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废后重生是颜控 > 第468章 剃度

废后重生是颜控 第468章 剃度

作者:晋小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12:48:52 来源:言情小说阁

听到这话,高勇吓得差点魂飞天外,直接晕过去,极度惊慌紧张之下,刚掉了两颗门牙的嘴里似乎也不那么痛了。

他结结巴巴的为自己求情,“表……表弟,我再怎么说也是西秦王室的人,你这么不留情的罚判……这不是让人家看笑话吗?”

面对着这么个蠢货,檀逸之克制住自己又想一掌拍死他的冲动。

冷冷地扫了高勇一眼,充满了肃杀凛冽的气息,威慑之意十足,吓得对方不敢再吭声。

“如果我不从重处置,才是让别人看笑话!”

檀逸之做出决定之后,立刻派人把高勇遣回了青州城,由于他这次所作所为的影响恶劣,容易动摇军心,决定在施以宫刑之前先当众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负责监刑的人是杨长史,他在士兵中的威信仅次于世子檀逸之,是监刑的不二人选。

可是他却仍有些动摇,“世子,高公子虽然行事糊涂,可毕竟是王室里的人,如果这样当中打他的板子,恐怕会引起惶恐……”

他又有些犹豫的说了一句,“而且既然是行恶未遂,宫刑和二十年监禁的惩罚是不是太重了……”

檀逸之微微一笑,“师兄,你认为这刑判的太重了吗?如此便对了,越重才越好!”

杨长史尴尬地说:“这我倒是不明白了,请世子指教。”

“高勇的确行恶未遂,如果单单按照西秦的律法来讲,判罚的是有些重了。可是师兄你别忘了现在不是普通的时候,而是战时,这时最忌讳什么?人心不稳,军心不定!”

“当初发兵之时,我们便说了不惊扰大燕的百姓,争取民心,又有世子妃暗中宣传舆论,这才接连发生百姓们主动纳降的事情。可是眼下出了这档子的事情,岂不是败坏了西秦士兵的名声?”

杨长史若有所思,“的确,如果不从重处置高勇,会引起大家的轻视傲慢之心,到时候人心涣散,再想聚拢可就难了。”

“再者说了,高勇欺负的人正是宁阳侯府的三小姐,她不是普通人,是大燕侯府官宦之女,又和世子妃有些牵扯,于公于私这事情我都该有一个交代。”

檀逸之想起萧易安来,严肃的心情又有了缓解,语气放轻松了一些。

“这次判的是重了些,可是非常之时就应该使用非常手段,更何况高勇这人生**荡,是个纨绔子弟,这个大罪名的确是他犯下的,没有冤枉了他。”

杨长史点点头,“世子说的有理,那下官这就前去监刑了。”

檀逸之身边的随身侍卫,多数是跟随他多年的人,是他的亲信,也有一部分是从西秦刚带来的,所以让他们一并观刑,震慑人心。

二十大板轻则能打得皮开肉绽,重则就能打的丢了性命,全看行刑之人的下手轻重。

之所以没有立刻要了高勇的性命,是因为后面养好伤之后,后面还有一道宫刑等着他,之后就是送回西秦的二十年监禁生涯。

至于青州的当地官员江大人,逃不了怂恿之责,已经在同一天被斩了人头,挂在旗杆上示众。

他带去的那些下属,都是帮凶,按照不同的轻重程度一一处罚,谁都没能逃得了。

等到逐个行刑完毕之后,此事才告一段落。

萧易安知道此事后并不意外,因为她知道檀逸之是不会偏袒徇私的,尤其在这个紧要关头,更是只会重惩,绝不能轻纵。

不过既然此事发生在金泉寺,还是要与静慧师太交代一下才是。

午睡之后,她起身前往广明堂,去找主持师太。

结果才走到门口,就看见原本应该做功课的几个蒲团上都没有人,前面搁置的木鱼也不见了。

只有一个年纪尚轻的尼姑拿着扫帚清理,地上是一缕缕的黑发,不知是哪个女子的三千烦恼丝,如今尽皆了断,落得一个清净自在。

萧易安上前问:“小师傅,敢问主持师太如今在何处?”

那人弱弱的答道:“师父在后面的禅堂里,给新剃度的弟子讲本寺戒律。施主若是想找主持,朝后面的方向直走,然后左拐第三间禅房就是了。”

“多谢小师傅。”萧易安抬步想走,又随口问了一句,“是哪位贫苦人家的女儿来寺里出家吗?”

金泉寺远近闻名,是出了名的香火鼎盛。

所以有囊中羞涩的农家,遇到困境孤苦无依时,会将女儿送进寺里出家为尼,起码还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附近有些心灰意冷之人,看破红尘,也会自愿出家。

这小师傅摇了摇头,“不是,原是寺内的一位小师妹,她是带发修行,刚刚才让主持……哎,施主!”

她话还没说完,萧易安就已经急匆匆的快步离开了,只留下后面那人的声音还在禅堂里回荡。

带发修行?

这金泉寺里带发修行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萧瑾绣!

她依言朝后面的方向直走,然后左拐到了第三间禅房,果然见到了静慧师太和那位刚剃度不久的师傅,那人果真是萧瑾绣!

萧易安脑中一时热血上涌,已经被弄懵了,这种情况真是大为出乎预料。

她本想等平定乱象之后,将萧瑾绣放回去成亲嫁人的,可是转过头来她竟然剃度出家,遁入空门了。

难道是因为之前自己与她说的那些话,萧瑾绣知道自己的兄长和姐姐都已经离世,受不了这个打击,才一时冲动做出了这个决定。

静慧师太见她进来,对眼前的弟子说:“圆痴,你且回去修行,有什么不解之处再来问为师。”

答了一声“是”后,萧瑾绣转身退下。

临离开之时,萧易安心有不忍,急忙叫住了她,怕她不理,又抓住了她的手腕。

刚想开口时,萧瑾绣却首先说:“施主,贫尼已经脱离红尘,皈依我佛,世间再无“萧瑾绣”这个人了,方外之人不曾有什么留恋,告辞了。”

说完,轻轻的挣脱开萧易安抓着自己手腕的力道,施施然而去。

离开时的那种果断和决然,还真有几分出家隐士的感觉,似乎真的要隔绝一切,不再与这个尘世有任何的不舍和流连了。

萧易安看着她离去的身影,恰如遗世独立,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她既然已经看破世事,现在心境澄明,旁人是劝不住的,你又何必纠结呢?”

萧易安转过头,是主持师太一脸笑意的看着她。

“静慧师太,她自小在侯府里长大,性格骄纵,虽然在金泉寺里待的这几年磨平了棱角,但是还没到心如止水,勘破红尘的境界,这次的剃度出家,恐怕只是一时意气的之争,将来还是会反悔的。”

“这倒未必,昨夜我与她彻夜长谈,曾与她深谈开解了一番。”

静慧师太说,“言语之中,她倒是有些大彻大悟的意思,想要割舍一切。这才求着我为她剃度,取了法号,想要正式出家,不再回归尘世。”

“或许她的确是被一些事情刺激到了,但是既然已经做了抉择,尘埃落定,她有自己的路要走,别人没法干涉。这一生的时光何其之多,难道萧姑娘能保证,将来她嫁人生子,就定然能寻到个如意郎君,幸福美满,一生顺遂吗?”

萧易安被这话问住了,未来的事情谁敢断言,怎么能够预知结局?

她又怎么会知道,如果萧瑾绣走了另一条路,是忧是喜,是悲愁还是喜乐,能保证她比现在过得更好。

而且别人的人生,当然是需要自己去抉择每一个重大的难题。

谁也没有去安排别人生活的权力,这种看似出于关心的一厢情愿,在她自己看来,反而是一种多管闲事,而且往往对人无益,反而徒增许多烦恼。

萧易安苦笑一下,“主持说得对,这话这真是发人深省,让人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想通了不少道理。”

静慧师太微微点头,承诺说:“如果将来她反悔了今日的决定,想要再还俗,我不拦着她就是了。”

萧易安这才放心,说起高勇最终的处置结果。

“西秦世子果然是秉公处置,不曾偏私,令人佩服。怪不得民心如此,纷纷归降,这金殿上的龙椅恐怕很快就要换人来坐了!”

静慧师太感慨了一句,却说的再直白不过了。

萧易安接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能救百姓出苦海的人,他们都会拥戴的。”

“当时咱们力战数百山贼,如今还历历在目,仿佛只是昨天的事情一般。”静慧师太诚恳的说,“萧姑娘是个富贵之人,无论将来如此,希望别忘了当初的一片赤诚!”

萧易安说:“师太的话,我会牢记在心的。后日我就要离开了,其实此次前来也是为了辞行。”

静慧师太一笑说:“我知道,听说西秦的人马也要离开青州了。”

许多话不必讲明,萧易安知道主持是懂得的。

她后来想,静慧师太曾爱慕过智清大师,或许出家曾有因为他的缘故;而萧瑾绣曾喜欢过无相,又出家遁入了空门。

而其中这四人又两两互为师徒,或许这也是冥冥中的缘分吧。

而最后的事实证明,静慧师太今日的决定是对的。

萧瑾绣,曾经喜欢过无相那样一身白衣僧袍出尘不染,相貌气质恍若谪仙的人,还能看得上谁呢。

她知道自己亲近的家人全部离世之后,心如死灰,大彻大悟之下遁入空门,专心钻研经书,潜心学问,不问世事,阅遍万卷佛经。

又在广源寺参拜借读了许多经书,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整理佛经,为后人留下来了许多珍贵的无价典籍。

后来著书立说,因为其参悟透了佛经的真理,见解超然,曾引得三千余人争相前来,凝神静听。

在金陵和各地讲经论典,在讲经大会上任人问难,但数千人无一人能问的住她,一时间名声大噪,响彻四方。

当时智清大师和高僧无相均已离世,她成为集佛学之大成者,引得佛门众弟子尊崇备至。

后来她继承了静慧师太的衣钵,成为金泉寺的主持,仍旧是潜心讲经著说,婉言谢绝了朝廷的所有封赏和诰命,直到一百零一岁时圆寂离世。

她离世的那一日,天下间的僧人尽皆伤感,念经超度,后来送葬者多达上万人,传为一时佳话。

……

等中毒的人全都痊愈后,檀逸之整顿兵马,继续向前行进。

选择最近的路途直奔金陵城,短短五日内,排兵布阵又攻破一城,其锋芒锐利不可阻挡。

大燕可谓是内忧外患,当地的官员没有援兵不敢与之对抗,百姓们原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苛捐杂税中,听说西秦士兵不扰民,许多人都起了归降之心。

如此风向,一传十十传百,甚至都传到了金陵城,更是扰得人心惶惶,有些人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准备收拾行囊逃跑。

对方如此来势汹汹,燕皇不由得产生了迁都撤退的念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留残存的势力日后有可能再次兴盛。

眼见得大燕的一半江山已经落入敌人之手,求和的计划被打破,偌大城池上挂出去的免战牌也被敌军一箭射下。

慕容烈是越想越奇怪,总觉得自从三年前自己被行刺之后,这时运越发不济,倒霉的事情也一桩接着一桩。

甚至有些事情的走向更像是天命注定的一般,处处透着蹊跷和古怪。

西秦士兵本已中毒,却不治自愈,派出去的援兵本是孤注一掷的最后筹码,却葬身海底,成了海鱼的口中餐。

而大燕现在唯一所能倚仗的,也只有突厥的十万援兵了。

只要突厥能挡得住西秦的攻势,那么大燕就还可以保留下来,如果抵挡不住,那么大燕就注定要覆灭了,成为一个史册里的短命王朝。

随着西秦兵马一路的勇冲猛进,没过多时就直逼金陵城了。

燕皇只能急急忙忙的带着宫内的妃嫔和太监们,还有文武百官和他们的亲属官员后退逃走,暂居随州,发了诏令再次求和。

与此同时,突厥的十万兵马已经星夜不停地赶到金陵城外。

双方对峙安营扎寨,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喜欢废后重生是颜控请大家收藏:废后重生是颜控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