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无损,功业无瑕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也先对大明的实力是非常清楚的,他定下了南下的作战决心,但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长子坐上太子之位罢了。

这可能是朱祁镇最后一点的利用价值了。

若是打着奉还大明上皇的旗号,依旧拿不下宣府…难不成去打鞑靼人?直接多了汗位?

也先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让自己缩在了大氅之下,他用力的咳嗽了几声,颓然的坐在了火盆旁。

去京师这一战,也先损兵折将,连亲弟弟孛罗,都死在了大明皇帝的刀下。

他恨!

但是他老了,若是再立不了长子为太子,他儿子还要像自己一样,一直做元裔们的养马奴。

元裔在京师之战中,居然丝毫未损,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这对也先是个再坏不过的消息了。

草原上,强者恒强。

此次合力主攻,一来是逼迫大明议和多少赔点,意思意思,要不这就很没意思了。

二来则是借着大明的手,杀一杀元裔的威风。

火盆里的火光明灭不定,也先的脸色颇为颓然,他已经不是那个年轻时候,可以长生天下翱翔的海东青了。

当年的雄鹰,已经失去了往昔征战察罕汗国和兀良哈、女真部时的英姿。

也先在感慨岁月的残忍,岳谦则写好了密奏,放在了帐篷下的缝隙里,塞了出去。

无须多管,自有人送信至东胜卫,再至京师。

也先要出兵南下的消息,岳谦已经尽数知晓了,而且合力一处,最有可能的目标,就是宣府。

也先兵败京师,主要就是宣府未能攻下,居庸关拿不下来,还被两面包夹,只能溃逃。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如果要选择目标,宣府绝对是首选。

岳谦当然只是将自己的意见写到了密奏之中,至于陛下如何抉择,那是陛下的事了。

书信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已经到了大明京师。

大明四通八达的水马驿站,就是大明天子的耳目喉舌。

若是这驿站没了,大明皇帝岂不是被关在了京师之中,天下之事,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到,他说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了。

圣旨、敕谕不出京,那还是皇帝吗?

驿站象征着皇权延伸。

朱祁钰手中拿着一本奏疏,这是礼部尚书胡濙,对于削太上皇帝号的一份补充。

他发现,其实这礼法,是可以随着皇帝的旨意,而发生一些变动的,而且理由颇为充分。

中国的历史太长了。

【臣观自古以来夷狄之祸,未有甚于今日者。】

【也古者,如晋怀愍陷于匈奴,宋徽钦陷于女直,其时皆先因边塞外破,藩镇内溃,救援不集,播迁无所,然后有蒙尘之祸。】

【未有若今日天下之大数十万之众,陷上皇于沙漠者,也至于晋宋既遭此祸,之后元帝继统,高宗嗣服,皆舍弃故都,偏安一隅,然尚能奋既哀之势,以御方张之敌。使刘曜、石勒歛其虐焰,而不侵梓宫,韦后因其讲和而来归……】

胡濙乃是引经据典,举了两个例子。

晋朝时候晋怀帝、晋愍帝,宋朝时候,宋徽宗、宋钦宗,被北方夷族俘虏。

他们的俘虏是必然的,边塞破了,藩镇逃窜,天下勤王军来不及救,皇帝也没地方跑,才有了皇帝被俘蒙尘之时。

但是今天,大明皇帝拥兵数十万之众,大明皇帝被俘虏了!

简直是奇耻大辱!

而且是因为添油战术和指挥失当导致。

但是胡濙立刻话锋一转,西晋在晋怀帝、晋愍帝手中灭亡,北宋在宋徽宗、宋钦宗手中灭亡。

然后司马睿也就是晋元帝继位,建立东晋,赵构也就是宋高宗继位,建立南宋。

两人奋既哀之势,整饬军务,力主北伐、兴国,最后司马睿迎回了韦后,赵构迎回了宋徽宗的灵柩梓宫。

陛下要承祖宗大义,没有禅让诏书承继大统,有理有据,哪里称得上篡呢?!

这是在为朱祁钰削太上皇帝号,继承皇位找法理依据,他们效忠的陛下,乃是继承祖宗大义,而不是篡位上来的。

但是胡濙立刻就说,别的朝代皇帝被俘之后,只能播迁南方,但是大明的皇帝被俘之后,陛下力挽狂澜,保住了宗庙社稷。

皇帝废太上皇帝号,也是为了防止瓦剌再借此名义犯边,有根有据。

胡濙这份补充,总结来就是一句话,陛下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陛下无错,都是瓦剌的错!

宗族礼法,有的时候,要有着非常灵活的道德底线,也要有非常务实的革故鼎新。

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的太上皇,和一个锐意进取的当今陛下,怎么选,朝臣们很清楚。

毕竟,宗族礼法是为了皇权服务的,皇帝要做事,那宗族礼法,就必须为皇帝找到根脚,不能成为皇帝的绊脚石。

否则宗族礼法不能为皇帝服务,那要他还有啥用呢?

这不,就找到了吗?

朱祁钰收起了胡濙的奏疏,递给了兴安,让他送到古今通集库里备案,将来写实录的时候,这都是材料。

“朕给袁彬和岳谦的敕谕,一同拿去古今通集库。”朱祁钰想起来那两份敕谕。

兴安从袖子里抖了抖,这涉及到了陛下英名的两份敕谕,兴安从来都是贴身带着。

兴安毕恭毕敬的将敕谕递到了朱祁钰的面前,俯首说道:“陛下,这两份改改?”

“现在太上皇已经是稽王了,陛下擒杀藩王,这个用词,是不是可以推敲一下?”

陛下对名声不甚在乎,但是兴安作为臣子,要极力为陛下挽回名声!

这是臣子的本分!

兴安一直揣着这两份敕谕,是毁掉也不是,是备份也不是。

毁掉,乃是不恭顺,是违背陛下旨意。

备份,是让皇帝蒙上污名,这是臣子失职。

兴安左右为难,纠结了许久。

陛下终于废了太上皇帝号,那擒杀藩王和杀太上皇帝,就是两个性质了。

那敕谕内容自然要改一改。

“还没送去吗?改一改倒是可以。”朱祁钰点头,拿起了两份敕谕,重新誊抄了一下,将太上皇改为了稽王镇。

兴安看到,长长的松了口气,将两份敕谕、一份胡濙的奏疏,收了起来。

这两本敕谕、一本奏疏入了古今通集库,陛下的英名无损,功业无瑕!

完美。

作为臣子,尤其是兴安这种宦官,首先考虑的自然是皇帝的英名了。

当然,兴安还是没有将两本敕谕归档,一直要等到朱祁镇真的殡天了,他才会下定决心,到底是归档还是销毁。

此事极为机密,朝中只有王直和于谦知晓,汉使岳谦、季铎知道,再有就是袁彬了。

“陛下,那日太常寺内唱曲,大宴赐席上唱天命有德的女子,臣寻到了,是锦衣卫都指挥唐兴之女。”兴安却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朱祁钰当然记得那颇有穿透力的歌声,也记得唱帝姬怨时那种铿锵,原来是锦衣卫都指挥的女儿,那有铿锵之音,倒也是说得通了。

“小名唤作唐云燕,取意燕云十六州之燕云,出自建昌府南丰人藕塘村,其父一身好胆,锦衣卫遴选,成为锦衣卫校尉,随后凭功升为都指挥。”

“德胜门前,随陛下冲锋陷阵,斩首一级,获头功牌。”

“唐云燕其人,年方二九(十八岁),体态轻盈,身材袅娜,皮肤白皙,丹凤眼、柳叶眉,唇红齿白,婉丽优雅,性情容止皆称得上贤良淑德。”兴安将一份写好的详细资料,递给了朱祁钰。

朱祁钰之前在大宴赐席上,看了那女子一眼,兴安知晓后,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把唐云燕和唐兴的老底儿都给翻出来了。

尤其是唐兴的背景,也是查的一清二楚。

朱祁钰看了看奏疏,十分严肃的说道:“朕又不是山匪强盗,哪有强抢民女之事?尤其是锦衣卫!”

“你这调查可曾惊动其家人?若是仗势恃宠,朕决不轻饶!”

朱祁钰当然要严肃,锦衣卫是他除了宦官以外,他的第二道护城河。

他作为皇帝,为锦衣卫殿后,才换来的忠诚,要是被这下半身的事儿给误了,那朱祁钰也只能将兴安拿去祭旗了。

兴安是个很知道轻重的人,陛下交待清宫,他连那块提督宫禁的牌子,都不敢摸一下,怎么会做出仗势恃宠之事呢?

他俯首说道:“这奏疏是礼部递上来的遴选秀女的奏疏,里面就有唐指挥的女儿。”

“臣乃陛下走狗,怎敢擅动扰民,一切皆是天意,唐指挥接女儿入京,也是因为礼部说要遴选秀女了。”

朱祁钰这才拿起了奏疏,果然是礼部改元前,就递过的秀女图。

兴安做事,朱祁钰自然是放心的,但是也要时不时的警告,作为近侍大珰,兴安所作所为,都是代表皇帝。

兴安不是王振,陛下也不是北狩迤北的废帝,兴安自然不会胡来。

“这样啊。”朱祁钰点头说道:“此事不急。”

“报!迤北送来密奏!”一个锦衣卫快跑进来,将岳谦的奏疏递到了御前。

朱祁钰看完,振声说道:“好!来得好啊!”

“将此密奏送与于谦,召集大将群臣,共议退敌之策!”

“立刻停止休沐,明日早朝,奉天殿议事!”

于谦一直在说,瓦剌人狼子野心,还会南下犯边,但是朝臣们其实是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包括让岳谦去和瓦剌人谈谈,都是抱着一点点的议和的心态。

胡濙在奏疏了也说道了【韦后因其讲和而来归】,其实也抱着一点点讲和的心态。

但是,瓦剌人还是来了。

人家在土木堡之战役中,连战连胜,大明边镇极度空虚,京营无力出击,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瓦剌人怎么会不懂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