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逆明1644 > 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三)

逆明1644 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三)

作者:天涯海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00:08:41 来源:言情小说阁

“皇上,宋应星不才,但自信自己对技术机械工匠方面了解得极为全面,不敢说全部熟悉,也不敢说有哪样称得上顶尖,但若论种类齐全,天下无人能出宋应星左右,大明科技院本就是总类杂多,宋应星所学正好合适!”宋应星极为自信和坦然的回答朱慈烺的问题。

朱慈烺还没发话,锦衣卫指挥使彭程先摇了摇头,不敢相信道:“你这老儿,竟如此自信,天下工门百类,你怎么可能什么都了解,若是吹嘘大话,想欺瞒皇上,就不怕论你个欺君之罪吗?”

面对彭程的质问,宋应星没有半点气恼,大有学富海量不怕任何质问的气势。

“皇上,宋应星所言句句属实,绝没有半分欺瞒,若是皇上不信,尽可考问,若宋应星不能让皇上满意,也无颜出任科技院司长一职!”

“嘿,老儿大话说过了吧,要知道,天下百门工科,就算你从十岁开始,每年学两样,到你这般年龄也最多堪堪学全,要知贪多嚼不烂,你这一学百门,不可能真有哪门真正精通!”彭程摇了摇头,虽然宋应星极为坦然,但是他就是不信,因为实在是太难以让人相信了。

宋应星平和的对彭程拱了拱手道:“这位大人,你所言不错,宋应星确实三年之前才将天下百门工科学全,而且确实没有一门称得上精湛通透,但至少知道它们的原理,了解它们发挥的作用,更知道它们运作的过程,皇上若是指派宋应星当其中一门的匠师,宋应星确实愧不敢当,但若论执掌科技院唯宋应星确实无人可当!”

“呵---你这老儿!”彭程被气乐了,觉得宋应星在强词狡辩。

“罢了罢了!彭程你退下去吧,也不用考问了,朕相信宋应星有能力执掌大明科技院。”做为后世之人,朱慈烺自然是宋应星所说的,毕竟如果宋应星真的是在说大话而没有真才实学,历史上的天工开物是如何出来的。

说到天工开物,朱慈烺心中一动,微微热切的盯着宋应星问道:

“宋应星,朕听说你在写一本专门记录天下百门工科的‘天工开物’,可曾写好?”

“皇上,您竟然知道这事?”宋应星无比惊讶,他写天工开物一书除了当年跟几个好友提过,根本不曾告诉其他任何人,皇上是怎么知道这事的,难不成皇上一直在关注他,他宋应星是什么时候入了皇上的眼的。宋应星不明所以的想着,却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朱慈烺当然不可能跟宋应星解释这些,笑着说道:“朕是皇帝,有什么能瞒得过朕,朕不仅知道,而且朕还决定支持你,只要你书写出实物,朕便下旨将之刊印成书籍,支持你建立‘科技学宫’,广招学徒教学,让百门工科将从此真正遍地开花,发扬光大!”

这是今后大明科技进步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后世的大学所教授的莫不都是出自百门工科,这可是科技人才的不断涌出的源头,未来是科技的天下,而要研发和创新科技,少不了科技人才的参与,若是将来有一天,百门工科能在华夏大地真正做到遍地开花,相信那时的大明将会不断孕育出一朵朵科技文明之花,如同第一台蒸汽机的出现,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一次次带动了文明的进步。

“宋应星谢吾皇万岁!”宋应星激动得老眼含泪,伏地跪拜,当今皇上果然英明,看来他这次来是来对了,今后哪怕是呕心沥血,他也不会有负皇上厚望,必然做到百门工科遍地开花。

“起来吧,从今日起,你便到科技院执掌,为百门工科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朕等着他们为大明效力!”朱慈烺笑着说道。

“是皇上,臣宋应星遵旨!”

朱慈烺点了点头,挥手让彭程带着宋应星出宫前往大明科技院。

科技院有了宋应星执掌,如鱼得水,轰轰烈烈的开始了科技院第一次不分男女的赛选,不断为百门工科选出一批批各类最顶尖的人才。选上的,朱慈烺如约给予他们职位与俸禄,就算那些没有选上的,朱慈烺也大方的给他们发放来回的路费。此一举无疑令所有匠人发自内心的感动,变得更加拥护大明,拥护当今皇帝。

“皇上,礼部尚书,户部员外郎,忻城伯,詹事府等三十余名官员再次送来联名上书,请皇上过目!”太监总管赵德全捧着一份奏折进来呈到朱慈烺面前。

“拿去烧了吧,别碍了朕的眼。”朱慈烺不用看也知道上面写得是什么,自从科技院宣布建立以来,天下匠人的地位大大提高,甚至有一举压过‘农’追向‘士’的势头,官员们自然是不服气的,要不是刚刚血洗盐政二百余官员落马的事情在前,百官们大都还没缓过气来,就不止三十几名官员前来上书反对了。

朱慈烺的心意的坚定,不容改变,所以懒得听那些人废话,只要是关于反对科技院的,他看都不看一眼,直接便让人拿去烧了。

赛选出各个工科的顶尖人才后,朱慈烺立刻大笔一挥,一次性拨款一百五十万两交给宋应星支配,用来研发和创新百门工科的各项技术。

从此,科技院在朱慈烺这个当今皇帝毫不动摇的坚定支持下,得到平稳的发展,最终领导今后近千年世界科技的进步。

时间来到大明中兴二年二月十五日,新式‘神武大炮’经过一个多月的全力生产,从原来是十门发展到了六十门。

原本因为合金钢材极为难练,火器局原先一个月的产量极限只有十门,要说为什么现在一个多月就一下子多出了五十门,这还得归功于一名铁匠创立了‘三层玉炉式冶炼法’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一下子提高数倍的炼钢产量。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功,为此朱慈烺下旨嘉奖了那名铁匠,不仅授予了他堪比九品官的勋位,还赏了他一万两银子,传告天下!

天下工匠再次震动,皆以此为楷模,呕心沥血的研发和创新科技,不仅为了巨额的奖赏,更为了一举名扬天下的机会,大明的科技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由于生产出了六十门野战神武大炮,应龙军每个军都能配备十门,应龙军立刻重新改组,配置了‘炮营’,每个应龙军从原先的两万纯步兵改建为一万八千人的步兵和两千人的炮营,虽然仍然是两万人的编制,但因为炮营的存在,应龙军每个军的战斗力,一下子提高的一倍以上。

虽然按照炮营两千人的编制而言,十门野战神武大炮少了些,但会随着火器局的生产逐渐配备上去,最终每个应龙军都会配备八十门野战神武大炮。

不仅是应龙军,由于当前国库充裕,另外六个冷兵器的常备军和十八个专门守备地方的守备军也全部恢复了两万人的编制,大明军队自此终于满足了六十万人的编制。

大明中兴元年二月十七日,朱慈烺与兵部尚书李岩在御书房密谈一夜后,次日再次下旨大规模调动大军。

许多官员还没从清洗盐政回过神来,有感觉到了一股似是山雨欲来的压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