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勋章…又见勋章!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祁钰不能保证其他的公平,他只能保证杀人者死的公平。

早在一千多年前,刘邦就和三秦的老秦人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朱祁钰连后面两条都做不到,他只能做到杀人者死,这一最基本的公平。

甚至连杀人者死,他都做不到,因为孙继宗,是自杀的。

卢忠带着人将孙继宗验明正身后,将尸体收押,办了特快加急,斩首在了菜市口。

朝臣们冷漠的看着这一切,并没有人上奏,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了皇权更替,稽王府存续。

孙忠嘴角抽搐的收敛了孩子的尸体,这个当今陛下对待敌人,真的是毫不留情。

他拖着尸首一步步的回到了家中,还没走到家里,就体力不支,歪歪斜斜的倒在了路边。

丧子之痛,再加上岁数大了,差点直接命丧黄泉,但还是捱了过去。

孙继宗被草草安葬,被斩首的人是不允许设灵堂,更不允许大葬。

朱祁钰伸了个懒腰,对着兴安问道:“太后那边反应如何?”

“还好。”兴安低声说道:“也没发脾气,知道陛下又斩了一遍,太后叹了口气。”

“倒是稽王妃那边又是哭了一小会儿,稽王妃托臣给陛下稍话,说谢陛下圣恩。”

朱祁钰点了点头:“稽王妃和太后闹的很不好看,算是摘清了。”

兴安并没有回话,这不是他这个臣子应说的事,但是钱氏在宫中和孙太后吵那一架,其实是吵给陛下看的。

稽王府已经搬离了皇宫,现在住在了稽王府内。

如果稽王府依旧依仗着太后,不和太后切割的话,那陛下这里万一觉得稽王府怀有异心,甚至对大位依旧有想法,那陛下是要斩草除根了。

稽王北狩了,钱氏是稽王妃,稽王府上上下下,都要靠钱氏打理。

钱氏还算明事理,至少知道谁能赢。

“昌平侯走到哪里了?”朱祁钰问起了杨洪的事儿,他处理一下宣府之事,就会回京来,做他讲武堂的祭酒。

兴安笑着说道:“现在已经到德胜门了,再过会儿就到讲武堂了。”

“武清侯对杨洪回来是个什么态度?”朱祁钰低声问道。

眼下只有兴安在身边,兴安这个人知道分寸,有的话能说,有的话,不能说。

兴安俯首说道:“武清侯没什么态度,甚至有点轻松,石总兵每天都在兵推棋盘,在反复的斟酌自宣府来的军报谍情,推敲如何灭了瓦剌。”

“对于石总兵而言,灭瓦剌是更重要一些。”

军人,沉迷于建功立业,这是干正事。

朱祁钰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石亨就这么个状态下去,真的挂帅灭掉了瓦剌,朱祁钰可以封他国公,张辅封国公是因为两次平定安南。

若是石亨能把瓦剌人扫庭犁穴,朱祁钰是不会小气的。

“走,叫上武清侯,去迎一迎昌平侯。”朱祁钰站了起来,正了正衣冠。

石亨被叫了出来,紧随其后:“陛下真是龙行虎步,走出了一个虎虎生威!”

这刚见面就一句马屁。

“行了,昌平侯回来了,若是觉得讲武堂烦闷,兵部坐班拘谨,就回大营待着也行。”朱祁钰以为石亨不想在讲武堂待着呢。

石亨笑呵呵的说道:“兵部坐班是挺拘谨的,倒是讲武堂有趣。”

“讲武堂纸上谈兵终觉浅,石总兵两头跑不嫌累?”朱祁钰还以为石亨会反感讲武堂这种有点纸上谈兵的地方。

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是兵家的傲气,也是兵法的运用。

兵家有兵家的傲气,在于出其不意,战场千变万化,讲究的就是随机应变方能取胜,兵法的运用不是枯燥的使用兵法。

兵法的常态应该是运用之时,得心应手。

这个年代还有兵家吗?

这两句话是岳武穆岳飞说的,也是诸多将领的座右铭,时刻谨记在心。

讲武堂不就是兵家布道之地吗?

儒家独大不假,但是儒家不能灭敌。

儒家的道理,有的有道理,有的则不完全有道理,就需要用到道家的道理,法家的道理,墨家的道理,和农家的道理。

比如和瓦剌人讲儒家的道理,能讲得通吗?

那就得讲兵家的道理。

讲武堂是军官学校不假,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个纸上谈兵的地方。

石亨这种战阵历练出的强将,对待这种地方,心里应当是不屑的。

石亨颇为认真的说道:“陛下也是泰安宫、讲武堂两头跑,每天还要去大营巡视,陛下更辛苦。”

“至于陛下所说纸上谈兵,臣以为不妥,此处甚好啊,臣说不上来什么好,也没于少保那么多的词儿,但是在这儿呆着,就是高兴。”

“等到哪天像杨总兵那样,打仗打不动的时候,就在这地方,教教弟子学员,也挺好的,还能跟他们吹,老…我当年多么厉害!”

石亨自然不能在君前失仪,所以临时把糙话,给憋了回去。

石亨活的很真实,他虽然爱拍马屁,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追求,比如朱祁钰给他的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梦。

“昌平侯来了。”石亨定睛一看,杨洪在讲武堂前下了马。

杨洪穿着一身常服,而不是常见的甲胄,按理来说,凯旋而归见皇帝,都应该是甲胄在身。

要卸甲归田,才会一身常服。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杨洪走到了朱祁钰面前,就要下跪,却被朱祁钰拦住。

朱祁钰满是笑容的说道:“昌平侯辛苦。”

“乃是臣戍边之职,义不容辞,奈何瓦剌人望风而逃,让也先他们给跑了,未尽全功。”杨洪依旧是中气十足,语气里颇有点遗憾的说道。

一旦四面合围,即便是围而不攻,瓦剌人也会陷入当初土木堡的窘境当中,兵败如山倒。

杨洪的安排,颇为缜密,杨洪压根就不是奔着退敌去的,而是奔着灭敌。

可惜了,也先虽然满是野心,但是还保留着一丝丝的清明,并未轻敌冒进。

“我们不能指望着敌人的失误,去消灭他们,昌平侯为国戍边,功勋卓著,此战,朕赐昌平侯奇功牌一枚。”朱祁钰从兴安手中拿过来了奇功牌,给杨洪挂着了胸前。

朱祁钰看着杨洪两鬓白发,正如王文所言,其实杨洪已经打不动了,但是后继无人,他只能以垂垂老态,去临危挂帅。

“头功牌和齐力牌,待到功勋成册,定会点检送往宣府,朕从来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京师之战昌平侯驰援有功,宣府之战更是重创瓦剌,朕赐下三等侯爵世券以示恩典。”朱祁钰又从从兴安的手中,拿过了两幅银制瓦形的世券,将其中的一个递给了杨洪。

世券一式两份,一份给杨洪,一份留在内府,若是子孙犯错,可拿出世券抵罪,三等可免死一次。

朱祁钰做出了规定,仅限于承袭爵位之子孙。

不是朱祁钰他小气,而是世券是一种特权,法司不得擅捕。

若是人人有份,甚至家中家人,那些义子们也有不得擅捕,会给有司带来极大的执法困难。

这一点,朱祁钰也是提前和杨洪沟通过了。

“谢陛下隆恩。”杨洪接过了那副世券,征战一生,不就是为了这小小一副世券吗?

石亨颇为羡慕的看了一眼那薄薄的瓦状世券,他还没有呢。

朱祁钰深深的吸了口气,他必须要保住自己的皇位。

否则他赐下的世券也是白赐,历史上夺门之变之时,杨洪已经去世,杨洪嫡子杨杰继爵,无子病逝,庶长子杨俊继爵,最后杨俊削爵被诛。

自此昌平侯世系便断绝了,虽然在成化十七年再次被朱见深复爵,可是那时已经人过境迁,再无人承爵了。

朱祁钰保不住自己的皇位,就保不住这些,为大明立下赫赫之功的功臣们的子孙,也保不住他们的爵位。

朱祁钰扶起了杨洪笑着说道:“爱卿平身,不过昌平侯,怕还不能卸甲归田,休息不得,讲武堂还需要昌平侯,来做祭酒。”

“臣年事已高,侄杨能、杨信已是宣府左右都督,臣子杨俊,亦是京师副总兵官了,官品极高、又掌兵事,臣惶恐。”杨洪再次俯首说道。

讲武堂兹事体大,杨洪其实不太愿意参和此事。

朱祁钰笑着说道:“这里就是个学习的地方,昌平侯在宣府办得武校就不错,这讲武堂之事,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杨洪在宣府也办了一个类似于讲武堂的地方,不过是脱胎于卫所学校而成,主要目的是培养基层军官,建学宣府,教诸将子弟。

“看看再说。”朱祁钰可是为杨洪准备了一份“大宴”。

讲武堂乃兵家布道的地方,杨洪怎么会不喜欢呢?只不过是位高权重,怕功高震主之类的屁事。

但是大明朝,从来不存在功高震主之说。

大明皇帝就是大明,朕即是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