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白家嫡女 > 第二百八十六章:堪当大任

白家嫡女 第二百八十六章:堪当大任

作者:水墨云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12:43:59 来源:言情小说阁

第二百八十六章:堪当大任

白嫣然是坐着元和帝打发来的马车进宫的,素心和朱玲原本跟在她身后,却在上车时被公公拦住了,客客气气陪着笑脸道:“还请太子妃恕罪,不要为难奴才。”

白嫣然心里一沉,越发不安。但她面上仍是镇定自若,对着两个面露忧色的丫头点了点头,便独自上了马车。

宫里的马车不必被拦在宫门口,那接人的公公亮出腰牌,白嫣然便连面都不必露了。马车只在宫门口稍作停顿,随即便驶进宫里。

孙明哲正好下了当值要出宫,见此情景便退到了一旁避让。在宫里当差,他自然明白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只是恰好车帘被风掀起一角,他无意间看到了车里的白嫣然。

孙明哲心中一动,想到如今皇上的身子,隐约猜到了什么。他上了候在宫外的马车,交代车夫往太子府去后便开始闭目养神。

这些日子除了当值,孙明哲每日还要私下去给太子妃请平安脉,加之兼顾家中的济仁堂,整日忙忙碌碌。但即便是在太医院当值时,他也并未打听过皇上的龙体。

但在皇上未中毒前,章太医给皇上开的方子中的猫腻他却是知道的。皇上原本只是头疾罢了,近年来为何没能缓和反而越来越烈?

一来是皇上年纪大了,太医院不敢下猛药怕有个万一,只能用温补汤药慢慢吊着。二来皇上忙于政务忧思过度,不利于养病反而加剧病症。

此次皇上中毒不深,解毒及时,若是换作旁人恐怕次日就能醒来。但皇上却昏迷了数日,正是因为先前滥用汤药的后果。

章院首没有这样的胆子,他敢有此一举自然是得了皇上的授意。但章院首即便亲力亲为再小心翼翼,孙明哲时常跟在他身侧也瞧出了些端倪。

加之此次皇上昏迷多日,他便心中明了。皇上自知命不久矣,便无所顾忌,让章太医用见效快的猛药吊起一口精神气。

如此一来皇上瞧着是比往日大好了,实则是多了一道催命符。如今皇上看似是大病初愈,实则已是油尽灯枯,强撑着一口气罢了。

马车慢慢停了下来,车夫在外头道:“少爷,太子府到了。”

见孙明哲从马车上下来,早有人在门口候着,客客气气道:“孙大夫这边请,太子妃此刻正在花园散心,特地吩咐奴才出来迎一迎孙大夫。”

孙明哲也客气道:“又老了。”

太子府的人在前头引路,身后的孙明哲神色却越发凝重。皇上醒来没有安抚丧夫又怀着身孕的太子妃,为何反而急着召见安王妃?

此刻白嫣然的心中亦是同样的疑虑,她被公公一路引着到了德尚殿,若非那公公手上拿着皇上的腰牌,恐怕这一路上森严的守卫不会这么轻易放行。

进了德尚殿,白嫣然诧异的发现左右丞相竟候在外头。左相见了她便是一愣,于相则沉稳许多,只是打量的目光却是一样的。

那公公看也不看候在外头的两位丞相,径直领着白嫣然进了前殿。进去后便见皇上身边的福安公公候在门口,那公公将腰牌呈上后便默不作声的退到了一旁。

福安收了腰牌,冲白嫣然行了一礼道:“太子妃进去吧,皇上在里间等着你呢。”

说着他替白嫣然掀开了帘子,竟是不准备进去。白嫣然未能从他面上看出什么来,只得略一点头进去了。

里间静悄悄的,没有宫人侍候。元和帝面前堆着不少奏折,想来是这些日子堆积起来的。他闭目坐在椅子里揉着一边额间,面上的倦怠之色不加掩饰。

听见有人进来,他的动作一顿,却未睁开眼睛随即白嫣然便听道:“儿臣见过父皇,愿父皇龙体康泰,福寿绵长。”

元和帝睁开眼睛看着白嫣然,眼神略显混浊。顿了顿,他淡淡道:“朕也想福寿绵长,朕从前最爱听的便是这句福寿绵长。可惜朕已经老了,如今更快要死了。”

即便元和帝语气平淡好似浑然不在意,但白嫣然仍是心一沉。她道:“父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元和帝突然叹道:“可是朕的太子没了。”

一句话让白嫣然不禁心头一酸,纵然元和帝这一生本就披荆斩棘,见多了大风大浪。可如今迟暮之年却要白大人送黑发人,想来也是无尽凄凉。

元和帝转而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若非你从中周旋,想必前朝后宫都已大乱。若非你是个女儿家,必能成为朕的左膀右臂。”

白嫣然却忙道:“儿臣惶恐,还请父皇恕儿臣僭越之罪。”

有皇后和太子妃在白嫣然接管后宫琐事实为越矩了,但皇后一病不起,太子妃胎像不稳,她也是被逼无奈。好在有长平公主坐镇,她才得以服众。

朝堂上更是宋时阳一力承担所有非议,左右丞相冷眼旁观,想必也很是艰难。好在皇上在季凌云回京之前醒来了,否则怕是要节外生枝。

但此时她不能替宋时阳邀功,更不能用长平公主撇清关系。皇上心知肚明,她若太过伶俐反而有别有用心之嫌。

元和帝摆手道:“不必如此拘谨,朕知道这乃是权宜之计,不会怪罪于你。”

不等白嫣然松口气,就听元和帝又道:“皇后痛失爱子一病不起,太子妃丧夫之痛险些连腹中之子都保不住。你却能在如此境况下力挽狂澜,如此心性,方能堪当大任。”

白嫣然豁然抬头,正好撞进元和帝的眼中,元和帝目光沉沉看着她道:“安王妃,朕属意你为中宫皇后,你可有异议?”

白嫣然闭了闭眼,知道自己心中最坏的猜测成真了。

“儿臣……不知父皇此言何意。”

元和帝正要开口,却突然一阵急促的咳嗽,外头的福安忙不迭的进来,却还是迟了一步。元和帝捂着胸口眉头紧皱,最后咳出一口血沫来。

殷红的血迹喷洒在桌面上,霎是触目惊心。

福安从怀中掏出瓷瓶倒出两粒丹药喂进元和帝口中,白嫣然自始至终都手足无措的看着,身上阵阵发冷。

片刻后,元和帝的气息平稳下来,他摆了摆手,福安便又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临走之前还不忘将桌上的血迹收拾干净了。

白嫣然垂眸敛目,看到了地上遗漏的一滴血迹。元和帝再开口时声音已然沙哑,他道:“你是个聪明人,朕就不再兜圈子了。

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朕已经命不久矣。如今太子已去,储君之位悬空,朕准备立凌云为太子,待他回京后便行册封大典。”

白嫣然跪地行大礼,道:“请父皇三思。”

元和帝沉声道:“朕意已决,但储君之位事关百年江山社稷,朕必须要多做打算。今日召你进宫,是让你做一个抉择。”

白嫣然没有抬头,目光死死盯着那滴血迹,心中隐隐有了预感。

“朝堂上的立储之争你应该清楚,太子虽去,威名犹在。若太子妃腹中是个世子,即便朕立凌云为储君,他日也必成祸患。”

白嫣然面色煞白,急切道:“太子妃腹中不一定就是世子,说不是个小郡主。父皇,太子妃腹中是太子遗孤,是太子殿下唯一的血脉,更是你的皇孙啊!”

元和帝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太子妃腹中是皇室血脉,是朕的皇孙。若是个郡主那便再好不过,可朕已经时日无多,等不到太子妃生产那日了。”

白嫣然一咬牙,再度叩首道:“还请父皇三思!王爷与太子殿下感情甚笃,若是王爷知道为了他的储君之位要牺牲太子殿下唯一的血脉,定然也是不会愿意的。”

元和帝竟然轻笑道:“凌云是朕的皇儿,朕自然清楚他的性子,所以朕今日让你来做这个抉择。你若执意要留在太子妃腹中之子,朕便下旨赐婚。

左右丞相家中女为太子侧妃,如此一来有两位丞相鼎力相助,即便太子妃诞下世子,朝堂上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白嫣然突然想到齐思敏曾说过,皇上有意册封左右丞相之女为太子侧妃,不想如今太子都要换人了,侧妃之位却不变。

君也好,臣也罢,都是权势下的一颗棋子罢了。

白嫣然终于抬头,看着元和帝道:“父皇若要赐婚,儿臣又如何拦得住。”

元和帝目光一沉,眼中闪过一抹凌厉。

正如元和帝方才所言,他非常了解季凌云。

季承煜与季凌云虽是同胞兄弟,性子却截然相反,季承煜是困在林中的猛虎,季凌云便是无拘无束的雄鹰。

当初元和帝赐婚,是因为知道太子即便心中不愿也会接受。但季凌云不同,即便他坐上储君之位也不会被其束缚,他若不愿下旨赐婚也是无用。

但对季凌云也并非无计可施,他的弱点便是白嫣然,只要此刻白嫣然点头,她总有法子说服季凌云。元和帝看的清楚,所以才有了今日这一番话。

元和帝面色不悦,沉声道:“左右丞相就在门外候着,你若执意要保住太子妃腹中之子,朕此刻就当真二位丞相的面拟旨。

你若执意不肯让两位侧妃进门,朕一声令下,即刻便有人去太子府,定然会看着太子妃小产后才回来复命。”

他问:“安王妃,你要如何抉择?”

白嫣然从前费尽心思与佟家周旋,就是为了家宅安宁,不愿她们夫妻之间之间有旁人插足。更何况是左右丞相之女,哪有一个是好相与的?

可她又想到了齐思敏,想到齐思敏说起腹中孩子时面上的欣然期待。她如同被困在两难之地,前有追兵,后是悬崖,左右为难。

然而此时此刻,太子府中却是一片混乱。孙明哲顾不得擦拭额间的冷汗,指尖捏着银针扎进一处处穴道上。

床上的齐思敏面色惨白如雪,已经没有力气痛呼出声,只有泪水混着疼出的冷汗。她的手摸索着放在自己的小腹上,身下已是一滩血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