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戾王嗜妻如命 > 第496章:事毕,因果皆明

戾王嗜妻如命 第496章:事毕,因果皆明

作者:昭昭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36:36 来源:言情小说阁

“是是是,你最有理,那么,晋亲王爷,这事儿之后,你又想做什么,不如提前给我提个醒,让我心里也有个准备。意下如何?”靖婉笑道。

李鸿渊煞有其事的摇摇头,扬起笑容,“不能说。”

靖婉耸耸肩,表示无所谓,这种事情,早就不是第一次了,习惯就好了,靖婉的好奇心都没有最初那么强了,反正,时间到了就能知道了,最后的结果,大概也就三种,平静,惊,喜,不会再超出这个范围的,就是不知道这一次又是什么。不过,瞧着他的笑容,是喜的可能性比较的高,那么就好好的等待吧。

不管京城多热闹,不管西北多残酷,靖婉他们在庄子上的日子倒是差不多,大家都没空管他们,而到隔壁庄子上的人,也因为最近乐成帝肝火太盛,大多数人都被家里的大家长警告,出门的次数减少,来了也绝对不会找事,休闲,休闲,纯粹的休闲。好像跟靖婉他们一样,影响似乎都不大。

就在这种情况下,前去查询大批粮食去处的人回归,又掀起了大风浪。

几十万石的粮食失踪,不被发现还好,一旦被发现,细查之下,肯定都会有蛛丝马迹,毕竟那么多的粮食,不可能凭空消失,也没人能做到无声无息的将它们运走,所以,最终只能说,是今年动了粮仓的人倒霉。

这种事情,想也知道,不会是第一次发生,但是,今年的人,或者说去年秋收之后,有人的贪婪之心倍增,胃口太大,只是一直都相安无事,等到时今年秋收,事情就可以摆平了,结果,发生了大战,粮仓被提前打开。粮食已经拿不回来了,自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济于事,只能期盼不会被查出来,或者,上面的人不会将自己丢出来顶罪。

出去的时候,户部的人脸色不太好,回来的时候更是灰头土脸,甚至连待遇都完全的变了,足见,这次大量粮食失踪,极有可能是“监守自盗”,跟户部尚书或许没有关系,只是看他那颓丧的模样,要么就是恼怒“自己人”不争气,要么就是参与其中的某个重要人物与他有莫大的关联。

不过因为乐成帝的刻意压制,事情爆出来的时间相对较晚,毕竟,在开战最初,做下这些人的人都知道迟早要被发现,所以,趁着这几个月的时间,都在尽可能的扫尾,虽然不可能完全被扫干净,但是很多证据的确是找不到了,因此到最后,可能只是会被丢出一些相对重要的角色,真正的自愧祸首或者从中占利最大的人反而会逃脱一劫。

忙了那么久,没抓到主谋,不少人心中还是郁闷。

骆沛山就算是身子骨好,但是终究是上了年纪,一路劳累奔波,回到家的时候,情况不是太好,身心都疲惫。

骆沛山原本也是严于律己的人,当天的事情,轻易不会放到第二天,这一回回来,却是直接回了主院,不想动弹。

只是才歇息没多久,就有下人来禀报,晋亲王府的府医,奉王妃的命令来给骆尚书诊脉。

有这么孝顺的孙女,便是累,心里也熨帖,身体似乎都松快了不少。

龚九给骆沛山诊了脉,没什么大问题,基本上还是因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减弱引起的,好生调养一段时间,不会影响寿数,只是身体会不会有所变差,却是不敢保证,毕竟,这人的情况真的不好说。

龚九给骆沛山扎了针,缓解身体的不适,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效果,骆沛山明显的感觉轻松了许多,大大的舒了一口气。

龚九又开了药,不管是出于医者心,还是主子的吩咐,都多叮嘱了几句。

就算是王府的府医,骆家的人依旧比较的恭敬,因为骆荣彦这一辈的都还在衙门,是骆靖德骆亲自将人送出去的。

回去的时候,就挺骆沛山在那里说,孙女好啊,孙女是贴心的小棉袄啊,对一堆孙子那是各种嫌弃,对还没回来的几个儿子也是一通数落,瞧着那意思,等他们回来,大概又要进书房,接受父亲大人“爱的教育”了。

几个孙子都是明智的选择闭嘴,默默的听着,这时候敢开口,他们现在就要接受“爱的教育”了。

不过,晚上的时候,骆尚书倒是没训成儿子,因为他那立志要往上爬的二儿子,这一次着实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骆荣彦想当一个好爹,成为女儿的后盾,自己的喜好都摒弃了,一直都是早出晚归的,在二三月的时候甚至还离开京城了一段时间,后边又有几次,但是好像也就那样,没干啥正事,因为是晋亲王妃的爹,同僚跟上司倒是更敬着他、捧着他几分,原本就是闲职,更不会让他做什么,便是在这个别人都忙翻天的时候,似乎依旧没他啥事儿,他这般要如何的上进?

骆沛山也忙,懒得管他。或许也有几分想要看看他到底能干出个啥名堂的意思在里面。

按理说,想要上进,便是没事做也要找事做,骆荣彦的确也是这样的,只是,不太走寻常路啊。

所以,骆沛山也没想到,竟然真的被他不声不响的做成了一件大事。

骆沛山翻着手中跟账本一样的东西,上面记载着某年某月某日,从哪儿到哪儿运了多少粮食,价值几何,还有从哪个粮仓出的,甚至连负责卖出去,以及对方接头的人都有,比起一般的账本,可谓是粗糙,但是,比起骆沛山他们出去一趟带回来的讯息,这玩意就不知道详尽了多少倍,一直翻到最后,有一个总额,跟没了的那批粮食数目悬殊非常的小。

骆沛山瞧瞧“账本”又瞧瞧自己儿子,心里边还真有点莫名的复杂,“你怎么会留心这个的?”

“我在户部没什么事,但是既然想做点什么,自然要明白自己所处环境中最基本的东西,没事儿就去翻看那些账册,起初也没看出什么门道,之所以会留心,是因为户部有一胖小子,嘀咕粮食的重量怎么不对,我就问了一句,他说,据他所知,进入粮仓的粮食,都是统一的麻袋盛装,各种粮食装进入后会是多少分量,各有各的数,但是相同的粮食分量都应该差不多,账册上每一袋的重量与正常情况悬殊不大,最的总数却悬殊得多了点,我就意识到,粮食可能有问题。随后发现,有问题的基本上都是后来复查的账册,最初入粮仓的账册并无这样的情况,因为账册的数量庞大,混杂在一起,复查的时候,粮仓里少有还是满仓的情况,因此,大概才没有引起注意,花了些时间,整理了近十年的账册,每年都有问题,只是多少的关系,今年的数量尤为大一些,但是最严重的还是七年前的。”

骆沛山指尖敲着桌子,他虽然不在户部,但是对于各部的事情,他其实都了然于心的,也就是说,不管将他丢到哪个部门,他都能混得开,户部每年收上来的粮食,除了最初入仓,后面还有至少两次的复杂,复查时间在下一次入仓之前,只是粮仓不可能只入不出,有些粮仓不用等复查就已经没了,入仓跟复查的人不是一批,然则,真正认真一袋一袋的复查的,还基本上没有,这里面要动手脚,实在是太容易。

而出了问题的,次年就说漏了水啊之类的原因,将假粮处理了,换上新的,万事大吉。

“因为有问题,所以你就去查了?”

“是。”

“你年纪也不小了,做事儿倒是跟毛头小子似的,想一出是一出的冲动,你有没有想过,万一被那些幕后的人察觉,你甚至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乃至祸及全家。想过这些吗?”

“爹,我自然是想过的,去查之前,我做过准备的,就算是户部的账本,我也是有什么看什么,并非专挑一种,看的时候也从不做记录,不会被人察觉的,出京也是找的合情合理的理由,没跟任何人提过,便是跟在我身边的小厮,都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而且我出京的时间也不长,按照常理,那点时间根本就查不出什么。”

骆沛山有点意外了,“那你是怎么查的?”

骆荣彦突然摸了摸鼻子,有点尴尬,“爹,那什么,不管什么地界,都总会有一些三教九流不是。这些人知道的事情多,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那些东西的价值,左不过就是花点钱财。”

骆沛山笑了,不怪他这儿子会不好意思,这儿子一向光风霁月,有时候那就跟仙似的,一向不屑与很多人为伍,让他去接触三教九流,却是有点难以想象,但是,能做到这个地步,也足见他的决心,不过,也能看出,这二子当真想做什么,也不死板,灵活,也足够的谨慎,最早,这儿子是他最为看好的,后面没法,放弃了,现在反倒给了他大惊喜,只希望不会再次反复。

“行,这事儿交给我了,后续我会处理,功劳什么的,你就不要指望了。既然你是真想做事儿,回头我给你的位置稍微动一下,太好的职位不要想,只不过不会再闲着,这一次户部将会大动,位置一时半会怕是填不满,因此,你在西北的这一场战事上,如果能做出点成绩,战事结束后,兴许还有你的位置。”

“爹,我都听你的。”

“你早听我的,能到现在还混成这样?能让你闺女还要认个义母才能做王妃?”骆沛山没好气的说道。

骆荣彦闭嘴不接话,说下去,他就是个不孝子,不称职的爹。

“行了,回去歇着吧。”骆沛山说起以往的种种,又开始不待见他了。

只是,骆荣彦离开之后,骆沛山也在犯愁了,这“账本”的来历到底要怎么编造,怎么出现才合情合理?

想了半天,没什么好的办法,干脆就撂手不管了,回头交给晋亲王,孙女婿嘛,不用白不用,而且他们这些人都是为他效力,遇到麻烦的时候,不找他找谁?对于给“主子”找麻烦这种事,骆尚书也是心安理得得很。

在李鸿渊得到东西的时候,尤其是知道出自岳父的手笔,当真是有些意外,他这岳父这算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过,不管是不是,有这东西在,能揪出来的鱼倒是能变大不少,至于要怎么让它合理的出现,呵呵,不都说了,找人背锅这种事,晋亲王一向是个中好手。不过,不能原封不动的拿出来,现在的时局,不太适合弄出太大的动乱,至少,户部尚书要留着,所以说,别看户部尚书那颓丧样,心里边还不知道怎么想呢。然而,就算是留着他,也最多留到西北战事之后。

李鸿渊动笔改了改某些地方,然后,丢给下面的人誊抄一遍,“弄好之后,‘送去’给胭脂的韵娘。”

靖婉给这位被拖下水的曾经赫赫威名的和阳公主点蜡,江湖早就没了她的传说,只是赚点钱来花花,还是被拖出来溜溜,趟一趟浑水,不知道头晚上还是好好的,第二天就在桌上发现了一本了不得的东西之后,会不会各种暴躁。

韵娘倒是没有暴躁,只是那张风韵犹存的脸有些狰狞,他娘的,她一把年纪了,都还不得安宁。

不过,事情已经落到她的头上,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她的国家,自然不允许那些蛀虫危害这片土地。

平复了心中的火气,韵娘二话不说,又直接的找上骆沛山,没办法,谁让她跟骆沛山是“老情人”了,有事情的时候,当然是找熟人,废话都不用那么多,直接扔过去就完了。

所以说,兜兜转转一圈,这东西还是落到他手上,骆沛山的表情还真有那么点精彩。

不过,骆沛山听着韵娘瞎编乱造的说这“账本”的来历,心里边更加的微妙,勉强控制着脸上的表情,嗯嗯啊啊的应承着,而韵娘在骆沛山面前,也不是那花枝招展的风尘勾人模样,脾气相当的暴,捋袖子拍桌子,没有半点女人样。

骆沛山觉得头疼,要说韵娘这样的人,才是他最不擅长应对的人,所以,不管是几十年前,还是现在,每每相对,他都只能甘认下风,这女人,能躲,他都尽量的躲了。晋亲王选谁不好,怎么偏偏就选她呢?这是在报复他将烫手山芋丢给他处理?

好吧,这山芋不管之前是不是烫手,这么转一圈,骆沛山拿在手里也半点感觉都没有了。

等韵娘离开之后,骆沛山因为发现册子换了一本,就翻开看了看,发现了其中的变化,很快就明白了晋亲王的用意。

骆沛山摸摸胡须,你说,这年纪轻轻的,处理事情怎么就这么老辣呢,有些时候,他们这些老家伙都自愧不如,面对这样的晋亲王,简直就觉得他比乐成帝还像皇帝,而且是坐惯了那位置,对天下事都游刃有余的皇帝,简直天生就是皇帝料啊。

只是,骆沛山在离开书房的时候,发现众人看他的眼神似乎有点不对。

带着点不可思议,尤其是丫鬟,看他,简直就像是在看负心汉,带着点愤愤,还有点说不出的失望。

骆尚书表示,当真是莫名其妙,他做什么了,一个个这般的表情,而且,一群下人,这样的看自己的主子,像什么样子?

“祖父,听说你养在外面的女人找上门来了?我们都当你是个好的,没想到一把年纪了,居然,居然……要让祖母知道了,她该多伤心。”骆靖博几兄弟联袂而来,而骆靖博,大概是受到靖婉的影响,对骆沛山没有原本那么畏惧,偶尔还能“出口不逊”,现在这会儿,为了给祖母讨公道,着实有点不客气。

骆沛山吹胡子瞪眼睛,也总算明白了下人们是怎么个意思,抬手照着骆靖博的脑袋就是一巴掌,“混账东西说什么?那是胭脂的老板,什么叫我养的女人?我养的女人还跟你妹妹合作卖胭脂水粉?她找我是有事,正事,知不知道?”

骆靖博也是委屈,“祖父,君子动口不动手,你说了,我们不就知道了。再说啦,一个女人找上门,谁能往正事上想啊?所以,这事儿它也不能怪我们啊。”

“事情没弄清楚就人云亦云,信口开河,你难道不该揍?女人怎么啦,女人就不能是正事了?你们还瞧不起女人是吧?有本事到你们祖母,你们媳妇儿面前去说道两句,看看她们会怎么样?”

“祖父,知道你厉害,但是也不能这么歪曲事实啊,什么叫我们瞧不上女人?”

骆沛山呵呵冷笑,“你们也知道什么叫歪曲事实啊,我还当你们不知道呢。”

骆靖博还想再说,被骆靖德拉了一下,“祖父息怒,你别听三弟瞎说,我们就是好奇,过来瞧瞧而已。”

骆沛山的脸色也未见好多少,皮笑肉不笑,“好奇?行,当年和亲北匈奴的和阳公主知道吗?就刚才那位,从来都只有她养男人的份儿,哪个男人能养她?去,她面前去说两句,看看你们有几层皮被她削。”

大名鼎鼎的和阳公主,他们这些读书人,那绝对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在他们的印象中,那就是一个相当另类而又彪悍的女人,虽然一开始就怀疑她还活着,没想到居然就在京城,瞧着跟祖父还是老相识。面对她?止不住的就抖了抖,不过一想到那位公主的花名,几个人瞧自家祖父又有那么点不对劲了,祖父,你确定你们曾经没滚到一起去过?

那眼神不要太明显,骆沛山险些被气了个仰倒,抄起手上的册子,啪啪啪的三下,三个人,一个都没少,吃了“书板”,“全部都给我去书房等着,我进宫一趟,回来后考校你们,如果不过关,呵呵……”

这一下,三兄弟彻底的蔫了,那什么,祖父当年就是探花,而现在文学造诣,跟大儒叔祖有得一拼,他们可是见识过他们在一起探讨的场面,那可谓是刀光剑影,你来我往,他们这些人,连插嘴的份儿都没有,所以,当真被祖父逮着认真考校,大概会死的很惨,早知如此,何必刚才呢?

骆靖德跟骆靖明看着骆靖博的眼神都有点“幽怨”:三弟啊,你说,要怎么办吧?

骆沛山直接找上乐成帝,将册子交了上去,听到骆沛山说起来历,乐成帝面上有点意外,“骆爱卿跟皇姑姑熟识?”

“回皇上,曾经还在任上的时候,与公主殿下有过数面之缘。”

对于那位小姑姑的作风,乐成帝自然是知之甚详,他不相信仅仅“数面之缘”,遇到什么事儿,那位小姑姑会直接找上骆沛山,显然不会是那么简单。显而易见的,乐成帝也跟骆靖博他们一样想歪了。

自家孙子可以随便教训,皇帝显然是不行,所以,骆大人干脆低眉敛目,就当不知道。

玩笑归玩笑,笑了也就过了,正经事情要紧。

乐成帝翻阅册子,越看脸色越冷,“朕倒是不知道,朕耗费那么多俸禄,养的竟然全是一群蛀虫。如此也就罢,还让朕丢脸丢到皇姑姑那里去了,皇姑姑早就不问世事多年,这两年却是接连出手,朕这个皇帝,还有什么脸面!”

所以说,重点还不在册子上,而是你的面子上?

骆沛山已经不想说什么了,反正已经对现在的皇帝彻底的失望。

还好,乐成帝并没有将册子扣押,而是转给了刑部与大理寺,让他们该怎么办就是怎么办。

不过,按照骆沛山想法,大概是牵扯到和阳公主,皇上才不得不为,本身未必没有息事宁人的想法。

于是乎,整个户部,右侍郎也被撸了下去,自侍郎之下,中层的基本上去掉了一半,底层的去掉一小半。

户部尚书现在成了光杆一个,其颓丧程度更甚前几日回京的时候,事到如今,也干脆递了折子,请求告老还乡,按照他的说法,户部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也有失察之责,是在无颜再待在这个位置上。

“皇上,现在正是用人之际,齐大人虽有失察之责,却也不能全怪罪在他身上,这人心二字,最是难懂,齐大人身为一部尚书,事务繁多,有没注意到的地方,也是再正常不过,不若让齐大人将功补过,将西北的粮草置办妥当,剩下的问题,不如等到战事后再说。”内首辅第一个站出来求情。

有一就有二,陆陆续续的有人站出来求情。

只是,这样的场景,让户部尚书面上感动,心中吐血,想要以退为进,结果反而要“将功补过”,何去何从,还要等到战后?不都说首辅为人圆滑,八面玲珑吗,怎么现在就不知道领会别人的意思了?到底是在求情,还是在坑人?

你要问阮大人,他或许会告诉你,当然是在坑人,册子上被晋亲王划掉的部分,可都是关于何为户部尚书书的,不过是暂时的放他一马,就真以为自己的尾巴没被抓到,还想以退为进?呵呵,做梦都没这么美呢。

“阮爱卿说得在理,齐爱卿也不必再说什么,办好差事才是正经。”乐成帝一锤定音。

对于乐成帝的心态,李鸿渊其实也把握得很准,当真搭上一个户部尚书,说不得乐成帝会将整件事给压下去,用一个户部左侍郎钓鱼,都钓得他心力交瘁,再来一个户部尚书,他甚至不确定自己的心脏承受能力。

吏部对于四品以下的官员有直接的任命权,因此,骆沛山倒是在第一时间将户部中下层的进行了补充,只是,还是有一部分的空缺,户部的人手负责粮草,到底是捉襟见肘,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抽调人手,所以,绕来绕去,还是到了这一步。

此事终于告一段落,最终的结果摆在李鸿渊的桌案上,完全没有出乎预料。

相对于这些完全就是安排好的事情,靖婉其实对自己祖父的八卦更感兴趣,之前知道发生在骆家的那一段,靖婉可谓是笑得不行,自家三哥的胆儿也是见涨啊。

按照李鸿渊的话,“也就是没那回事,玩笑一场,你才能笑得出来,当真有点什么,就你这眼睛不揉沙子的性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在他看来,男人的风流韵事而已,多大点事儿,可是没办法,自家媳妇就是在意得不得了,最忌讳这个。

靖婉冷笑一声,“能怎么样?我爹照样几个妾,几个庶子女,我还不是没怎么着,轮到祖父,我还能闹腾不成?”

“问题是,你跟你祖母比跟你娘亲近多了。”

“我祖母也不是我娘,没男人的恩宠就活不成。”

“好啦好啦,别激动,那都是外人,外人,我才是你唯一的‘内人’。”

“内人?”靖婉眉一挑,“这话也就你说得出来,要是被人听到了,还不知道怎么想呢。”

“最多就是本王惧内,还能怎么着?”

晋亲王是谁,他都能惧内了,说出去,大概全是笑话。

“现在事情也了了,你接下来要准备做的事情呢?”

“这事儿不能急,须得徐徐图之,该到了就到了。”

“我不急啊,就顺嘴一问,毕竟,到最后,我也就是能知道一个结果,如此而已。”

“倒也未必。不过那之前,倒是可以叫婉婉先看一场戏。”

这一场戏,在第二天就开始上演。

大白日的,所有人都该干啥的干啥,苏贵妃的娘家去突然走水,而且那火势,就跟被添薪浇油一般,非常的迅速,火势也相当的大,若非是白日,还不知道会烧死多少人。

全府的人都在忙着救火,平日皆是衣冠楚楚的人,这会儿全都灰头土脸,满脸的黑灰。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堂而皇之的走进了苏家最为重要的书房,三个人,非常迅速的翻找,还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且一看那手法就是专业的,因为不会没有目的的胡乱翻找,而总是有目的下手,因此,哪怕只是一张纸,也不会是在众多的书中形同大海捞针。毕竟,重要的东西,总会是不是的拿出来看一看,瞧一瞧,而且在藏时候,也会下意识的注意,所以,总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普通人不会注意,经过专业训练的,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也是挑在白日下手而非晚上的原因,白日光线好,蛛丝马迹很难逃脱,所需的时间会少很多。

“找到了,在这里。”其中一人在书桌上最不起眼的一本书里发现了想要的东西。

整体上,也就几十个字,三个人的记忆力都非同凡响,百字以内的东西,看一遍就能记住,再在心里默记一遍,基本上就全无问题。达成了目的,迅速的离开,来之前是什么样,离开后还是什么样,除非主人能在第一时间发觉,否则,随便的动动什么东西,就会了无痕迹,只是,作为这书房的主人,苏贵妃的兄长,有那个眼力吗?

从容的进来,再从容的离开,没引起半点注意。

而后没多久,三张内容完全一致的信笺落到李鸿渊手上。

靖婉凑上去是与他一起看,内容本来就不多,有那一目十行能力的人,甚至看一眼就能足够了,不过,不管是靖婉还是李鸿渊,花的时间都有点长,怎么说呢,跟预计有一些出入,然而,也更加的复杂。

文言闻吗,翻译成白话,内容就有点多了。

傅家跟苏家的祖上,实际上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弟,没错,就是同母。

说起来有点像是红颜祸水,又有点像是两男争一女,上面倒是含含糊糊的,不是很清楚,那个时候,也正是战乱时期,有些礼法什么的,好像也管不了那么多。只是这里,有女先入苏家,诞下一子,而后好像是被傅家人给抢了去,这里面却有一个疑点,苏家的那孩子知道傅家的事情,傅家却不知道苏家,所以说,这个抢,有待考察,虽然苏家从文,傅家尚武,但也不能以此判定不是。

一同随太祖打了天下,因为傅家的战功,一度成为众首,苏家其实也不错,虽然没怎么出力,也没怎么出钱,但是出了脑子,太祖身边的第一军师,就是苏家人,只是最后论功行赏,却没有苏家的份儿。

从纸上留下的东西来看,苏家人认为是傅家人从中作梗,苏家的那个军师,也就是同母兄弟中的兄长,为了救太祖的长子还受过伤,身体日渐衰败,苏家该有的荣耀也没有,认为傅家人都不是好东西,什么都要抢,于是,设下了一条毒计,太祖皇帝酷爱微服私访,在某一日,却遇到一游方道士,是个瞎子,只是不小心撞了一下,就撞出了问题。

道士只是摸了摸太祖的手,就给了一段话,大概的意思就是,李氏为真龙,却有傅氏伪龙在侧,企图窃取龙气,伪龙取真龙而代之倒是不可能,但是,会影响启元的国运,伪龙越强,启元的国运衰败就越快,最后并言明,伪龙不除,启元帝可传六世。

太祖是什么人,当然不能轻易相信这样的话,随后,就派人去查,发现那道士相当的厉害,已经出名几十年,而且是可遇不可求,不太可能是有人专门设的局。

在靖婉看来,那位道士在当时的咖位,就跟现在的了尘大师差不多。

只是,道士是真,太祖遇到的那个却是假的。

然而,太祖想要收拾傅家,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天下尚定未定,兵权大部分都在傅氏手中,如果这时候对傅家下手,会被认是的鸟尽弓藏,极可能被直接反噬,那样的话,实在得不偿失,所以,只能徐徐图之,反正,有六世的时间。

六世的设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苏家的恶毒之处,不会将帝王给逼急了,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掉傅家,一点一点的蚕食削弱,一代代的下来都受尽苦楚,钝刀割肉,可就痛得太多太多了。

只是,傅家的顽强有点出乎预料,而启元的皇帝又一个比一个好名声,中间还有一个皇帝,就跟傀儡似的,哪还有什么功夫对付傅家,因此,这恩恩怨怨,一直持续了这么久的时间。

“帝传六世?皇上是第五世吧。”靖婉觉得有点好笑。

“前世的时候,傅家还有人在,你儿子登不上皇位的可能性为零。”

“就算是给傅云庭三十万大军,他就能抢走你的江山吗?”

李鸿渊只是冷笑一声,他活剐了傅云庭还差不多。“都说了,是苏家编造出来的东西。”

“所以,这事儿现在算是清楚了,你父皇之所以如此烂招,完全是为了给儿子肃清威胁,这么说还算是个好父亲?”

“婉婉说出这话,自己不觉得膈应?”

“好吧,大概还是为了他自己。”

不管怎么说,心中有点复杂难言。要说苏家狠毒吗?但如果真的傅家阻拦了苏家的前程,苏家这么做好像也不为过,但是,靖婉总觉得,这里面或许不是那么一回事,总感觉里面似乎还有一直黑手,阻了苏家,断了傅家。只是,猜测也仅仅是猜测,那时候到底是什么情况,早就不可考,里面的是是非非,谁对谁错都说不清了。

不过,李鸿渊非要将事情算到苏家头上,那也只能算是苏家倒霉了,惹到了完全不讲理的活阎王,说起来,也不能完全说活阎王不讲理,毕竟,他至爱的人,确实是因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而丧命,而且是惨死,那么,与之相关的人,必然都不会有好下场,而且活阎王小心眼,爱记仇,就算今生没发生,但是苏贵妃依旧想对靖婉不利不是,新仇旧恨就一起算了。

“对了,阿渊,苏家那一把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大白天的,人都醒着,烧起来可是不容易,而且又不能堆起柴堆泼上油。

“窗户纸上提前动动手脚就好了。多简单的事情。”

所以说,在活阎王心里,世上就无难事,随便是什么,动动手指头就能解决?“就没有你觉得比较难,要花费心思的事情?”

“有啊,把你娶进门。”

所以,自己这是又被甩了一脸的甜言蜜语?靖婉扑到李鸿渊身上,狠狠地咬一口,这也太犯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