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无盐为后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无盐为后 第二百五十六章

作者:莫问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12:40:24 来源:言情小说阁

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翊钧去看了一眼小公主,打开襁褓看了一眼就不忍心在看第二眼,黄太医不敢打包票说一定会好,朱翊钧原想开口让他必须保住公主的命,停顿一会儿后也只说,“尽力就好。”

看了小公主,朱翊钧心里堵的慌,知道王容与在安睡,他就没有进去看她,而是回了启祥宫。

陈矩回来复命,把永年伯府发生的事说了,朱翊钧摆手,“不是他娶妻不贤,也不会有这样的事,还害了皇后的亲娘。他亲自了解了也好。若不是他现在正在守孝,朕没这么容易放过他。”

“永年伯毕竟是娘娘亲父。”陈矩劝道。

“还有那个王芙裳,她嫁的谁来着?李庭吧,年年绩效优的人,吏部看在是皇后妹夫的份上,还给了个肥差,去户部。”

“还去什么户部。让他去辽东当个赞理军务吧。”朱翊钧说。

“是。”

陈矩走后,朱翊钧在空无一人的殿室里,长长的叹气。

张成给朱翊钧奉上热茶,“陛下,小公主必定会吉人天相,逢凶化吉,陛下也不要太过忧虑。”

朱翊钧看着自小伺候他的内监,难得有倾诉的**,“朕常说,皇后生的,公主皇子都是一样的。”

“即使朕还是满心希望这是一个皇子,因为朕和娘娘,都需要这一个皇子。”

“但是这样情况下生下来的是个公主,朕反而庆幸她是个公主。”朱翊钧说,“中宫嫡子,承继宗祧,若是早产,体弱,从出生时,寿命就是悬挂在他头上的刀,朕当真要为难了。”

“陛下想的这是人之常情。”张成劝道。

“公主也是皇后辛苦怀胎,以命相搏生下的,朕这样想,对不起皇后。”朱翊钧失落的说。

“无论是病弱的皇子还是公主,都不是陛下和娘娘希望的。”张成说,“既然意外发生了,病弱的公主比病弱的太子好,这也不过是不幸中的万幸,娘娘会明白的。”

朱翊钧挥退了张成,自己又坐了许久,等到天色将黑时,张成在外问陛下是否要传膳,朱翊钧才从僵持的发呆状态中解除过来,“不用,朕去长春宫见见皇后。”

到长春宫时,宫人说皇后才醒,朱翊钧一进内殿就被热气熏了一下,感觉比上次生荣昌时的产房要热的多,王容与背靠无病坐在床铺上,抬眼见了朱翊钧,眼泪就不住的往下掉。

朱翊钧快步走过去,无病起身,朱翊钧坐下把王容与搂入怀里,“别哭了,你这个时候不能哭的。”

“三郎,我没有把我们的女儿生好。”王容与抓着他的衣襟,哀切哭道。“是我害了她。”

“没有,你没有害她。”朱翊钧抚摸着她的背,“你也不想的。”

“我把她带到世上来,没有给她一个好身体,我这个娘,带她到世上来受苦了。”王容与摇着头说。“我对不起她。”

“黄太医时刻在边上盯着,她的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后,要什么奇珍妙药都能要来,等熬过了这段,她就不用受苦了。”朱翊钧劝道。

“她能熬过这段时间吗?”王容与希冀的看着他。

“能的。”朱翊钧沉稳道,“你我的孩子,不会是个短命的。”

王容与搂紧他,眼泪晕湿他胸前的衣裳,朱翊钧想要她别哭,但是怎么能不哭。

皇后早产一个小公主。

但是皇后怎么样,小公主怎么样,一概都不知道。陛下封锁了长春宫和启祥宫的消息,一概不外传,一概也不让人去长春宫打扰皇后和小公主。

洗三什么的自然是免了。

兰妃半夜看着长春宫方向,“要是当初,我说小公主力弱,不办洗三就好了。洗三也不是非要办的,好好养着,也许就还能活着。”

“娘娘。”宫人心疼的看着,娘娘在每个时刻都能联想小公主,然后感慨怀疑,对风流泪。

“我说的太多了吗?”兰妃自嘲的笑,“可惜没有如果,我的小公主,到底跟我无缘。”

王芙裳那天在永年伯府情形,王厚德去叫了李庭来接王芙裳,陈矩走后他进去了,王伟只对他说,崔氏发急症去了。他什么都不能问就要去忙着报丧处理后事,王芙裳让曾氏看顾着。

“醒来了?”曾氏关切的说。

王芙裳一睁开眼看着帷帐顶不说话,曾氏劝她,“母亲去的突然,你就是伤心,也要顾着点自己,你家里还有孩子等着你回去照顾呢。”

母亲死了。

这一切不是噩梦,而是事实。王芙裳闭上眼,眼泪不停流了下来。

“起来吧。”曾氏叹气,也不再劝她宽怀,将心比心,要是现在是她没了娘,眼泪都要流干了。

“姑爷在外面等你呢。”

王芙裳一个警醒,她看向曾氏,“我不跟他回去。嫂子,你去跟他说,让他休了我吧。”

“怎么突然这么说?”曾氏惊讶问。

“我不是个好人,也不聪明,在留在他那只会给他惹祸,让他休了我,还能保他,保孩子一个安宁。”王芙裳说,“我也不留在家里,给嫂子碍眼,随便找了尼姑庵,那才是我的归宿,我这样坏心眼的人,只配住在那里。”

“到底怎么了,怎么好好的又说休书,又说尼姑庵的。”曾氏问,“是不是姑爷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尽管说,你有三个哥哥呢,一定给你做主撑腰。”

“是我对不起他。”王芙裳摇头说,“我是个惹祸的人,我就是个灾星。”

“这到底是为什么?真是急死人了。”曾氏说。

“是不是,是不是母亲的死没那么简单?”曾氏问。

“嫂子你别问了。”王芙裳说,“你只去跟李庭说,我等他的休书。”

曾氏去找自己的丈夫商议,王厚德问,“她说她要在留在李家会给李家惹祸?”

曾氏点头,“到底是怎么了?”

“我也不清楚,但这里面事肯定不简单。”王厚德说,“既然她如此说,我去跟李庭说吧。”

李庭不明白他只是来岳家接妻子回家,怎么大舅哥就出来让他写休书。

“你别问了,不说,自然是为你好。这是三妹的意思,我们尊重她的意思。”王厚德说。

“不管怎么样,让我见她。”李庭说。“否则我不会同意的。”

王厚德只能让他进去,王芙裳看着李庭,“你进来干什么?你非要看我干什么?让你写休书你就写,都是为了你好。”

“我转眼就要妻离子散,你也要说是为了我好吗?”李庭看着她说。

“休了我,你还可以再娶。”王芙裳说。“不休我,转眼就要大祸临头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李庭问,“你嫁给我,你的尊卑荣辱都寄予我,你是我李家的人,便是惹的祸,也该是我来担,你这样缩在娘家,把我置于何地?”

“我李庭,难道是那么不值得依靠的人吗?”

“我是为了你好。”王芙裳说,她哭着把自己今天滑胎,还害得娘娘早产的事说了,“我做下这等蠢事,陛下不会放过我的。”

李庭很受冲击,但他还是坚持,“你现在是李家妇,不在是王家女,便是陛下要责罚,旨意也是送到李府,没有让你躲在伯府的理由。”

“你现在要我休妻,想让我的后半生都陷入非议中吗?”

王芙裳摇头,但她说服不了李庭,最后还是被李庭接回了家,到回家,李庭虽没请大夫,但还是让厨房炖了只乌鸡过来。“滑胎伤身,喝点鸡汤补补吧。”

“在宫里被太医看过,就不请医生了,这事,还是瞒着母亲吧,免得她多思忧虑。”

王芙裳可怜的看着他,李庭捏她的鼻子。“别哭了。”

“太医说那药太霸道了,我可能以后都不能生了。”王芙裳说,“你还是休了我吧。你再娶一个,多生几个,这是母亲的心愿。”

“别再说蠢话了。”李庭说。

李庭整夜陪着王芙裳,王芙裳细细碎碎的把什么事都跟他说了,李庭听了一宿,最后只一句,“这是你母亲的错,不是你的错。”

“你母亲执拗,把你和你姐姐都带的执拗,明明是一家人,却生了两家心,你母亲和姐姐的不幸都源自于此,但是你不会,因为你嫁给我了。我不会让你像你母亲姐姐一样的结局,你知道吗?”

王芙裳点点头。

提醒吊胆了几天,明明已经去户部点卯了,却突然接到调任通知,李庭即日起去辽东上任。

闻听消息,王芙裳就晕过去了,她婆母虽意外,但也挺的住,对王芙裳说,“你男人是去辽东上任,又不是去辽东送死,你这样沉不住气是干什么?”

“辽东苦寒之地,又多是野人蛮子,相公一介文人,去了那边,还有什么好啊。”王芙裳哭道。

“辽东是大明的地,李庭,他是大明的官,别人去的,他去不得?”婆母说,“别哭了,去给他收拾行李吧。”

李庭在户部交接后回来,先给母亲请安,母亲让他回去好生宽慰王芙裳,“可怜见的,小脸都哭白了,是真心担心你。”

“儿子知道。”李庭说。“裳儿天真,儿子去了辽东后,还要赖母亲对她多加看顾。”

“只要她不常回永年伯府被她母亲影响,就没什么事。”婆母道。永年伯府还没有发丧,所以她还不知道崔氏已经去世了。

李庭回房果然看见王芙裳一边哭一边收拾,看到他回来,王芙裳起身道,“我去求娘娘,我愿意去庵堂过一辈子,让娘娘去求陛下,不要把你派到辽东去。”

“这是我的错,是我连累了你。”

“好了,再哭,这双美丽的眼睛真的要哭瞎了。”李庭说,“你是我的妻,你犯的错,我这个为夫的来承担,再好不过了。以后也不用担心陛下会对你怎么样,夫代妻过,这事就算了了。”

“我宁愿自己去死。”王芙裳哭道。

“傻瓜,不要再说傻话了。”李庭看着她说,“你要是自寻短见,对得起岳父为了你做的一切吗?”

“若你真的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才是真的没有活路了。”

“岳父想要你好好活着,我也是,我去了辽东,还要你照顾母亲,养育我们的孩子成人。”

“都是我的错。”王芙裳哭着道,“我太蠢了,害人害己。”

“以后做事多思量就成。”李庭说,“我相信你,能做的好的。”

朱翊钧做的这一切,王容与都不知道,王容与一心都扑在早产的女儿身上,其余一概不管,朱翊钧也不会特意跟她说。

慈安宫里却发现了不对劲,“你说永年伯夫人急症去了?”

“是啊,不明不白的,说是病了四五日,药石罔效便去了。”武清伯夫人说,“瞧着也不是那么短命的人。”

“刚好死前一两日,女婿也接到调任去了辽东,便是当面吊唁都不成。”

“这皇后不是自己亲生的,还是享不到皇后的福啊。”武清伯夫人进宫想让太后替娘家求求请,结果皇后一早产,陛下这些天来的心情都不好,便是朝臣都夹着尾巴,求情一事自然要搁置。武清伯夫人就这么当八卦一说,李太后却觉得不对劲。

等到武清伯夫人走了,李太后转动着手串,“哀家依稀记得,皇后早产那日,是不是皇后的妹妹也进宫了?”

“是的,那天,武清伯,固安伯,永年伯,三家都有人进宫。”宫人说,“永年伯还在守孝中,只外嫁的三妹,时常进宫陪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