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戾王嗜妻如命 > 第517章:背主?择良木!再考

戾王嗜妻如命 第517章:背主?择良木!再考

作者:昭昭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36:36 来源:言情小说阁

“行了,小爷没兴趣跟你们这些人弯弯绕,知道你是那个本该被流放的苏名章。王爷让我告诉你,去见你想见的人,就要有把自己命搭进去的觉悟,安分守己或许还能保你一命。对于你的真实身份,也别否认,怪烦人的。”

话已经说得这么直白,苏名章也不是傻的,浑身僵硬,不过他们这样的人向来都是生性多疑,还想就算是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却还想再进行最后的确认,垂死挣扎一下,“你说的王爷是谁?”

贺识海啧了一声,好似颇为无语,“所以说,小爷我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些文人,说话拐弯抹角,半点不干脆,临到头了,事情明摆着的,心里边儿依旧不能爽快的承认,磨磨唧唧,没完没了。”

苏名章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他心里边儿何尝不是同样讨厌贺识海这样的人?不过,心中的确已经有了答案,他不爽快?瞧着贺识海也不会给他一个痛快,所以他也不再继续纠缠这个问题,然而还有一些事情,他不得不问清楚,事实上,他对自己的生死看的并不是那么重,在金蝉脱壳的时候,不也不能百分百的保证不会被人发现,但是他并不想因为自己就带了全家全族,“我的家人呢?王爷打算怎么处置。”

“苏家有点能耐的也就你一个,其余的那些废物,你认为王爷会怎么处置?”贺识海觉得,问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在降低王爷的格调,不过是一群小虾米,王爷还能放在眼里?

苏名章听明白了,但是事关全家老小,他不可能在不能得到准确答案的时候,就草草的下了决定,他曾经就是玩文字的老手,凡是说话留一半,到最后,只要一句“没说过”就打发了,因此,不得不郑重。“我要明确答案。”

贺识海瞧着对方,带着点看蠢货的意味,“苏名章,原本小爷以为你是个聪明人,现在瞧着也不过如此,你是以什么立场问出这话的?”

瞬间,苏名章脸色惨白,的确,现在人为刀俎,他为鱼肉,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连拼个鱼死网破的资本都没有。

贺识海挥挥手,“小爷也不与你多说了,先走了,你自己想清楚,反正你的命在你自己手中,怎么做完全看你。或许你可以试着挑战一下,悄悄行事,看看会不会让王爷知道,不过,你当真做了,大概没有第二次机会。小爷我倒是挺期待你能做出一点儿不一样的选择。”贺识海最后给了对方一个颇为嚣张的笑。

“贺家不是一向不都是自诩纯臣吗,贺小将军这又算什么?”苏名章心中愤恨难言。

要说贺识海就算是被李鸿渊狠狠调教了一通,但是没有遭遇家族巨变,所以,本质上依旧是个混不吝的,不喜欢文人的弯弯绕,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完全听不懂,“啧,小爷是小爷,跟贺家有什么关系。”把柄这种事,他也不会轻易的递出。

苏名章站在原地,久久都没有动弹,他现在脑中一片混乱,理不清头绪。

“哟,这不是苏……,对了,苏什么来着?”肆意轻佻又不屑的声音。

边上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嬉笑声。

苏名章因为他们,猛然间回神,脑中的混乱好似在顷刻间消失,回头看向这些这两三日时时刻刻都不忘针对他的人,明明是一群大老爷们,在苏名章眼中,简直比某些尖酸刻薄喜欢斤斤计较的妇人还要惹人厌恶,有一句话叫做,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些人,却连这两者都还不如,他们却都是军中的不同阶层的将领,实在是太难看了。

不都说,军中男儿豁达,生性豪爽,不拘小节,磊落坦荡吗?这样的人,苏名章还真没见到多少,也或者是他倒霉,碰到的都是小人,毕竟,真正的男儿大丈夫,又怎么会如此行径。

对上苏名章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禁声,那眼神阴狠,像萃了冰渣子,透心凉,叫人心生畏惧。

说起来,苏名章曾经到底是户部侍郎,身居高位,能比他官位高的人,还真没多少,算起来也是实打实的上位者,常年积威,当真是气场全开,足以威慑很多人,这一刻,苏名章显然是未曾收敛的。

苏名章转身离去,有些事情他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等到苏名章离去,方才的那些人才逐渐的醒神,当意识到自己居然被对方一个眼神给吓住了,恼羞成怒,面露阴狠,“呸,什么东西,真以为贺小将军找上来,就攀上贺家了?”贺家是纯臣,怎么可能对东北军以外的武将示好。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个机会找回场子,不然自己的面子往哪里搁。

苏名章这一次动作迅速,只花了不到一个晚上,很多事情就已经想清楚,想清楚了自己的前路。

事情一旦成功,不说再进一步,却应当不会比现在更凄惨,而他的家人不说富贵荣华,至少能够平安喜乐,他的儿子在日后或许还能有机会再爬起来,恢复苏家的荣誉。

苏名章相对隐晦的找上晋亲王,比较之前准备去找睿亲王周密而详细的计划,他此次的行动却是不怎么走心,显得有几分随意,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他对“新主”的“考验”,当然,这个想法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笑话。

苏名章已经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然而再一次的出乎他的预料,他的请见,几乎在被报上去后第一时间,晋亲王就见了他。

苏名章心中又滋生了异样情绪,他怀疑自己的猜测是不是错了,或许晋亲王并不如同他想象的那般手眼通天,他手底下可用的人也并不是那么多,他从一开始算计自己,或许就是为了将自己收入麾下,而不是要废掉对手的一颗好用的棋子?

然而这样的念头在见到晋亲王之后,就彻底的打消了。

苏名章见到了一个与印象中截然不同的晋亲王,没有戾气横生、唯我独尊,没有高高在上、蔑视众生,也没有清冷矜贵、目空一切,有的只是智珠在握,运筹帷幄,看透一切的睿智,所有人或物,在他眼中似乎都不存在秘密,这样的感觉比之完全的情绪外露,单纯的心狠手辣,叫人更加的畏惧。

苏名章震惊当场,久久不能回神,心中只剩下唯一的念头:这,才是真正的晋亲王!

李鸿渊收回目光,继续慢条斯理的翻着手上的信件,“你来找本王,所谓何事?”

“欲为王爷尽绵薄之力。”

“怎么,你这是准备背主?”李鸿渊语气不变,白水一般冷淡。

苏名章只觉得一股子凉气,从脚底板直往上窜,额头上也渗出细细密密的冷汗,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一个不好,说不得连之前好不容易保住的小命都要再搭进去。“私以为,当是择良木而栖。”

“本王是良木,却未必有你栖息的地方。”李鸿渊提笔沾了墨水,随手的写了什么。

“不求攀高枝,但求良木下一小片立足的阴影。”

“你倒是个没追求的。”李鸿渊搁下笔,看了他一眼。

苏名章心道,不是自己没有追求,而是自己处境尴尬,欲求功劳只为“折罪”。

“本王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什么承诺都没有得到,苏名章自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正如他自己所想,是为了“赎罪”,也是自己送上门的,本就贬低了自身的价值,如此这般,如何能要求对方予以承诺?苏名章内心慢慢的苦意。

只是没有承诺也就算了,似乎连同是否接纳他也没有言明,这样如何是好?难不成真的不打算用他?要知道自己在睿亲王那里,可谓是举足轻重,知道很多的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加以利用,必然事半功倍,换成其他任何一位皇子,只怕是都会紧紧的拽在手中,然后想尽办法的榨干他的价值。

如此这般,或许只能说明,他在晋亲王眼中,真的只是可有可无;又或许是晋亲王给他的考验,等着他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投名状,毕竟,只是上下嘴皮子一嗑,没什么用处。

然而,最莫可奈何的就是现在这种什么提示都没有的情形。

面对晋亲王,苏名章又不敢继续的追问下去,因此只得悻悻然的离去,之后要做的事情,还需要自己琢磨,只是自己琢磨着行事,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到底是做到最好?还是更好?

舒苏名章离开之后,靖婉从旁边的隔间中走出来,看着门口的方向,若有所思,“阿渊,你说,这苏名章会怎么做?”

“不管怎么做,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靖婉心中了然,果然,只要是苏家算计的傅家,连累了“她”,只要是某人将这一笔账的一部分算在苏家头上,苏名章就不可能再回到原本的位置,顶多就是让他们保住小命,日后抄家的时候,多给苏家留点钱财,或许对于舒苏名章而言,这已经够了,经过了长达数月的艰辛,想必对于他而言又是一种难得的深刻的体验,那种从富贵窝养出来的金贵已经磨灭的差不多了,但是苏家的其他人可就未必了,毕竟苏贵妃宠冠后宫二十多年,苏家同样是水涨船高,虽然比不得其他世家豪门,但是内里的富贵荣华,只怕是没有多少人能够比得上,如此这般,突然间变为普通的平民百姓,那样的落差,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或许都能将之逼疯。届时怨天尤人,相互指责,原本看来只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毛病,比如贪财,这时候就会无限的放大。

那样的场景几乎可以想象得到。

所以,不管苏名章做什么,苏家注定了不会好过。

因为他们不会知道,真正的贫穷其实是源于内心。

“只是我觉得,如果真的有能力,用一用倒是也无妨。”正所谓社会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有劳动力不用,多可惜。

“只做事不给好处?嗯,为夫知道了。”

知道什么,她是这个意思吗?别乱说啊。

苏名章本质上也是一个狠人,心中也有了决断,也就不拖泥带水。

于是,望眼欲穿的睿亲王终于等到了他手下的这一员大将。

睿亲王常年披着温文尔雅、礼贤下士的外皮,更何况苏名章还是他的表兄,对待他自然又格外不同一些,这时候完全的放下身段,就跟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嘘寒问暖,表示各种担心。

对于苏名章而言,睿亲王这般模样,也是早已习以为常,以往并没觉得有什么,现在看来,心中的想法却莫名的发生了一些改变。只是用这样的外皮来笼络下面的人,感觉上就比晋亲王低了不止一个档次,不管是从手段还是能力,似乎在这一点上显出了天渊之别的差距。

“名章,这数个月让你受苦、受委屈了,都是本王的不是,是本王能力不够,保不住你。本王当真是羞愧难当。”睿亲王脸上万分的愧疚,好似就差将自己的心挖出来,以表真诚。

苏名章心中只剩下两个字,那就是:过了。没错,睿亲王身为封王的皇子,手握大权,背后有极多的拥护者与强大的靠山,真正的人中龙凤,理当高高在上,即便是礼贤下士,也该有一个度,但是现在这个度已经过了。

投效新主,在心态全然的改变,所以再面对睿亲王的时候,总是带着对比,然后挑剔出诸多的不足。

苏名章是什么人,宦海沉浮多年,虽然可能还是比不上某些老狐狸,但是,他的的确确是吃这一口饭的人,三十多年的人生中,唯一出差错的,大概也就是那个让他栽跟头沦落至此的女人——尽管,那应该是别人的设计,但是,他自己确确实实是因为那一张脸才上当的——真实的情绪轻易不会外露,这个时候与睿亲王上演一场“君臣相得”的戏码还是得心应手。

睿亲王演一出对下关怀体贴,他就能演一出对上的肝脑涂地。

睿亲王或许有很大的做戏成分在里面,但是倒也没有带着别样心思,然而苏名章就不一样,他从内到外都是在演戏,没有一点真情在里面,同时他对睿亲王还带着一些微不可察的试探。

苏名章想要知道自己去找晋亲王的事情是否被睿亲王知晓。

而试探的结果苏名章还是满意的,他基本可以肯定睿亲王一无所知,仔细想想,似乎也不难理解,毕竟睿亲王向来做事小心谨慎,而且对自己信任有加,在他派人不能接近自己的时候,肯定会将人全部的撤离,而不会在自己的周围加以“监视”,怕的就是会被其他人发觉,从而察觉出双方的关系,不仅会损坏利益,破坏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的棋局,还可能会牵累到他自己。

相反,如果睿亲王有所察觉,依照苏名章对他的了解,他不可能将情绪控制到这种程度,睿亲王还没这么深的城府,睿亲王本质是什么样?也只想看似大度,其实心胸狭隘,容不得背叛,比之康亲王也好不了多少。

不过这不也正好证明了,晋亲王或许真的是手眼通天,将事情掩饰得很好。

关于西北的事情,睿亲王了解并不多,所以需要从苏名章上得到确切的消息,以便他进行下一步的行动。而就苏名章而言,对于内部的消息依然不算很清楚,从始至终他都是被隐瞒,处处处于全然不知的被动。不过在知道某些事情之后,依照他的智商,一些事情,还是可以推断出来,只是那推断的结果,现在自是不能告知睿亲王。

苏名章三分假七分真的糊弄住了睿亲王,而后,从睿亲王那里得到了一些不错的消息,但是只是这样,用来做投名状还远远的不够,害得另外想想办法,而,说了正事,自然需要关心一下私事,就好比他的家人——这一点关心为真;再比如柳王妃以及新出生的睿亲王世子。

提到那个孩子,苏名章明显的察觉到睿亲王面上一闪而逝的异色,很好,什么都不用说了,就凭这一点,他已经知道现在的睿亲王小世子不是柳王妃的孩子,果然还是走了那一步棋,混淆皇家血脉,一旦被揭露,必然引得皇上雷霆震怒,加上此前的种种,皇上已经对瑞亲王的感官下降了许多,再来这么一桩事儿,显而易见的,必将给予睿亲王以及贵妃娘娘沉重打击,或许就此一蹶不振,这样一个争夺皇位的有力对手就被废了。

但是如果用这件事作为投名状,那么就还得在慎重的考虑一下,毕竟偷凤转龙这件事,苏家是知情的,或许还参与了其中。

等等,苏名章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本给睿亲王下毒的人会不会就是晋亲王?如果一切都是晋亲王在幕后操作,那么这件事应该是也是知道的,隐瞒就毫无意义,而且,既然下了绝育散这样的东西,生下的那那个孩子,就算是真的,也能是给弄成假的,换谁都会这么做。苏名章心中再一次的犹豫起来,摇摆不定。

“名章,你在想什么?”

苏名章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在想当前的局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事,毕竟不是臣所擅长的,感觉有一些累。”适时地示弱,暴露出自己的弱点,有时候也没什么不好的。

睿亲王沉默片刻,倏然笑道:“总有结束的一天,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显而易见的,你会惨败。

“对了,你与傅云庭之间是怎么回事,他对你的态度,是不是‘太好’了一点?如果是真心的提拔你,不可能对你现在的处境不闻不问,但若是有心害你,又能是什么原因?你该知道的,这个人是绝对不能沾染的。”

——提拔?自己一个半吊子有什么值得提拔的。左不过是他知道自己真实身份,又为晋亲王效力,自然是不留余力的坑自己。面上很是无奈,“臣也不知道啊,大概是在西北的时候,‘某些事’用力过猛,被他知道了吧,这种事情,身为主帅主帅,应该都不会喜欢。”

睿亲王瞬间明白,应该是假造战功,可是,他却不能指责对方做事不小心,毕竟,对方他到底不是这一块料子,而且时间太短,如果多给几年时间,从头开始,一切或许就会不同,再差也会有三成。时间不足造成的“急功近利”。

然而,睿亲王这一刻,因为没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心里不痛快,以至于忽略了一点,如果当真如此,一个底层的百姓,被发现了假造战功,能不怀疑苏不负的身份吗?毕竟,普通人能做出且做到这样的事情?

不过,就算是睿亲王反应过来,苏名章也能搪塞他,到时候睿亲王只会纠结于傅云庭知道多少,在怀疑什么,等等的问题,而不会想到苏名章的头上。

只是如此一来,或许会给傅云庭造成更多的麻烦,不过,那又怎么样呢,苏名章半点不愧疚,同一个人手下的人争功,相互使绊子,多正常的事情,他现在不过是让傅云庭背了一回黑锅而已,相信,有晋亲王罩着,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非但不能指责,晋亲王还出言安抚他。

随后,两人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是在睿亲王心中他们想的事情应该方向是一致的,就是为了他的大业,然而苏名章却是在细细的琢磨晋亲王的脾性与为人。能说往日里所了解到的那个晋亲王就是他伪装出来的吗?不,或许那本身就是他的一部分,只是这样一来,晋亲王的恐怖程度就将再上无数个台阶。

一个集冷酷暴戾,英明睿智于一身的人,就意味着很难欺瞒他,一旦欺瞒了且被发现,下场绝对会异常的凄惨。

苏名章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决定赌一把,就赌对于无关紧要的人,哪怕是参与了一些事情,晋亲王也不会在意。

因此,苏名章想要询问睿亲王,那个孩子到底是什么来历,在话将脱口而出的时候,猛然间打住,这个问题不能问,如果一开始他参与其中,已经知道了,另当别论,现在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再去询问,就不应该了,毕竟这样的事情越少的人知道越好,睿亲王对他信任有加不假,但是睿亲王这个人同样有很多上位者的通病,那就是生性多疑,有时候随随便便一点小事,就可能让他产生某些怀疑,那就得不偿失。

苏名章按下心中的想法,先将此事告知于晋亲王再说,他再想办法,从其他的渠道了解孩子的来历,至于晋亲王什么都知道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他却不能去求证,有些事情,宁愿做一些无用功。

找突破口,肯定要往知情人身上下手,对于苏名章而言,最好的选择肯定就是苏家的人。

理论上而言,苏名章现在这个时候并不适合接触苏家的人,睿亲王也不会允许。苏名章却不以为意,就算到随后被睿亲王发觉,他也完全可以推说是思念家人甚深,情难自控。而睿亲王就算是心中暴怒,面上也会和煦的原谅他,既然已经不会太想你,不为他谋划之后全称也与他无关,苏名章自然也就懒得再去在意他的情绪。

秘密见面又分道扬镳,只是这个所谓的秘密,苏名章并不认为会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此番,一起回京的将领并不会全部留下,他们原本就有部分属于地方,受了封赏,自然就要折返边境继续保家卫国。

按常理,苏名章应该也是其中的一员,不过兵部的人似乎善于揣磨圣意,苏名章自然而然就留了下来,当然,这原本也是睿亲王等人的意思,如此自是皆大欢喜。

苏名章跟曾经的傅云庭一样,都成了一个挂着虚职的闲人,有人着急,于苏名章而言却是正好,毕竟他本来就不擅长武人的事情,有了足够的时间,他就能做一些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当然,现在还有不少的人盯着他,所以只能缓一缓,相信再过一段时间,还能想起他的人,大概屈指可数,毕竟,没人看重,手上也没权利,谁还会去搭理他。

届时,苏名章相信,睿亲王也不会放弃他,反而极为可能转到暗地里,做一些更为私密的事情,甚至是解决阴私,那些事情对于大局而言或许不是很重要,却会非常的要命,而这些,稍不注意,就会成为致命的把柄。

以前做这些,苏名章不会愿意,还会心有怨言,便是睿亲王估计也会认为是大材小用,现在,谁看来都是再合适不过。

而在那之前苏名章已经递上了一份投名状,那就是那些投效了睿亲王的大臣的具体名单,这样或许不算大,至少还是得到了晋亲王的肯定,如此,苏名章也稍稍的松了一口气,就怕自己成了废物。

在所有的事情看似有条不紊进行的时候,迎来了今年的会试。

李鸿渊前世,这个时候西北的战事还没有结束,会试倒是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处在西北的那一片的举人基本没有参加,不过,地理位置也造就了教育程度的不同,每次参加会试的人都不多,而且即便是过了会试,参加最后的殿试,能入二甲的都很少,更别说一甲了,几十上百年都未必能出一个,至少在启元王朝建立至今,最好的成绩也只是二甲第六。

每三年一次的会试,每一次都是顶顶重要的事情,也是读书人最为活跃的时候,不管自己会不会参加,都会参与进去,激烈的讨论,乐此不疲的竞猜最后的名次,那些那些人又被看好,风头最胜的那几个,往往都有自己大批的“粉丝”。

“考题为夫基本上还记得,婉婉想不想要?”李鸿渊一本正经的逗弄婉婉。

靖婉只是斜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且不说他前世与现在有多少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就他自己所言,这个时候,他虽然是在京城,但貌似正处在水深火热中,要应对一堆豺狼虎豹的兄弟,还有那个想要他死的老子,有那功夫去关注会试考题?唬弄谁呢!

谎言被拆穿,李鸿渊也脸不红心不跳,“好吧,会试的题目确实不知道,不过殿试却是知道的,婉婉确定不想要吗?”

“任何事情不到最后都可能发生改变,这一点,阿渊你应该比谁都更加深有体会,如果我没有猜错,在上次的殿试,这考题应该就出现了变动的。再说了,就算题目不变,我那三个哥哥,也不需要用作弊的方式来取得成绩,相反,如果三人的成绩都太好,那不是直接送了一个活靶子,遭人攻讦吗?”

李鸿渊笑了笑,不置可否,大概认可了靖婉的话。好吧,反正一开始就是一个玩笑。

“阿渊,我倒是挺好奇,最终进士及第的三个人。”

“榜眼跟探花都不记得了,至于这状元,你也认识。”

靖婉眉宇一挑,“江万里?”

李鸿渊转瞬冷了脸,冷哼一声,“瞧着婉婉也是很看他。”

又随随便便的打翻了醋坛子,这都成婚两年了,怎么可能还不习惯,这样的情况,他也最多在嘴上说一句,不会真的就做出丧心病狂的事情,所以,靖婉也不以为意。

她知道会参加今年会试的人就那么几个,不是自家三个哥哥,跟骆家有关系那几个同样不太像那块料,那就是现在被很多人看好的江万里了——自家叔祖的最小弟子。

“阿渊既然记得他,想必江万里在日后的成就应该是不错的,至少在你执政期间应该如此。”靖婉的眼眸微微的眯起,“阿渊应该偏爱使用青年才俊吧。”

靖婉既然这么说,那么就表示对李鸿渊有足够的认知,这一点,无疑是取悦了活阎王,将靖婉拉入怀中,阴阳怪气的语调不再,还有心情说起一些事情,“江万里少年成名,当年是他们郡的解元,此次会试乃是会元,殿试乃是状元,货真价实的三元及第,没有一个人有异议,而非为了图一个好彩头,才在最后将他定为状元。”

如此说来,那就是真的厉害了。

三元及第这种情况,可以说当真是非常的难得了,一个朝代未必能出一例,或者几百年都可能没有,即便是出现了,那么都可能跟阿渊所言一般,是为了好彩头,真真正正考出来的,都可以当成稀世珍宝看了,毕竟,现在的科考,越到后面,主观性就越强,而阅卷的人,基本上都是各有各的喜好,能让他们一致的认为好,甚至到了能让他们不得不摒弃立场的程度,可不就是珍宝。

还好,靖婉的这想法李鸿渊不知道,不然,就不是嘴上“酸了”,估计真的要出手将这个“珍宝”给和谐了,反正,在他的认知里,再能耐的一个人,也不能扛起一个国家,而一个国家真的只依靠一个人,那么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所以,能人,也照样可以多他不多少他不少。

三年前就已经经历过自己人参加会试的情况,所以,心态很平和,半点不紧张。

倒是靖婉的四叔,三年前才考上,名次还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又被骆沛山提溜出来训斥,当着一众兄弟侄子的面,骆四爷那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训完了,骆沛山看向将去考场的三兄弟,“如果名次比你们四叔差,回来后,等着家法伺候吧。”

三人闻言,立马绷紧了皮,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