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逆明1644 > 第318章 播种

逆明1644 第318章 播种

作者:天涯海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00:08:41 来源:言情小说阁

“臣郑芝龙,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快快免礼!”朱慈踉赶紧让郑芝龙起身,并笑着道:“此次爱卿顺利将种子带来,是立了大功,朕很是欣慰,必有重赏!”

“谢皇上隆恩!”郑芝龙站起身来,同时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他迟来了半年,但听皇上的口气并没有问罪的意思,这也就表明近期内皇上并不会动郑家。

心里没了压力,郑芝龙笑着说道:“为皇上效力是臣的职责,不敢要赏,请皇上收回成命!”

这话有客套的意思,也有一丝试探的意思。

朱慈踉看出了郑芝龙的试探,目光微微有些幽暗,但瞬间消逝,摇了摇头笑道:“朕赏罚分明,爱卿既然立下大功,自然就该得到表彰,要不然朕岂不是成了是非不明的昏君了?爱卿想必也不希望朕如此吧!”

听朱慈踉的这话,郑芝龙才算是彻底放松了警惕,看来皇上是真的不打算追究了。

看着郑芝龙走出御书房,朱慈踉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去。

他确实不会在近期动郑芝龙,虽然他已经准备建立海军并解决郑家的问题,但事关重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得了的,要循循渐进,至少也要等郑森从云南回来。

对于郑森,朱慈踉是极为看重的,他甚至觉得一个郑森比整个郑家舰队还更重要一些。

郑芝龙采购回来的种子极多,足足数百条船,其中最大的远洋大海船每艘船便可装数百吨,最小的小船也能装数吨,加在一起足足近两万吨,其中甘薯种子九千吨,马铃薯种子七千吨,玉米四千吨,数百青壮光是从船上卸下来也足足卸了十来天的时间。

“传朕旨意,郑芝龙采购种子有功,赏银十万两。另外,告诉郑芝龙,待种子试种出来后,朕还有重赏!”

“遵旨!”

赵德全极为震惊的退出去安排太监传旨,十万两银子的赏银相当于万两黄金,这已经是极重的奖赏了,东西试种出来后皇上竟然还有更重的奖赏,岂不是得加官进爵?

赵德全颇为想不通的摇了摇,他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不过是让郑芝龙在南洋购买些东西罢了,用得着这样重的嘉奖吗?

不光是赵德全弄不明白,所有听说了这道圣旨的人都弄不明白,就连郑芝龙本人也弄不明白。

这些,朱慈踉当然不会透露出去,待种子试种出来后他的确还有重赏,而且是大大的重赏,足以让整个郑家分崩瓦解!

时间已经渐渐到了七月份,正是百姓忙种秋粮的时节。

近两万吨种子,玉米种子虽然占的比例是最少,但能种下的土地面积却是比甘薯和马铃薯加起来还多,朱慈踉根据脑海中的记忆算过了,近两万吨种子一共可以种植大约近百万亩土地。

朱慈踉想了想,觉得今年是不可能全面推广的。

为了更方便的管理以及来年更好的分配,朱慈踉决定先在南京城周围试种,为此,朱慈踉连夜书写了甘薯,马铃薯,玉米的种植方法和主要的注意事项,令工部刊印成书籍,不久后跟随种子一同发放下去。

次日,南京城以及周围百里内各镇大规模张贴皇榜,内容简单易懂。

“皇榜,皇榜!”

“朝廷试种新种,号召京城方圆百里内百姓种植,朝廷免费提供种子和种植方法,并承诺无论收成如何,均以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收购,有意向者均可前去衙门登记领取种子!”有识字的百姓大声读了出来。

“嘶----,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收购!”

看到皇榜的百姓在理解了其中的内容后,无不瞪大了眼睛,心头震撼。

“这是真的吗,竟然有这种事!”要知道,以当前的亩产,若是仍然种稻谷或者小麦的话,上等良田也不过每年亩产三石,季产一石半,这还是风调雨顺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皇榜上面竟然没有表明上等良田和下等廋地,岂不是一视同仁,要知道,廋地的产量相比上等良田可少太多了,季产连一石都不到。

按照江南当前一石粮食一两银子的价格计算,今年已经是第二季了,朝廷竟然还以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收购,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啊,百姓们能不激动吗。

“可信不?”一名百姓有些疑虑,话语中透着不敢置信。

“这是皇榜,当今皇上亲自发布的,当然可信!”另一名百姓倒是深信不疑,立刻说道。

“对对,皇上乃圣明之君,绝不可能欺骗百姓,说二两银子一亩就二两银子一亩!”

百姓们无不赞同,自皇上登基以来,所作所为无不为百姓着想,百姓们自然也是发自真心的爱戴,只要是皇上说的话,他们便深信不疑。

“既然有这等好事,那便不能够放过,我家有三十亩地,这秋粮就种朝廷的新种了,我这就回去带家人去衙门登记领种!”

“我家有百亩地,也要全部种新种!”

“我家也是!”

-------------------------

有二两银子的诱惑,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支持,当日,南京城以及方圆五十里内的各镇衙门全部饱满,大批百姓带着家人拉着牛车前来登记和搬运种子,近两万斤新种得以在南京城方圆五十里内顺利推广。

百姓们按照朝廷教受的方法种植,先不说收成究竟会如何,单单种植方法和打理过程的简便,最主要的便是抗旱这一点,还有连沙地也能种,让百姓们深感这新种实在是太好种了。

“民以食为天,相信来年不用朝廷推广,百姓也会更加热切种植!”百姓们如火如荼的开始种植,朱慈踉听完下面的人汇报,淡淡一笑,这第一次推广种植,百姓们或许还有疑虑,但他相信,只要收成一到,再经过大明日报的大力宣传之后,次年根本不用朝廷推广,百姓们也会抢着种植,不出两年,这甘薯,马铃薯和玉米便可在大明境内遍地开花,以这三样的产量,到时候大明百姓便可真正过上吃食无忧的日子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