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逆明1644 > 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

逆明1644 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

作者:天涯海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00:08:41 来源:言情小说阁

秋税收上来之后,朱慈烺很快着手恢复应龙军各个军的实力,应龙军再一次恢复十二万人的编制,并且只需一到两个月的训练磨合,便能恢复徐州大战前的实力。

火器局那边对野战炮的研制也到了一定程度,随时有可能突破,拨款也不能停,弄完这些后,大明和国库和朱慈烺的内努也差不多再一次能饿死老鼠了。

好在,陈鑫终于没有让朱慈烺失望,半个月后,火器局传来消息,合金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花费大量银钱,经过数百次以上的实验,终于炼制出了一款符合野战炮条件的合金钢材,理论上来说,这种钢材做出的野战炮,射程和威力可以与红衣大炮相差无几,但是重量却只有不到六百斤,若是拆卸,完全可以用马匹驮运跟随大军快速征战四方。

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朱慈烺迫不及待的想见到此炮,命令火器局加紧赶制,务必尽快将成品大炮弄出来。

又是十天时间,火器局那边传来消息,成品大炮弄出来了。

朱慈烺霍然起身,无比惊喜,一年多的时间了,火器局大半的资源都用在了上面,终究将能与应龙军完美配合得野战火炮弄出来了,自此之后,应龙军的实力将成倍上涨,真真正正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传朕旨意,立即组织试射,朕要亲自观看!”

“遵旨!”太监马上去传旨。

次日,天高气爽,正是试射新式火炮的最佳天气,地点就位于城西之外三里处的一处开阔之地。

上千身着金甲威风凛凛的御林军护卫着朱慈烺的车辇前往城外。

虽然应龙军才是朱慈烺的最嫡系精锐力量,但是皇宫本就位于南京城的中心,除非敌军攻破南京城,否则皇城无忧,朱慈烺认为皇城的安全没有必要浪费应龙军的人力来守卫,所以皇城的守卫一直仍由当年的御林军担任,不过为了更好的掌控这支御林军,御林军里很多将领都是从应龙军里面抽调的,御林军的忠心不亚于应龙军。

“末将黄得功,参见皇上!”

“末将阎应元,参见皇上!”

“末将张魁山,参见皇上!”

“末将牛永胜,参见皇上!”

应龙军六个军长,除了身在徐州和武昌的第一,第二军,其余四个军长都到了。

“平身吧,随朕一起去试炮!”

“是皇上!”

黄得功等人早就知道火器局在皇上的命令下一直在为应龙军量身打造一款能跟随应龙军快速行军野战的大炮,如今这款大炮终于有消息了,做为应龙军的军长,他们的激动不比朱慈烺少。

很快,朱慈烺等人便来到试射场地。

“臣火器局主事陈鑫,参见皇上!”陈鑫立刻前来参拜。

陈鑫将朱慈烺迎到一处土台上,可以看到两百多米外的一处空地上三门新式大炮一字排开,整个炮身呈现银黑色,在太阳光下反射出幽幽寒芒。

由于距离太远,朱慈烺只能看到这么多,细节方面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这么远,哪里看得清楚!”朱慈烺眉头一皱,迈步走下土台朝大炮走去。

“皇上且慢,前面危险,皇上万金之躯,切不可再靠近了!”陈鑫赶紧挡在前面阻止朱慈烺前行,就连黄得功等人也不愿朱慈烺离大炮太近,纷纷挡住朱慈烺的去路。

“干什么,都干什么呢!”朱慈烺瞪眼道:“大炮还没有开火呢,哪来的危险,朕只是去看一看大炮的细节,等真正试炮的时候朕在回到这里不就成了。”

陈鑫等人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确实,是他们太过大惊小怪了,大炮还没有真正开始试射了,皇上就算去得近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几人当即让开。

来到三门大炮跟前,朱慈烺亲手抚摸炮身,虽然表面略显粗糙许多,但他也清楚,按照当前的技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朱慈烺估摸着,炮身长差不多两米,口径大约110毫米,跟老式红衣大炮的口径一样,可以发射原先老式红衣大炮所用的任何一种炮弹。炮架是前后八字形的,并配有四颗大丁,可以稳稳的钉入泥里,用来稳定整个炮架,也是为了防止后坐力掀翻整座大炮。

这样的设计在朱慈烺眼中自然是极为粗糙的,许多不足之处朱慈烺一眼便能能看得出来,不过他并不急于提点改进,当前还是先观看试射,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开始试射吧!”朱慈烺转身返回原先的土台。

待众人回到两百多米外的土台之时,牛永胜自动上前,从怀里抽出一杆令旗,举起令旗,高高回落,示意前方的炮手开始填装试射。

这些炮手毫无疑问是从第六军里面抽调来的,第六军的前身本就是炮营,只不过由于大炮迟迟不能弄出来,后来形势需要才将炮营改建成了第六军,不过他们操炮的技能倒是没有丢。

不一会,三门新式大炮全部装填完毕。

“开火!”在众人的期待下,牛永胜再次回落令旗。

大炮的引线被点燃,伴随着嗞嗞的引线燃烧的声音。

“轰!轰!轰!”三声巨响,三门新式大炮同时发出怒吼。

三颗炮弹划破空气,划过近两千米的距离,猛地炸在一处山头,顿时被击中的地方掀起大片尘埃,其中一颗大树被击中,整个树干断开,强大的威力比之三四千斤重的老式红衣大炮毫不吝啬。

不管是陈鑫还是黄得功等人都激动得满脸红光,虽然这新式火炮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只跟老式红衣大炮差不多,但只要想到新式火炮的重量,便足以令人眼热。要知道,老式红衣大炮就是因为重量太重,运送困难,除了攻城,极少有能实战的机会,但就是那样,红衣大炮也足以让人听到之后心生敬畏。而这新式大炮重量只有六百斤上下,拆卸之后,最重的炮管都不超过二百五十斤,完全可以驮在马背上跟随大军在野外征战,几乎等于可以快速移动得红衣大炮,一旦真正呈现于世间,必将威慑天下。

三门大炮一共五次发射,不管是实心弹还是开花弹,都有检验,不过从第二发之后,朱慈烺脸上的激动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面无表情。

待五次试射完之后,牛永胜再一次回落令旗,炮手停止装填。

朱慈烺带着众人再一次来到三门新式大炮跟前,看了一眼炮架前后四颗钉入泥土里稳固的大钉,朱慈烺露出一丝了然,果然如他所预料的一样,新式大炮因为重量比红衣大炮变轻了太多,后坐力同样变相的数倍呈现,仅仅五次发射,四颗钉入泥土稳固炮架的大丁已经开始松动,按照这个情况估计,最多发射十次,整门大炮前后的泥土都会松动裂开,到时候大炮在想发射就必须移动到另外一处地方重新钉入大丁稳固炮架,一来一回必然浪费许多时间。

“皇上怕是已然知晓,这新式大炮因为重量的减轻,后坐力数倍呈现,不然也不用前后都需要炮锄大丁来稳固,但就是这样,也不能在同一处地方发射超过十次,若是泥土湿软的地方,发射的次数还要进一步减少,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陈鑫叹息道。

“不错,朕也看出来了,若不克服这一点,新式大炮的威力将大打折扣!”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从一开始他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做为后世来的人,朱慈烺自然知道克服后坐力的办法。

陈鑫摇了摇头,继续叹息了一声,根本无法克服,他根本想不出任何克服的办法。

“朕倒是有一个法子,你们找时间实验一下!”朱慈烺缓缓的说道。

“皇上,您,您说什么,你有办法克制大炮发射产生的后坐力?”陈鑫震惊得睁大了老眼,有些不敢置信,不过随后又不得不信,毕竟当年锻造合金钢材一事也是经过皇上的提点。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将后世最早的反后坐力原理说了出来。无非就是水压气体式驻退复进原理,依靠水压大大分散大炮发射时的后坐力,然后再利用炮身后坐时贮蓄的能量将炮身复进到原来的位置。

“朕只知道这些,具体实验和操作你去安排。”朱慈烺说道。

陈鑫听到如此精妙的机械原理,早已经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不过他毫不怀疑皇上所说的可行性,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

“皇上奇思妙想,真是匪夷所思,臣自叹不如。”

“若是真能弄出来,不仅可以取消炮架前后的四颗大钉,还能更进一步减小大炮的重量,以及提高大炮的威力和射程!”陈鑫震惊完了之后,立刻想到后面的前景,马上变得浑身热血沸腾,五十多岁的老人,竟然犹如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变得干劲十足!

不止陈鑫,黄得功等几个应龙军军长也无不震惊得张大了嘴巴,同样无比激动,因为最终做出来的大炮肯定都是配属应龙军了,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岂不是真真正正的能带着应龙军横扫天下,无人可挡了吗。

陈鑫等人的反应早在朱慈烺的预料之内,甚至今天新式大炮所遭遇的一切朱慈烺都有预料,这个反后座力机械的原理,朱慈烺本可以很早就说出来的,但朱慈烺没有,而是一直等到今天才说出来。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朱慈烺太清楚循循渐进,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了。

毕竟,以前连符合的合金钢材都还没有弄出来,新式大炮的毛都还没有出来,若是再有反后座力机械原理,岂不是会分散火器局的资源配属和陈鑫等人的注意力,最终很可能导致一事无成,所以朱慈烺才没有一早就说出来。

如今时机到了,不仅反后座力装置,甚至比黑火药威力更大的无烟火药和****底火朱慈烺也准备把原理说出来,并命令火器局的人着手实验。

若是这三样东西真的都弄了出来,朱慈烺便开启了真正的火器时代。

想到真正的火器时代就要在自己手中开启,朱慈烺心头振奋,也不打算在藏着掖着了,第二日便亲临火器局,召集火药制作的技工们,亲自下旨成立一个专门研发无烟火药和底火的研发团队。

同时,朱慈烺还下旨,鼓励创新,不管任何方面的发明和改进,只要证明有用,便会得到他的亲自接见和重赏。

这不得不令人激动,要知道朱慈烺可是大明的皇帝,天下最至高无上的人,竟然亲口做出这样的承诺,不得不激动人心,许多对技术方面痴迷的工匠都激动得流泪了,皇上的这个承诺,毫无疑问承认了他们技术工匠的地位,从此之后他们不再是地位低下的工匠,可以抬头挺胸的向天下人说出自己的职业了。

江西一处小镇,一名正在呕心沥血书写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男子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老眼也流出了激动的泪水,随即更加努力书写,只待将来书写一完成,便立刻上京献给皇上,以报答皇上今日对天下技术工匠的认可。

这个男子便是历史上明末清初的巨匠宋应星,自火器局成立以来,朱慈烺便一直在寻找他,可惜一直没有消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朱慈烺不知道的是,宋应星近几年才来到这处小镇隐居的,并且一直闭门不出的书写着‘天工开物’这才导致锦衣卫找了近一年也还没有找到他,但相信只要天工开物一完成,宋应星必然现世。

有了朱慈烺的提点,火器局加班加点的开始试验。同时,因为几样实验同时进行,火器局的拨款消耗极大,剩余银两逐渐消耗一空,由于国库空虚,朱慈烺也感觉到了压力,不过无论如何研发实验不能停!

看来没有银子是不行的了,应龙军对新兵的训练已经一个多月了,差不多可以完全恢复徐州大战前的实力,另外,郑森和钱初瑶的大婚只剩不到十天了,朱慈烺已经等不及了,大约在郑森和钱初瑶成亲之后,他便打算开始动手改革。

从整顿盐政开始,以盐政的**,到时候,必然是血流滚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