云莞这个办法。

正说着,村长家的院子外,便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和吵哄哄的声音。

村长一皱眉,“怎么了?怎么这样吵?”

他站起来往外走,却见来了十几户人家,围在村长家门口,大伙儿说话闹哄哄的。

“村长,听说阿莞要带我们村开荒种高粱,我家愿意跟阿莞干!”

“我家也愿意!”

“阿莞从不骗人,说能做到便能做到,我相信阿莞!”

“我们都愿意跟阿莞干!”

“阿莞种啥,我家就种啥!”

云莞和几位老族公自然也听见了,闻声都走了出来,云莞这才看前来支持自己的村民,都是家中有人跟着她开酒楼、酿酒或者曾经去山上挖过药的人家。

见到云莞,大家神色略激动:“我们都愿意跟阿莞干,种高粱!”

“对,我们相信阿莞!”

“种高粱就种高粱,总比地里长草好!”

“就是!”

若不是阿莞愿意给他们家人机会,他们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云莞看着一众十几人脸上全然信任的神色,心中非常动容,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半晌之后,她眼眶微红:“多谢大家。”

“阿莞,别谢,叔信你能为我们带来好日子,你可是我们村里的小福星,要谢也是我们谢你!”

“就是就是!”

喜欢旺门小农女请大家收藏:旺门小农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