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稻

到了收稻的时节,村子里随处一看,都是金黄色一片。

烈日下,村民的汗水打落在稻谷上,又被弹到地面,一眨眼就泥土所吸收。

宋月华坐在宗义赶的牛车后面,让他拉自己去稻田里看看,正好碰上了马爷的牛车。

周里正坐在马爷的旁边抽着烟杆,两人不知道说着什么,说着话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马爷爷朝着宋月华看来,笑呵呵道,“丫头,许久没去看过了吧,你们那片地挂的稻可喜人了,赶紧去瞅瞅。”

“马爷爷跟周爷爷家也是准备收稻了吗?”宋月华问道。

周里正道,“我家过两天再收。”

“我们两家一起收。”马爷爷指着周里正道。

周家跟马家的关系是真的好。

同两老话别后,宗义赶着牛车继续往前走。

宋月华看向他道,“宗义,你家的地是不是没种?”

“东家,我们家房子都住塌了,哪来的田地。”宗义苦笑道。

原来如此,现在回想一下好像宗家人一直没找她请过假。

宗义一边赶着车一边说道,“不过,我打算再过些时日把屋子重新建好。”

“不错啊!”宋月华笑道,“建好一些,银钱不够可以到我这里来提前预支工钱。”

“多谢东家,”宗义偏过头拱了拱手道,“若非东家,也无宗家的今日,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宋月华道,“大恩谈不上,我付钱你干活,没必要扯上恩情,但我真心愿意预支工钱给你,这算个人情义,你道谢,我接受。”

两人说话间就到了自家田地,25亩的稻子,放眼望去金黄灿烂。

此处离村尾有些远,宋月华来的次数不多,这次来这里,放眼望去金黄色的稻浪此起彼伏,心中震撼。

地里一群人正弯着腰在割稻。

宋月华看了下,除了张家人,还有别的村里人。

“月华,你过来啦。”唐氏擦了把汗过来打招呼。

宗义把车上的茶水提了下来,宋月华倒了一碗递给唐氏,“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怎么好麻烦你来送茶水,”唐氏接过茶碗,朝着干活的人喊了一声。

“我正好顺路,说什么麻不麻烦的。”宋月华笑道,“现在收稻可还顺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吗?”

听了这话,唐氏马上放下茶碗,她确有所求,“月华,能借个场地晒稻谷吗?”

在到处都在收稻子,唐氏怕来晚了,晒谷子的地被别人借走了,虽说一家本来就是佃了宋月华的田,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先说为好。

“当然可以。”

宋月华道,“学堂的前院后院都能晒,东山的大院里铺了石砖,也方便晒谷,还有操场本来就是当晒场整的,这么些地方应该够晒,对了,最近牛都闲着,正好赶过来拉谷子。”

“唉呀,牛车还是不借了吧,东山上的活计多,别耽误了那边。”唐氏忙道。

东山总共就2头牛,又要拉粪又要拉车的,但凡再多一头,她肯定不会客气的。

其实唐氏是真的有所误会,但来喝茶的人多了,宋月华也没多说。

宋大跟宋二每天要赶着牛车到县城拉收到的夜香,他们也只需要一头牛。

现在不需要耕地,偶尔坐牛车就是图个方便,没必要非得再占着另一头牛。

回去后,宋月华让宗义明天把牛车给张家人送过去。

第二天,宗义送牛直到中午才回来。

宋月华问道,“没出什么事吧?”

“没事,大牛叔跟二牛叔不会赶牛,我带着他们赶了几趟。”宗义道。

宋月华点点头,倒是忘了这一茬了。

过了几天,学堂跟大院的前后院子都晒满了稻子。

远远看上去,黄灿灿一片,随手抓上一把,每一颗都颗粒饱满,没什么空壳。

晒在学堂的谷子有夏娘子帮着翻晒,晒在大院里的,大院的人也会帮着翻晒。

就是可怜了花花跟小黑,跑到谷子里撒欢,缠了一身谷子不说,爪子里面也卡着谷子。

宋月华过去的时候,喜婆婆正在给花花跟小黑清理谷粒。

柳雪在一旁训斥道,“最近晒谷子,你们从上面走过就算了,还在里面打滚,是皮痒了吗?下次不准再这样了,听到没有!”

朱艳丽从屋里拿了几块小碎布出来,绑到小黑跟花花的爪子上

宋月华看着好奇,拿过去一看,里面竟然还塞了棉花,笑道,“没想到,你还是个爱狗人士。”

“狗不好嘛,怀着如月的时候,要不是花花,我差点就摔了,那个时候肚子大,鬼知道会出什么事。”朱艳丽道。

“你还差点摔了?”宋月华惊道。

朱艳丽摆了摆手,懒得说,起身拿起竹耙要去翻晒谷子。

“等一下,”宋月华叫住后,接过竹耙道,“我来吧,你还要带如月,这个不用你干。”

朱艳丽也没有客气,坐在台阶上,撑着脸娇笑道,“我让如月认你当干娘怎么样。”柳雪正在给花花理毛,听到这话,急忙道,“师傅才12,朱婶子,你想什么呢!”

宋月华点头,她才12岁,就算是无痛也不太想当娘。

“可惜呀……”朱艳丽轻笑道。

里屋传来婴孩的哭声,朱艳丽站起身,站在门外脱掉外罩衣,才进的屋。

几人一起把大院的谷子翻完,宋月华还得去棉花地里看看。

经过操场时,正好碰到在翻晒谷子的金奶奶。

宋月华笑着打了声招呼,“金奶奶,总共得有一千多斤吧”

“应当是不止的,”金奶奶道,“这里地方大,晒得稀干得快,再来几个大太阳,就能干透了,到时候称一称,就知道了。”

宋月华也不耽误人家晒谷子,说了两句话就离开了。

收稻晒谷一直持续到月底,等到谷子都晒干,称了重,总共有2300多斤。

交完粮税,张家人把剩下的六成粮都送到宋家。

送粮过来的这日,过了称后,唐氏笑道,“月华这谷子要不要一起卖了?”

“我这不打算卖。”宋月华道。

家里跟学堂都是要吃粮的,这25亩地的产出,宋月华从来没想过卖钱。

张家的880多斤谷子是打算卖了的。

宋月华问道,“唐婶,你们反正是要卖的,不如卖给我吧,谷子的价格不高,你们要是能脱了壳,我按40文一斤的白米价格收。”

这会儿农忙刚刚结束,张家人正好空下来,椿米虽然辛苦,但耐不住家里人多,轮流下来,就能赚一倍的银子,何乐不为。

张家人想也不想,马上应下。

张二牛道,“这谷子有点多,要想出精米怕是要花点时间。”

“不着急,我这里粮食足够吃,什么时候弄好再送过来就行。”宋月华道。

兄弟俩道别宋月华后,边走边算。

880多斤粮怎么说也能出个600斤大白米吧,40文一斤,那就是24两银子,一家也能分到12两。

张大牛越算越兴奋,“12两,一整年都能吃饭吃到撑了。”

唐氏拉了一下张二牛。

张二牛马上意会,低声道“大哥,回去再说。”

张大牛自觉失了态,连忙点点头。

回到家后,张大牛迫不及待同家里人分享这个好消息,果然,金奶奶跟张氏都高兴得不得了。

全家人都在盘算着一年能攒下多少银两,唐氏在一旁应和着,心情不怎么高涨。

前些天,她特意去学堂,问过易夫子后,回来算了一笔帐。

如山肯定是要去参加科举的,其中的花销,除去她知道的,还有许多她不知道的,整的加起来,不是一笔芯小数目。

以他们如今的家底,很难撑到第三场。

假如,一次不过,第二次重考,第三次重考,那就是个无底洞……

唐氏的内心纠结不已,张二牛注意到媳妇在走神,问她怎么了。

唐氏心一横,趁着所有人都在,开口道,“我想去东山做工!”

喜欢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