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逆明1644 > 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

逆明1644 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

作者:天涯海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00:08:41 来源:言情小说阁

“轰轰轰---”

南京城郊,十门新式大炮一同怒吼,两千米外的一处半山坡火光冲天,碎石飞射!

接连十轮炮击之后,那座土山已经看不到原先的面貌,而是被漫天的尘烟笼罩,待尘烟散去,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被炸出来的一个个大坑,如此威力,就算是名震天下的红衣大炮也逊色一分,惊人振奋!

这十门新式大炮是火器局在反后座力装置上面取得突破后做出来的,由于原先骇人的后坐力被抵消,新式大炮每次发射后不用担心位置偏移,不仅发射速度提高了不少,威力也增加了一分。

“好!”朱慈烺大喜过望,无后坐力装置研制出来后,此新式大炮比原先的还轻了将近二百斤,整座大炮只有惊人的四百多斤重,正是应龙军的最佳配置。

有了这种大炮之后,应龙军的战斗力将比原先上升至少一倍。

“皇上,新式无后坐力大炮取得圆满成功,请皇上为此大炮命名!”火器局主事陈鑫上前说道。

陈鑫等人虽然是大炮的研发者,但他们并不敢自作主张,毕竟历来给大炮命名这种事大都是皇帝来做的。

朱慈烺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朕看此炮远超红衣大炮和威远大炮,不久后必将随朕的应龙军一同横扫天下,威震四海,就叫‘神武大炮吧’!”

“皇上圣明!”陈鑫等人叩拜道。

“尔等昼夜研制此炮,也辛苦了,传朕旨意,所有参与研发的工匠均赏银千两,锦布十匹,以示嘉奖,望尔等日后更加努力,研发出更新式的大炮,为大明军队更添雄威。”朱慈烺没有任何犹豫的下发奖励,虽说研制新式大炮的人前前后后过百人,需要足足十万两银子,但朱慈烺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种方面吝啬,科技是将来民族立于世界的根本,对于那些科技的研发者,不仅需要支持更需要鼓励。

“臣待火器局的同僚谢皇上隆恩!”陈鑫再次叩拜道。

朱慈烺的奖励自然不是口头上的,仅仅第二日,户部的人便在朱慈烺的示意下,明目张胆的抬着十万两银子到火器局派发,并宣布朱慈烺的口谕。

朱慈烺是要告诉天下所有人,他不会亏待任何研发出新技术的工匠,只要对大明有益便奖,不只是参与新式火炮研发的人,不管任何人在任何技术上面取得突破,都会得到朝廷的嘉奖。

此话一出,整个火器局都振奋了,天下工匠也都振奋了,皇上这是明目张胆的提高天下工匠的地位啊。

古往今来,士农工商的阶级根深蒂固,商人虽说是排在最末的,实则工匠才是最受人践踏的,因为天下工匠大多是为商人服务的,木匠,铁匠,裁缝,船工等等,他们明面上排在商人之前,实则是商人掌控着他们的衣食,到底谁的地位更低。

如今工匠的地位得到皇上的承认,皇上亲口说他们是于国有功者。

确实,工匠乃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源泉,是社会最终进步的根本,他们就如同后世的一群从事科技开发得科学家们,他们理应得到尊重。

为了吸引天下工匠,也为了更好的让大明整个社会不断进步,朱慈烺经过考虑,下旨户部拨款十万两,由工部牵头,建立华夏历史上第一所科技院‘大明科技院’,专门吸收各类人才,参与各类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不日,大明日报刊登了这个消息,皇帝金口玉言,任何方面的工匠都可以前来科技院报名,只要赛选过关,便能获得相应的职位,从此享受朝廷的供奉。

朱慈烺是打算一口气建立上百个研发所,含盖各个类别,比如吸收最出色织女,不为织布,只为了不断改进事关百姓穿衣的织布机,研发织布速度更快,织出布匹质量更好的织布机。比如吸收一些数十年从事耕地种植的老农,改进天下农具,甚至研发杂交作物等。又比如吸收一些数十年专门烧砖烧瓦烧陶瓷的工匠,研发水泥,等等!

没有让朱慈烺失望,消息一经过大明日报一传便各地,天下各类工匠再次震动,就为了当今皇上如此看得起他们,那些一个个当世最顶尖工匠,为了证明自己,跋山涉水的前来南京城,参加大明科技院的赛选。

湖北,湖南,两广等等,成千上万的各类工匠拖家带口前来。

南京城郊,一位种了近五十年地的老农,在听了说书先生宣读大明日报的内容后,立刻便纳闷了,难道他们这些老实巴交的老农也能去参加大明科技院的赛选?

这位老农不可思议的摇了摇头,不过想到大明日报上所说的,至少亲自种了三十年地的老农,他不是正好有资格吗,反正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闲在家里也不能在亲自到地里种地了,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京城就在边上,到时候去看看也无妨。

然而,这位老农虽然不怎么在意,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一去便改变了他的一生,将来大明第一波杂交水稻的诞生便有他的参与,最终以一介七十岁高龄的老农身份名留青史。

江西一个小镇,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之余也时常买一份大明日报来看。

“皇上圣明,科技院开得对啊。”这个后世名垂青史的科技巨匠此刻双眼含泪,激动莫名,最后在狠狠灌了一口茶水后,啪的一声将茶碗摔碎,拿起书写未完的天工开物便朝京城方向远行,皇上都亲手开办科技院了他还在这里写什么天工开物,直接去科技院参选不就行了。

其实宋应星之所以书写天工开物,最主要是为了将大明现有的各类科技记录下来,让它们不至于在战乱中失传,如今科技院开办,由朝廷牵头传承和研发各类科技,便没有科技会失传,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京城为皇上效力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