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零九章 兵贵神速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二百零九章 兵贵神速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杨洪满是笑容的看着朱祁钰,他完全不知道陛下居然有送行的习惯,就站在烈烈风中,目送着大明的将士,前往战场。

他颇为惊讶,陛下居然知道将士们推的车,名叫武纲车。

武纲车是一种轻车,有巾有盖,平时可以运送火药、粮草等辎重,战斗时可以排成一排,作为营垒,还有四个射击孔,使用弩箭进行射击。

大明的武纲车脱胎于北宋末年,二帝北狩,宗泽任开封京师留守时,建造的决胜战车。

任何一个军备都不是凭空而来,拔地而起。

大明的武纲车,乃是地地道道的进攻利器,草原作战,此类大车最为好用,即便是临时驻扎,围成圆阵以火器御敌,也是极佳。

太宗文皇帝第二次北伐的时候,曾经建造了三十万辆武纲车,随军运送粮草,才有了长驱万里的征程。

当年用了整整六年,才攒足了力气,一战打碎了鞑靼人的脊梁,兀良哈部甘愿当大明的狗,瓦剌人俯首称臣。

四十多年了,鞑靼人依旧没有缓过气儿来,虽然脱脱不花依旧是可汗,但是却被瓦剌人架空。

杨洪当年也随军出征,太宗文皇帝当年何等英姿勃发?

“渡河,渡河,渡河,千古绝唱。”朱祁钰深吸了口气,他不仅知道武纲车的作用,更知道武纲车的来历,是宗泽的决胜战车。

渡河是宗泽病逝前的最后三个词。

可惜,直到刘福通自杀式的三路北伐,打的元朝分崩离析之前,都未曾有汉军再过黄河。

朱祁钰不再说话,这次再次传来了悠扬的歌声,除了于谦那首把铳歌以外,还有红巾歌,在擂鼓的声音中,大军四纵缓缓离开了两座大营。

杨洪随着陛下回到了讲武堂内,杨洪这个祭酒,现在没有军务,就是整理下来年讲武堂的军生部分名单和讲武堂诸事。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还有一些未能结业的勋臣旧戚的后代,等待着杨洪等一干教习,给他们补课。

若是明年,这些未能结业的勋臣旧戚的后代,依旧未能结业,就要送到开平卫去戍边一年,回来继续在讲武堂内考评,若是再不过,那就直接送到交趾去了。

朱祁钰则是有条不紊的处理着手中的公文,王文这个通政使走马上任之后,朱祁钰的案头上的天下之言,终于变得井井有条了起来。

次日的清晨,大明的官道上,驿马在快速的奔驰着。

驿卒倾俯着身子,用力的保持着身体的平衡,马匹在道路上狂奔不已,马匹的脖子上挂着一个铃铛,在狂奔之时,铃声可以传递到两里地以外。

水马驿并递运所的驿卒们听到这个铃声之后,就立刻开始挑选驿马,翻身上马,并且立刻上马飞驰。

前马速度较为缓慢,当后马及前马,两马并行之时,马足不停,在马匹上,驿卒进行公文交割。

随后前马开始加速,再次狂奔向着京师而去。

周而复始,直到军报送抵达京师。

大明的共有龙场九驿站,共有九条官道驿站。

而这九条官路驿站,最远的一条,是京师到麓川,大约有六千里地,这六千里地限期为六十天,也就是皇帝的诏命下达到麓川要六十天的时间。

但是限期之外,是加急。

加急就是眼下大明官道上,无数驿卒奔驰的恢弘场面,他们人马狂奔,在转送公文之时,并不离开马匹,加急的期限,从麓川到京师为四十天,延后不得从超过五天。

这是因为麓川到京师的路不太好走。

比如北京至沈阳的官道为三千二百里路,限期是四十天,但是加急,则可以缩短是十五天左右。

大明至广州的官路,约为五千六百里路,限期为五十六日,但是加急之下,则可以缩短至三十天。

大明在两京设置了会同馆,任主事,管理天下驿路、驿卒和驿马,有《应合给驿条例》为纲,非常完备,就连驿马,都有退休待遇。

比如跑了五年没有跑死,则会升格为宝马,养在驿站之内,不再做工,直到老死。

驿站、驿马、驿卒,是大明皇权,触碰到大明上上下下的保证。

是政令这水流的渠道,若是失去了驿站,那和失去了天下,有何异同呢?

奔涌而来的驿卒们,将公文交给了会同馆,会同馆将军报送于了讲武堂内,杨洪于谦等人领着兵部诸部,拆验军报火漆,然后将一个个小小的红旗,插在了堪舆图上。

杨洪拔掉了堪舆图上的一个黑旗,这是燕山山脉附近的一个盘亘了三十余年的贼窝。

杨洪笑着说道:“第一个山寨已经被武清侯,用大将军炮夷为平地了,对方抵抗极为激烈,甚至有火铳,想负隅抵抗,以为凭借地利,可以拖延官军的步伐。”

“可惜想好事呢,石亨没跟他们多废话。”

“四武团营,奋﹑耀﹑练﹑显,兵分四路,交替前进。”

整个燕山山脉,都交给了石亨和他带着的四武团营,而石亨不负众望,率先传来了捷报,而且四武团营的推进,如同猛龙过江一般,将这些根深蒂固的地头蛇们,连根拔起!

“报!”会同馆的军士将另一封战报交给了兵部大使,兵部立刻开始拆验,由阴文翻译成阳文,随后阳文再对照阳书,进行比对,最终将翻译好的军报,交给了杨洪。

这次是杨俊带领的四勇团营,是杨洪的庶长子。

杨洪再拔掉了一个黑旗,笑着说道:“四勇营也拔了第一个山寨,他们去的是太行山,这太行山地势险要,这个速度,也算是极快了。”

“报!”

没多久杨洪又拔了一个黑旗,这次是广宁伯刘安。

刘安之前是大同总兵官,朱祁镇大同叫门叩关,大同府不开门,但是刘安和大同知府霍瑄,下了城墙,打算觐见那个时候还是太上皇的朱祁镇。

后来因为朱祁镇二桃杀三士的封侯毒计,不得不进京请罪,朱祁钰宽宥他戴罪立功,刘安打完了京师之战复伯爵。

刘安打土匪是不能晋爵的,但是这是练兵,练得好,打瓦剌的时候,才能打得好。

这次刘安去勾注山,也就是雁门关所在的山脉打土匪,那就跟回家了一样,他本身就是大同的守将,自然是如鱼得水。

大明的战报源源不断的汇聚到了讲武堂内,朱祁钰并没有下达任何命令,他总不能让杨俊四勇团营的勇敢营神机营的大将军炮,挪十米吧?

那简直太离谱了。

具体的战略,他还能参与一下,盖盖章。

具体作战,还是得靠大明的军将们,临场发挥,尤其是地形、排兵布阵、扎营等事。

若是朝廷连军士何时出恭也要过问,军将们不要打仗好了。

大家一起在京师里做铁杆庄稼,摆烂多好?

平定匪患之事,极其迅速,几乎是摧枯拉朽般的胜利!

伴随着夜不收在草原上的烧荒,大明的京师除了火烧火燎的味道,似乎能够闻到若有若无的硝烟味儿。

时间仅仅过了一个月,石亨就已经由南打到北,将整个燕山山脉的匪窝,清剿一空,为了多捞点人头赏,石亨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躲在寨子地道里的贼寇都揪了出来。

陛下下了杀令不让杀良充公,为了多捞钱,石亨就只能掘地三尺抓土匪了。

石亨请命班师,因为这燕山的匪窝里,真的连一只土匪,都抓不到了。

而后没过几天,杨俊和刘安都请求了班师。

这次大明军队回营的速度,极其迅速,只用了十余日,赶在第一场雪落在京师之前,回到了京师外三座土城的军营之中。

这是急行军,大明军队用最快的速度行军,来验收军队行军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掉队等事儿。

朱祁钰让户部尚书金濂,从京师五百库调拨了足够的粮草、肉食,送进了三座土城,等待大军凯旋,则犒赏三军。

军中不得饮酒,但是休沐时候,可以饮酒,所以也会犒赏一些酒,并不会送到军营,而是送到土城另外一侧的军属营内。

朱祁钰这一拳猛地打了出去,又猛地收了回来,检验了一下讲武堂培养的庶弁将是否有用、大明的驿站传递军情是否及时、掌令官是否能够严格的约束各队军卒,大明的京营战斗力究竟几何。

战斗力是一件很玄学的事儿,但是大明的军队的确做到了令行禁止,各地里正、掌令官汇集到通政使王文手中的陈条,也都是夸大明军队的军纪良好,目前并没有收到哪个里被滋扰之事。

朱祁钰对于京营此次迅速出战和回营,行军速度和效率,都非常的满意。

同样他担心的庶弁将,借着天子门生的名头肆意妄为的事,并没有发生。

打击土匪流寇,城中打击群小和职业乞丐,就是在不断的剪除势要豪右之家的羽翼,而这种剪除,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国策。

“犒赏三军,过几日德胜门外授勋!”朱祁钰看着整片堪舆图上,所有的黑色旗子尽数被拔除,终于安定了几分。

军队,是朝局的压舱石。

这一拳,虎虎生风!

朱祁钰这一兵分三路,十二团营,京师剿匪,直接让天下震动不已。

远在山东的孙忠,呆滞的看着手中的消息,不敢置信,他看着自己家的银场,这得亏就是试了试,这要是真搞点什么…

大明皇帝别说一拳头了,伸出手指头,都弹死他了。

孙继宗呆滞的问道:“这怎么可能?一定是大肆鼓吹!夸大其词!”

“一个半月肃清了勾注、太行、燕山,约五万流匪,这怎么可能!即便是我们,也只知道几家啊,陛下是怎么知道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