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逆明1644 > 第537章 大明中央银行(三)

逆明1644 第537章 大明中央银行(三)

作者:天涯海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00:08:41 来源:言情小说阁

老汉已经下意识的觉得衣服里的纸币碰到水之后就会毁掉了。

“老婆子,我的衣服呢,你渗水了没有?”老汉急忙跑到河边,见到洗衣服的老婆子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喊出了这句话,语气中充满了急切和紧张。

“怎么了?衣服里莫不是有什么东西,让你这么着急?”老婆子一脸疑问,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碰到,根本想不明白老汉在着急什么。

虽然不明白,不过老婆子动作也没有慢,很快就从木盆子里找到了老汉的那件麻布衣服。

看着已经渗湿的麻布衣服,老汉立刻面如死灰,完了,真的毁了,那可是相当于三两银子啊,能够买好多东西的,就这么毁了。

老汉双手发颤,老婆子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突然,老婆子也想到了数日前刚收到的儿子寄回来的银元纸币,当时她还仔细看了好一会,不断赞叹纸币上的花纹是如何的精美漂亮。

“老头子,莫不是-----------”老婆子紧张的问道。

老汉叹了口气,任命的在衣服里翻找。

意识到真的如自己想的一般,老婆子的脸色也瞬间苍白了起来,真想抽自己一嘴巴,自己怎么就那么溅呢,早早的将衣服渗了水,那纸哪里能够见水,一见了水,上面的文字和图案还不都散了。

而当老汉从衣服里取出那几张百元大钞的时候,打开一看,老汉和老婆子不由得同时惊呆了。

“老头子,这银元纸币上面的字和图案似乎都没有变化,没有因为渗了水而坏掉。”老婆子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显得极为激动,毕竟是三两银子的损失啊,能挽回来当然值得激动。

老汉也激动了,原来大明日报上所说的竟然是真的,这大明银元纸币竟然真的能够防水,岂不是水火不侵?

当然,只是防水也不能够说是水火不侵,至少老汉是不敢真拿火来试的。

当老汉小心翼翼的将纸币晾干,而后又立刻拿去银行换了银子,老汉彻底对银元纸币放心了。

发现银元纸币防水的当然不止是老汉一人,事实上,大明这么大,总有那么些人不小心将纸币渗了水。原本大明日报上虽然有介绍,说纸币能够防水,百姓们是持怀疑态度的,如今百姓们彻底相信了。

随着银行的信誉和纸币的魅力渐渐完全展现,各种面额的银元纸币开始流通。

特别是各地商贾开始用纸币结算,纸币才真正稳定流通。

以往,商贾们时常外出走商,不管是进货开始买卖,都伴随着大量的金银,由于真金白银重量不轻,而且不好看管,商贾们也时常需要将真金白银存入钱庄,换成钱庄银票便于携带,而钱庄则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和运输费,价格往往是银价的百分之五以上,可谓昂贵,不过相对于商贾带着巨额且笨重的真金白银四处走商而言,那点保管费还是值得的。

而今,世道变了,大明中央银行的银元纸币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便可换成等价的真金白银,一时之间,各地商贾分分将自己的银钱从钱庄取出,转而存入大明中央银行里面,换成等值的银元纸币在各地进行商贸,如此可比用钱庄的银票省下百分之五的银钱。

银元纸币的大规模流通加上银行信誉逐渐提高,也开始有百姓拿着真金白银前来咨询存储业务。

所谓存储业务,朱慈踉根据后世银行存储的规则加以改进,适应当前所需。

不同于钱庄存钱还需要扣除一定的费用,在大明中央银行存钱,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存一年以上者中央银行甚至会付出百分之二的利息。

清楚这样的规则后,百姓们惊讶了,这岂不是说若是他们将一两银子存在银行内第二年再取出来,便可多得二十文钱,竟有这样的好事。

百姓们有些不敢相信,照理说存钱让银行保管,银行不收取保管费也就罢了,竟然还给利息,这样的好事,实在显得有些不太真实。

想来想去,百姓们又觉得银行有当今皇上亲自担保,又跟国库挂钩,再怎么当今皇上和大明这么大一个朝廷不至于骗自己的几两银子。

世间总有一些胆子比较大的人,在了解了银行的存储业务之后,拿着家里的一部分真金白银开始储存。

他们得到了银行热情周到的服务,很快,前来存储的人拿到了一本印有‘大明中央银行字样’的存折。

打开存折,只见存折内明明白白的写着存款人的姓名,籍贯,存储时间,存储金额,存折编号等等,通过银行的说明,他们知道只要凭着这本存折,那么他们便能够随时回到这里重新将银钱取出来。

当然,存在哪个银行便只能在哪个银行取款,毕竟大明当前的技术所限,不可能实现异地取款的。

不过,虽然不能够实现异地取款,但百姓们也满足了,毕竟不能异地取款,还能取出纸币带在身上也是一样的,同样比钱庄方便。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业务渐渐成熟,各项业务均有大量的人在办理。

同样的,随着大量百姓将银钱存入银行内,银行发行的银元纸币也越来越多,渐渐的,市面上的各种买卖都出现了大量直接用纸币交易的现象。

纸币成了常识,前来银行贷款的人也有不少。

对于贷款,银行规定,要有等价抵押,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审核,只要审核过关,银行便会立刻放贷,而后收取每年百分之八的利息。

别看这百分之八的利息以为很高,事实上若是去钱庄贷款,或者去借高利贷,需要的利息至少是每年百分之十五以上,那才叫真正无法承受。

由于贷款业务的开放,十九处银行渐渐开始有了些许盈利。

当然,盈利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对大明发展的贡献。

一般来说,银行业务成熟了之后,百姓将真金白银存入银行或者换成银元纸币,大明朝廷便可以根据真金白银的量的多少加印纸币,纸币的数量至少可以是真金白银的两倍以上,大明朝廷就跟空手套白狼一般,原本大明国库就还有四亿多两银子的盈余,加上百姓陆续存了近亿两银子进来,大明可以发行的纸币超过十亿两白银的价值,今后还会越来越多。

朝廷有钱了,便会在朱慈踉的带领下不断投资公共业务,如修桥,修路,兴修水利等等,这些不仅有利与百姓,有利于大明的发展,更因为做这些都需要聘请百姓进来参与,所以也是变个法子的将百姓存到银行里的钱再回到百姓手中,而百姓在拿这些钱来消费,或者再存入银行里面,那么这些钱又相当于慢慢流回朝廷手中,如此不断循环下来,经济想不繁荣都难,大明的经济总量便会在经济不断繁荣的过程当中不断扩大,最终达到国富民富的终极目标,大明也会因此越来越强大,最终稳稳屹立于世界之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