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两!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两!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陛下,这宣府打仗,也不耽误陛下选秀女之事啊。”兴安面色为难的说道。

这一趟流程下来,少说几个月的时间,宣府之战,至少还要一月有余,才能真的打起来,这耽误一下,多少女子望眼欲穿?

陛下俊朗,英气十足,又刚打完了京师之战,在京师人气颇旺,选秀的消息一出,仅仅京师一地报名的就有千余人。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还是摇头说道:“战后再议,前线军士拼死力战,朕在后面,广开后宫,若是消息传到前线,军士们如何作想?天下人如何作想?”

“此战事涉大明江山社稷之重。”

兴安其实还想再劝劝,但是还是没劝,只能寄希望于宣府之战,早些打完了吧。

“石景厂眼下如何了?”朱祁钰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石景厂,是石景山燋炭钢铁联合体的工厂,由工部承建,但是厂区的规划和建成,也在随时变动着。

兴安俯首说道:“西直门得扩建,卢沟桥也要扩建,否则的话,这王恭厂造的炉子,运不过去。”

“这西山煤道到石景厂也需要极多的时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且现在质量上乘的铁料,铁山也需要从其余省调运,这件事,真的急不得。内署和工部,已经在加紧办了。”

朱祁钰虽然心急,但还是叮嘱的说道:“事关重大,一定要把握好细节,把一切能排除的隐患排除掉。”

“好饭不怕晚,不能做成夹生饭。”

“臣领旨。”兴安俯首说道。

其实兴安在燕兴楼,也听到过其他臣子们谈论这石景厂。

有些人抱着看笑话的态度,有些人则是抱着四书五经的大道理,痛斥朝政败坏与民争利,有的人则是觉得陛下锐意进取,意见并不尽然相同。

但陛下关注的一些官员们,对新办石景厂,处于一种担忧的看法。

比如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文,就怕急于心切的陛下,催促工期,导致石景厂根基不稳,若是出了问题,或者迟迟不能投产,这项改制,会胎死腹中。

陛下如临九霄,看不清下面的困难,一再催促,反而好事变坏事。

但是兴安看出了陛下的急切,陛下却并不催促,相反,非常的清醒,好饭不怕晚,不吃夹生饭。

兴安拿着陛下的敕谕来到了驿站,将信递给了驿卒。

新朝雅政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之中,宣府能不能胜?能不能大获全胜?决定了大明到底有多少心力,去推行新政。

宣府之战,影响着瓦剌和大明的国势,胜则兴,败则亡。

四百里对于大明驿站需要多久?

半日。

虽然是山道,但是随着京营大军的不断开山铺路,平整路面,这条山道,终于更好走了许多。

“吁,吁,吁!”驿卒翻身下马,将敕谕递给了在万全都司加固城池的杨洪。

杨洪打开了书信,看了半天,又带着亲卫几人来到了万全都司的周围,认真的看了许久,才拿起了一杆安南枪,在城墙上,放了一枪。

缓坡从起点到护城河,只需要三丈宽,而高度不足一丈。

这是个土坡,作业起来并不困难,堑壕要比这个难挖的多,他便吩咐人下去,将此事敲定了下来。

有没有用,试试才知道。

“陛下对宣府之战颇为关注啊。”杨洪看着手中的简要图纸,颇为感慨。

其实杨洪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谁给瓦剌人这么大的胆子,非要到宣府来碰一碰呢?

土木堡之后,杨洪等了瓦剌人那么久,瓦剌人绕道紫荆关去了,现在倒好,主动送上门来了。

万全都司,在宣府的西南方向,这是杨洪预设战场。

即便是阿噶多尔济,出工又出力,强攻贾家镇,并且拿下,阿噶多尔济面对城坚兵广的宣府,也是束手无策。

若是敌人强攻万全,则怀来、顺圣川、宣府、万全大军,则可四面合围,炮矢石铅呼啸而下,瓦剌人定然是死伤惨重。

若是敌人强攻宣府,那更好了,直接扎进了杨洪设下的口袋阵中,有死无生。

也先会那么蠢吗?

杨洪颇为期待。

而杨洪离开了宣府之后,瓦剌人的奸细,几经周转,找到了兵科给事中朱纯。

朱纯正在自己家中的书房给一幅画提字,这是他画了半年多的画,也是斟酌了许久的一句诗。

“桑柘万家烟火,郊原四散牛羊。邻舂起处斜月,社饮归时夕阳。”朱纯看着自己的字,颇为满意。

门房匆匆走来了过来,俯首说道:“老爷,门前递来拜帖,乃是鉴湖吟社的帖子。”

朱纯猛地抬起头来,大声的说道:“不见,任何人都不见!”

“宣府之战打完之前,一律挡在门外,绝不见客,这要是泄露军机,或者是走漏了杨王的布置,事后追查,那是全家丧难,且无一人敢求情。”

“哼,真的送到太医院给剐了,家人被斩首,谁担待的起?不见,不见!”

奸细,现在是个极其高危的职业,他乃是因为举荐才做了翰林院检讨,正统年间授官至宣府任兵科给事中。

正统年间,的确是有人四处兜售消息,但是现在这风口浪尖,为了些许钱财,把自己全家老小的命都给搭上?

不值。

“此人带了不少的银钱打点,老爷你看。”门房显然是收了散碎的银子,替来人说了点好话。

朱纯目光流转,眼神闪烁的问道:“带了银钱?多少?”

“鼓鼓囊囊,足有数百两之多。”门房赶忙回答道。

朱纯面色大喜,立刻说道:“快,快!”

“你去前门稳住此人,切记不要露出破绽,就说某还在…还在入厕,不方便见儒客。”

“派人从后门出,去寻宣府太守,拿人,一个奸细人头五十两!”

“还能捞到一块头功牌!多好的事,速去,速去!”

朱纯本来以为就是鉴湖吟社的儒客,结果却带了这么多银子,甭管是不是奸细,先拿了盘问一番,问清楚来路,再说。

平日里拿奸细,只有银两,没有头功牌可以拿。

但是在战时,擒拿奸细,等同于阵斩一披甲之敌,可领五十两赏银,与头功牌一枚!

头功牌哪有那么容易得的?

五十两和数百两,当然是数百两多,但是数百两,太烫手了,拿了,连张皮都留不下。

陛下对待奸细,全都是首恶凌迟,连坐家人。

如果他被抓了,连远在江西浮梁举荐他的知府,也要跟着倒霉,而且他们宗族本家,五代之内,所有人不得科举。

其他还好说,不可科举,那简直是,要宗族本家的老命了。

但凡是不能科举,这宗族立刻就散了,旁支立刻到别家去认祖归宗了。

犯罪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朱纯一直躲在门房的影壁墙之后,若是这人要走,朱纯就决定露面稳住此人,若是此人不走,朱纯还能看个抓奸细的热闹。

没过半柱香的时间,宣府府衙的衙役们就赶到了,立刻将人擒拿。

朱纯松了口气,他走出门去,前往宣府的府衙。

府衙里,已经人满为患了。

这里面自然是有冤枉的,简单排查一下亲族和日常起居,基本可以确定是否是良善之人,就可以放走了。

宣府审一遍,最后押解进京,到京师的北镇抚司衙门,再审一遍,坐实、两次查补之后,报陛下朱批,就可以送去太医院,为医学事业做贡献了。

大明律,有两次查补之说。

无论是魏兴、孙杰、赵荣这些军将,还是刘玉、韩陵这些奸细,都要坐实罪名之后,再进行两次查补搜集罪证,交于大理寺审定之后,送到文渊阁,由陛下朱批。

这是一套很复杂的流程,光在朱祁钰这里,就要走三次的流程,叫做死刑三复奏。

杀人,也是皇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皇帝的权责范围。

北镇抚司想要办铁案,大理寺不想搞冤假错案,而朱祁钰更是认真查看每个死刑案宗,最终敲定死刑之人。

任何地方的死刑,也要送到皇帝这里办理,这也是为什么福建布政司宋彰等一众死刑犯,送到京师的原因。

朱纯看着一干人等,不住的感慨,这世道终于没有礼乐崩坏,而是变得正常了起来。

这要是搁以前,战事稍起,就是奸细横行。

一份城防布置,只需要数十两银子就能搞到,行军布置,不到百两。

石亨镇大同,出兵刚走到阳和,就被瓦剌人设伏全歼,石亨单人逃脱,被押解京师入狱。

郭登把石亨卖了多少银子?

不到千两。

朱纯将手中题好字的画,交给了家仆,让他去装裱,然后送到京师去。

他是鉴湖吟社的笔正,一幅画,在江南,能买到一千多两银子,他不缺奸细那点钱,他更在乎那枚功赏牌。

至于升迁?

他更是没什么想法。

他本身就不是正经的科班出身,没有进士及第,能做个七品给事中,已经是烧高香了。

他更在乎那枚功赏牌,放在家里能镇宅。

抓奸细,几乎是他唯一能够获得功赏牌的机会了。

这幅画,是大学士陈循,托人请他作一副边塞画,虽然不知用意,但他还是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