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戾王嗜妻如命 > 第465章:这算各显神通?

戾王嗜妻如命 第465章:这算各显神通?

作者:昭昭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36:36 来源:言情小说阁

在一开始的时候,李鸿渊或许的确有兴趣跟一个能让他全力出手的人过招,但毕竟不是贺识海那样的武痴狂人,基于这一点的初衷或许只是全一下前世的遗憾,一次两次三次也就顶天了,过过瘾也就罢,后面之所以还动手,自然还是最本质的目的——调教贺识海,而现在,贺识海虽然还没有最终成型,也足够了。

能够不是过一段时间就让身上带点伤,靖婉自然是高兴,不过,“只怕贺公子没那么容易罢手,他的‘韧性’,可都是有目共睹的。”靖婉轻笑。

“本王不接招,他又能如何?再说他现在已非白身,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当下再与我频繁的接触,总是会引起某些人的疑心病,作为一个‘好儿子’,总要‘体贴知进退’不是,为了他,本王可是连为数不多的‘喜好’都放弃了,总该给点好处。”李鸿渊就着靖婉抖开的衣服穿上,动作不紧不慢,“贺识海进步神速,比预想中还快,说不得再过一年半载的,我就不再是他的对手,他现在心性依旧有些不定,如果没了目标,指不定又要懈怠,贺识海潜力无限,能强到什么程度未可知,与其让他在打败我之后停滞不前,不如就这么吊着,让他不断的磨砺自己,而且,只要我一直比他‘强’,就能轻松的让他听话,不至于又像脱缰的野马,只专注武艺,等过几年,有些东西,已经刻入他的骨子里,他的心性也成熟,这些事就无所谓了。”

这可是一箭几雕的准备。“说这么多,难道不是王爷担心输了会没面子?”靖婉揶揄。好吧,这纯粹是玩笑,李鸿渊不至于连这个胸襟跟心性都没有,虽然吧,这人小心眼又睚眦必报,但那都是针对“情敌”跟非自己人。

李鸿渊将衣服整理好,瞧着靖婉,“婉婉你怎么想,高兴就好。”

虽然他很多事确实都依着他宠着她,但是这“妇唱夫随”摆到明面上的语气,还是让靖婉无语至极。行,这个话题撇开不提,只是,“阿渊对贺公子倒是无话可说,虽然手段特别了点,本质上也是全心全意的为他,为你效力的人可是不在少数,其他人可没见有这待遇,贺公子甚至算不上是你手下的人,贺公子如此得你之心?嗯哼?”

“婉婉,你要知道,天下没有白得的东西,尤其是在本王这里,现在让本王付出越多,他日,需要回报的就越多,你家夫君可从来就不是任劳任怨不图回报的人。贺识海需要本王亲自调教,那么就要做好被本王奴役一辈子的准备。”

所以说,只能是贺识海倒霉,其他人哪个不是已经成熟,各行其职,独独贺识海,因为天赋太好,他又是个吃硬不吃软,老子等人压不住他,就没办法好好的教导,落到李鸿渊手里,被调教的过程苦逼兮兮的,日后还会更苦逼。

“那么我呢,要论从王爷手上得到的东西,我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吧。”

“所以,婉婉难道不知道,你永生永世都已经被本王预订了么?”

所以说,还真没有一个人是例外。

跟别人被“奴役”可不同,靖婉心甘情愿得很,开开心心抱住他腰,靠在他肩上。她被他预订,相应的,不也是他被她预订,所以,一点都不亏呢。

李鸿渊自然的伸手环住她的肩。

一日过去,靖婉与李鸿渊两人坐下来,开始处理事情。

因为今日不仅是靖婉生辰,还是皇贵妃的法坛开工的日子,某些人只要是不死心,必然就还会弄出幺蛾子,更何况还特意的将日子提前到今日。

离京城最近的一座法坛,不到二十里的位置,如果想要做些什么,而又要弄出足够让人愤怒事情还要及时的传递回来,那么从这个地方下手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李鸿渊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如何会让令人不痛快的事情发生。

因此,从传回来的消息看,动工前祭天地,其他的事情也全部的准备妥当,地基突然垮塌,虽然没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件事情很快就上报给乐成帝,乐成帝自然是不痛快,心里边又有些打鼓,不过想着婠婠乃是玄女下凡,肯定不会有什么事情,所以,乐成帝咬咬牙,下令继续,绝对不准停,法坛一定要按时完成。

得了上令,工匠们只得清洗现场。

坍塌的时候,不过是秒秒钟的事情,但是清理,却花费了几个时辰。

只是清理到最后的时候,发现下面有东西,最初的时候,工匠们想到了西山大营,坍塌之后露出的石碑,莫非,这差不多也是一样兴致的东西?

一扫起初的阴霾,加快了清理的动作,只是越发的显得小心。

东西最终被挖出来,然则,并非什么石碑,然而,自价值意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被石碑更具有意义,因为那是一樽鼎。

在场的虽然多是工匠,但是,却也有工部的官员以及一队禁卫军在场,其中不乏有见识的人,立马就认出,这是九鼎中的一樽。

九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国之象征,毕竟,那代表的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如果有人拿着九鼎来造反,那么,不管坐在皇位上的人是不是个明君,不管天下是不是风调雨顺,跟着举起造反大旗的人肯定都会特别的多,因为皇位上的那个会被认为名不正言不顺,既然是个冒牌货,理所当然的应当被赶下台。

只是,这九樽鼎已经消失了上千了了,几个朝代都未曾出现了。

可是现在却出现,这代表着什么?代表启元将兴,大大的吉兆啊。

原本前魏还说他们才是正统,启元跟前朝一样是窃贼,可现在将这鼎甩出来,一个字都不用废话,就能独得他们哑口无言,甚至还能将两国的立场换一下位置。

如何能不让人振奋?

乐成帝原本也在交际等待,生怕再出什么事,却不曾想到,居然等到正等好事。听闻之处,兴奋得难以自已,着人立即将鼎送回皇宫,因为不放心,还让于仲擎亲自走一趟,等待的过程中,实在坐不住,在御书房中踱来踱去,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匆匆忙忙的回了寝宫,拿出小心收藏起来的皇贵妃的画像,“婠婠,婠婠,你果然是,果然是……”对于皇贵妃的“身份”,在这一刻,乐成帝再无半点怀疑。

乐成帝甚至自恋的认为,皇贵妃那本身就是为他而来的,而且还如此的情深意重。

因为法坛的选址,都不是什么繁荣之地,不是特殊情况,没人会去挖掘,如此,有谁能知道下面埋着什么呢,这一次因着皇贵妃的原因被掘开,使得九鼎之一得以重现天日,什么都不用说,这已经是最好的证明,而关于此事,也不会再有人提出异议,那些妄图做手脚搞破坏的人,这时候也得掂量掂量,如果被发现会是何等的后果。

在江山社稷面前,亲儿子都只能闪一边去,所以,即便是被乐成帝看重,如果让他知道某个儿子搞事儿,绝对会毫不留情的一巴掌拍死,轻点的,或许就是贬为庶人,重点的,就是直接丢命,这时候就算是杀子,大概也不会觉得乐成帝不慈。

这会儿,那鼎已经被送入了宫中。

想也知道,这事儿闹得绝对不小,不过,对于某些人来说依旧是小事,因此,可以说整个京城都沸反盈天,就靖婉这会儿才知道。

靖婉微微的乍舌,“阿渊,你这玩得也太大了一点吧?九鼎啊,那玩意儿也能造假?那不仅仅是国之重宝,更是实打实古董啊,对它感兴趣的肯定很多,就算一般人接触不到,但是朝中不乏动这一行的人,若发现是假的,那必然会适得其反的。”

李鸿渊想看小傻子似的看着靖婉,“自己傻就算了,别当为夫也傻。”

靖婉被噎了一下,这男人的嘴巴是越来越毒了,对自己都这样,气死人了!

“怎么,还不服气?”李鸿渊揉揉靖婉的头。

靖婉气闷,但是仔细的想想,的确是自己犯傻,想也知道,如果被人一眼就瞧破,那何须玩这种自寻死路的把戏。所以,这鼎,到底是造假的人相当的高明,谁都看不出来,还是本来就是九鼎之一?

靖婉心中更趋向于后一种情况,毕竟造假的手段再高明,也不能百分百确保不会被人认出来,因此。只是消失了上千年的东西,某人到底是怎么弄到手的?又是从哪儿弄回来的?其实他现在完全不同拿出来,等到日后,作用肯定更加的巨大。

靖婉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只是,李鸿渊看向靖婉的眼神依旧不变。

这德性,让手靖婉当真是想掐死他。

显然的,靖婉并没有得到答案。

其实这鼎确实是真的,今日被发现的那一樽,其实不是被李鸿渊着人埋下去,而是它原本就在那下面,因为知道它在,八十一法坛位置之一,李鸿渊就指定那里,选定法坛所在位置的,与李鸿渊全然不相干,也没参与在其中,但是,想要决定其中之一,好事很容易操作的事情。

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前世的缘故,前世登基之后,花了很多年来打仗,起先还较为不顺,可是后来越打越顺,被李鸿渊扫荡过的地方不在少数,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了九鼎之一——被一破落的世家当成普通的鼎用着,之后,李鸿渊就有意无意的查询九鼎的下落,当然,其实也没有花费太多的心力,他其实并不相信得了九鼎就会如何如何,但是,也不想那玩意落到别人手中。

不知道那九鼎是不是真的到了出世的时候,带着可有可无的心态,竟然最后还真被李鸿渊将所有的鼎的下落都给找了出来,也甭管什么手段,全都弄到手,其实现在出世的这一樽,是最难找,也是最后才找到的,这一世倒是被他好好的利用了一回。

至于等到自己日后拿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无所谓,那才一樽而已,前世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都能将鼎全部弄到手,今生还能跑出他的手掌心?就算是出了什么意外,被其他的什么人发现了,他照样也能弄回来。

这九樽鼎,其实有四樽在启元境内,另外五樽在其他国家,而启元的四尊,除了埋在地下的这一樽,剩下的三樽,已然是李鸿渊的囊中之物。

值得一提的是,他前世在位的时候,并没有让九鼎现世,而是将之留给了自己儿子,虽然竭力的培养儿子,也留下了不少的能人重臣,但是他暴君形象确实深入人心,他担心自己死了之后,儿子会压不住,有九鼎在手,就会截然不同,毕竟,他眼里,九鼎也就九樽鼎,可是天下人不这么看啊,那就物尽其用了。

这些,还不是告诉婉婉的时候。其实有时候,她明明都已经有所怀疑,却一次又一次的中断继续探寻下去,偶尔还蛮期待她发现什么,从而开口追问,那么,他并不介意提前告诉她一些事情,可惜……

事实上,的确如同靖婉所言,对这鼎感兴趣恶人实在是太多,得了消息,就算已经不早了,能方便进宫的,一个个都兴匆匆的进宫。

相信,等到事情传出去,全国各地对古物都感兴趣的学者大儒,怕是都会赶来京城,哪怕明知道自己能见到九鼎的机会机会的渺茫,也绝对不放放弃,拉关系走门路,以前不屑用的手段都能用上,只要有可能见到它。

“皇上,为皇贵妃娘娘建造法坛,统共九九八十一处,其他地方会不会还有鼎?法坛数目没取别的数,偏生是取的九九数,原本用在皇贵妃娘娘身上是不太合适的,不过因为是了尘大师的关系,并无人质疑,现在想来,会不会正好是暗合九鼎的意思?”某位内学士,是这方面的狂热爱好者,这会儿异常的兴奋,以至于给出了这样的大胆猜想。

听起来有点扯,但是并无有力的反驳的证据,说不定就是如此呢?

乐成帝眼中也是精光闪现,若是当真能集齐九鼎,他在历史上必然会留下浓重的一笔,这样的事情,没有哪个皇帝能拒绝,二话不说,立即连夜派出黑衣卫,快马加鞭赶往各地,虽然没有另外的鼎或许会很失望,但是,监察一下建造法坛的事情也是不错的,确保万无一失,让皇贵妃的法事顺利进行。

现在,别说是乐成帝,就算是中朝臣,也希望这事儿能尽善尽美。

只是,这高兴的人不在少数,相当不痛快的亦不在少数,或者说更多。

别的不说,这件事越好,受益越多的只会是李鸿渊,其他人,苏贵妃原本或许还能跟着沾点光,奈何,跟李鸿渊生出隔阂,被乐成帝厌弃,加上敏襄公主的事情,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乐成帝了。

而李鸿渊本来就已经让他们足够忌惮,那时候到底没有“本质”上的威胁,现在却完全不一样,继续下去,难保不会真正的威胁到他们,而李鸿渊一旦介入进来,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他们的事情了。

因此,不知道有多少人摔了杯子,掀了桌子。

毕竟,根据安排,那坍塌本不会发生,完全就是故意策划,如果再弄死两个人,那么,这法坛再不受影响也要受影响,因为不明所以,所有人都会疑神疑鬼,猜测这里面的缘由,工匠不敢再继续,因为怕死,皇贵妃也会再次受到质疑。

结果呢,人一个都没死,还冒出了一樽鼎,普通得也就算了,是九鼎之一!

就好比此时此刻的睿亲王府,伺候在睿亲王身边的人,那都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彻底的消失了才好。

也不怪李鸿铭的反应最大,实在是,他现在非常的担心,自从除夕那日,意识到自己府上的的确确已经很久没有好消息了,原本对子嗣不是很着急,认为只要能生就没问题,可若是不能生了呢?若是还被父皇知道了呢?那么可以百分百的确定,皇位将与他彻底无缘,没人会放心将皇位交给一个注定没有子嗣的人。

有了那样的怀疑,李鸿渊府中的府医诊过脉,得到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然而,就算是这样,他还是不放心,他急需一个孩子,急需一个孩子来证明自己,只要后院有人怀上了,不管是王妃还是侧妃,或者是侍妾,任何一个怀上了,就证明他没有问题。

之所以没有认为是女人的问题,那是因为他们时不时的怀过,王妃更是生过,没道理全部都出了问题。一两块地不长苗,还可能是地的问题,但是所有的地都不长苗了,更可能是种子出了问题不是,毕竟,地不一样,种子却是一样的。

李鸿铭又打着“关怀”的名义,着人给他后院的每个女人诊了脉,除了那么少数的几个有点宫寒之外,其余的都无问题。如此,李鸿铭就算不想承认,他也知道,如果当真是出了问题,很可能是在他自己身上。

虽然大夫没有找到问题,但像他这样的人,一旦生出怀疑,除非能彻底的打消,否则,就会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心上,挠心挠肺的难受。

所以,这段时间,一向不算贪欢的李鸿铭,一直在做种马,几乎日日不停歇,哪怕是眼睛青黑,腿脚虚软,喝一碗一碗的补药都要继续。

让身边的嬷嬷排出后院女人易受孕的时间,挨个的睡过去,包括原本没想过要搭理的侧妃也没有放过,而且,对于那些看上去好生养的丫鬟,只要长得不算太差,也都伸出了魔爪。

做到这种程度还嫌不够,因为怀疑以前自己王妃在后院动了手脚,还在外面养了两个。因为李鸿铭对外的名声一向维持得不错,因此,做这事儿的可谓是分外的小心谨慎,他很清楚,一旦被人知道,形象完全,对他将会非常不利。

就好比,一个坏人,再做一件稀疏平常的坏事,别人或许眼皮都不眨一下,但是一个好人做了同样的事情,说不定就能掀起滔天巨浪,被千夫所指。

所以,这好名声,是利器,也是枷锁。

李鸿铭对外隐瞒,对内却没那么严谨,尤其是在他王妃面前,可以说,就差明着说出来了,由此足见他对柳王妃当真是非常的信任,只是,给予信任,理所当然的让她为他付出,他却没有给予她多少回报,很多时候,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在他心里,柳氏能做他王妃,大概就是天大的恩赐,她就该以他为天,做什么都应该。

夫妻之间,就算不是一体,那也是利益共同体。

李鸿铭着急,柳王妃同样着急,自己丈夫如果没有子嗣,与皇位无缘,其后果,是不敢想象的,毕竟,早就跟其他的兄弟你死我活,早就没了退路,他死,她或许能活下来,但是都将是“被圈禁”一辈子,还有她的孩子……

如此,虽然没有明说,柳王妃也在暗暗的想办法,牢牢的把空着后院,不能有一丝一毫不利的留言传出去,尽管心中凄苦万分,却还要主动给他寻摸好生养的女人,同时弄一些温补的汤汤水水,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也不敢直接用药。

这样默契一段时间,这才一个月时间,也看不出什么效果,明知如此,还是坐立难安,知道李鸿铭比往日更加的不痛快,柳王妃还是亲自准备了一些吃食送到书房,将下人都遣了出去。

李鸿铭没有胃口,草草的吃了几口。

“王爷,要不,再找大夫确认一下?”

“确认,怎么确认?”睿亲王阴着脸,手上的茶杯仿似都要捏碎。

这种事,捂都来不及,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就算最后证明没事,那也得有事。

而要确认也不是不可以,两种办法,让非常信任的人去寻大夫,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都要将大夫控制在手心里,其二,隐瞒身份,去民间找大夫。

没错,不管是那一条路,都势必不能跟御医扯上关系,哪怕是为他效忠的,因为人心隔肚皮,而睿亲王这样的人,也很难全心全意的相信一个人。就好比柳王妃,他相信她会始终与他站在一条线上,但也同样怀疑她在他的后院暗害其他侍妾。

“要不要告诉母妃?”柳王妃略微艰难的说道。

睿亲王长久的沉默,气氛压抑得让人近乎窒息。

足足一刻钟,睿亲王才慢慢的开口,“你明日进宫一趟。”声音有些嘶哑。“早点确定了也好,万一……也好早作准备。”

“不会的,”柳王妃突然伸手握住他手,一向端庄贤淑的柳王妃,也就是在嫁过来的最初,做过这样的事情,“王爷要相信,不会有万一的。”

睿亲王在那一瞬间有些触动,但是,也仅仅出现了一瞬,自己都没察觉到,就归于平静,然后抽回手,端起茶杯,不轻不重的嗯了一声。

相比很多人在这一晚辗转难眠,靖婉跟李鸿渊照样睡得很好。

子嗣对靖婉来说或许也是困扰,然而,影响不到她。

另外还睡得不错的,大概还有秦淑妃,在睡梦中见皇贵妃去了。

秦淑妃语气平和的将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诉皇贵妃,最后感叹,“渊儿那孩子,平时看着脾气坏,对谁都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但实乃性情中人,叫妹妹说,比之那些佛口蛇心的人不知道好了多少。”

皇贵妃自然是知道儿子在做什么,虽然并不知道李鸿渊那么做的本质原因,只知道他想要留下她,原本觉得他闹得实在太大了些,担心他无法收藏,结果呢,他还嫌事儿不够,将九鼎都弄出来了。对于这样的儿子,当真是担忧又骄傲。

两人又亲亲密密的说了一些话,说起来也是,十多年共存一体,再在没有比她们更亲密的人了,尤其是秦淑妃知道,皇贵妃原本是与机会完全掌控她的身体的,让她消失,皇贵妃却没有那么做,还劝阻了晋亲王。

只是,这桃花事件发展得很快,甚至都不用苏贵妃想办法给李鸿渊送人,这时候“天降九鼎”,天大的喜事一件,虽然带来这样富泽的是皇贵妃,但皇贵妃毕竟已经逝世,作为直接受惠人,除了皇上,还应该有晋亲王才是。

而晋亲王现在,可以说基本什么都不缺,就是膝下空虚。

“晋亲王妃入晋亲王府快一年,至今依旧没有好消息,皇上是不是应该考虑给晋王爷指两个侧妃,而且,晋亲王妃独自一人伺候王爷,着实辛苦了些,理当有人与她分担分担才是,再则,晋亲王妃不方便伺候的时候,岂不是要委屈了王爷。”

乐成帝越听越觉得在理,原本是担心无辜的姑娘被儿子克着了,可现在他媳妇儿在他身边快一年,依旧好得很,先不说他的命格是不是已经改变了,有他媳妇儿顶着,现在指两个侧妃应该没有问题的。

“诸卿家中可是合适的姑娘?”现在后宫中的几个重要的妃子都不顶用,乐成帝决定亲自出马,朝会上就直接的问了出来。

策划这事儿的人,大概也没想到会如此的顺利,知道有这个想法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不仅仅顶不住家中女儿的哭闹,也实在是这里有很大的利益可图,因此,乐成帝这话一出,就颇为急切的站出来推销自己的女儿。

正所谓有一就有二,一个接一个的,人数还真不算少,似乎都怕落人于后。

乐成帝发热的头脑这会儿也终于降了降温,他那孽障儿子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了?以前,说到给六儿子选妃,一个个都避之不及,现在,一个个的都想做他的便宜老丈人了?这事儿的性质,跟某些人之前恶意的捧那孽障可完全不一样,姻亲,那是两姓之好,这已经是在暗示着某些事情了。

乐成帝面上不动声色,这侧妃还是要给的,只是这人选还得好好的斟酌斟酌,身份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诸卿不妨回去准备一张自家姑娘的小像,送到宫中,朕让,让淑妃好好瞧瞧,然后从中择定二人。”

身为靖婉的外祖父,骆沛山虽然一直保持沉默,但面上一如往昔,平和得很。

而事实上,几位真正的大佬,基本上都是如此,好像这事儿压根就与他们无关。

只最后,内首辅站出来,“皇上,此事是否要先告知晋亲王爷一声?”

如果是其他人,倒是不必刻意如此,毕竟他们早朝势必都会参加,遇到“事关终身”的事情,如何都会知道,晋亲王就不一样了,他能关门闭户一个月不出门。

乐成帝倒是很想豪气的说一声“不用”,不过,这两个到底是在舌尖绕了一圈又咽回去,自己选定了人,然后直接送过去,他孽障说不定还真能不给他面子,直接将人给丢出来,那可就真正的丢脸至极,到时候是要惩罚那孽障还是不惩罚?惩罚吧,心疼,不惩罚吧,天威何在?

“如此,骆爱卿抽空走一趟晋亲王府吧。”

这种事难道不应该是他身边的内侍走一趟吗?让骆沛山去,用意其实已经很明显。

“臣遵旨。”骆沛山恭敬的应了,半分不适都没有。

对骆沛山而言,这还真不是个事儿,送句话而已,送到了,就能拍拍屁股走人,孙女哪里不用他的劝慰,这事儿更是不用自己插手,等着看戏就成了。

散了朝会,李鸿铭去了苏贵妃那里,柳王妃已经在了。

显然,苏贵妃已经将事情了解了,他对这事儿的在意程度,远远比李鸿铭跟柳王妃更甚,因为她知道,有些“毛病”那就是查不出来,任你如何折腾,那就是不能生,就算以前能生,就不代表一直能生,因为这“毛病”随时都可能得。

苏贵妃这时候看上去非常的冷静,冷静到将外界的一切都给屏蔽了,然后像是在猛然间意识到还有人在,“你们先回去,等我消息。”

睿亲王夫妻彼此看了看,他们都发现了,今日母妃很不对劲,不过苏贵妃是什么性子,他非常的清楚,也不多问,因为问了也不会有答案,只好告辞。

等到他们离开,苏贵妃将身边的所有人都给遣了出去,而后,原本维持的冷静在瞬间崩塌,脸上一下子惨白,细细汗珠出现在额头鼻尖,整个人甚至坐不住,俯身趴在华丽的座椅上,呼哧呼哧的喘着气。

苏贵妃咬紧牙关,好半天才缓过来。

随后,苏贵妃坐起身,喃喃自语,“是你在报复吗?因为本宫给你儿子下药,所以,你也要本宫的儿子绝嗣?明明已经好久了,久到本宫都已经忘记了。是啊,好久了,如果真的是你,如果你真的知道,早就该动手了。”

苏贵妃揉揉太阳穴,她已经很久没睡过好觉了,事情一直都没能再顺遂起来,可谓是殚精竭力,偶尔甚至有些癔症,不怪她在知道儿子什么可能出了问题后,反应这么大。“好姐姐啊,本宫可以全心全意的照顾渊儿,但是,谁叫你死了那么多年都还一直霸占着皇上的心呢,渊儿就算是鬼子,威胁依旧很大,所以,本宫只能以绝后患。你也别怪本宫,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换了你,你也会这么做的。——来人……”

门外守着的宫人忙进来,“娘娘。”

“传话,让苏老夫人进宫。”

“是,娘娘。”

苏老夫人动作也快,苏贵妃拉着亲娘叙话,大概半个时辰。

苏贵妃知道有一个人能够确定自己儿子的情况,而这个人就是前年在白龙寺“救了”李鸿渊的那个游医,所以说,苏贵妃当初在知道大白猿从河里捞走了养子,内心里半点都不怀疑,因为这个游医,苏贵妃曾经亲自见过,而对方的医术,更是亲自领教过,真正的见识过什么叫“活死人肉白骨”,晋亲王府的那个年轻府医厉害吧?但是与那位比起来,苏贵妃当真觉得龚九不够看。

那么不巧的是,游医欠了她一个小小的人情,给了一件信物,那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她还没嫁人。但是,那游医说过,只要他还活着,他可以在不违背道义的情况下,出手一次,之所以这么说,游医无名无姓,居无定所,走哪儿算哪儿,想要特意的去找寻他,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信物,交到特定的地方,三个月内会出现。

三个月,看上去时间似乎太久了一点,但是,人家可能到深山老林,而且又不是什么神秘组织,还有人专门给他送信物,所以,三个月能出现,已经非常的给力了。

这么多年,苏贵妃一直将信物好生收着,原本准备在大位确定之后交给儿子,那时候不管坐上皇位的是不是她儿子,想来或许都能有作用,不想,在这个时候用到了。

信物被苏老夫人带出宫了,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

对于这件事,苏贵妃倒是并不怕会有后续麻烦,首先,那游医并不能知道她的身份,其次,这么多年了,那样的人又哪里会记得一件对他而言很平常的信物都是给了谁。事实上,苏贵妃当初不是没想过要留下对方,奈何,刚刚露出了一点这样的心思,转眼间自己就晕了,醒来时,对方早已不知所踪,甚至无从寻找。

这事儿暂时如此,苏贵妃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自己养子要选侧妃的事情,让人叫来她着人精心调教的准备给养子的两个宫女。

两人恭恭敬敬的站在苏贵妃面前,神情怡然,大方得体,别说神韵,便是长相都与靖婉有点像。两人现在看着这样,但是,脱了衣服之后,苏贵妃觉得,便是女人见了,都要心肝颤,想要与之好好的厮磨一番,更别说男人了。

调教有成,本来想着要找个什么理由将人送过去,现在瞧着是不用了,等选定了侧妃,直接将她们送到那二人跟前去,再带入晋亲王府,还免了她来做恶人。

对这事儿,苏贵妃很自信,毕竟是她送去的人,她一是贵妃,容不得拒绝;二是想要做好她的“儿媳妇”,有她撑腰抗衡晋亲王府,自然得巴结讨好她。

总算是成了一件事,苏贵妃心里略微畅快了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