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废后重生是颜控 > 第511章 流言

废后重生是颜控 第511章 流言

作者:晋小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8 12:48:52 来源:言情小说阁

又过了几天,还是没有燕皇慕容烈的消息。

他像是是一条漏网之鱼,逃出了重重追捕,如今不知道逃在了何处。

除了知道内情的邓巢之外,其他人都不禁着急起来,明明已经不下了天罗地网,怎么可能会没有一丁点儿的行踪消息,就像是从人间消失了一样。

但凡一个人走在路上,就肯定会有人看得到。

而专人搜查和派出去的人手,足可以挖地三尺,再将一座城池翻个儿,更别说还有通缉的画像贴满了各州各县,提供线索的人能得到重赏。

除非慕容烈是以上天遁地的方式逃走了,才能瞒得过那么多的耳目。

不过幸好除了这件事之外,其他的都是好消息。

燕皇下落不明,地方官员当然可以不会再死守着效忠,杨长史带兵前去的几个城池一路上没有遇到过抵抗,相继打开城门纳降。

由于战乱已经基本上的结束,百姓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背井离乡的人开始陆续回到随州和金陵城,各回各家,商贸开始流通,街道上不像是以前那样荒无人烟,原来的形势慢慢好转。

受到战火波及的地方,因为人群的流动,同样开始慢慢恢复成昔日的景象。

于是要面临一个新问题,就是随州城里那些“借住”在百姓家里的官员,可以说很尴尬了,主人回来了,总不能再用强硬的手段将人赶走。

从行事中就可以看出,西秦世子可不是能纵容他们恶行的人。

便有不少大臣纷纷上奏,既然如今战乱已经平定,该是到返回金陵的时候了,他们的府邸都在那里,不愿意再流落他乡。

所以檀逸之不得不考虑,开始返回金陵一事。

他其实早就想过,新朝要定都在金陵城,而不是沣京。

西秦的沣京虽然四季如春,气候温暖,但是位置距离中心有些偏远,诸多决策都不便利,各方面综合比较起来,不如金陵适合做都城。

回金陵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檀逸之还需要对那些大臣进行处置。

大燕留下的旧臣大概有三种,一种是有真才实学,且人品正直的,仍旧是原来的官职,以后还会予以晋升。比如吏部尚书萧建之流;

第二种是不奖不罚,他们虽然在之前的皇子夺嫡中站了队,但那是因为大势所趋而迫于无奈,继续保留原来的官职查看,以观后效;

第三种是臭名昭著,早有恶行,平时还没少为非作歹的,这种立刻抓起来论罪,废了官职,抓起来审讯,最后论罪流放,一气呵成。

檀逸之在金陵当了这么多年的质子,甚至不用去过多探听,单单是平时的耳闻,就对绝大多数为官之人的品行有所了解。

许多事情都瞒不过他,那些人临时装出来的也没用。

因为慕容烈尚且还在逃亡之中,没有落网,所以为涂骥为首的前朝势力一直忙于追捕这个仇人,暂时还没有其他的动作。

南越王赫连钰一直住在行宫里,不小心让燕皇逃走之事,多少都有他看管不严的责任。

所以在没抓到人之前,他不会那么轻易离开的。

这日闲着,他正在宫里转悠,走在一层层的台阶上忽的顿住脚步,因为远远间就看到了一个人。

他身穿着绛蓝色的衣衫,双手似乎握着,在拿着什么东西,头戴着攒珠金冠,长身玉立,模样眉清目朗,看年纪比自己要略长上几岁。

正由一个士兵在前面引路,向议政殿的方向而去。

这行宫里小小的议政殿,当然不比金陵皇宫的宣政殿宏伟气派,但是当下没有其他的用处,权且充作是一个议事的地方。

或许是看到一张生面孔觉得好奇,不知不觉中,赫连钰就抬起脚步跟了上去,瞧着他们果然是进了议政殿。

他向旁边的守卫问了问,才知道这人正是西秦世子檀逸之的胞弟,二王子檀溪之,是今日刚到随州的。

既然是从沣京而来,久别重逢,他们兄弟两人肯定是有事要讲。

赫连钰寻思着自己不好随便打扰,便踢着地下的一颗石子离开了。

虽然只是分别了几个月,但是两人看上去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檀逸之在外征战,看上去脸庞被晒成了健康的麦色,但是不影响他俊美的容貌,依旧能引得万千少女倾倒。

而且因为真正的经历了战场上的杀伐果决,他五官轮廓深邃,变得更有气势,玄黑色的披风一卷,似乎都泛着黑滚滚的浓烟,让人望而却步。

檀溪之也没闲着,现在西秦的事务都是他过问的。

再加上粮草的问题,一直是他在后方准备,为提供了稳健的补给,确保没有后患之忧,或许正是他现在变得清瘦的原因。

十万人之众,一天的口粮就是个不小的数字。

更别说这么一连几个月,更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天大开支,西秦这些年下来盈余的粮仓全都开始见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役从来都是劳民伤财的。

若是此次输了,怕是西秦重新积蓄力量,还要再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幸而赢了,这是天下的变局,是江山风雨飘摇中的必然结局,龙椅上的人应该换了。

昏君奸臣注定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天下大势无人能拦,假如没有檀逸之这个人,大燕还是会亡,但是不会那么快,会等到民意沸腾,忍无可忍之时揭竿而起。

但是有了檀逸之,大大加快了大燕王朝的灭亡的进度。

他是因为对一个人的承诺,才决定提前起兵,或者说还是和萧易安有关。

连萧易安自己都不知道,她自从重生以来,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一直在影响着整个天下大势,而且无论她愿意与否,某些事情是注定要发生的。

“王兄,父王听说了你连战告捷的消息,高兴地不得了,特地派我来了。”

檀溪之眉飞色舞的说:“那可是突厥啊,多年没有这么振奋人心的时候了。陈朝远征突厥落败之后,便元气大伤,自此一蹶不振。几年前突厥的王子和公主来,气焰嚣张的不得了,都能把尾巴翘到天上去,那时他们必然想不到有此一日。”

当年的那个突厥王子正是达利可汗,而突厥公主正是阿史那燕。

突厥公主当街纵马,后来还和萧易安起过一场冲突,气焰嚣张得很,浑然没有是站在别人地界上的自觉。归根究底,还是和当年陈朝远征突厥落败有关。

打那之后,地位便似乎低了一头。

燕皇如此强势的人,却选择和突厥和亲,就是顾虑这点。

现在檀逸之借助火炮的威力,一举大败突厥的十万人马,还将可汗的头颅斩下来,可以说是一雪多年的耻辱,壮大了威势。

现在达利王子葬身在此地,阿史那燕后来回到突厥之后,便销声匿迹了,没再听说关于她的后续。

檀逸之听到王弟提起的自己功绩,笑了一笑,“为你摆了一桌接风宴,咱们边吃边说。”

“不忙,此次前来是有一桩正事没讲。父王说了,你这一仗打得实在是太好了,虽然没有抓到慕容烈,但是大局已定,如今可建立新朝登基为帝了。”

檀溪之说着,将手中的东西递了上去,“这是父王的诏令和信。”

檀逸之接过来说:“但是论礼,应该迎父王登基才对。”

“这是父王的意思,他说自己年纪大了留恋故土,不愿意离开沣京,若只当个太上皇自在就好。而且这次的战役全是王兄你率领众将士奋勇杀敌的功劳,你登基为皇才是众望所归的。”

“王兄,等你登基之后,别忘了封我当个王爷。”檀溪之挤眉弄眼,“只要我留在金陵,就可以不受父王和母妃的管束了。”

西秦王写的一封是诏令,一封是家信。

信里所表达的和檀溪之说的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让檀逸之登基,西秦的大臣可以选一部分调往金陵,而自己不掺和其中的事情。

檀逸之明白了父王的心意,笑着将打开的信又折上。

抬起头,突然打趣王弟,“说起来,你至今未曾成亲,也没见对谁献殷勤,难道就你自己有没有中意的姑娘?”

檀溪之收起了嬉笑的神情,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立刻推辞说:“别别别,我年纪还小呢,慢慢挑选,不着急这个,还是你和王嫂先成亲了才是。”

萧易安虽然是名义上的西秦世子妃,但是还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以至于如此的神秘,无人知晓其面目。

因为檀逸之希望她能以皇后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前,而不是世子妃。

江山为聘,这是当初的承诺。

不过等到登基之时,确实应该册立皇后了,这可不是什么小事,等一回金陵城就让礼部早早的准备起来。

檀逸之扬起笑容,“行了,难道我还不知道你就是喜欢过逍遥日子,不想成婚。改日再说吧,看你究竟能拖到什么时候。”

他的眸光闪烁间,忽的一暗。

“不过没抓到燕皇,还是让人有些不放心。总不能放任他藏匿在民间,这个后患不除,以后势必会引出一些麻烦。”

檀溪之是沿着官道而来,进城过关,一路上见到了张贴的通缉画像。

他当然知道王兄所说的是什么,跟着疑惑起来。

“真是费解,人怎么可能会那么消失了呢,已经下令在重重关卡上设防,根本没这个道理啊,不可能逃走的……乔装易容,蒙混过关,还是另有高人相助……”

脑海中灵光一闪,檀逸之挑了挑眉,问道:“你刚才最后一句说的是什么?”

“我、我说慕容烈他难道是乔装易容,或者另有高人协助,才能藏起来不被人找到。”

“有道理,或许是这随州城也该好好的搜一搜了。”檀逸之若有所悟的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咱们可不能犯这下种大错。”

檀溪之瞠目结舌,王兄说的话,和自己刚才说的完全是两码事吧。

正发着愣,已经被拉去了接风宴。

但是檀逸之刚将彻查随州城内的命令发布下去,就有人着了急,立刻闻风而动,将筹谋的计划提前。

于是,有一个流言从民间传了出来。

不是旁的,正是关于那位前朝公主的身世。

上次张贴的布告,只是说她是那个行侠仗义神秘的白衣女子,后来宫内发生了齐王慕容晟一案,许多人蒙受不白之冤被下牢,掀起了一场风雨,没过多久西秦就兵临城下,改换天地。

当时的舆论影响力大,可是过去这么一阵,就被遗忘的差不多了。

但是这次的消息来势凶猛,一下子勾起来了百姓的记忆。

说这位前朝公主不仅是燕皇慕容烈和桃花公主的女儿,之前一直是隐藏在宁阳侯府的五小姐,假死之后行走江湖仗义疏财,还直接指出她就是西秦的世子妃,

四个身份,全部被指出来,还指名道姓的说她就是萧易安。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是百姓之间在讨论,听到了风声后,连臣子们都开始议论纷纷。

这种确切指明身份的消息,可信度实在很大,不像是谣言。

但是因为故事总体太过跌宕起伏,有许多人还在分辨真假,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围绕这件事还有人专门分析出了可疑点和可信点。

甚至于民间有人一见面就在议论此事,“你知道了吗?”“知道知道,听说啊……”

然后津津有味的探讨起来,一聊就是一个时辰,沉浸于传言的故事中无法自拔。

时隔三年,“萧易安”这个名字再次活跃在世人的口中。

无论她是大燕的公主,还是陈朝的公主,都是摆脱不掉的前朝公主,这层神秘的面纱让世人对她的评论开始两极分化。

萧易安一陷入舆论中,这件事立刻让行宫中的檀逸之不得清净。

这种与前朝密切相关之事,注定会产生许多的麻烦。

于是新朝还没有建立,就有人开始反对这位皇后了,反对者以西秦的老臣居多。

喜欢废后重生是颜控请大家收藏:废后重生是颜控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