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悬,大明江山破碎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不能,陛下大明律明文规定,四十岁膝下无子,方可纳妾。”

“臣走访了下,除了极少数,其他都不可以带入官邸之内。”兴安回答了皇帝的问题。

关于小妾、侧房是否可以带入大小时雍坊,兴安也是和刑部沟通过的。

这种沟通并不违制,大明的内廷是一个权力机关,和朝臣沟通可以,但是和朝臣勾连,那就是找死了。

刑部尚书俞士悦面对内署的沟通,也是回答的非常果断。

在有记载的文献之中,中国这片土地上,都是一夫一妻制度,并没有平妻,至于多妾,那更是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四十岁无子可纳妾,但是朝里的大小官员,各种偏室不计其数。

这是对大明律的亵渎。

“原来如此。”朱祁钰点头,只能感慨一句,国家这艘船,是从顶上开始漏水的,一点错都没有。

京师纳妾之风是极为严重的,比如兴安的这份奏疏上,一个七品官,就有两房小妾。

“私自纳妾,必然家宅不宁,那还怎么能安心为国朝做事呢?”朱祁钰批了兴安的建议。

至于怎么处理这些个小妾,甚至妾室生的孩子,朱祁钰也不需要管,因为怎么处理,在大明也是有一套潜规则的。

大明对京官会定期京察,这种京察是由都察院、锦衣卫、大理寺、吏部、礼部联合执行。

每到这个时候,这种既不符合大明律,又不符合礼法的小妾,就会被处理掉一批。

等到京察过了,再养就是…

朱祁钰直接断了他们再养的念头,都进官邸待着吧。

“于少保上奏陈情,说也想在官邸内找一普通房舍居住,觉得九重堂原来是国公府,而且是靖难第一功淇国公府,规制太高,心有不宁。”兴安又翻找了一番,将一本于谦的陈情奏疏递给了陛下。

朱祁钰都没打开看,摇头说道:“不妥。”

“兴安,于少保持节守正,不搞那朋比为奸之事,但是奈不住有人甘愿为其门下走狗,于少保住在九重堂,反而能保住于少保的名节。”

兴安抬头看了一眼陛下的脸色,与寻常无疑,再低下头说道:“陛下英明。”

兴安在观察陛下的神情,陛下是否对于谦起了猜忌之心,但是显然是没有的。

这让他长长的松了口气,要是陛下和于少保闹僵了,那可是天塌了的大事。

大明现在的办事效率,在经过了瓦剌围困京师这么一吓之后,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次日工部和户部就拿出了具体的章程,京营这二十万人,当天下午就开拔,不是去打仗,而是去修路,自然不用准备那么多。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这次京营将士们手中的武器,不再是钩镰枪火铳,而是锹锄墩等修路的工具。

而朱祁钰赐下的飞鱼服,也在一日之内,随着陛下的圣旨,送到了宣府。

“臣叩谢皇恩浩荡。”杨洪两鬓斑白,长揖在地。

宣旨的是从福建快马加鞭赶回来的李永昌,虽然陛下一再强调,杨洪年事已高,不用行全礼,但是杨洪还是长揖在地,行了一个拜礼。

“昌平侯接旨。”李永昌将手中的圣旨交给了杨洪。

杨洪接过了圣旨,站了起来。

所有的支持之中,来自陛下的信任,最为重要。

宣府京师门户,一旦杨洪想要养寇自重,或者直接和瓦剌人搅合在一起,那陛下只能向南播迁了。

但是杨洪显然不会。

即便是刨除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比如京师长子杨俊亲亲之谊、忠君体国爱国之谊、袍泽抵背相杀的袍泽之谊等等,从最最功利的角度。

杨洪贵为大明昌平侯,跑去瓦剌和瓦剌人,一起去吃沙子吗?

瓦剌人多穷啊。

“陛下说让咱家替陛下看看大明的好儿郎们。”李永昌提到了墩台远侯夜不收。

这二百八十人,等到明年的时候,又有几个能够再看到?

李永昌站在校场上,他看着这些军卒,领了飞鱼服,笔直的挺立在校场之上。

李永昌没有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任何畏惧之色,反而是拿着飞鱼服的手,颇为颤抖,十分的激动。

陛下问,一套衣服就能让人卖命吗?

一套衣服或许不可以,但是来自陛下赐服的认可,却是可以。

这种神情,李永昌见过。

在京师之战中,京营出城作战之时,他见过。

明知敌人是训练有素,甚至新败大明精锐的瓦剌人,那些出城作战的军士们,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能不能打得过,打过才知道。

未战先怯,那不是男儿本色。

他们是泸定桥上那一排排的石狮子,是大明的护栏。

“穿上,穿上,陛下让咱家看着你们都穿上。”李永昌的声音里有点哽咽,他不停的挥着手,示意这些军卒们,都换上飞鱼类莽的飞鱼服。

这是仅次于蟒服的赐服。

当一排排的军士们,换上了飞鱼服,站在了校场之上,李永昌已经令随行的画师将这个画面,定格在了画布之上。

李永昌并没有耽误这些军卒们太多的时间,画师简单的勾出了轮廓,事后再做填补。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一个军卒带头大喊了一声,琐碎的声音开始响起,然后汇聚成了整齐的吼声。

大明的军卒的感情是极为内敛的,他们很少会表露自己的情绪。

也不像文臣们有那么多的平平仄仄,这句话是陛下在太庙祭祖的时候,喊出来的。

他们听说了,他们就喊了出来。

或许,在很长时间内,这两句话,都是支撑着墩台远侯夜不收所有人,走下去的信念。

一直到日月山河倒悬,大明江山破碎的那一刻。

李永昌抿了抿嘴唇,站直身子,用力的攥紧了拳头,跟着这些夜不收大吼了一声:“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

夜不收这二百八十人的壮士,再次换上了他们自己的衣服,彼此乐呵呵的领了军马,互相锤了几拳,一些军士,还吹了个响哨,就奔着茫茫草原而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墩夜二项,了操传报,其险苦艰难,比之别军悬殊,若非加厚优给,何以责其用命?”李永昌和杨洪沟通了下关于夜不收待遇的问题。

这也是陛下的疑惑之处。

这墩台远侯,深入敌营,比别的军队辛苦的多,为什么不能厚待一些呢?要不然他们怎么会卖命呢?

朱祁钰之所以没有直接下旨,给夜不收厚待,是想问问杨洪的意见。

杨洪看着健儿们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上,摇头说道:“一来,多少钱财能买一条命呢?二来,若是因为优厚待遇,加入夜不收,那就是为利而来。若是为利,何来忠诚?”

李永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这两个理由,很合理。

不为名、不为利,无分寒暑,昼夜了望。

李永昌继续问道:“那若是不加厚待,岂不是国朝亏欠他们良多?”

“可有折中之法?”

杨洪摇头说道:“臣愚钝。”

李永昌是代陛下闻讯,他的回答是告诉陛下,自然称臣。

这就是宦官为何能够在各镇耀武扬威,他们代表的是大明皇帝。

李永昌和杨洪站在宣府的五凤楼上,看着远处的草原上星星点点的营堡,相顾无言。

良久之后,李永昌才松了口气说道:“昌平侯,陛下调拨的粮军备之物,一月内即到。”

“咱家传旨也传到了,就不多留了,陛下亲设经筵,待昌平侯凯旋!”

李永昌下了城墙,翻身上马,向着居庸关方向而去,四五个番子,紧随其后。

他沿途看到了十团营的军士们,十分认真的修桥补路,一些需要拓宽的地方,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现在大明有了新式火药,这些过去无法解决的山崖问题,现在有了新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炸。

李永昌一路也未休息,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就回到了京师,见到了大明皇帝,将一路的见闻,事无巨细的讲了一遍。

尤其是墩台远侯临走的时候那一幕,军士互相捶几拳,然后吹着口哨,消失在天边的场景。

李永昌将画师画了半截的画,递给了兴安。

朱祁钰摸着画卷,虽然上面只有简单的线条,但似乎这二百八十壮士挺拔的身姿就在眼前。

他不住的说道:“好儿郎啊,好儿郎。”

“务必把这幅画画完,裱好以后,送来挂在…这面墙上。”

“臣领旨。”

他坐直了身子说道:“至于待遇问题,这个很好解决嘛。”

“参加了墩台远侯的夜不收边军,其家属可以迁到京师附近,我看大兴南海子这地方,就不错。”

“对外就说,为了保证远侯忠诚,这优待政策不就可以执行下去了吗?”

“然后让远侯家属们,少说待遇便是了,这墩台远侯,三年一轮换,只要墩台远侯自己不说,家人不说,这不就是折中之策吗?”

后世那些秘密战线,还有一线缉毒警,不都是这样做吗?

朱祁钰忽然一愣,杨洪都七十岁了,这是古来稀的岁数。

他应当是想到了折中之法,但是施恩这件事,只能由陛下来说,也只能由陛下来做。

这样才有保障。

否则不就变成了恃恩自恣?

所以,杨洪的回答是臣愚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