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梦境通上古?我真不是古代道祖 > 第四十九章:春秋临,秦汉合,高天击鼓时!

“道友何出此言?”

阿弥陀佛微笑,循循善诱:

“若道友为佛道第三主,当共享我佛门气运,来日若欲证道果,轻而易举矣!”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虽以道友之能,非道果而可匹敌【得道】,但终究不是个事儿,还是早日证得道果的好,毕竟这道果之位,只剩下一个半了呐”

陆煊脸上浮现出犹豫之色,依旧在叹:

“元始为吾师,吾若弃道入佛,岂非不义?道友还是勿要再提,勿要再提!”

“非也,非也!”

阿弥陀佛含笑:

“君不见,玉虚门下之慈航、普贤、文殊、惧留孙,都曾入我佛门,或为大菩萨,或为佛陀,再看那碧游门下,多宝亦曾做过佛祖!”

说话间,他再次替陆煊倒上一杯茶,一杯更为玄妙的茶,又道:

“生死、阴阳虽为对立,但却又是一体,佛、道亦然,佛本是道,道本是佛呐.”

陆煊脸上浮现出思忖之色,

许久过去,他犹犹豫豫开口:

“若吾师责罚”

“道友既已端坐棋盘,实际上,已与我等无高下之别,皆并肩,何来责罚一说?再且,元始道友也绝不会这般小心眼!”

阿弥陀佛温和开口:

“而若元始道友当真因为这点小事便上纲上线,欲阻道友之道途,如此之师”

“不要也罢!”

陆煊大惊失色:

“快快住口,快快住口!”

他起身,来回踱步,似乎焦虑,最终复又落座,长叹一声:

“道友.”

阿弥陀佛起身,手中浮现出一方古朴佛衣,

佛衣呈现八十一色,包含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清净等意韵,

衣上又绣着三百六十五线,一线便是一条绚烂大道,袖口亦有烫金纹路,沉浮诸世界之景、诸天之相.

他不由分说的,将佛衣往陆煊身上一套,

陆煊色变,感受到浩瀚无垠的运势加持在自己身上,他看见整个【佛道】之过去、现在、未来,

又于此时此刻,一切时空、一切世界、一切庙宇中,在其主殿之上,

在菩提、阿弥陀之侧,又都多出了一方威严佛像。

佛像身着大佛衣,头顶火焰宝盖,左手端大宫,右手做拈花状,似笑似慈似悲似悯。

诸世诸界的僧侣齐齐诵念:

“南无紫霄大慈佛主!”

诸金刚、诸罗汉、诸菩萨、诸佛陀诵念:

“南无紫霄大慈佛主!”

佛音连绵,从古至今,似从来如此。

“放肆!”正在争杀的瞎眼道人侧目,脸上做震怒状,菩提古佛则是微笑:

“道有三友,佛亦有三友!”

他笑声逐渐洪亮,三清的面色看着都很不好看,妖祖脸上也浮现出异彩,

唯有伏羲,神情古怪,不知在想着什么,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眼中浮现出幸灾乐祸的神情来。

而此时,道果棋局之侧,陆煊捶胸、跺脚、愁眉、苦脸,

最终一声长叹:

“道友,你这是害苦了我,害苦了我呐!”

“何来此言,何来此言?”

阿弥陀佛大笑,朝着陆煊做了一礼:

“道门有三友,此后佛门,亦有三友!”

说着,他安抚陆煊,搀着陆煊重新落座,最后神色微微一肃,蹙眉道:

“只可惜,我佛门之至宝,无有留剩这般,吾却叫菩提,再折八根菩提妙树枝条予道友,凑成九之数,另”

他伸手探入某一段岁月,朝着菩提古佛讨要,后者暴跳如雷,但最终还是给了出去。

如此,菩提妙树八十一枝,已去十七,唯剩六十四枝。

阿弥陀佛面上浮现笑容:

“道友之宫,玄妙莫测,以紫霄为名,或合乎此物品。”

说话间,他伸手一推,有一方青莲浮现而出,莲花之上,妙理无穷,妙道无尽,

其中孕生七十二色,一色一法相,一相一须弥。

陆煊身着佛衣,端坐青莲,面露悲苦,居然真有几分得道佛主的意韵在,

又凭虚而现八根菩提妙树枝,算上之前一根,合九之数,彼此纠缠,化作一方大树,在陆煊身后摇曳,泼洒无量智慧光。

“唉,唉,唉!”

陆煊三叹,旋即双手合十,叹道:

“事已至此,事已至此!”

阿弥陀佛大笑。

只是笑着笑着,他眉头微微一蹙,侧目看向岁月长河,看向汉末,脸上浮现出一丝阴翳:

“又现意外了?”

顿了顿,阿弥陀佛紧锁眉头:

“天地人三灯?此物居然现世.”

天地人三灯,若分离,各自是道果级器物、古老级至宝,若合,则是道果至宝,

属于【得道】一级的大器!

古老之中,法宝为下,大器居中,至宝为上,得道一境亦是如此,

得道级至宝,古老寥寥,譬如青萍剑,譬如开天幡,譬如太极图

诸如天地玄黄玲珑塔、三宝玉如意、诛仙四剑等,又譬如阿弥陀佛赠给陆煊的大无量佛衣和十二品造化青莲,皆是得道一级的大器!

得道大器,每一个都不俗,对于得道者来说也极为珍贵。

看着有些焦躁不安的阿弥陀佛,陆煊慈悲一笑:

“阿弥陀,不必操心,佛母坐镇人世,当出不得意外,道友还是少插手的好,免得与大天地牵扯太深”

“也是,也是。”

阿弥陀佛收回了准备压落的佛掌,亦自我宽慰道:

“仅此而已,出不得大事,无碍,无碍”

与此同时,汉末岁月。

一尊至高大罗,轰然崩塌。

整個人世都猛地一寂,无数目光投来,或惊悚,或震怖,或仓皇,

有无上者再度显于世间,神色阴沉至极,大日如来伴在左,瑶池仙母随于后!

欲谋划的佛道之主大位忽的被夺,本就使佛母惊怒痛惜,结果眼下,人世之中又出现意外,一位至高大罗喋血!

“一群废物!”

佛母冷声,亲自走入人间,一步踏在蜀地之上,蜀地上空,苍天倾斜,似欲崩落!

诸葛孔明色变,直面道果,被猛地压落至地上,心头生出浓浓的无力感,高天之鼓依旧未现!

撑住,撑住!

他震声,七灯同时发光,伴随照破古往今来,掀起一道岁月大潮,自最古之年席卷而来,

诸葛孔明神色浮现出大潮之声,硬抗无上者之威,欲复登天,被压的佝偻的身躯强行挺直,身中骨骼发出不堪重负的断裂声。

但下一刻,诸葛孔明神色骤变,察觉到自己唤来的岁月大潮,却是在某一段岁月中被截下了!

他骇然回首,却发现是在数百年前被截下的,出手截取之人是.

鸿钧前辈??

诸葛孔明一愣,借助七灯之能,凝视过去,看见鸿钧前辈截留岁月大潮,有很多熟人从其中坠出,落在了过去的蜀地。

他隔着岁月长河,与过去的鸿钧前辈对视,

看见那位微微一笑,似对自己轻语:

“三刻钟后,高天击鼓。”

诸葛孔明忽而大彻大悟。

他复观天上,凝视震怒的道果,哈哈一笑,苍老的身躯撑起大旗,【苍天已死,清天当立】八个字迎风猎猎,

旋即,

诸葛孔明大声呵骂:

“贼子,贼子,端居于天,窃取天宝,令人世苦楚更多,劫难更多,何能自命为佛?所谓道果,不过如此,只是贼子!”

他骂一声,便顶着莫大的压力强行往天上走一步,身上肌肤也龟裂一分,骨头破碎一分,

耗一刻钟,连骂九声,连走九步,已至九天上。

同样,身躯十分,龟裂九分,骨骼十分,破碎九分,已不成人形。

佛母微微蹙眉,觉得有些不对,他目光略过了诸葛孔明,凝视玄鸟台,心头不详的预感越演越烈,最终不欲再等。

巨大佛掌压落,击向黄金台、琅琊台、铜雀台,亦击向蜀地的玄鸟台,

诸葛孔明大口咳血,双手持大旗,猛力震摇:

“贼!子!”

四盏辅灯摇曳,青灯、幽灯、苍灯亦在此刻煌煌,三灯合,通天道,彻地德!

有一缕大天地意志加俱于诸葛孔明的身上,他再呵再骂,吐声似雷,掀起大天地之威,居然挡住了道果落下的一掌!

“聒噪。”

佛母冷漠侧目,道果杀机碾下,伴随诸世诸界沉塌的虚幻相,化作一道天雷,一泼狂风,一缕暗火,

天雷似矛,自头颅而入,将诸葛孔明钉穿,暗火则将大旗点燃,一路烧至老丞相的身上,

至于狂风,则吹的七灯都暗淡无光了!

每一个刹那,诸葛孔明承雷灾穿身、火灾灼体、风灾蚀骨之苦楚,顷刻间便已摇摇欲坠,

但他依旧未放下大旗,拼命震摇,下定决心:

“以我诸葛一脉先祖、后辈之一切寿数为养料,以吾躯吾魂为薪柴,火,火来!”

七灯在道果杀机下变的暗淡的烛火复又明亮。

“不够,不够”

诸葛亮双目通红,再度催动七灯,沟通岁月大潮,借用鸿钧前辈赐下的一缕灵光,席卷盛世到来!

岁月长河在此刻混乱了,春秋世与当下短暂融合,被桎梏入【玄清界】中的陆子历史烙印再现,

伴随孔圣、诸侯、周天子等,伴随一卷道德经,绽放大光明!

道德五千言具化,落入七灯,烛火暴涨。

而后,是秦世。

大秦之世亦与此时短暂相合,嬴政驾九龙,玄黄的历史烙印亦乘坐真凰辇而来,伴无数秦世百姓的呼喊!

“风,风,大风!”

后,真有大风起,这风非是吹灭一切的风灾,而是助长火势的风!

秦时之风吹至此刻,吹的七灯烛火再涨!

还没完。

最后降临之大世,是汉末。

四帝从过去走来,张道陵站在龙虎山上,行在最前的是张角,是曾短暂席卷人世的太平道,

随之而起的,是一声声‘苍天已死,清天当立’!

诸葛亮手中的大旗于悄无声息中蜕变,有一缕天意道韵、超脱特征加于其上,一点一点的浸润大天地。

他并不知晓,只是继续挥舞大旗:

“道果?佛母?”

儒和的老丞相爆出最原始、最质朴的粗口:

“我入你娘亲!”

七灯大放光明,苍灯承载春秋之世,青灯沉浮大秦之世,幽灯映照汉末之世!

三灯并立,三世并立,烛火交替,烧出一个佛母熟悉无比的面庞。

“听到了么,佛母。”

那本该被桎梏在玄清界中的天地意志所化的面庞,含笑:

“入你娘亲。”

瑶池仙母神色骤变:

“太上玄清!”

佛母亦头皮发炸,此人不是被阿弥陀佛桎梏了么??

他心头那种不妙的预感越来越重,很多凌乱的线都交织在一起,

太上玄清,玄黄,鸿钧道人

佛母悍然出手,欲直击毁四神台,但诸葛孔明却硬生生的挡下了击向玄鸟台的一掌!

三处大世在他身侧,春秋之世中,有一悠闲老农,有陆子之历史烙印,大秦之世中,有一跛脚老道,有玄黄帝尊的历史烙印,

而这汉末之世中,亦有瞎眼道士的身影,有国师鸿钧的历史烙印!

大混沌,阿弥陀佛骤然色变,在看到太上玄清面庞忽现的时候,他就有些忍不住了,此刻当即便要亲自入人世。

紫霄大慈佛主规劝道:

“看似手段玄奇,但道友你仔细再瞧,却还无法与道果媲美,没必要插手,若和大天地牵扯太深,事后也麻烦。”

阿弥陀佛神色阴晴不定,最终止住脚步,深吸了一口气:

“幸得道友所劝,大天地意志似乎在暴动,却是不好直接走入其内,干涉诸事”

“是啊。”陆煊含笑:“还没到那一步。”

说话间,汉末。

两刻钟悄然流逝。

佛母焦躁不安了起来,动用真正大手段,横击而下,春秋之世中的老农、大秦之世中的跛脚道人、汉末之世中的瞎眼道人,

也都在此刻被拽走,被妖祖、伏羲、菩提所纠缠,

诸葛孔明肉眼可见的衰竭着,烧尽了后世子孙的寿数,拼尽了自身一切手段,

三方大世亦被他完全借力,三个时代都在助他,陆子走来,玄黄走来,鸿钧走来,

三道历史烙印投入三盏灯中,烛火前所未有的明亮。

“贼!子!”

诸葛孔明发出此生最嘹亮的呵声。

一句大音过后,三灯齐暗。

而那佛母,却在这一声中,被呵退九万万里,洒落三千血,伴随骨裂之声!

整个大天地中,无论是天上仙,还是地上人,又或者九幽鬼,都目瞪口呆。

“一个不朽.”

天庭,立在玉皇身旁的九尊喃喃:

“一个不朽,呵退了道果??”

他们觉得一切都有些幻灭,头晕目眩,心头惊悸至极!

玉皇却轻声道:

“朕还是先.登台吧。”

在他面前,是铸好的一方巨大神台,用来大封仙神的。

玉皇缓缓走上高台。

此时,人间。

卢修远呼吸急促,目眩神驰,林羲眼中露出异色,兴趣更浓,在心头自语:

“这一局,似乎还没完全拉开,紫霄宫主和陆煊的关系,比我想象中要密切啊.不过却也无碍,陆煊不足为惧,麻烦的是太一。”

在她心头自语间,

在诸葛孔明倚着大旗悲笑之时。

“慈悲,慈悲。”

佛母一步走了回来,伤势已愈尽。

“倾尽所有,迫退吾一步,有意义么?”

他淡淡的凝视着诸葛孔明,这个蝼蚁有了让他直视的资格。

人世各处的欢呼声戛然而止,

诸葛孔明重重喘息,身侧三灯彻底暗淡,短时间内无法再悸发方才的一击。

他沉默了片刻,抬起头,轻声道:

“值得。”

“为何?”佛母凝视着这老人。

“因为.”

诸葛孔明苍老的脸庞上,浮现出一缕笑意,左手持大旗,又是亦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方羽扇,轻轻摇曳。

他一边咳血,一边轻摇羽扇,一边平静开口:

“三刻钟,已过。”

“什么?”佛母蹙眉,下一刹。

‘咚!咚!咚!’

天穹上,三十三重天,有鼓声隆隆。

佛母、大日如来、瑶池仙母、诸葛孔明、卢修远

尽抬头看去。

是天庭,很多天卒在击鼓,玉皇登临一座神台,庄严肃穆。

神台之侧九尊似乎有所察觉,

骊山老母对着佛母恭敬开口:

“天庭册封仙神,无意打扰”

佛母不答,只是凝视着天庭神台,觉得有些眼熟,仔细看,再看,恰与人间四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却听见诸葛孔明放声大笑:

“七灯悬在空,大宫已洞开,高天在击鼓!”

“便是此时。”卢修远亦走来,手中浮现出一方巨大的幡,震摇之,佛母色变,阿弥陀蓦然起身。

‘咚!咚!咚!’

高天之上,击鼓声更盛,玉皇立在其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