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在霹雳中游诸天 >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风雪下江南

在霹雳中游诸天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风雪下江南

作者:沭本归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26 08:50:59 来源:笔趣阁

在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文人和武人吵,文人和文人吵,依附在文人羽翼下的武人也会和武人吵,几乎所有人都像是在为国尽忠,每个人的说法都正大光明,所以每个人都显得是那么康慨激昂,都没有错。

在这种形式下,姜姒这位西楚女帝反而默不吭声,就坐在大殿龙椅之上,漠然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而随着姜姒不再理政,西楚庙堂上的争斗越趋激烈。

同时,不断有不利的消息自前线传回,顾大祖统领的西楚水师虽然又一次取得大胜,但多番战损累积之下,水师已然损失过半。

而青州水师却有离阳的全力支持,在不怜惜民夫性命的情况。

无数参天巨木从遥远的密林里运输到位于靖安道的的造船厂中。

在工匠们赶班加点之下,建造成青龙乃至黄龙级别的战舰,成批的开往前线。

而代价,就是十数万民夫工匠,死在了繁重的劳役之中

正应了那句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离阳这么不计代价,一批富有经验的水兵在战火和鲜血的洗礼下,成长了起来。

履经损耗,得不到有效补充的西楚水师,面对越来越强大的青州水师,越发的杯水车薪。

见青州水师已经取得优势,卢象升统帅二十万余大军,开始着手准备过江事宜。

而西壁垒之战,纵使张边关等一干西楚名将通力合作,竭尽全力,但面对陈芝豹、顾剑棠等等一众春秋遗将所组成的离阳最豪华的阵容,越发吃力。

每一回会战,西楚所损失的兵将越来越多。

使得兵力本就处在劣势的西楚,形势越发不利。

就在此时,靖安道内,无法再忍受离阳残酷压迫的三十多万民夫发动了起义,杀掉了看管的兵将,烧掉造船厂与未完工的战船,打开军械库,武装自己。

因为二道兵力都集中在卢象升麾下,防守薄弱。

短短几天时间,由民夫所组成的起义军攻城拔寨无数,杀掉当地县官。

离阳得到消息,朝野震动。

这可是自离阳一统天下二十余年以来,来自民间的第一次大规模造反。

而且,还是挑这个将要灭楚的关键时刻。

即使是离阳天子赵篆,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可谓是十分难看。

若将卢象升的部队调回去平叛,离阳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将要功亏一篑。

好在靖安王赵珣自告奋勇,愿亲率重新组建的五万青州军前往平叛。

对此,离阳欣然应允,特命赵珣为主帅,领青州军及少数郡县兵平叛。

平叛过程一开始是很顺利,青州军虽然之前败在北凉军手下,但经过这一年多的修养,加上赵珣吸收上一回战败的教训,购置精兵重甲,日夜操练,战力更胜以往。

与起义军交手,连续打了好几场胜仗。

前后合计击败了起义军二十万人,俘虏的民夫达五万余人。

因为靖安道绝大部分的兵力都在前线,为了防止起义军复起。更为了威慑靖安、江南两道对离,不满的百姓与民夫。

赵珣在请示过离阳庙堂的意思后,坑杀五万民夫。

一时,靖安、江南两道震动。

因为之前繁重的劳役以及战事,二道民间几乎家家户户披麻戴孝。

但因为之前的威慑,绝大多数的人都敢怒不敢言。

离阳的做法确实起到了作用,

剩下的起义军也因此不敢出城应战,各个据城而守,等待赵珣领兵一个个将之敲掉。

不出一个月,声势浩大靖安道起义,就要被赵珣扑灭。

就在这时,沉寂了近半年的北凉有了动作。

祥符四年,秋。

徐凤年率一万大雪龙骑,二万凉州铁骑,二万白马从义,合计五万骑兵。

出北凉,下江南。

凉州城上,北凉文武都共同送行。

年轻的北凉王一声令下,时隔二年,北凉铁骑将再度驰骋于中原。

挡在徐凤年面前的,是离阳精心打造的青城山防线

这座由卢白颉亲手打造,号称“坚不可破”、“固若金汤”的防线,未发挥任何作用。

就在北凉铁骑与青城山内隐匿的六千甲士内外夹击之下崩解。

其棠溪剑仙本人更是在战败后被俘。

北凉铁骑甲天下,大雪龙骑甲北凉。

震动天下的徐家铁骑,在那场春秋国战之中,兵锋所指势如破竹,一路从北打到南,再从南回北,这一次又要马蹄南下了。

如今,在徐凤年手中,再度绽放那无可匹敌的风采。

被离阳寄予厚望的青城山防线,不足三日便攻破,北凉铁骑突入靖安道等我消息,让太安城的早朝上,大臣们个个愁眉不展。

朝会上,皇都赵篆更是有着压抑着自己滔天怒火。

徐凤年这一着,可谓是打在了离阳三寸之上。

值此灭楚关键时刻,除了两辽那不能动的十万精兵,境内竟然再找不出能与北凉铁骑争锋的精兵。

只能寄希望于两淮道节度使蔡楠,能够与赵珣部的青州军配合,能够将徐凤年的北凉逆军拦在靖安道内,不让北凉与西楚会合。

早在祥符初年,京城内就有传言,北凉徐家早就怀有不轨之心,私藏大楚亡国公主一事,就是名证。

在礼部侍郎晋兰亭的谏言下,朝廷不经小朝会就当场通过了一系列政策,命二年前的败军之将许共率京畿精兵二万南下,增援赵珣。

蔡楠率领两淮道十万郡县兵马与赵珣的五万青州兵以及赶来的许共部,三方合计十七万兵马。

于湖心郡与远道而来的北凉铁骑决战。

面对气势汹汹的北凉精兵,蔡楠、赵珣、许共三人经过商议后,做出以下排布,摆下品字阵。

兵力最多的蔡楠部在作为品字的前口,目的非是杀伤敌人,而是用郡县兵的性命为代价,抵挡铁骑的冲锋与消磨敌人的体力。

兵力较少但最精锐的赵珣与徐共,在蔡楠左右二侧的布阵。

只要蔡楠部能够如愿缠住徐凤年的五万骑兵,赵珣与许共便可从左右两侧的合围之势杀上,困死徐凤年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