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一百五十章 国运之争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一百五十章 国运之争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本章出现的所有地名,本章说和章节末尾都有标注。)

也先深吸了口气,站在了中军大帐之中。

他的面前放着一份巨大的堪舆图,这份堪舆图极其的精细,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着大明山外九州的各地军堡,还有水文、山脉等等信息。

这份堪舆图,乃是大明的军事地图,而且是极为精确的那种,瓦剌原来是没有的,这是朱祁镇被俘的时候,一起缴获的。

他看着堪舆图上的营堡,沉默不语。

此时的局势,已经超出了也先的预料。

鞑靼人和兀良哈人,已经不再遵循他的命令,连表面联盟都不再维持了。

相比较给瓦剌当狗,他们更愿意给大明当狗,因为给大明当狗,能挨过白毛风,给瓦剌人当狗,天天都得打仗。

而大明方面积极准备,火药、火炮、火铳,不计其数的运往了宣府边镇,积极组织百姓,修缮城防,挖掘堑壕。

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就没有一个消息,能让也先笑那么一下。

“大石,我们要不要试着劝降宣府总兵官杨洪?”伯颜帖木儿想到了一个可能。

如果可以劝降杨洪,那么大明皇帝送去宣府的所有东西,都可以为瓦剌所用!

若果可以劝降杨洪,那么全面铺开,攻击居庸关,甚至攻陷大明京师,逼迫大明皇帝播迁,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如果可以劝降杨洪,那大事可成!

伯都听闻伯颜帖木儿说法,兴高采烈的说道:“着呀!如果真的可以劝降杨王!那僭主就得灰头土脸的南下了。”

“我们手中还有一张太上皇的牌,到时候,在汗八里立正统合罕为天子,号令天下,岂不美哉!”

也先却摇头说道:“即便是能够劝降杨洪,还有督抚文臣,提督军务,还有镇守太监,那都得劝降,你们去劝降镇守太监?”

“好主意是好主意啊,但是不可能啊。”

也先对大明边镇的权力是非常清楚的。

杨洪善战,在塞外搏杀出了杨王威名。

杨洪贵边为镇总兵官,昌平侯,虽地位尊崇,却受镇守太监、督抚文臣的节制。

这种文、武、宦共操兵柄,相互制衡的权力框架,是边镇稳定的一种保障,既不让边镇做大,也不会让边镇战斗力,变成大宋朝那般模样。

大明的公侯伯乃是超品,按品秩是超过所有文臣的。

权力上,却是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伯都依旧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是大同府镇守太监郭敬,以前不都跟我们买卖钢羽火铳吗?还送了不少的军队调度情报,还有独石镇守韩政,不也是宦官吗?大明的镇守太监,也可以劝降的嘛。”

也先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颇为无奈的说道:“你当谁都是咱们营寨里的那位正统合罕?把太监当成自己的手脚,而非耳目?”

“郭敬被砍头,剥皮揎草,现在还在朝阳门上挂着呢,一共五十余人。来往告诫商贾走卒,做奸细的下场。”

“喜宁的两个徒子徒孙、韩政的家人刘玉、韩陵都被凌迟处死了,甚至连个皮都没留下。”

大明大皇帝陛下,嗜杀啊。

也先摇头,不是谁都跟朱祁镇一样,做皇帝可以那么昏聩,纵容自己的大珰向草原走私钢锭火铳箭矢等物,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这样。”伯都不再说话,似乎大明朝对于叛徒,最好的待遇就是杀头了,几乎全是凌迟处死。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我们的对手足够的愚蠢,足够的弱小,足够的昏聩。而是寄托于我们自身足够的聪慧,足够的强大,足够的清醒。”也先转过身来说道:“我们必须南下。”

“大明新君,革故鼎新,他现在做这么多,就是为了大明中兴,此消彼长,若是大明兴盛了,我们的日子不是不好过,而是没得过!”

也先清楚的知道,如果再不打断这大明皇帝施展新政,他们将会面临怎么样的下场。

就以今天这位皇帝的性子,把他们赶出草原都是轻的,追杀到天涯海角都有可能。

逃到哪里,追杀到哪里。

“所以南下宣府,势在必行!我们要用一场大胜,打断大明兴盛的势头!否则再等几年,我们就完全不是对手了。”

也先深知大明国力强盛,此时依旧是大明最虚弱的时候,必须要想尽办法的阻拦敌人的强大。

否则,大明再起的那一天,就是瓦剌覆灭之日。

他同样也深知自己这一方面的困局,瓦剌人和北元汗廷的鞑靼、兀良哈部,关系极差,在也先的估计里,过不了几年,就得打起来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也先要南下宣府,并不是喜宁说百姓狡猾奸诈,就被哄的晕头转向,而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宣府,打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消散一空。

鞑靼人会再次蛰伏起来。

大明输了,门户丢了,大明就得顾头不顾腚。

阿噶多尔济看着堪舆图,愣愣的不说话。

宣府,哪有那么好拿下来的。

自从宣府建镇至今,打了多少年了,宣府都是固若金汤,从未失陷,这怎么打?

“济农啊。”也先先点名了阿噶多尔济,作为脱脱不花的弟弟,阿噶多尔济是副汗。

“你领本部兵马,为前驱,直扑贾家营,占据宣府东侧。”也先下了南下的决心之后,点了点贾家营的地方,让阿噶多尔济去攻打。

阿噶多尔济面色悲苦,贾家营两面环山,背靠宣府,正面高墙硬寨,这要吃下来,那至少要上万人的死伤才有可能。

阿噶多尔济只觉得心口一阵憋闷,这种先锋军,为何要自己去做?

不过他看着那副堪舆图说道:“好。”

阿噶多尔济为何会如此爽快的答应?

因为贾家营打不下来,只要后退一步,就是鞑靼人的地盘,即便是打不下来,他也可以跑回去找脱脱不花。

以阿噶多尔济对脱脱不花的了解,只要他肯低头认个错,京师城下,分道扬镳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脱脱不花做傀儡已久,本就不是什么强势之人,要是脱脱不花强势,早就被瓦剌人给废了,之所以不废,就是脱脱不花一直很听话。

还没开打,阿噶多尔济就准备逃跑了。

自元末王保保之后,鞑靼人就极其擅长逃跑,徐达来了,跑,李文忠来了,跑,常遇春来了,跑,蓝玉来了,跑。朱棣来了,接着跑。

逃跑这种事,对于阿噶多尔济来说,是没有负担的。

也先继续说道:“伯颜帖木儿,你带领土尔扈特部本部兵马,直扑顺圣川(今阳原县),此地地多美刍,绵延二百余里,乃是大明牧马之地,同样也是大同驰援宣府必经之路。”

“务必扼守,否则此战必危。”

“伯都,你带领杜尔伯特部本部兵马,奔怀安一代布防,防备大同府卫军驰援宣府。”

“策应我军主力后方,随时驰援顺圣川,防止我军被两面绞杀。”

“我带领准噶尔部,直扑宣府城下!”

也先这个部署,属于三面合围,只留下了京师至宣府一条路。

他只要要地,若是杨洪带领宣府军逃向京师,他是不会阻拦的。

打狗,不能把狗逼到墙角里,否则狗急了会咬人的。

也先当然知道杨洪不是狗,杨洪是杨王。

这一仗,很不好打。

他情愿面对朱祁镇带领的二十万京营精锐,也不愿意面对杨洪的五万兵马。

杨洪实在是,太难缠了。

“此战事关我们瓦剌人的生死存亡,胜,则瓦剌大兴!败,则一败涂地!诸位,此战全力,万不可懈怠。”

“末将领命!”诸将领大声称是。

战斗的目标非常明确,只是拿下宣府,打断大明的兴盛,这算是国运之争了。

也先忧心忡忡的看着堪舆图,即便是拿下宣府又能如何呢?

宣府只是大明边军九镇之一罢了,宣府是京师门户,也只是门户罢了。

大明幅员辽阔,即便是短暂一时占据了宣府,等到福建等地的民乱平息,大明朝再复宣府,易如反掌。

两京一十三省,也就打下来一个北京罢了。

若是能够劝降杨洪…若是能够再把朱祁镇这面大旗竖起来…

也先颓然的叹了口气,若是其他人他还愿意试试,杨洪自青年开平戍边,至今四十余载,这么个人,你让他投降?

什么是肱股之臣?那是大明皇帝,或者说是大明的手和脚。

也先不是没有考虑过招降杨洪,而且他一直在做。

他常年和杨洪书信来往,每年都要投其所好的送上数匹好马,可是杨洪照单全收,但是丝毫不为所动。

也先定好了目标,整军备战。

瓦剌三部主力,分别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三部,还有一支胁从的和硕特部分支。

此四部,在东风吹拂草原,整饬至少需要三月有余。

也先不知道的是,大明的墩台远侯已经摸到了他的中军大帐附近,打探情报。

夜不收深入虏营,乔装打扮,暗暗潜伏,探听情报,也先部署之后,这些消息,很快就被杨洪给知道了。

杨洪的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沙盘,他收到了军报已经多半个时辰,一直在盯着这沙盘看,一众将领站在杨洪的身后,等待着杨洪的命令。

“敢来宣府找死,愚不可及。”杨洪颇为不屑,但是他依旧十分专注的盯着沙盘,善战者都认为自己才是天下第一!

对于来犯之敌,都会抱有一种轻蔑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其实是给将领们看的,对于如何对敌,杨洪从来没有一天、一次懈怠过,每次对敌,他都当做最后一战再打!

瓦剌人实力强横,至少有十万兵马,而他手中只有五万。

但是没关系,大明皇帝陛下十分慷慨,五万边军,和五万武装边军,战斗力完全是两个概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