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逆明1644 > 第641章 中兴八年

逆明1644 第641章 中兴八年

作者:天涯海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00:08:41 来源:言情小说阁

十二月二十四,小年夜,大明即将告别中兴七年进入中兴八年。

回顾中兴七年,这是大明开启四方拓土的第一年,先后吞并朝鲜,安南,倭国和琉球王国,疆域拓展九十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大明先前所控制疆域的九分之一。

整个中兴七年,除了领土疆域的拓展,大明经济越发繁荣,各种复杂技术产品相继问世。

技术方面,由于两年前蒸汽机研发成功,经过两年的改进,蒸汽纺织机,蒸汽车床等蒸汽动力设备还有脚踩裁缝机也先后被研发了出来,大明生产效率暴增。

特别是蒸汽纺织机的研制和脚踩裁缝机的研制,大明的布匹价格和成衣被打压,价钱几乎一下子降了近十倍。

以前缝制一件衣服,从布匹的纺织到衣服的缝制,需要耗费大量人工,费时费力,成本极高。这导致普通百姓只能穿得起普通粗布制作的衣服,还得自己花时间缝制,而丝绸等高等衣物更是只有真正的富豪和官员大地主等能够穿得起,现在好了,成衣价格下降,百姓手里也有银钱剩余,许多普通百姓都能够穿得起一两件丝绸等高等衣物了。

大明先是引进产量极高的甘薯,玉米和马铃薯三种作物,一下子解决了百姓的吃食问题,只要劳作,没有百姓会被挨饿,现在又解决了百姓穿衣的问题,可以说大明百姓当前只要不是太过懒惰,基本上都可以衣食无忧,百姓的生活安定程度比以往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各种表象对比历朝历代都能堪称盛世。

虽然不敢说达到夜不闭户也没事的成都,但犯罪率却大大降低了,许多牢房几乎空无一人。

蒸汽火车头在朱慈踉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不断改进和研发,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相信只要在经过三两次改进就能够面世了,到时候大明将开启铁轨火车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朱慈踉有意无意的提点,大明第一代两轮自行车三月底的时候便问世,是一对原本做木工的木匠研发出来的。

木工很大程度上跟机械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有时候把木换成铁加上蒸汽便是顶好的机械,大明研发各种机械都少不了一些顶级木匠的参与。

比如蒸汽火车头,其实是技术最当前技术最复杂的关系,原本没有七八年以上的时间是很难完成研制的,但由于大明一些顶级木匠的参与,提出了大量大胆设想,让研发不断得以突破,研发速度缩短了三倍以上。

蒸汽火车头都能那么快研发,自行车自然没有什么难度。

自行车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大明百姓们根本不相信两轮的自行车能够在路上行驶,毕竟这违反了百姓们以往的认知,不过当有一天,自行车的设计者,两名工匠各自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南京街头行驶的时候,百姓们惊呆了,再加上大明日报的大力宣传,自行车渐渐被百姓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

朱慈踉随即以朝廷的名义下旨各府,招商引资,建立自行车工厂,开始大量生产自行车。

有时候全民生产,全民研发才能让技术不断得到改进,现在各府都有自行车场,全国下来多达数百个,或许当有一天这些自行车厂只剩下不到十个的时候,大明的自行车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了。

自行车的现世,自然少不了制作轮胎的橡胶,早在当初攻占印尼群岛和马来亚的时候,朱慈踉便下旨寻找橡胶,并且下令科技院用橡胶研发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并非什么高难度的科技,只要提出理念,其实很快就能研发出来了。也确实如朱慈踉所料,仅仅不到四个月,橡胶充气轮胎便研制出来了,完全可以实用,不仅用在自行车上,更多的用在了马车和牛车上。

刚开始的时候,百姓们如同当初的自行车一样,一时疑虑,无法接受,但当一些安装了充气轮胎的马车或者牛车不断在大陆上健步如飞,超过一辆又一辆木制车轮的马车和牛车的时候,有点余钱的百姓都开始设法为自己的马车或者牛车安装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渐渐成为百姓门必不可少的东西。

有了充气轮胎的马车和牛车,运输效率一下子大了两倍不止。

原本一匹马若是用木制车轮只能拉三百斤货物的话,现在至少能拉六百斤以上,而且拉车速度更快,中兴七年大明经济进一步繁荣,充气轮胎的出现无疑为此贡献良多。

科技院也通过卖出技术等,获得了大量资金,现在不仅不需要花费国库一分钱,甚至还能充盈国库。

整个中兴七年,大明岁入突破一亿四千万两白银,折合银元一百四十亿银元。

其中贡献最多的无疑是商税和海关税,几乎占到七成,由于各种蒸汽动力机械的研发,大明商品价格成倍降低,特别是普通布匹方面,几乎降了近十倍。

丝绸,茶叶和瓷器几乎是被大明垄断,其他两样没有降下去多少,但丝绸虽然降得没有普通布匹降价严重,但也降了三倍多。

而来大明购买丝绸等物的欧洲客商也一年比一年多,为了让国库收入更多的钱,大明无疑不希望丝绸等大明垄断性商品的价格在国外降价太多,因此大明对这些垄断性商品的关税极高。

不管何时,垄断都是最暴利的,价格随便定,有时候一成的成本,确是十倍的价格,大明发展了几千年,文明先进,许多东西都只有大明有,而大明甚少从大明之外购买什么东西,这让大明对外的贸易逆差堪称恐怖。

许多前来的欧洲商人怨言不断,曾多次向大明朝廷抗议,不过大明朝廷都没有理会。

无法,虽然不满,可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依然是他们欧洲各国必不可少的东西,进口到欧洲也能令他们赚不少的钱,终究这些前来的欧洲商人还是要从大明进口大量商品回去的。

由于丝绸是垄断性商品之一,价格昂贵,大明光是从丝绸一项的关税一年下来便超过二十亿银元。

大明国库越发充盈,中兴七年虽然多次用兵,接连攻灭四国,又加上经略蒙古草原等地,但国库的银元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为此,年底的时候朱慈踉又再一次下旨扩充了大明军队的规模,将正规军的数量扩充至三十个军,六十万人,守备军扩充至一百三十万,大明兵强马壮,如此庞大的兵力,加上两大海军舰队,大明盛世尽显,威慑各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