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盛世绝宠之王妃倾城 > 第178章 孟谦,青衣面圣

盛世绝宠之王妃倾城 第178章 孟谦,青衣面圣

作者:西青先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15:19 来源:言情小说阁

同知府的花厅里,一个年纪约为二十五六岁的男子正坐在花厅下首的一张椅子上喝茶,他身形有些消瘦,喝茶倒水的动作举止之间却透露着一股世家公子风流雅致的味道,只是,他整个人看起来,却不像一般的世家公子一般,即便举止矜贵,但样貌却有些消瘦,更有甚者,鸦发青丝中,隐隐藏着几缕白丝,与他的年龄相距甚远,令人觉得刺目不已,他身形有些消瘦,面颊棱角分明,但从面颊的轮廓之中却能看出,此人并非天生如此,眼窝深邃,眉目刻骨,肤色微黄,定然是受过大苦之人,加上此时面上还有一些风尘仆仆的味道,更让人对他生疑了。

同知府中自是有人招待,听到阮弗今日是去参加楚王地大婚之礼了,他便静静在府中等待,全然没有一丝不耐烦的心思。

同知府中的人都是心思活络之人,知晓阮弗并非一般的女子,认识的人,虽然他们不知是什么人,但总的来说,也必定不是一般的人,因此,倒是没有人敢怠慢这个年轻人。

阮弗与玉无玦进入花厅的时候,男子便即刻转头看向两人,他看到阮弗,眉目中划过一抹诧异,但很快消失,然后站起身来,朝着阮弗与玉无玦拱手道,“在下孟谦,见过晋王殿下,阮同知。”

孟谦,虽然在来花厅的路上听到阮伯说,有一位自称姓孟的公子来府上的时候,阮弗的心中也有了一些疑虑,甚至紧张的意思,但是,这时候,真正见到了人,她还是心中一紧,看着眼前的人,眼眶有些酸涩。

孟氏族长一脉的长孙,孟谦,在阮弗前世的时候,他与哥哥是孟家最出色的年轻男子,但是孟谦并不像哥哥一般很早就因为她所在的孟家一脉的关系就已经出仕了,只是,阮弗是知道这个人的,孩提时候,这个人,也像哥哥一般照顾她。

孟氏翻案之后,她不愿再去看孟氏族人,赶着回辰国,避开南华和北燕的追杀是一回事,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她知道,已经没有什么理由去见孟氏的族人了,而她也只愿孟氏族人能够安好,在未来的日子,只愿他们走好自己的路便好。

可如今乍然见到隔世之后的亲人,她心中有一股难言的滋味。

孟谦的反应,太过自然,好像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阮弗一般。

阮弗心中虽是万般滋味,但依旧是神色如常,只站在花厅门口不远处,在孟谦行礼的时候便停了下来,隔着距离看着孟谦,那鸦发中的白丝,还是刺痛了她的双眼,这六年,苦了孟氏族人了。

见到阮弗没有马上回应,孟谦面上也并无异样神色,依旧站着,神色温雅,等待阮弗的回应。

玉无玦上下看了一眼孟谦,大概也能知晓阮弗的情绪,宽大的衣袖中,无声捏了捏阮弗的手,而后对着孟谦道,“南华孟家,孟大公子。”

“不敢。”孟谦颔首道,“如今孟家不过南华一般读书人家,在下孟谦。”

玉无玦也不在意他这么说,只是点了点头,阮弗已经反应过来,神色也恢复了正常,“孟公子意外来访,倒是让我感到意外至极,请。”

孟谦继续在原来的位子上坐下,阮弗看了一眼他手边的茶壶,淡淡吩咐了一声,“给孟公子备上南方的春茶。”

孟氏虽是世家,但并非奢靡之家,孟家人惯常喝的茶,便是南方早春的茶叶,有些清苦,乃是孟氏族长为让年轻人铭记曾经过往岁月,不可忘记孟氏使命而定下的规矩,后来便成为了家风。

孟谦一去西部荒瘴六年,孟家之人在那西部的荒瘴中,连茶水都未曾喝过一口,虽是不忘使命,但哪里还有这些规矩,此时听到阮弗如此说,也不由得在心中划过一抹怅然。

阮弗神色如常,看向孟谦道,“我记得孟氏翻案,也不过是一月之前,华都的圣旨传到西部的时候,也当是在诸国使臣离开南华之后了,孟公子竟能在此时出现在永嘉?”

孟谦也并不隐瞒,重新站起来,对着阮弗深深一揖,道,“孟氏一族,多谢阮同知相助翻案之恩。”

阮弗神色一凛,唇角抿成一条线,孟氏族人必定是知道文昌侯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但是,她也与文昌侯表示过,这件事,不必说给孟氏的族人听,文昌侯一开始还对她多有疑心,但是最后在她离开南华的时候,其实已经隐隐将她当成了忘年之交,她也相信,文昌侯必定不会是出尔反尔的人。

见到阮弗的神色,孟谦继续道,“还请阮同知莫怪文昌侯,实乃在下无奈逼迫文昌侯,何况,华都之中的诸多事情,外人或许不知,但在下思前想后,便知道此事承了阮同知的情义,何况,孟氏族人在南方,暗中多得交趾之人的照拂,事情虽是隐秘,但孟氏即便在慌瘴中六年不出,对于世事之敏感,却并未葬在荒瘴之中,自然能看得出来。”

阮弗听此,神色一缓,道,“我倒是忘记了,孟公子少年之时,也是惊才艳艳之人。”

而后他看向神色温和的孟谦,道,“孟公子一身风尘,想来是这段时间,快马往永嘉而来。”

她与使臣回国,一路上的速度都是正常速度,如果孟谦在他们一行人回国的半途中快马加鞭的话,倒是真的能够在他们回国之后追赶上来,而看他此时的神色,只怕真的是如此。

她颇有避而不谈孟氏翻案之事,但是孟谦前来,其一便是为了此事,从袖中拿出了一个尚未封口的信封,交给阮弗,“此乃在下决意来永嘉之前,祖父叫在下交给阮同知的亲笔手书。”

阮弗一愣,孟谦已经将手书递上来,阮弗沉默了一瞬,接过,便不再说话,当着玉无玦和孟谦地面,便将信封直接打开,里边,是两张信笺,上边的字迹,笔走龙蛇,苍劲之极,乃是大家风范。

她沉默着看完,脸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看到最后一个落款的时候,她眼眸微垂,长睫如蝶翼,掩住了眸中的神色,将阅完的信件折叠成原来的样子,装入了新封之中,叹了一口气道,“还望孟公子代为转告,阮弗铭记孟先生的劝告。”

孟谦却摇了摇头,“此事,恐怕在下无能为力了。”

阮弗眸中划过一抹诧异,孟谦继续道,“此来,孟谦有三事要做,一是为了感谢阮同知相助翻案之恩,而来乃是替祖父送上信件,三来,孟谦想要从辰国借道,前往北燕而去。”

阮弗眸中讶然更甚,不由得与玉无玦对视了一眼。

玉无玦双眸微眯,“孟公子要去北燕,何以借道辰国?”

孟谦道,“中原分裂,即便孟氏遭受劫难,但天不负孟氏,孟氏更不会弃天下,辰国与北燕之间已暗有合作,然,中原之主,必定不是君王无道的南华,也绝不是与邦外之人合伙的北燕,如今,孟谦不才,但这一身躯骨完好,既然天让我孟氏昭雪,孟氏未做完的事业,便由孟谦继续做下去,北燕国君与安国公主之间嫌隙初生,孟谦此去北燕,希望能对中原局势有所帮助。”

“本王记得,孟氏高绝一生,当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玉无玦道。

孟谦却朗声一笑,笑声中带着一股洒然之意,他看向玉无玦,“凡夫俗子之思,在下以为,以晋王的智慧,当是与凡夫俗子相异。”

他这么说,玉无玦并不恼怒,只是淡淡一笑,“孟公子若去北燕,必定会是隐姓埋名,从此抛弃孟氏此姓,行事无法光明磊落,以孟公子如今的想法,加上孟公子自身的限制,只能慢慢成为燕璟或者燕玲珑身边的谋士,从中做颠覆之事,手段自然也是阴诡和见不得人之流,孟氏乃前朝世家而来,男子皆是经天纬地之才,却断然不是做这些谋臣之事的人。”

阮弗闻言,也淡淡看向孟谦。

孟谦神色却一如刚才,并没有因为玉无玦的这些话而神色有异,只是摇了摇头,道,“晋王大概也不知道,孟氏尚未成为世家大族的时候,孟氏的先祖,是如何功成名就的?大丈夫行事,当能屈能伸,如今在下所做之事,不过是回到了最初的孟家样貌罢了,当年孟家做过的事情,如今,在下同样能做,宁可天负我孟氏,孟氏绝不负中原!”

玉无玦深看了一眼孟谦,而后,他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微叹,他总算是更加体会到,他的阮儿,为何如此执着了,孟氏的血脉之中,永远有着天下人敬畏的执拗。

他也不再说什么。

阮弗闻言叹了一口气,轻声道,“中原大事,岂非朝夕可成,孟公子倘若去北燕,其中凶险,岁月漫长,危机重重,可曾想过?”

孟谦倒是看向阮弗,“阮同知这些年以孟长清之名在中原各地行走,难道未曾想过这个问题么?”

阮弗一愣,自是想过,不过,那又如何?

她笑着摇了摇头,道,“既然如此,想必孟公子已经是思虑周全,借道之事,自是不难。”

孟谦道,“多谢。”

阮弗淡淡点头,“如此,便请孟公子在府上小住几日,待孟公子出发之时,我为孟公子践行。”

孟谦也不推脱,道,“如此便叨扰阮同知了,在下也正有要与阮同知和晋王讨教之意。”

阮弗淡淡点头,“此事不急。”说罢,便吩咐了人将孟谦带了下去。

待孟谦离开之后,阮弗才长长呼出了一口气,玉无玦伸手握住阮弗的手,却发现她手掌竟然一片冰凉。

阮弗下意识捏住玉无玦的手,有些苦笑道,“我也没想到,我竟会如此。”

如此紧张,也如此不知所措,全然不是当初那个冷静自持的人了。

尤其是孟氏族长给她的那一份手书。

玉无玦皱了皱眉,天色已经有些暗下来,她吩咐了旁边的人去给阮弗备膳便带着阮弗往东院的方向去了。

回到了屋中,炭火已经生了起来,玉无玦将她身上披了外边冷意的披风拿下,挂在一边之后,才坐在了她的对面。

阮弗将那已经叠好的信件拿出来,递给玉无玦看。

玉无玦皱眉打开。

阮弗的面上却升起一层恍惚。

那是孟氏族长写给她的,心中提及虽是不知阮弗为何这般尽心尽力替孟氏翻案,并且也不相信阮弗那一套为了南华之乱给辰国谋利的说辞,心中言语真切,字里行间,似乎能够看到一个历经世事的老者对于年轻后辈的谆谆告诫,即便身子西部荒瘴多年,孟氏的风骨却没有被消磨半分,反而是更加坚毅,那位老族长从未在绝境中失望过,一双慧眼,透过眼前蒙盖了六年的灰尘,依旧看出了那个在中原名声大动的孟长清,心底里装着与孟氏一样的对于家国的赤子之心。一番谆谆告诫,将她这个有着莫大嫌疑的人,当成了孟氏的一份子,她如何不心中感动?

玉无玦看完信之后,总算也理解了阮弗的心情,柔声道,“他们能明白你,自是再好不过。”

阮弗点了点头,想起孟谦的请求,道,“我只是没有想到孟谦会自请去北燕。”

玉无玦道,“连你都矢志不渝,更何况孟谦?阮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你已经做得够多,余事,是不能事事都替旁人操心的,你不也说,孟家当年选择南华,自然也能选择北燕,选择辰国,只是时事所迫,不得如此而已,如今,孟氏经此一难,重新做了一个选择,既然他们不愧天地,不愧于心,不论是谁,都不能说什么。”

阮弗闻言,一笑,有些无奈地道,“我一遇上这些事儿,便变得有些不像是我自己。”

玉无玦笑了笑,“你只是当局者迷,关心则乱罢了。”

阮弗也点头,算是应下了,或许这样的结局也是可以的吧,与其庸庸碌碌一生,孟氏的选择,永远都是将全部的生命,交给了百年不变的使命。

她便不在多想,与玉无玦用过了一些膳食之后,便往白莫如的院子去了。

白莫如也刚刚用过晚膳,正在房中拿着一本阮弗批注过的古籍看着,信手也在旁边批注了几句,与其说是看书上的内容,不若说是看阮弗的批注。

不过见他时不时点头,可见心中也多是欣慰的。

见到两人到来,他也不意外,今日府上来了这么一位贵客,他自然是知道,只是与阮弗一样,有些意外罢了,这么多年来,他从未过问过阮弗对于南华孟氏一案的执着,自然也不会过问孟谦。看了一眼两人,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书,只是道了一声,“来了?”

阮弗和玉无玦坐在白莫如的对面,叫了一声,“义父。”

白莫如淡淡点头,将那一页看完之后,才放下手中的书籍,转头看向两人,“夏侯殊的事情解决得如何了?”

阮弗点头道,“已经安排妥当了。”

说罢,便细声与白莫如说了一番关于夏侯殊回国的事情,白莫如听完,点了点头,“这些事,本也不用请示过我,你们两人,万事都思虑得周全,阮儿心细,王爷擅从大方面考虑,倒也算是相辅相成,不过,还是那句老话,这世上,没有万全的筹谋和计策,再周密的计策,也防不过人心。”

“义父说得是。”阮弗诚恳道。

说罢,阮弗也主动提及了今日孟谦来府中的事情,听完了之后,白莫如道,“孟氏的长孙,我倒也想要见一见,这几日他在府上,你便让他来与我聚聚。”

阮弗心下了然,只点头应了下来。

三人在书房里边又谈及了一些事情,几乎到了亥时的时候,玉无玦方才从同知府中离开。

今日,多数人的热闹,都被楚王府吸引去了,并没有人知道,同知府中住进了一位贵客,孟谦虽是被带下来休息了,但是到了夜晚,反而是精神了一些,这几日几夜的赶路,本来是很疲劳的,但是疲劳到了极致,便是休息不好了。

此时虽是冬夜,但是并无风,他临窗而立,望着着同知府中几乎随处可见的玉兰。

冬日的玉兰树,只剩下一株株光秃秃的树干,但他还是一眼便能认出来,想起当初刚刚知道世人传言的孟长清与孟氏冤案得翻相关的时候,他们还以为,那聪明的女子,该是与孟阮有关的,但后来才知,是关系甚远的两人,可如今看着满府的玉兰树,他心中也升起了一抹恍惚。

读书人本不说怪力乱神,但此时此刻,他竟有了一股冥冥之中天生命定的感觉。

想起出发之前祖父告诫自己的话,孟谦的面上,便升起一抹动容之色,仰头看着漆黑的夜空,长长叹了一口气。

同样的深夜。

楚王府中,热闹已经早早散去。

林晚的盖头自她被玉无惊送入了新房之后便已经被拿下了,她虽是在新房之中,但是前院的热闹也隐隐约约传了过来,这会儿,热闹已经散去,冬夜无风,一切也都变得静悄悄的。

今日钱素素虽是陪了自己大半日,那些紧张的心情已经消失了大半,可这会儿,便又生了起来。

可这新房里,也只有自己一人。

她突然想起齐妃召见过自己两三次,说玉无惊是个性子比较冷硬的人,不懂得对女子温柔,而且他是武将,只怕随时都有可能被派遣出去,日后相处还要她多多包涵。

她虽是与玉无惊订了婚事,但是,两人见面的字数加起来一巴掌都能数得过来,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玉无惊的时候,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少女,随着父亲去了边关镇守,那一日,楚王不知来找父亲作何,她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只觉得这这男子不愧是辰国的大将,行走之间便凛冽带风。

第一次遥遥的一眼,这人只是在她心中留下了一些震撼,后来便常常听到楚王在何处又是打了什么样的胜仗,后来又只在父亲地口中听闻楚王大帐如何如何好,可见父亲对于楚王也是颇为敬佩的,她是将门之女,历来敬重这样的男儿,更何况还是楚王这样的人物,得知自己被指婚给楚王,她心中滋味难言,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一日,但是,她心中并不反感,与她而言,楚王乃是辰国的英雄,这样的男子,想必也是极好的,她多的是日后要嫁人的忐忑心思。

她仰慕楚王,今夜便要成为他的妻子,这等心情,不知如何形容。

她这儿想着,将门之女的洒脱便退了一些,面上也升起一些新妇的羞赧之色。

紫鸢就在一旁候着,见林晚静静坐着,道,“王爷今日待客,可能要晚许多,王妃可能还需要等等。”

林晚看了一眼这等时候也敢打趣自己的丫鬟,道,“王爷怕是喝了些许酒,你去备一些醒酒汤,往常父亲喝多了,便是我为他准备的,你照着备一份拿来房中就是。”

紫鸢抿唇一笑,福了福身子,“知道了,奴婢这就去准备。”

紫鸢才刚刚走了不久,房屋便响起了脚步声,门外也响起了丫鬟恭敬的声音,“见过王爷。”

林晚闻声站起来,却见玉无惊带着一身醉意往新房内走进来,驾着他的,乃是一个他的一个近身侍卫。

见此,林晚早已忘记了刚刚的忐忑,忙上前去,“王爷……”

近卫有些为难,“王妃,今日宾客过多,王爷喝得有些多了……”

新婚之夜喝得这般酩酊大醉,何况新郎还是楚王,谁人有这样的本事敢灌他的酒?

但是林晚多生活在边关,极少与那些囿于宅门的女子相处,本就没有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对于近卫明显有些异样的话也并不觉得如何,只是道,“快将王爷送入房中。”

门外的丫鬟也纷纷进来,驾着玉无惊往床榻而去。

玉无惊显然是真的喝多了,一身酒气,脸色坨红,连路都走不好,但却也一直沉默着。

被送到了床上,也只是将一只手搭在自己的额头上,闷哼了一声也便也不再说话。

林晚见此,虽是有些初为人妇的不自在,但是毕竟也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楚王妃,照顾醉酒的丈夫是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因此脸热地吩咐道,“去打些热水来,王爷这里有我照料便行了。”

近卫出去了,丫鬟也很快将热水打来,紫鸢也带着一碗醒酒汤回来,一回来便见到玉无惊这般大醉也不由得吓了一跳。

林晚倒是觉得很正常,毕竟以前自己的父亲一醉酒,可是比玉无惊要严重得多的。

她拿过紫鸢手中的醒酒汤,轻轻碰了碰玉无惊的胳膊,“王爷,可要先喝一些醒酒汤?”

玉无惊并无反应,林晚叫了两声之后,便也只好作罢,只是将醒酒汤交到了紫鸢的手中,轻咳了一声,道,“你们都下去吧,王爷这里有我照顾便好。”

紫鸢看着玉无惊这样,心中为自家小姐新婚之夜,夫君却醉成不省人事的样子感到委屈,但却也不敢说什么,只领着丫鬟退了下去。

待到房中只剩下林晚一人之后,林晚才有些颇为费劲地将玉无惊搬到了床上,将玉无惊的外袍脱下来,就着刚刚丫鬟打来的热水给玉无惊擦了擦脸和脖子。

这般看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这般光明正大地看玉无惊,他看起来虽是冷硬,不过林晚觉得这大概是因为他常年在军中的关系,就像父亲分明很爱护自己,但却也不懂得如何表达一样,当初父亲也还担心自己嫁入了楚王府,会因此而受委屈呢。

这般想着,林晚面上一热,急替玉无惊擦了脸,正要换水,却听到玉无惊发出了一个什么声音,她听得不清,忙回头,轻声道,“王爷可是需要什么?”

玉无惊没有回应她,显然还在醉意之中,只从口中发出了一个模糊的声音,“弗……”

林晚并不知道他说什么,又是凑近了一些,“王爷可是渴了?”

她声音轻柔,即便是将门之女,但是面对自己的夫君,还是带着女子特有的温柔的,如同清泉流水一般。

“王爷等等,我去给王爷倒杯热水。”林晚拍了拍玉无惊的手臂,轻声道。

玉无惊却迷迷醉醉地半睁开了眼睛,视线放在林晚的身上,林晚知道他在看着自己,他虽是醉了,眼睛半睁半阖,但这样的眼神,还是让她觉得害羞,不由得低头唤了一声,“王爷……”

玉无惊只是看他,放在床上的手缓缓抬起,放在林晚的鬓发边。

他动作有些温柔,林晚垂眸,耳尖已经红了一片,正要起身,却突然猛地被玉无惊拉住了,倒在了玉无惊的胸膛上,她还没有反应过来,一阵天旋地转,便被玉无惊压在了身下。

铺天盖地的吻就这么毫无预兆地下来。

林晚一惊,原本是下意识挣扎,但很快就被玉无惊捉住了双手,她更多的是羞意,但嬷嬷说过,新婚之夜便是这样的,她便也不再反抗,任由玉无惊为所欲为。

初经人事,她只觉得羞赧无比,很快在玉无惊的孟浪下发出一个娇柔的嘤咛声音,“王爷……”

原本压在她身上的玉无惊却像是瞬间惊醒了过来,猛地睁开了眼睛,看着身子脸色坨红,唇如染脂的女子,他闭了闭眼,再睁开的时候,已经翻身到了一边,一只手覆上了自己的额头。

突然的变化让林晚有些不知所措,刚才玉无惊眼中的清明,哪里像是还有醉意的样子,但却也不知道他为何就停了下来。

良久之后,她才犹豫着开口道,“王爷……”

玉无惊的声音已经没有什么异样,道,“今日也累了一日,你先休息吧。”

经过刚才的事情,林晚还有些羞意,闻言只是轻嗯了一声。

房中便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声音。

——

第二日,楚王携王妃入宫拜见元昌帝和齐妃,看起来倒是气氛融洽。只不过,嬷嬷并没有从楚王府中将新婚夜铺在信任床榻上的白条呈如雍和宫,对此,齐妃也不说什么,只是拉着林晚说话,不满地斥责玉无惊在大婚之日不知晓分寸竟大醉了,林晚还有些初为人妇的羞赧,并不多言。

然而,几乎也是在同一个时间,辰国北部的雪报传入了宫中。

今年大雪,辰国北方三城遭受了特大雪灾,百姓的房屋几乎全部被压毁,道路不通,造成了不少灾害。

元昌帝得到消息的那一刻,便将部分朝臣叫入了御书房,几位王爷也纷纷奉命前去。

几乎是两个时辰之后,御书房之中的人才纷纷走出来,但是,每个人面上的神色都有些严肃,可见,大雪造成北方三城的灾害很是严重。

如此一来,自然是要派人前去赈灾的,赈灾本就是一件大功之事,但是这碰上这等大雪天气,朝中反倒是没有了抢功的局面出现。

但是此事刻不容缓,最后是楚王请命,带人前去北方赈灾。

这才大婚的第二日就将人派了出去?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没人会说什么,玉无惊接到了命令之后,安排部署了一阵便即刻动身前往北方了,而此时,也才是新婚的第三日,正是女方回门的时候。

对此林晚也并不在意,自是尽责地帮玉无惊收拾好一些衣物,将他送出了府外,道了一声自己会顾好府上的事情让他不必担心。

对于有些担心自己的紫鸢,她只是道,“北方的灾害是大事,王爷是辰国的楚王,自然是要尽心尽力,怎能为了这点小事耽误了民生大事?”

紫鸢知晓她的性子,她只是有些着急,大婚刚过,王妃还没来得及与王爷圆房便算了,如今也是年关将近,只怕几年楚王府中只有王妃一人了。

对于紫鸢的担心,林晚也只是笑笑,只是,无论如何深明大义,心中也难免多了一些失落。

而雪灾的急报在传入永嘉的第三日,便传出了消息,穆家商号捐资百万帮助北方灾民修筑家园,这件事,当即在永嘉轰动了起来,导致不少商户也纷纷效仿,不愿落后,虽然出手未向穆家一般阔绰,但到底出了一份力。

元昌帝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阮弗正在御书房与他说完明日送西越使臣离开永嘉的事情。

对于穆家商号捐助北方灾民的事情,阮弗倒是不感到意外,倒是元昌帝好像终于想起了这件事一般,道,“朕记得,那穆家掌舵人,便是以前跟在你身边的那个青衣女子?”

阮弗莞尔一笑,“陛下心中早已有数,南华商会的事情,只怕逃不过陛下的眼睛。”

元昌帝笑一声,佯怒看了她一眼,“马屁都拍到朕头上了?”

“阮弗不敢。”阮弗道,“穆家商号与阮弗之间的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阮弗以孟长清之名在中原各地游走,穆家商号,便是依仗之一,穆家原本是南华官商,当初因为一个冤案而导致家破人亡,如今正是东山再起的时候。”

她说了一些穆家商号与自己之间的事情,并没有要隐瞒元昌帝的意思,何况,穆家要做的事情,还需要得到官方的支持。

辰国出现了这么一个巨大的商号,元昌帝不可能没有去了解,如今再听阮弗说一些,也知晓她的坦诚,最后似笑非笑道,“既然如此,朕是势必要见一见那穆家掌舵之人不可了。”

阮弗一笑道,“陛下见了,或许会有惊喜也不一定。”

元昌帝点了点头,针对此事,倒也不再多说了。

这个穆家,他自是调查过的,掌握这民间这么大的商号,任何一个皇帝都会有所忌惮,所谓富可敌国,便是如此。

经过此番之后,第二日,在阮弗与玉无玦送西越使臣离开的时候,青衣自诸国会盟之后,终于等到元昌帝让她进宫觐见的圣旨了。

这一会见,便是两个时辰。

青衣再次从御书房中出来的时候,便见玉无凡正在御书房外等待着,今日又落了薄雪,他肩头已经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青衣只是脚步一顿而已,便朝着玉无凡行了一礼,“见过济王殿下。”

玉无凡嘴唇微抿,此时的青衣,发饰并非是女子的发髻,而是如同男子一般束发,虽是女子之衫,但却干净利落无比,竟颇有女将之风。女子从商,多有不便,她便弃了红妆,换一身青缎长衫,将自己当成了男子使唤。

玉无凡神色有些复杂,点了点头道,“当日还有一些事情尚未解决,自南华回来之后,便也未曾能见你,今日遇上了,便一起走吧。”

青衣神色一顿,但还是点了点头,玉无凡直接道,“去你穆府。”

青衣抿唇,最后还是没再说什么,只道了一声王爷请,两人便朝着宫外而去了。

雪花纷纷落在背后的皇城之中,这个冬日,萧条了许多,似乎在酝酿这一场风暴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