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 第243章 吃银子

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43章 吃银子

作者:一颗铜制豌豆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12:44:35 来源:言情小说阁

一亩番薯地种下来其实也颇为耗时,之前薛珊静就着人做过试验,若让一个青壮年劳力从剪苗到栽种一个人包圆,一日也只能种半亩多。

最好的种植方式便是让一人只做一样,比如浇水的就一直浇水,如此才能最大效率地提升种植速度。

经过之前近一个月的提前扦插,如今还有十万多亩地尚未栽种,这三万多劳力需得在这五日内将其全部种完。

好在如今已无需提前为早冬薯育苗,否则又要耗去大量的人工。

此前曾言,薛家打算春薯、秋薯、早冬薯连着种三季。

但如此连季种,那对于前后季交叉的时间便要算的极为精细,且所有任务都得在这既定的时间差内完成,否则很可能会赶不上下一季,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这几日要种的便是秋薯,而这八月份却刚好又是早冬薯育苗的时节。挖春薯、给秋薯扦插、为早冬薯育苗,全都碰到一起去了。

但巧的是秋薯将来成熟开挖的季节正好又是早冬薯扦插之际。

两者之间有几日重叠的时间,只要薛家到时召到足够的人手,利用上这几日,便能以上一季的藤苗替代苗种,直接剪下扦插即可。

如此不仅能节省大量育种的时间,上一季留下的番薯藤又可以物尽其用,省下不少番薯种子。

到那时,这季种的番薯多达十几万亩,自然不怕苗种不够。

只是到时要给十几万亩番薯田剪苗、挖番薯、栽种,任务量极重,而能进行的时间却不足十来日。

又不能如此次一般提前剪苗,否则这剪出来的苗也没地种,毕竟田地里还种着未成熟的番薯呢,所需的人工怕是翻倍不止。

而此次只需挖几千亩地的番薯,相对于十几万亩以及三万多劳力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到时可能真真需要拉好几个镇的劳力过来才够。

此次虽说跑了好几个镇,但主要还是自己镇上的村民。

其他镇里来的便都只是一些离新温镇较近的村民,拢总加起来还不如新温镇自家来的劳力多。

当然,这便是下一季的事了,却不是如今的薛家要考虑的。

他们目前需要把这季的番薯给种好。

这几日的栽种期,唐氏等人生怕会发生什么意外,基本都守在田间。

毕竟这十几万亩番薯地对他们而言太重要了,自家至少投入了十万两银子,而且这更是关系着他们薛家的未来,想不重视都难。

众人便干脆停了几日课,全都守在这。

但上天是眷顾他们薛家的,几日过去,一切顺利。

十几万亩地,在三万多人的辛勤劳作下,持续了好几日,终于种植完毕。

唐氏等人提起的心终于落了地。

但是,扦插完成却并不代表耕种结束,这才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虽说番薯极易存货,但想要提高番薯产量,还得勤浇水、施肥、除草。

就如这秋薯,从扦插至成熟,不过三四个月,但却得施上六次肥。

至于浇水,要求更是频繁。

特别是刚种下去的番薯,成活率也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提高番薯苗的成活率,每日都得浇水,至少持续个四五日。在这期间,对于无法存活的,还得及时补苗。

之后也要隔几日浇一次水,往后才能慢慢减少,直至成熟前一个月停止浇水。

如今正值八月份,天气炎热,是番薯最缺水的时刻,想要保住产量,浇水更是必不可少。

因此,在番薯苗全都栽种好之后,村民们并未马上离开,而是继续待在这浇了好几日水。

往后便无需每日都浇一遍,隔几日浇一回也足够了,自然也用不到这么多人,只需雇佣一部分村民长期待在这劳作。

那村民们便要常驻这边,最适合的自然是这片山地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

把这些劳力全都算上,要浇一遍十几万亩地的水,至少得好几日时间。

几日下来,就又要进行下一轮,几轮过后便又轮到施肥。

相当于每人都要连续不断地干活,可不就得常驻这边么。

在番薯苗度过最初的每日都需浇水的四五日之后,虽然可以改成隔几日浇一次,但即使如此,每日光是人工费就要两百多两银子。

再往后才渐渐降到一百多两、几十两,还要加上施肥、除草的人工费用,支出也不少。

薛家这段时日来挣的银子差不多都得投到这片番薯地里去。

这还是在猎队的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情况下所挣的,甚至还得加上果园、池塘的收入。

别看薛家如今每日的收入高,但消耗也是极大,至少现在挣的都得喂给番薯。

最忙碌的时刻总算是过去了。

接下去,薛家的重点任务便是处理那四千亩地所产出的近两千万斤番薯。

之所能有如此大的产量,靠的自然便是薛家投进去的人工以及肥料。不仅把地伺候的好,让它吃的肥力也是足足的。

产量完全是吃银子吃出来的。

两千万斤番薯都要制成番薯面、番薯粉这些成品粮食,所需的人工又要不少。

他们基本将附近几个村稍微有些劳力又愿意做工的村民都招过了,包括那些孩童与老人,他们虽然别的不能做,但是帮自家的劳力们洗洗番薯、舀舀水啥的还是会的。

当然这里可不包括常驻在那片番薯地里的村民。

且村民们不仅要人来,还得带上自家的工具,比如打谷桶、木桶、木盆、谷梯、水缸之类能装水的物件。

这类工具对薛家来说自然是越多越好。

可以说,为了处理这批番薯,赵家村附近好几个村子的储水工具都被汇聚到了薛家这边,除了他们自家装水吃的水缸。

尤其是那打谷桶以及与其类似的木桶。

打谷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只有一个,数量本就少,且一桶能洗的番薯粉也就那么多,一桶就要占用一整日。

就算这些木桶连续不断地使用,因为其数量有限,每日也洗不动太多番薯,也导致番薯粉每日的产量并不太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