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 第二十七章 谈判(四)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第二十七章 谈判(四)

作者:尹紫电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27 07:20:56 来源:笔趣阁

四轮马车在大路上飞驰,“联盟军”南方面军特使[兰科·博伊尔少校]坐在车内,却对车外的情况一无所知。

除了车厢顶部开了一扇小窗,用于换气采光,马车内的其他窗户都被木板封住,连缝隙都被用布条堵死。

河谷村之战,红蔷薇方面损失的不仅是第五、第六军团的步兵主力,还有好不容易重建的骑兵部队。

在地广人稀的奔马之国,定居点与定居点之间往往相距甚远。

失去骑兵,就意味着对于防御工事之外的广袤原野也失去了掌控力。

所以兰科·博伊尔少校一行人还没过白桦堡,就被叛军斥候发现。刚进入西林行省,便被叛军骑兵截下。

倒不是博伊尔少校缺乏反侦察意识——他压根就没想藏,也不可能藏得住。

红蔷薇最后剩下的那点骑兵,如今只敢在诸王堡附近转悠。

新垦地叛军的侦察骑兵,则在西林行省来去自如,个别胆大包天的家伙,甚至已经摸到了诸王堡近郊。

再加上双方不约而同选择封锁道路,使得诸王堡与枫石城之间,商旅行人近乎绝迹。

所以,这个时候还敢在路上走的人,要么是间谍,要么是信使。

而兰科·博伊尔两者都是。

——

阳光斜穿过车厢顶部的天窗,在封住车窗的木板上,颤抖着投下一块光斑。

但其实不是阳光在颤抖,而是马车在颠簸。

“这是第几天了?”博伊尔少校盯着那块光斑,默默地想。

花了一点时间,他才记起来,“哦,是第五天。”

“马车还在往西走吗?”博伊尔少校又想。

他努力唤醒迟钝的头脑,片刻后,根据阳光的射入角,得出答案,“不,已经开始向北走了。”

被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太久,会让人丧失方向感和时间感。

自从被叛军“俘虏”,并被关入这辆马车以后,博伊尔少校就再也没能踏出这间移动牢房一步,连人生大小事都必须在车内解决。

万幸,负责押送他的独眼叛军上尉,对于校友还有最基本的尊重,马桶换得很勤快,没有让马车变粪车的惨剧发生。

当然,在独眼上尉面前,博伊尔少校坚决不承认自己是俘虏,可这并不能改善他的处境。

“马车开始向北,”博伊尔少校自言自语,“就说明快要到了。”

人们总说千里之遥,而枫石城到诸王堡的路程差不多就是一千里。

自从博伊尔少校被塞进这辆马车,每天都要在路上颠簸十几个小时,天不亮就开始,天大黑才停下。除了必要的换马和修缮,中途从不停车。

算算,也该到地方了。

想到此处,兰科·博伊尔深吸一口气,抖擞精神,闭目冥想。

詹森·科尼利斯本部长的身影,再次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无论何时何地,”本部长缓缓开口,“政治上瓦解敌人,都比军事上打击敌人,更加有效。”

随着精神的集中,本部长的嗓音在博伊尔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高效决策、快速行动,是叛军最容易被人忽视、却又是他们最厉害的本事。

“当诸王堡还在暗中谋划、圭土城还在举棋不定时,叛军早已下定决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行动。

“这,才是他们能在河谷村会战中取胜的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如今的叛军已经丧失了这项优势,”本部长振聋发聩地说,“诸王堡还没陷落,就是明证!”

詹森·科尼利斯炯炯有神的双眼穿透记忆中的迷雾,紧紧盯着博伊尔:

“所以,你所肩负的任务,比任何人都重要。

“你要寻找叛军内部的裂痕,分化他们,瓦解他们,在缝隙中打入楔子。”

“南帕拉图的胜负,将不仅取决于战场上的成败,”詹森·科尼利斯的手穿透记忆的迷雾,搭在博伊尔肩头,“还将取决于你的成果。”

突然,车厢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伴随着响亮的马鸣声,马车停了下来。

科尼利斯本部长的身影像气泡一样,在博伊尔少校的脑海中破裂、消散。

密集的脚步声在车外响起,紧接着,车门被拽开,独眼上尉的面露出现在门外。

车外明媚的阳光让兰科·博伊尔本能地挡住了眼睛。

“下车吧,少校,”独眼上尉说,“枫叶堡到了。”

——

套在脑袋上的麻袋被取掉,兰科·博伊尔想揉揉眼睛,双手却被固定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于是他只能眨眨眼睛,努力适应房间里的光线。

四面八方都是石头,没有窗户,空气混浊,遍体生寒——博伊尔判断自己应该是在某间地下室里;

三名校官和一名尉官同坐在一张血迹斑斑的长桌后面,正在上下打量着自己——不出意外,这就是叛军的四大头目;

尉官身后,一个苦修士打扮的男人侍立在房间角落,面孔隐藏在兜帽下,在昏暗的灯光中,看不清楚。

博伊尔心头一紧——这又是谁?情报里怎么没提过叛军与公教会有勾结?难道是告解神父?叛军打算直接用刑?

四个叛军军官只是看着博伊尔,并不说话。角落里的苦修士如同一尊石雕,也不说话。

于是兰科·博伊尔率先打破沉默。

“盖萨上校、斯库尔上校、马加什中校、蒙塔涅上尉,”博伊尔少校用力活动了一下被皮带捆住的手臂,身下的椅子都在跟着摇晃,“请允许我抗议,贵方对于使者的虐待。”

坐在长桌中间,半张脸上覆盖着恐怖伤疤的光头校官,神情倨傲,第一个开口,“俘虏没资格抗议。”

“您说错了,盖萨上校,俘虏也有资格抗议,”博伊尔不卑不亢,“而且我不是俘虏,我是肩负谈判之职的使者。”

“搞清楚你的处境,联省佬,”光头上校的目光冷若冰霜,“我说你是俘虏,你就是俘虏;我说你还活着,你才活着。”

“您说的没错,盖萨上校,我的死活全在您的一念之间,”博伊尔挂起满不在乎的礼貌微笑,“但就算是死刑犯,用那种马车来押送,也是不人道的。”

“不人道吗?”坐在长桌最左侧的尉官也笑了起来,“我就是坐那种马车来的帕拉图。”

见尉官开口,博伊尔仔仔细细将对方端详了一番。

可是很遗憾,尽管在兰科·博伊尔看来,面前的年轻尉官确实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但他还是很难将对方与情报中的“狼之血”联系在一起。

“你陷入了逻辑谬误,蒙塔涅上尉,”博伊尔定心凝神,笑着回应,“您等于是在说,因为您遭遇了不人道的待遇,所以不人道的待遇变得人道了,这相当于也否认了您所遭受的不人道待遇。”

“我的逻辑只有一条,”尉官从容不迫地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那就没问题了,咱们扯平了,我撤回抗议,”博伊尔欢畅地回答。

下一刻,他却又向尉官深深低下头,恳切地说,“但是不管怎么样,还请您允许我为您所遭遇过的不人道待遇致歉。我希望您能知晓,并不是所有联省军官都赞同用那种方式对待你们。为此,我给您带来了一份见面礼,就在我随身的……”

“是这个吗?”尉官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盒,打开盖子,正对着博伊尔,放在桌上。

一枚朴素的印章戒指静静躺在盒内。

同样的戒指,博伊尔有,盖萨有,斯库尔、马加什也有,唯独尉官一直没有。

“没错,伟大同盟之戒,”博伊尔点头,“您的,还有巴德中尉的,安德烈亚·切里尼中尉的。”

尉官轻轻扣上盒盖:“这本来就是我们的。”

“物归原主,”博伊尔欣然同意,“再好不过。”

“‘物归原主’也叫送礼?”光头校官讥讽地问,“联省人什么时候这么不要脸了?”

不等博伊尔回答,坐在光头校官身旁的高瘦校官轻咳了一声,叫停了无意义地攻击,“兰科·博伊尔少校,既然你说自己肩负谈判之责,那就阐明你的来意吧。”

高瘦校官眼窝深陷,气质文雅,神情中带着三分诗人的阴郁。

博伊尔心想:“毫无疑问,这个是斯库尔·梅克伦,‘思虑深沉、辩才卓绝’,‘善于规划,然临机处置之能欠佳’。”

“首先,科尼利斯将军委托我向诸位道贺,”博伊尔清了清嗓子,容光焕发地说,“诸位打了一场了不起的胜仗,科尼利斯将军说,哪怕身为敌人,他也要为诸位鼓掌。河谷村之战,将会永载联盟史册。”

“免了,”光头校官皮笑肉不笑,脸上的伤疤看起来更加可怖,“我可不认为被你们写进战史是什么好事。詹森·科尼利斯都混上将星了?该不会是搞政变的奖赏吧?不容易,真不容易。”

“是没有自己给自己晋升容易,”博伊尔嘴角挂着轻浅的笑意。

光头校官皱起了眉头。

坐在长桌最右端,一直没说话黑发校官温和地笑了笑,终于开腔。

他的嗓音很磁性,令人如沐春风:“我们已经收到了科尼利斯本部长的祝贺,博伊尔少校,你还有什么来意,一并说明吧。”

黑发校官比另外两位校官都更年轻,身材匀称,举止优雅,校官制服熨烫得非常笔挺平整,乌黑浓密的头发与胡须也得到了很精心的保养。

“想必,您就是马加什·科尔温中校,”兰科·博伊尔颔首致意。

黑发校官点了下头。

兰科·博伊尔彬彬有礼地说:“您在诸王堡的朋友托我向您转达问候。”

黑发校官不以为意地笑了一下,“省省吧,少校,说明你的来意。”

博伊尔收回视线,看向坐在中间的两位上校,“除了道贺之外,科尼利斯将军派我来,还有一件大事和一件小事。”

盖萨和斯库尔交换了一下眼神,斯库尔平淡地说,“先谈大事。”

博伊尔清了清嗓子,“鉴于贵方与我方手中都持有相当数量的‘忠于对方的军官’,科尼利斯将军建议我们进行一次合理交换。”

“什么忠于对方的军官,不就是俘虏吗?”盖萨哂笑,“俘虏我们手上有的是,可你们能拿什么人来和我们换?”

“诸王堡有很多合适的人选,”博伊尔微笑环视三位校官,“譬如原铁峰郡驻屯官,罗纳德少校,以及他的部下们。”

而后,博伊尔又将目光投向在他刚提到“忠于对方的军官”时,就皱紧眉头的温特斯·蒙塔涅。

“又譬如,”博伊尔脸上的笑意更浓,“一些维内塔籍贯的帕拉图尉官们。”

盖萨和斯库尔又交换了一番目光,这一次,用的时间比上次长。

“您可能会认为,只要攻破诸王堡,不用交换也能救回俘虏,”博伊尔适时地开口,“所以我有必要提醒诸位,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原本被关押在诸王堡的俘虏,已经坐上了前往山前地的船。”

斯库尔上校不置可否,“大事说完了,说小事吧。”

“小事很简单,但也很重要,”博伊尔郑重地说,“博德·盖茨上校的家属希望能接回上校的遗体,让博德上校能回到家族墓地长眠。”

叛军军官们再次无声交谈,这一次,他们很快给出明确答复。

“博德上校已经安葬在枫石城大教堂,暂时不便移柩,”盖萨同样郑重地回答,“请上校的家属放心,枫石城修道院的修士们每天都在为上校的灵魂祈祷。如果一定要上校归葬家族墓地……也请等到尘埃落地之后罢。”

“遗属们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博伊尔点了下头,又开口,“如果暂时不便移柩,她们希望能来到枫石城,亲自祭奠博德上校。”

这一次,不单是盖萨·阿多尼斯和温特斯·蒙塔涅,连一直保持着风度的马加什·科尔温也皱紧了眉头。

“我得承认,即使我用最恶毒的想法揣测过你们,”盖萨厌恶地啐了一口,“也没想到你们会卑劣到这种程度。”

“请您明示,”博伊尔佯装不解。

“你们居然把博德上校的遗属也视作谈判筹码?”盖萨怒不可遏,“下一步是什么?把我们在诸王堡的亲属也都抓起来,当人质?”

“你怎么敢这样侮辱我们?盖萨·阿多尼斯上校!”博伊尔也变了脸色,像是被激怒的刺猬,头发好像都竖了起来,他厉声喝道,“如果我不是被绑在这里,我现在就和你决斗!”

盖萨眯起了眼睛。

“在这件事情上,我不会向诸位撒谎,”博伊尔向着其他叛军军官弯了下腰,“格罗夫·马格努斯的确有过搜捕诸位的亲朋好友充当人质的计划,而阻止‘毒蛇’的,正是詹森·科尼利斯将军。”

斯库尔面无表情地看着少校表演。

博伊尔神情严肃,郑重其事地说:“科尼利斯将军全权委托我,以军人的荣誉,向诸位做出保证,诸位身在诸王堡以及大议事会实控区内的亲朋好友,不会受到任何威胁。诸位可以随时把你们的亲朋好友,接到新垦地,南方面军将会尽全力予以配合。”

博伊尔深吸一口气,动了一点真感情:“即使如今我们双方兵戎相见,我们也依然都是老元帅衣钵的继承者。我们确实做过很多有道德争议的决策,但是我们不会下作到用亲属要挟敌人。如果有人这么做了,我第一个向他拔剑——哪怕那个人是詹森·科尼利斯。战场上的事,战场上解决,言尽于此!”

盖萨冷笑了一声,拍了拍桌子。

独眼尉官带着两名宪兵从外面走了进来,博伊尔的脑袋上又被套上了麻袋。

在黑暗中走了一小段路,博伊尔又回到了他的牢房。

只不过这一次,他手脚上的镣铐都被解开了。

兰科·博伊尔活动着手脚,他知道,哪怕叛军明知自己在表演,他也在对方心中赢得了一点尊重。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其实,书友们,我比谁都更害怕【旧病复发矣.jpg】,我会努力不再次踏入那片沼泽的]

[OrZ]

[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和支持]

[感谢书友们的收藏、阅读、订阅、推荐票、月票、打赏和评论,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