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戾王嗜妻如命 > 第013章:三年,将归

戾王嗜妻如命 第013章:三年,将归

作者:昭昭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36:36 来源:言情小说阁

而后,工部尚书人选,为朝臣廷推产生。

中间或许有些小混乱,不过也很快步上正轨,只是,阮大人又开始慢慢的放权。

靖婉看在眼里,不做多言,阮瑞中是个绝对的忠臣,也是能臣,于启元江山而言,他还是功臣,自家夫君因为“私怨”,想要将他压榨到死,着实是狠了点,这把年纪了,的确该安享晚年了,不过,他的儿子都是不争气的,尤其被他继夫**害的那些个,他的孙子倒是还有能用的,不过,显然在他退下去之后,就让其孙子爬到三品以上,不现实。

但是,正如骆沛山所言,一个家族真的衰败了,也是命数到了,单凭别人的恩情是维持不住的。

靖婉现在很忙,没有那个精力去考虑那些有的没的。

反正,阮瑞中这件事,怎么都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从御案上起身,靖婉揉揉后颈,活动活动筋骨,再一次的渐渐进入夏日,要说在乐成帝早年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去避暑行宫,她入京这么几年,也就第一年跟着去过,那地方,过着的确比京里舒服,不过,身为皇后,冬日不可能缺碳,夏日不可能缺冰,就算是她有些苦夏,也难受不到哪里去,再说,有时候忙忘了,哪里还顾得了其他。

如今,自家夫君在南齐的国土上,似乎越发的风生水起,深入南齐的腹地。

就算是针对李鸿渊,南齐调派了更多的军队,但是,非但没起到作用,反而一次次的给启元“送菜”,倒是让启元的气势越来越盛,而李鸿渊“战神”之名也逐渐的流传出来,以至于南齐的人听闻他的名头,别说是意图杀死他,自己先怯了三分,此长彼消,到如今,启元已经占领了南齐四分之一的国土。

不管多大的野心,在这样的局势下,南齐的掌权者们,也是扛不住的,万般无奈之下,向启元递交了求和书。

只是,跟铁了心要吞了南齐的活阎王求和,能有几分可能性?求和书在他这里就已经进了火盆,别说是送到启元朝堂上。

当初南齐要对付李鸿渊,用那样的手段,说实话,也是不完全的了解,如何完全的了解,大概就不会使用那种堪称愚蠢的方法了,而南齐的某些人,或许也并没有太将他当成一回事,就算是对他的能力极力的夸大,某些人大概也是不信的,而现在,他们就为曾经的想法付出了代价,不管是南齐正统皇帝,还是那些窥视皇位的野心家。

有人后悔招惹了这样一尊煞神,有人后悔当初怎么就没下全力的弄死他,而是做了那无谓的事情。

而双方的人,都里用这一点,拼命的攻讦指责对方,国难当头了,还不忘打压对方,争权夺利。

南齐国力强盛,甚至超过启元,然而,内部的问题,在这一刻也全面爆发出来。

在求和书递出去,很长时间半点音信也没有,而启元的军队依旧在不停的挺进,终于还是着了急,不得不寻找解困的办法,南齐内部达成了短暂的“万众一心”。

思来想去,果然还是只能求助他国,扰乱启元边境,如此,南齐才能有喘息的机会,然后再狠狠的打回去,不仅要夺回失去的领土,还要将启元狠狠的给剁了。

如此这般,事情倒是又在无形中暗合了李鸿渊前世登基后不久的局面。

然则,现在又有不同之处,那时或许是四面楚歌,现在敢捋虎须者少之又少,没见南齐都被一点一点的蚕食,他们这些国家,其国土最大者,也不过是启元的数分之一,其余者,弹丸之地者甚众,哪敢蚍蜉撼树?恨不能从元启帝眼中消失才好,如何还敢主动侵扰,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做好了某些准备——启元在攻陷南齐之后,如果还想要继续扩张领土的话,他们会主动的将国土奉上。

别说什么懦弱无能,瞧瞧章国吧,最初启元攻打章国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可是天下尽知的。

主动奉上,避免了一场战争,使得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如此,就算是成了亡国之君,日后九泉之下,也不算全无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再说,归入启元,也不是没有好处,像他们这些小国,一般都地小人也不多,地小意味着没有丰富的产物,人少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跟兵力,年年还要纳贡,尤其是处在最底层的小国,朝贡的不仅仅是大国,还有临近的比自己强的国家,每年,便是为那朝贡之物,都要倾全国之力,如此都还未必能让“上国”满意,言道不尽心,一着不慎,就将祸事临头,每每战战兢兢,如果成为启元的一部分,这样的局面就将结束,反而还会得到启元人该得到的好处。

曾经的国主,获封一侯爵,虽手中再无权柄,身在启元京城,或许还好过曾经的日子。

此番种种,不日,靖婉收到边境异动的急报,也就只有与前魏接壤处。

而前魏打出的名号也挺有意思,说什么启元暗害他们,前魏的嫡公主。

说起来,在最初的时候,就防着前魏有变,边境有贺振威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坐镇,麾下悍将亦不在少数。

前魏若是全力南进,获能启元造成莫大的威胁,然而,前魏真有这个魄力,也早就动手了。

须知,前魏北边临近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同样不在少数,这些异族同样悍勇,且早年就与前魏结下大仇,只恨前魏强大,平日里,也多是做些骚扰之事,如果被他们逮到机会,绝对会在前魏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血肉来。

对于这一点,前魏也是知之甚详,所以,与启元打仗,兵力也有限。

再说,李鸿渊早早的布局,现在前魏内乱依旧不休,各方争权夺利,可不想之前的启元一样,有个占着绝对优势的活阎王,前魏是各方为政,实力相当,如此这般,自然是谁都不肯退让半分。

正所谓实力相差悬殊是打不起来的,而相当的时候,造成的结果才会分外的惨重。

早料有此一事,靖婉有条不紊的开始安排各种事宜,而给贺振威他们的粮草等物也早早的就位,随时可战。

当南齐接到前魏已经发兵的消息,然而,李鸿渊半点没有撤兵,甚至连减少兵力的想法都没有,一时间又惊又怒又惧。

计策不通,求和无用,那就只能继续打下去,然而,这个时候,任谁都不能再轻松起来。有那达官贵族,暗暗的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而所谓后路,自不可能是逃亡他国,临近之地,谁能比之得上南齐,他们想要的是富贵荣华,而不是到那荒野之地,果着犹如茹毛饮血的辛苦日子,而李鸿渊一路打下来,“烧杀劫掠”,那些有钱的,尤其是世族豪门,可没一个有好下场,或许还留着一条命,但是,从云端落入泥尘,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什么都没了,有多少人能活下去?

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不久之后,李鸿渊接到消息,南齐有人愿暗中投诚,为启元大军开门引路,只为保住一族荣华富贵。

对于这种卖国求荣之辈,李鸿渊手下只是有人万分的不齿。

然而,李鸿渊对这种人倒是没啥感觉,他有心吞了南齐,但是,若是能早些回去,只是再好不过,别看他现在面上不显,心里边却是另一股戾气滋生,一日不能归便一日不消,时间越长,南齐只怕是更受此戾气所害。说到底,左不过是思妻甚深,说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不能解释的。

有人既然送上来给李鸿渊利用,李鸿渊自然也没有不接纳的道理。

许一场荣华富贵而已,他又不是许不起,只是,得了,你也要能保得住才行。

所以,李鸿渊倒是让人回信允了,但是,这样的情况到底是不值得信任,万一是计,随意相信了,害的可就是自己人了。

不过,世间之人,能让李鸿渊交付信任的寥寥,而想要从他手中得到好处,往往需得让他尝到十倍的利益,能让他先奉上以“诱之”的,大概也就只有靖婉一人而已。

如此这般,再战南齐,经由城池,还未攻城,城门已然打开,城中将领官员鱼贯而出,俯首称臣,愿奉李鸿渊为新主。

不过,李鸿渊根本就没出面,剩下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处理。

当然,也并非每处都是如此,那等忠君爱国之背也不乏少数,算起来,数目也不算少。

在一处要塞,李鸿渊他们也终于遭遇了南齐一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凭借地理优势,启元这边,便是三倍的人手,亦久难攻下,大帐之中,下属将领在述说此人身份,却原来,是南齐难得的将才,只是,为人过于耿直刚正,遭人陷害,虽未丢命,也是被罢黜,居于乡野,南齐大概是再无可堪大用的将领,才将此人重新启用,不然,启元的军队应该早就遇上了,而不是等到这个时候。

事实上,不用多说,在第一次交手的时候,李鸿渊就知道对手是谁,因为知道,在第一次功成未成之后,他就已经下令暂时撤军,这个人,他前世的时候也交过手,说起来,此人就如那西匈奴的大贤王一般,然而,此人更为难缠,原因在于,他没什么野心,即便是遭到君主的薄待,亦无怨恨心思,那一枪热血全数交给了南齐的这一片河山,只要需要他,他随时可以披甲上阵。

无私欲之人,该是何其的难缠。

李鸿渊前世,在南齐的这一片战场上,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与此人作战,最后赢了,南齐也基本上就残了,李鸿渊于是从南齐撤军。现在么,李鸿渊根本就没打算跟对方直接杠,不是畏惧,只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要知道,启元的士兵,伤亡太多了,还需要自己媳妇儿善后,大把大把的掏银子,赚钱不易啊。

说起来,此人的弱点也挺明显的,前世不能利用,今生用起来,可就太简单了,计划好,可一击致命。

说白了,还是因为过于无欲无求,且不说那些早就相助李鸿渊的南齐人,他身边的人,也未必就跟他一样,完全不怕死,认为为过而亡,虽死犹荣。而且太过与刚正不阿,在为人处事上,自然也多有不当的地方,如此这般,被人背后捅刀,也不死什么稀奇的事情。

李鸿渊也算是惜才之人,然而,注定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也就没必要多花心思,将事情安排好,兴趣缺缺的睡觉去了。

见到自家皇上如此模样,下面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对于这样一个人,为何反而不怎么在意。

原本异常的亢奋,准备大干一场的贺识海,也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沸腾的血冷却了不少。

算了,从与南齐开战,就算有败,也是下面的人贪功冒进,没有按照李鸿渊的吩咐行事,早就已经被处理了,除此之外,皇上的布局,就没出现过任何的错误,即便在某些时候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事后再看,只叫人拍手称好。

算了,皇上肯定心中有数,该干嘛干嘛去吧。

几日,李鸿渊整军,兵临城西,大军摆开,李鸿渊骑马于阵前,倒没有工程的意思。

城墙上,那将领居高临下,满面刚毅,一身的浩然正气,一双虎目瞧着李鸿渊,正要喊话,背后却突然出现一人,他张开的嘴又闭上,眼中带着不敢置信,扭头,怒目而视。

发生了什么,其实不用看,大致也能猜得到。

只是,有人或许欲用此人作为投诚之礼,然,城头上发生了短暂的打斗,然后,一人从城头上栽了下来,碰的一声,砸在启元的大军阵前,鲜血四溢,双目圆瞪,短是死不瞑目。说起来,李鸿渊所统领的几十万人中,就没有未曾见过死人的,然而,见到此人四状,仍然止不住有些心悸,一代忠魂,就死得这么不明不白的。

李鸿渊倒是古井无波,这种程度,对他而言,全无影响。不过心里边倒还是有点情绪的,只是,是失望罢了,这人前世给他诸多狼狈,现在呢,就这么死了,南齐驻守次此处的将士,逾十万,即便是叛的人,也不可能是全部,他没有抗争一下,没有为那些忠于他的将士想一想,就这么以身殉国……不,或许是知道不可挽回,他直接死了,或许就是为着手下将士考虑。

城门很快被打开,城中人鱼贯而出,就有人上前,欲将那人的尸身拖走。

“厚葬了吧。”李鸿渊难得的开了尊口。

闻言,启元的一众将领,都不由得看了看他,这可是入南齐后的第一次,所以,皇上果然对此人的看法还是略有不同的?!

倒是南齐那边大步向李鸿渊走过来,亦是方才在城头上出现的另一人,脚下顿了顿,面皮也有些僵。

一国之君,钟爱忠心之士,也是理所当然的。

后面的事情,处理起来也没有先前那么简单,忠将带忠兵,自己所敬仰的人,就这么憋屈的死了,自然会有不少人红了眼,要为其报仇,启元人该杀,而南齐这些叛军更该死!

或早有所料,所以,李鸿渊下令,暂不入城,让南齐的人自己先打打。

说起来,归降的人太多,为了日后能更好的将南齐收归治下,这些人自然是不能给砍了,同样,也不能轻易的收编然后继续攻打南齐,于是,就成了一群白吃白喝还要浪费他们人力的“废物”,废物吗,死掉点也好,反正,也是他们自己杀的。

李鸿渊打着这样的注意,其他人也就是只能装作不知道,沉默不语。

说实话,依照他们对自家皇上的了解,这一路打下来,每战之后,都甚是和平,或许说,手段似乎过于仁慈,倒真的是出乎预料,仁慈不是坏事,但是,没有绝对的震慑,怕是会遭到反噬。

原本,在他们看来,就算是皇上下令施行屠杀,都不会出乎预料。

也就贺识海那个二货,傻愣傻愣的直接问了出来,一群人想揍他。

李鸿渊轻飘飘看了他一眼,“打之前是敌国之人,打之后是启元子民,启元疆域日后会更加辽阔,地广人稀之地不在少数,便是现在,西北也需要大量的人手,都杀光了,以后你带着兵去开荒种地?”

李鸿渊倒难得的为他解惑,只是,从中也能听出他的野心。至于可能会反噬这种事,他没想到吗?自然不是,但是,普通百姓,如果没有人领头,只要还过得下去,有谁会想着起兵造反?李鸿渊绝了他们的领头人,给他们留下过得下去的粮食,然后,逐渐的一批一批的打散了往别人迁移,同时,靖婉那边,也组织了一些人往这边而来,而这些人当中,靖婉还特意的安排了“擅教育者”,说白了,也就是洗脑,将原本的南齐人给同化了。

夫妻二人书信来往密切,所言事情甚多,可不只是缱绻缠绵之语。

而从这一战之后,接下来的作战就越发的顺利,捷报连连。

靖婉抱着已经三岁多的小太子,“天麟,你父皇攻占了南齐都城,很快就要回来了。”眉目温和,隐含思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