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戾王嗜妻如命 > 第388章:一起抵达的国书

戾王嗜妻如命 第388章:一起抵达的国书

作者:昭昭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36:36 来源:言情小说阁

得了准许,贺夫人就迅速的给贺振威准备行囊,他们这样的人,东西自然不会多,其他人出一趟门,或需要一天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他们用不了半刻钟就能全部搞定,贺夫人也是按照习惯,可是等到收拾好,看着手中小小的包袱,不由得怔愣住,他们当初成婚都是在东北边城,一起抵御外敌,从来未曾分开过,现在却要分开,而且一分开,就可能是诀别。

说起来,贺夫人只是小门小户出身,贺家媳妇大多数都是如此,也就是现在的贺老夫人是出身名门,然而,在京城里,也基本上都找不到她的娘家人,即便是有,也很不显,而且基本上都是出了五服的,甚至不知道家里还出了这么一个老姑奶奶,贺老夫人未曾联络过他们。其中缘由或已不可追,如果硬要追究,大概又是另一段恩怨情仇。

贺振威上前握住贺夫人的手,“不着急,皇上允了十日的时间,怎么也得过几日再启程。如果我们显得太过急迫,反而会惹人疑窦。”将人拉到一边一同坐下,“就是这一次的事情,我们没得到消息,朝廷也没得到消息,不知晋亲王是如何知晓的?”

“不管晋亲王是怎么知晓了,只要这次的事情是真的,那么,都算是我们贺家欠他一回。”

贺振威点头,关于这一说辞,并不否认。

或许是离别在即,夫妻二人也都没再忙别的事情,只是坐在一处,安安静静的说说话。

大概过了小半日,宫中来了赏赐,虽然这并非是贺家回京后的第一次赏赐,但是这次的赏赐比较不一样,乐成帝让人送来的是十个千里眼,并在圣旨中言明,另外还有一批改进的手弩,将会随后运往东北的边城。

乐成帝身边的内侍在将圣旨交与贺振威之后,笑道:“贺将军可是好运道,要知道,不管是千里眼还是连射手弩,便是京城,都是只有极少极少的数量,各郡府以及其他边塞军可都还没有配备。”

关于连射手弩虽然没有看到,但是,千里眼就在眼前,得知这东西的用处之后,贺振威可是欣喜万分,这东西用在战场上,可绝对算得上是利器,要知道,有时候只要“先知先觉”一点点,就可能在战场上制胜。客客气气的送走内侍之后,把玩着千里眼,可是爱不释手。“好东西啊,当真是好东西。也不知是谁这么精巧的心思。”

贺家其他人也是连连称奇,而贺识海再次的发挥霸王本色,动手就上抢,准备将其一给占为己有。

不过这一次却没能让他得逞,全家人一起出手镇压,别的东西也就算了,给他也就给了他,这个,正是边关需要的时候,难能还容他任性放肆。

说起来这一次贺识海不跟着一起返回东北边城,他也无所谓,当然,如果没有遇到李鸿渊这样的对手,他估计早就待不住,嚷着要回边城去了。因为不知道可能会发生大战事,整个人就显得有点没心没肺的样子,作为父母以及他的祖母,也只能摇头,作为将门男儿,如果能一辈子都这样,倒也算是福气了,可惜,那时候不可能,不过,现在贺家还有人撑着,对贺识海倒也放纵几分,等到再过几年,他可就再不能这么继续“天真”了。

贺识海没得到东西,心里边郁闷,不过他也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他现在拿在手里其实也没啥用处,所以,并没有犯浑。

不过这心里不畅快,就又去找晋亲王打架去了,嗯,或者也可以说是单方面找虐。

没有做“踏脚石”的机会,贺识海这一次自然是没那么容易进去,时间等得久了,就会变得暴躁,可是没办法啊,只要他还想达成目的,就得乖乖的等着,再有擅闯亲王府可是重罪,不想他老子在将离京之际受到惩处,不忍也得忍。

这大概也算李鸿渊磨炼贺识海的一环。

李鸿渊这也是“煞费苦心”了,当然,他只是一句话,苦逼的还是贺识海。

极度的暴躁之后,贺识海也算是有点耐心了,不过在见到李鸿渊之后还是带着点小情绪,然而,又被李鸿渊晾了半个时辰,已经被弄到没脾气了,然后过招的时候,再一次的吊打得惨兮兮的,看着都有点生无可恋了。要不下次还是不要来了?

“如果你一直都是这样,不知道变通,下次也不用来了,你这样的对手,本王也觉得怪无趣的。”

贺识海就是一个经不得激的,闻老会员刺眼,立马就跳起来。

贺识海倒是没想上一次一样被架出去,临走的时候,李鸿渊还让人给了他一张药方,就是那让人疼得死去活来的药方,说起来,龚九也想过着手改进这张药方,如果能在不改变药效而能降低痛感,不说使得其跟一般的伤药一样的感觉,只需要能降低到大部分人都能承受的范围内,那这绝对是一种奇药。

贺识海先是下意识的退开,那什么,给成药还不够,还要他饱受更多的折磨?

李鸿渊看都懒得看他一眼,“术业有专攻,作为军医,研究最多的就是伤药,带回去让你们军医看看,如果能改进,也算是造福所有将士了。”

贺识海呼出一口气,原来如此。到底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正色道:“不管成不成,草民都代替将士们谢过王爷了。”

“就你还代替所有将士,等哪一日你有资格坐上你爹的位置,再来说这话吧。滚吧。”

依照贺识海的脸皮,这会儿都难得的涨红了一些,“草民告退。”

贺识海回到家,将东西交给自己的老子。

贺振威拿着药方,某些猜测似乎是越发的清晰了,当然,询问了今日贺识海与李鸿渊“交手”的全过程,从他登门开始,一直到最后离开,问得非常的详细。

这些东西,在贺识海看来,没什么不可对人言的,他老子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晋亲王这大概的确想要拉拢贺家,只是没看上他,而是看上了他这个儿子,自己用心调教栽培,就是为了让这蠢儿子对他忠心?!毕竟,依照这蠢儿子现在的状况,虽然不忿又懊恼,但实际上,还带着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崇敬,依照这样的心态,日后不效忠晋亲王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

晋亲王果然打的好算盘!

不对,就算是要将这蠢儿子培养出来,至少也要个三五年,别说是他现在的状况,就算是没有一身毛病,只要他还在,他兄长还在,就轮不到他掌管整个东北军。现在这情况,同样分成了两种,其一,晋亲王是在培养未来的将领,是他的将领,也是启元的将领,这就意味着他对夺得帝位非常有把握;其二,晋亲王会算计贺家除蠢儿子之外的所有男人,只要他们不在了,东北军都会推这蠢儿子上位,就算是有不同的声音,晋亲王大概也会帮忙平息。

贺振威面色稍微有点沉重,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无疑,这一次回东北边城,就是晋亲王设的局,不过他内心还是倾向于第一种设想。他这蠢儿子,平日不听话归不听话,却是非常的重情重义,对家人的感情也很深,晋亲王当真算计他们,这小子知道真相后,百分百会反噬,晋亲王当真有这样的想法,不可能现在就露出端倪,让他们有所防备,所以,果然应该是第一种情况?

思及此,贺振威的面色缓和了一些。

“爹,你对晋亲王的关注好像有点不同寻常,是有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儿?还不是担心你这个孽障闯了祸不自知,老子整天的操碎了心,为的都是谁?”贺振威还是决定不提醒这蠢儿子了,本来就是个藏不住事的,如果被晋亲王看出来,还不知道如何呢,却还是要与母亲跟妻子说一说,让她们注意一些。猜测毕竟只是猜测,多想无益,或许,等这次他回了东北边城,就能让事情明了。

“我怎么就闯祸了?这段时间,我明明乖得不能再乖了好吧。”闯祸的时候就算了,他又不是不认,没闯祸的时候,他也坚决不好这大帽子的好不好。

“哼,就是不知道你这孽障能乖多久。”

贺识海不耐烦听他老子教训,麻溜的走人,晋亲王说他不会变通,他就好好的变通变通给他看看,下一次,一定要揍回去,就算不能让局面完全的反转,能揍一拳算一拳。

留下贺振威,也只能深深的叹息,他长子已经非常的优秀了,武艺,领兵能力,那都不在话下,但如何能再与这蠢儿子综合一下,那么他睡着都能笑醒了,他甚至现在就能拍拍手撂挑子颐养天年了。

情况紧急,却不能表现出来,这时间就只能从路途上找补回来,如此,还得每人多准备一匹好马。不过,这回带回来人,其实有一半,身体都带着不同程度的伤势,尽管面上不显,实际已然不适合上战场,带回来让他们做贺家的家将护院,在回来之前就已经说清楚了,他们也是愿意的,因此,回去人数少一半,倒不用担心马的问题。

又过了两日,周边数个大国,以及十数个小国,竟然在同一日递上国书,表示要来参加乐成帝万寿。

非是大朝之日,乐成帝也下旨召见文武百官,得知这件事的时候,满朝文武的面色都非常的沉重,包括一向都是端得住的内首辅等人,这时候都没有半点轻松。

乐成帝的面色更是黑成锅底,这国书同时到达,在之前半点风声都无,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谁会相信?就怕这些大小国家会突然全部联合起来,企图瓜分启元,当然,这个可能性非常的小,然而,从这国书一事上可以看出,这些人至少是要联合起来给启元一个下马威。

而且,这会儿,各国的人已经在路上了,便是想拒绝都已经来不及了。

乐成帝将御案砸得砰砰响,“可恨,太可恨了。”尤是不解气,直接砸了所有的国书,“你们又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事情,也是半点都没察觉?”

朝臣无人开口,这件事情,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的确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查,立刻查,限你们三日之内,朕要知道,到底是哪一环出了纰漏。一旦查不出,严惩不贷。”

朝臣能如何,自然只能恭声应诺。

不过,他们都知道,这是应该不是启元内部的问题,如果在对待他国的事情上都出了篓子,那启元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不会是现在这样还算太平安宁,战事早就不知道打到哪个位置了。

狠狠一通发作之后,乐成帝也算是找回了一点理智,“今年的万寿既然要待他国之客,礼部就再辛苦一些,万不可有半点纰漏,骆爱卿,你原是礼部尚书,对礼部的事情知之甚详,之前也将礼部管理得仅仅有条,此番就再辛苦一点,再领职礼部尚书一段时间。鸿胪寺也当做出万全准备,务必协助好礼部,此外,城防安全,也不可有半点疏忽,还有老大、老三、老四、老七、老九、老十,你们几个也要做好准备,到时候可能要随礼部与鸿胪寺待客,清楚了吗?”

“是,皇上(父皇),臣等(儿臣)明白。”

“行了,退朝,速去安排。”说完,乐成帝起身,走下丹陛,很快没了踪影。

摔落在地上的国书被悉数的捡起来,交由鸿胪寺,毕竟,这些国书虽然有启元以及他国的两种文字,但是,他国的文字里面,未必就不存在陷阱,自然得好好的研究研究。

不过,说起来鸿胪寺卿可是骆靖明的老丈人,跟吏部尚书骆沛山可是姻亲,还低一辈,听从骆沛山的话行事,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此,这一次一起共事,应该会更加的顺畅。

当然,多数人对乐成帝的安排都没有意见,却也存在不满的人,尤其是现在的礼部左侍郎,可谓是恨极了。要知道,从骆沛山升任吏部尚书之后,礼部没有新尚书,就一直是礼部左侍郎代理礼部尚书之职,他尽心尽心,本来平日都很清闲的礼部,他愣是做得跟吏部户部一样的忙碌,就希望能将代理二字去掉。

说起来,侍郎是从二品,尚书却是整一品,如果想要从侍郎升任尚书,三连跳,六部之中,大概也就只有礼部能做到,也不怪礼部左侍郎会如此的急切,可是,有些事情,并非是你表现得忙碌,就表示你做得好。

像礼部,通常情况下,事情本来就不多,越忙碌就只能说明你无能,只要事情没处理好,才会显得忙碌,但是,礼部左侍郎急功近利,一心想要表现,没事也非得找出点事情来做,忽略其他。

圣上万寿,也并非是年年都大办,乐成帝也不是那种非常铺张奢华的人,除了整寿,其他时候,想不想办都看他自己的意愿,偏生去岁南边大水,乐成帝没有办寿辰的意思,最后也只弄了一次家宴,因为已经连续三年没有过寿,今年在朝臣的谏言下,而乐成帝又早就知道儿子儿媳给他弄回来很多钱,国库没问题,也就答应了。

去岁没机会,礼部左侍郎万分遗憾,今年逮着机会,自然就要大展身手,在一两个月前得了旨意之后就忙碌起来,就算前些日子阴云密布,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跟干劲,因为他事事要亲力亲为,什么都要过问,恨不得独自一人就包揽所有的事情,右侍郎知道他的野心,也就干脆甩手不干,袖手旁观,让他自己忙碌去,免得你插手了,让他以为你要抢功劳,竖眉毛瞪眼睛,何必呢。

办好万寿,确实有功劳,但也就那样,反正,依照左侍郎那能耐,想要坐上尚书位,少说也要等个三五年,前提是在这期间没有别人上位,不过,右侍郎呵呵了,就左侍郎那表现,别被贬职就不错了。

果不其然,有更重要的事情,乐成帝压根就不信任他,这不,原本都准备得差不多的事情,直接就被骆沛山给摘了果子,如何能不恨。

原本,国书的出现,他的内心就与别人不同,在他看来,这等大事上,代理尚书肯定是不行的,十有**会直接将他提任尚书,他就等着乐成帝的旨意了,结果呢,乐成帝一句话,就将他彻底的打入谷底。

表情由欣喜激奋,到如遭雷击面目狰狞,也好在到底不是白混的,及时的控制住了表情,乐成帝没看到,而其他的文武百官都在专注的听乐成帝说话,也没注意,不然,当场就可能被乐成帝发作。

这会儿面对骆沛山,那是皮笑肉不笑的说着恭喜。

毕竟曾经共事了很长时间,骆沛山岂能不了解他的性情为人,不过相比起来,骆沛山面上是半点不显,笑得儒雅,端是一派君子风度,那面子话又溜又漂亮,听起来还非常的诚恳,半点不带虚情假意的。

礼部左侍郎面色乍青乍白,怎么都绷不住。

“……咦,这是怎么了,面色不太好,可是有所不是?可千万要保重才是,接下来,本官还有很多地方要依仗礼部的各位。”骆沛山的关怀真心实意,言辞恳切异常。

旁边不少人对礼部左侍郎露出怜悯之色,骆沛山在还是礼部尚书的时候,当真可堪是君子典范,要风度有风度,要姿仪有姿仪,在升任吏部尚书之后,这一点也没有改变多少,只是那张嘴去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不带一个脏字儿的,引经据典,一群人都能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几欲吐血,便是号称铁嘴的御史言官,都只能是他嘴下败将,你现在上去阴阳怪气的说话,不是找抽是什么。

礼部左侍郎也万分的后悔,他不是找抽,他是一时脑抽,不然明知道骆沛山的厉害还找上去,甚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有损形象不说,还被挤兑的连话都说不出来。缓了好一会儿,“多谢大人的关怀,下官并无不适。”

“那就好,本官还想着,如果不适,接下来的事情也好分派给别人,毕竟,为启元效力,为皇上尽忠,若是太过劳累而使得病情更为严重,皇上怕是都会忧心,然,身为臣子,怎能让皇上在为国家大事殚精竭力之后还忧心我等小小事,那实在是大罪过了,是也不是?”骆沛山笑言。

礼部左侍郎心中凛然,刚才还想着干脆撂挑子,当真那么做了,骆沛山十有**会将自己直接给捋了,那时候才当真是什么希望都没了。“大人说的是。有什么事情,大人尽管吩咐,下官必然全力以赴,不敢怠慢。”

骆沛山满意了,接下来自然就准备干正事去了。

与此同时,乐成帝召见内四位老,显然,有些事情,还要再做商讨。

作为内首辅,阮瑞中别的都没说什么,就说了关于贺振威的事情,“皇上,现在各国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联合上书,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别的变故,和贺将军既然已经奏请归边,不若让他早日启程,有他坐镇东北边城,必然让人更加的放心。”

乐成帝连连点头,“阮爱卿说的对,虽然东北已经大雪连天,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就绝对无事。”

“正是此理,东北边疆以外,虽然不是强国,而是几大部落以及上百小部落联盟,他们适应冰天雪地的生活,不是没有发生冬天扰我启元边境的动作,再加上若是知道贺将军不在,更可能有异动,所以,不得不防。”

乐成帝很是赞同,越发的坐不住,急忙叫内侍出宫,让贺振威即刻启程,片刻不得耽误。

贺振威也是因为即将离开,今日大朝也没有通知他。

贺振威得到消息,心中凌然,莫非这就晋亲王让他速速归边的原因?朝廷才知道的事情,他果真早早的就知道了?现在却不是多想这些事情的时候,反正早就准备好,于是立马点齐人手,内侍离开贺家的时候似,贺振威已经跟贺老夫人磕了头,跟贺夫人说了两句话,也匆匆的走出了贺府大门。

情况紧急,自然就顾不得城内不能纵马的规矩,不过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还是要有人在前面开路。

便是百姓,也该知道这是非常情况,而近来京城又清净,所以,没有“路霸”,没有意外。

等到内侍向乐成帝复命的时候,贺振威已经带着人,已经出了城门很远了。

“贺将军作为守边大将,这话事情,必然是比我等更为的敏锐,此番看来,事情或许比预想中更严峻。”

乐成帝既欣慰有贺振威这样的将军,面上也更沉凝,担心被阮瑞中言中。

要说这件事,李鸿渊不知道吗?自然知道,不过不是来自前世的记忆,前世的今年,各国也来贺乐成帝寿辰,不过这国书却不是一起抵达的,跟正常的情况一样,虽然也有使臣到路上了才送来国书,本质上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现在这情况,其实不过是李鸿渊的手笔,他让人阻拦了国书在路途上行进的速度。

而目的只有一个,给乐成帝,给朝堂制造压力,就算是最后查出来较快的国书只是滞留在了路上,一份两份出问题,还可以算是意外,所有的都出现这等情况,没人相信会是意外。

实际上,这些大小国家联合起来,那根本就不可能,可以说,跨越了启元以北从东至西,启元以西从北到南所有的地域,其总面积是启元的五六倍,没人有那个能耐将之联合起来,哪怕仅仅是一件事情。

可是,就算明知道不可能,出现了这种情况,还是会怀疑,毕竟,关于整个启元的安危,不敢掉以轻心。

制造这种压力的本质目的是让朝廷给东北边境增加军需粮草,李鸿渊也没指望增加的这些,就能让东北边城彻底改变前世的命运,当然,如果能自然是再好不过,到底还只是掩饰他暗中让人送去的那些东西,毕竟,如果没有朝廷的东西,只有他暗中送的那些,朝廷得知情况之后,贺家乃至整个东北军都会遭殃,如此,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混淆视听。

早早的给贺振威透露点东西,也是让他在接受“来历不明”的东西时,不会左想右想,顾虑重重。

李鸿渊站在书房中,看着挂在墙壁上的堪舆图,视线在东北边城一带逡巡,现在所有的布局都差不多到位了,如今这般,如果贺家人都还死光了,东北军都还折进去了绝大多数,那么,李鸿渊都要怀疑贺家的威名的真实性,怀疑东北军是不是都是滥竽充数的酒囊饭袋。“本王费尽心思,你要不给本王卖命一辈子,打下更广阔的领土,本王就生拆了你。”

李鸿渊轻声低语道,甚至还隐隐的带着点笑意,却无端的给人一种阴测测的感觉。

隐没在暗处的暗一为贺识海默哀一把,那什么,能被主子亲自调教是荣幸,然而,这种荣幸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而在自己家的贺识海,狠狠的打了两个喷嚏,一向身体壮得像头牛的贺识海,打个喷嚏都能引起不小的关注。

随后,李鸿渊坐下来,闭上眼睛,有些事情还需要仔细的斟酌斟酌。他不是没考虑过东北军中存在奸细的可能,只是,他安排在东北军中的人,到目前,还没有发现比较可疑的地方,虽然那几个人进入东北军的时间已经超过三年,但到底因为东北的战事比较小,军功难挣,没有足够的地位,有些人有些事是很难接触到了,军营本来就是重地,容不得人随意乱走乱探寻的。

不过,这一次李鸿渊派去接触贺振威的人,已经得了他的指示,提醒一下对方,如果贺振威留了心,肯定比他派一百个人都有用。

等李鸿渊离了书房,暗一麻溜的上前,取了墙上的堪舆图,毁尸灭迹。——在李鸿渊的书房里,找不到“有害”的东西。

当晚,在绝大多数人都睡下之后,李鸿渊从床上起身,不意外的惊动了靖婉。

“这是要去哪儿?”靖婉揉了揉问道。

李鸿渊亲了亲她的脸,“我去找你祖父,你继续睡。”

靖婉清醒了一些,“跟国书有关?”那么大的事情,满朝文武皆知,既然没有刻意隐瞒,便是高门大宅的内院也容易知道。

“嗯,你祖父他们都不知道,总得提醒他们一声,还有些事情需要他们去做。”

“这事儿又是你的手笔?”

李鸿渊笑而不语,这意思是再明显不过,就算黑暗中靖婉看不到,亦能明白。

对于李鸿渊的神通广大,靖婉已经习以为常,不想说什么了。“不能让暗一他们去?”

“还是我自己走一趟比较好,毕竟,若是遇到什么问题,也好当场解决了,暗一他们做不了主。”

“也对。那你早去早回,还有当心些。”

“放心。”李鸿渊又凑近亲了亲,翻身下床,即便是抹黑做一些事情,也半点没有妨碍。要说,必须的时候,李鸿渊自己束发也全无问题。

外间,李鸿渊无意外的发现了安安静静站着的龚嬷嬷,而另外一个守夜的丫鬟睡得很熟。

“婉婉可能睡不着,嬷嬷不妨进去跟她说说话。”

“是。”

李鸿渊出了门,除了早就让等着的暗一,以及守在近处的暗卫,无人知道李鸿渊出了门。

骆沛山还在书房中忙碌,书房的门大开着,不过屋里其实已经烧上了火盆,骆沛山到底是上了年岁,保暖措施很有必要。

听到门口响动,骆沛山抬起头,看到来人,相当镇定的起身,“见过王爷。”

“看来骆大人是在专程等着本王。”

骆沛山笑着摸摸胡须,“若无意外,王爷自己不来,也会派人走一趟。”

“哦?那如果有意外呢?”李鸿渊自顾自的在一边坐下来,自己倒了一杯热茶。

“那这次的事情,就真的麻烦了。”吏部尚书大人虽然这么说着,但是面上却无半点担心。

“骆大人倒是对本王挺有信心。”

“三丫头毕竟是晋亲王妃,再不信任,也得信任。”言下之意,才不是因为你李鸿渊。

“骆大人对本王一直都有很大的意见啊。”

“如果将来王爷有乖乖娇娇的女儿,本来想要多养两年,却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野小子叼走了,王爷跟老臣的心情会是一样的。”骆沛山这不是隐射,已经是明指了。

“好叫骆大人知道,本王不喜欢女儿。”对于骆沛山大不敬的话,李鸿渊不以为意,喝了一口茶,淡声道。

这一下,吏部尚书大人终于露出微微的错愕,“为什么?”

“女儿都喜欢黏着娘,还不能轻易下手揍,还能是为什么。”如果是儿子,一通好揍,有多远给老子滚多远。

骆沛山这一下也止不住抽抽嘴角,你这占有欲也忒强了些,而且说得这么理直气壮,你一个大男人也好意思?可是,已经说出这话的晋亲王脸不红心不跳,看上去正常得不能再正常。“那婉婉真生了女儿,王爷还能不要?养上十几年,还能没有感情?到时候也是要嫁人的,还能不嫁?”

李鸿渊看了骆沛山一眼,“趁早准备几个夫婿人选,整天围着她转,自然就没工夫缠着她娘了,谁能得了她欢心,自然就嫁给谁,至于什么时候嫁,自然是本王说了算,别说多养两年,便是十年二十年又如何,还能有谁能逼迫本王嫁女儿不成?本王女儿不嫁,男方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给本王等着,哪怕一辈子光棍,一辈子不准碰其他女人,也得等着。”

骆沛山已经不想说什么了,找童养婿就算了,还一找好几个,也不怕被御史言官悼念死?这人,那就是,他能逼迫别人,别人逼迫不了他!然后,为那还不知道在哪儿的活阎王女婿掬一把同情泪,有这样的老丈人,那就注定要悲催一辈子。

算了,这些事情就不要去扯了,说多了,骆沛山觉得自己都该心酸了。

既然李鸿渊策划了这么一场,自然就要问问他缘由。

李鸿渊倒也没有隐瞒,简单的说了,虽然细节处没说,重点却也全部点明。

骆沛山肃穆,“按照王爷的意思,接下来就是向皇上进言,向东北增加兵器粮草等物?”

“没错。”

“朝廷办事,你知道的,不是火烧眉毛,总会有几番扯皮,到时候怕是会耽误事情。”

“所有,这就要靠骆大人你们了。能争取多少,尽量争取就是,而争取不到的,也不用扯皮,不要弄得当真战事发生的时候,连本王准备的东西都没办法拿出来。”

骆沛山点点头,“王爷的意思,老臣明白了。”

随后,还谈论了一些别的事情,前后,李鸿渊大概待了小半个时辰。

李鸿渊回去的时候,在半途中,意外碰到了同样在夜间办事的人,不顾看那模模糊糊的身形,应该是个女子,不过李鸿渊没叫人跟上去,出了国书同时抵达这种事情,惊慌的不仅仅是启元,同样还有潜伏在启元京城的他国探子,不知道这面是谁有这样的神通,而从自己国家也没传来消息,是不是国内敌对派系的人已经与别人外人联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还是与虎谋皮?

李鸿渊这一竿子打下去,就不知道惊了多少蛇。接下来,他或许还能知道一些原本潜藏的很深的细作。

李鸿渊回头只吩咐暗一,让下面的人都盯紧了。

这时候,暗一自然也不敢出纰漏,不过,基本上都不用担心,就算那些人被发现,最后也牵扯不到李鸿渊头上,最多就是让其他人再一次的狗咬狗。

回到王府,靖婉果真醒着,床头放着一颗没有遮挡的夜明珠,看样子是半点睡意都没有。

李鸿渊身上有些凉,没有第一时间上床,他担心靖婉受凉意影响,靖婉又何尝不担心他会冷着,所以,毫不犹豫的下床扑上去,笑意盈盈的开口,“回来了。”

李鸿渊这时候还能躲不成?只好抱着她,快速的回到床上,有些无奈,“你呀。”

靖婉才不管,“快把衣服脱了,睡觉睡觉。”多的事情靖婉没问,要问也是明天再问。

之后,在多少人依旧辗转难眠的时候,夫妻二人睡得依旧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