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续性竭泽而渔(为舵主“蝙蝠侠JoKer”加更)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于谦并没有立刻回京,而是现在九门外转了一圈,大明的军队征用了城厢民舍作为战场,轰隆的炮火、铁蹄践踏,早就不成了模样。

虽然战场主要集中在了德胜门、西直门外,但是其余九门也多有斥候侵扰,放火烧房。

大雪封冻,于谦带着自己的亲卫和军士们,挨家挨户的看,城郭百姓毁家纡难,守城的功劳自然有他们的一份儿。

京营的军士们和工部的工匠们,都已经做好了规划,这个冬天,没有家的人,暂时住在官舍之中。

今年的柴薪因为坚壁清野非常便宜,倒是不会有冻死之人,路有冻死骨之事,倒是不会发生在大明京师之内。

于谦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依旧强拖着疲惫的身子,巡视完了整个九门,才放下心来,从德胜门入城。

虽然疲惫,但是一切都是欣欣向荣。

朱祁钰得知于谦回京,并没有立刻召见,而是令兴安带了不少的年货,送到了于府,让于谦今天好生休息。

兴安来到于谦府中,就看到了于谦身上的墨迹,兴安赶忙说道:“传陛下口谕,就料到于少保刚回京,还要为国事辛劳,特下旨:明日再看。”

朱祁钰管的很宽,连于谦的休息也要管。

其实朱祁钰是抱着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的心态,让于谦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更长久的为大明发光发热。

于谦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不在京师这俩月陛下倒是没闲着,给他的府上塞了不少的仆从,按照一品大员的规制,校尉、门房、文书、杂役、后院丫鬟等等一应配全了。

于谦现在颇有一些一品大员的味道了。

兴安将敕喻交给了于谦,低声说道:“于少保,不是咱家多嘴,最近陛下一直看《出师表》,时常感慨诸葛孔明,命陨五丈原,汉室自此凋零。”

诸葛亮命陨五丈原的时候,享年五十三岁,过完年,于谦就五十二岁了,朱祁钰在借着兴安提醒于谦要注意身体。

兴安继续说道:“陛下说,这诸葛孔明之后,还有蒋琬可以托付,即便是蒋琬之后,亦有费祎可托,可是大明呢?”

诸葛孔明在五丈原之战时,已经知道自己病重命不久矣,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去询问:若公百年,谁可任大事者?

诸葛亮说是蒋琬。

李福又问蒋琬百年之后呢?诸葛亮说是费祎。

但是李福再问费祎之后呢?

诸葛亮久久没有回答,只留下了一声重重的叹息。

但是此时的大明土木堡惊变,京师在廷文武社损了三分之一还多,王直孱弱,徐有贞投机,若是于谦真的病倒了,大明去哪里找个可任大事者呢?

于谦长揖稽首说道:“臣谨遵圣诲。”

“但是眼下当务之急,讲武堂的名单迫在眉睫,眼看着要过年了,这讲武堂的名单还在兵部文渊阁打转,实在是…有愧陛下之信任。”

石亨、杨洪、范广、孙镗等人,一致认为,应该以军功论,既然于谦走之前定下了军功册,就按着军功册往下摸,摸到哪里算哪里。

但是勋贵、外戚、都察院都认为应该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此乃八议。

八议是《大明律》中规定的勋贵、宗室、官绅的法律特权。

这八种人犯罪,法司皆不许擅自鞫问,实封奏闻,取自上裁。

这个时候,讲武堂的第一批未来一定飞黄腾达的学员名单,那自然是展开了极为激烈的角逐。

于谦为何说有愧陛下之信任?

军校早就说好了,杨洪一直在督办,校舍也建好了,甚至教习都选好了。

名单却迟迟确定不下来,陛下的政令迟迟无法推行,作为臣子自然是有愧的。

京营最近的议论也不少,于谦刚回京就听到了杨洪、石亨等人的抱怨。

石亨要不是看到了于谦的疲态,早就开始骂街了。

兴安露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他神秘兮兮的说道:“名单的事儿,于少保不用多虑,陛下自有打算。”

于谦愣了愣,就连他都觉得十分棘手的事,难道陛下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吗?

讲武堂的名单里,连他都挠头。

如果先八议后功勋,那陛下振兴京营的举措,就是再加十个熬硝营,都是白费事。

军心立刻涣散,别说出征迤北,瓦剌人再至京师,能不能打出这次京师保卫战的大胜,都不好说。

如果先功勋后八议,那军心大振,但是陛下这边又怎么止的宗室、勋贵、外戚、官绅的反对呢。

这事,麻烦咯。

“陛下已经有了决策吗?”于谦好奇的问道。

兴安卖了个关子,笑呵呵的说道:“明天早朝,于少保就知道了。”

于谦一甩袖子,严肃的说道:“你这个大珰,在这里跟我打哑谜!这要是误了陛下的大事,看你怎么办!”

兴安笑出了声,俯首说道:“于少保早些休息,咱家就先回去了,不是咱家不说,是陛下不让咱家说啊。”

“于少保就是再吓唬咱家,咱家毕竟是陛下的大珰,砍了咱家,那也不能说。”

于谦一听气的直摇头,陛下这打起了哑谜,弄得他好奇的不行。

这么棘手的事,陛下准备如何解决呢?

而且看兴安一脸信誓旦旦、信心满满的样子,看起来,陛下真的找到了妥善的解决办法。

于谦站在了庭院里思忖了半天,最终摇了摇头,他忽然想起了诸葛亮。

诸葛亮将国事托付给了蒋琬,又托付给了费祎,李福再问还有谁的时候,诸葛亮沉默许久叹气。

其实诸葛亮当时最想托付的人,应当是刘禅吧。

诸葛孔明的不幸,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孔明先生,用了那么多年去培养了刘禅,却只是一个守成之君,三国鼎立之时,守成之君,是无法守成。

不过于谦,完全没有这种顾虑了,陛下压根就不是守成的人。

他回到了屋内,看着书桌上未写完的奏疏以及没看完的公文,最终摇了摇头,走向了卧室,准备休息,陛下既然说要试试,那就试试。

反正有他兜底。

真的出了什么事,他在京师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只是他非常好奇,陛下到底打算怎么解决这份名单。

“今天不熬夜了吗?”董氏看着于谦在洗漱,颇为惊讶的问道。

于谦甩了甩手上的水,满是笑意的说道:“陛下管得宽,不让熬夜。”

“你倒是听陛下的话,我这个婆娘说一千遍一万遍,都是白说!来把药喝了。”董氏摇了摇头,拿出了鲜竹沥的瓷瓶递给了于谦。

于谦一口饮下,奇怪的问道:“这是新药?”

董氏指了指角落里盛放瓷瓶的箱子说道:“那是,陛下今天专门送来的新药,以前的那些,虽然天气冷还没坏,但是陛下说不够新鲜了,就给你换了。”

“每天三次,每天都会送过来。”

“陛下是不是信不过你啊?”董氏有些奇怪的问道。

于谦一愣,眉头紧皱的说道:“何出此言?”

董氏颇为担忧的说道:“这每日送药来,万一你存了别的心思,陛下可不就可以…”

于谦立刻打断了董氏的话,无奈说道:“妇人之见,陛下真的要防我,门前的校尉何故要从京营里选,而不是从锦衣卫里选呢?”

“莫要庸人自扰之。”

当今陛下的心思,不是个不好猜的人,这个年轻的天子,朝气蓬勃一直想做些事情,而且都做到了。

只要他不作出危害大明,危害这个天子的事,于谦就料定了自己不会和天子发生冲突。

这是一种为官数十载的直觉。

如果换做是朱祁镇当皇帝呢?

于谦摇了摇头,他想都不敢想。

眼下京营二十二万都算是他的帐下,若是朱祁镇是皇帝,他焉有命在?

“切莫到外面说这些,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呢,你要是到外面说了,那咱们家,就毁了,知道了吗?”于谦十分严肃的说道。

董氏不住的点头,她是担心啊,自己丈夫位高权重,这要是引起了陛下的猜忌,那岂不是天翻地覆?

“知道知道,我就是在家里跟你说,跟孩子们都不敢提这事,我一个妇道人家,又不懂朝堂,我不问你,我问谁去?”

于谦看着那箱子,再联想到岳谦询问自己的那几个问题,却是露出了一些笑容。

他还是不放心的说道:“也叮嘱孩子们,不要到外面乱说,不要授人以柄,咱们现在是烈火烹油,一旦有什么僭越之事,就会被人利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