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则明示之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则明示之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祁钰在德胜门外土城又多待了一段时间,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朱祁镇就坐在这土城里,打了个窝,意图钓于谦、石亨、范广等人。

朱祁钰送给了朱祁镇一句,社稷为重,君为轻。

一年之后,德胜门外土城加了砖石,变成了一个围十里小城,能容纳十余万人,这是十二团营的军士们自己营建的,包括东直门、西直门和彰义门外土城改砖石城,都是军士们自己修建。

京畿周围的土地都改为了农庄法,这些军队家属们,都编里,分布在了京师周围的土地上。

朱祁钰打马向着讲武堂而去,将官们也都到了,都在小声的交头接耳,一看到朱祁钰走了进来,立刻坐直了身子。

“陛下威武!”石亨带着众将领,站了起来,俯首行礼,大声的喊道。

朱祁钰平静的说道:“平身,都坐。”

“这次的出京作战,十分的成功,朕非常欣慰,朕看到了军令如山,大明在军纪上,虽然还未达到岳家军那种地步,但是相距不远,总归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消灭了大部分的山匪,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展示了大明军队能战、敢战、善战的优良作风。震慑了依旧负隅抵抗的土匪流寇。”

朱祁钰高度肯定了此战的作战成果,超过了五万的土匪被歼灭,这些土匪盘亘在三处群山之中,甚至还劫掠过新的农庄。

除了震慑了土匪流寇,也震慑了不少心怀二志的家伙,大明京营出动这一拳,猛地砸了出去,又迅速收回,京营实力可见一斑。

“此次功勋卓著之人,十二团营各营,在年前按功勋排序,进入讲武堂成为第二期的讲武堂军生。”

“这件事统筹安排,昌平侯,就交给你了。”朱祁钰对着杨洪说道。

杨洪俯首说道:“臣定不负君望。”

朱祁钰继续说道:“掌令官遴选出五百余名,再次进入讲义堂就学,形成定例,尤其是一些在掌管各里的掌令官,应该重点关照一下。”

“这件事通政使、都察院总宪王文来负责。”

为何通政使这个职位朱祁钰要委任给于谦?因为这个职位很特殊,它不是文职也不是武将。

于谦最合适,但是于谦兵部的事情极多。

朱祁钰开军事会议,通政使要参加,开盐铁会议,通政使也要参加。

虽然只是个三品的官,但是却是权柄极大。

王文持正守节,巡抚地方十几年,乃是治水、平寇、治蝗、兴修水利样样都做,朱祁钰查点了王文过去所有得履历,确定了是可用之人。

王文俯首说道:“臣领旨。”

军校的生员确定之后,朱祁钰继续说道:“今天叫大家来,是让大家碰碰头,主要是讨论下,此战的得失,此次会议,由杨洪主持。”

朱祁钰安排了大事,具体的讨论,由杨洪去分析,此战得失。

他在这里坐着,军将们反而说不出话来,毕竟军将的忌讳比文臣们要多得多。

文臣喊一句亡国之君,那是直言不讳,被打了廷杖还有声望可以捞,这在大明官场上叫做邀誉。

武将喊一声,那就是造反了。

“陛下,鞑靼可汗脱脱不花,差人送来了书信。”兴安那这样一封火漆封好的书信。

朱祁钰打开看了半天,愣了许久说道:“这草原上现在已经开始冷了吗?你来看看。”

兴安瞅了半天说道:“陛下,想来是有点冷了,钦天监说,这几日就要下雪了,冷风已经来了。”

朱祁钰想起杨洪让夜不收烧荒之事,颇为疑惑的说道:“朕不是给他们点了把火吗?还冷?”

“火还是不够旺盛啊。”

于谦作为总督军务,自然也要参会,这场讨论会,比朱祁钰想的更晚一些才结束。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于谦来到了聚贤阁的山长办公室里,朱祁钰正在插旗。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安,坐。”

朱祁钰有点手痒说道:“要不手谈两把兵推棋盘?”

于谦想了想问道:“兴安大珰下陨石吗?”

“那还是算了。”朱祁钰笑着收起了兵推棋盘,拿出了堪舆图,于谦给皇帝稍微复盘了一下此次作战。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这年前,讲武堂是歇不了了,此次剿匪,虽然战绩辉煌,一个月内踏平山寨近百余,剿灭山匪流寇近五万人,可是这暴露的问题也很多。”

“这得总结许久。”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问道:“都有哪些方面?”

于谦将中书舍人写下的厚重的总结拿了出来说道:“这首先第一就是训练不足,这战阵集结和放阵依旧极为的拖沓,而且军中军士面对敌寇有胆怯,导致动作慌乱。”

“其实就是这军械依旧需要改良,火铳哑火、炸膛,行军途中武纲车翻车导致军卒受伤、粮草洒落,火药保管运输发生了三起起火之事,幸好平日训练常备,没有导致大范围的粮草烧毁。”

“还有……”

于谦和朱祁钰聊了很久此战的得失,朱祁钰能听得懂,但是多数都是需要经年累月训练和作战,才能有效改良。

“陛下,明年要恢复洪武年间旧卫所,恢复屯田,还有河套地区的作战,臣以为,京营可为主力,但是也要边军配合。”于谦对大明京营的战斗力做了一个大致的总结。

现在的十二团营,实力是有的,但是长驱万里,还是力有未逮。

但是在家门口,赶跑集宁残存的瓦剌人,恢复洪武年间的旧卫所,再加上边军配合。

还是绰绰有余。

朱祁钰每日操阅军马,自然是对此聊熟于心。

朱祁钰想起了兴安说的书信说道:“说起出塞用兵,朕刚收到了鞑靼人的书信。脱脱不花的那个字,真的是…一言难尽,这么久了,虽然有了点长进,但是依旧是有点看不明白。”

于谦拿起了书信看了半天,叹息的说道:“就是一些刚识字的掌令官,写的也比脱脱不花这狂草,强得多,应该让脱古活着小王子,教他书法。”

“统一四海的大皇帝陛下,陛下如天日一般恒久,滋润万物生长,臣怀着无比恭敬谦卑的心态,向陛下问安,草原上所有的牧民都在感谢着您的慷慨与仁慈,因为陛下的伟大,草原变得愈加繁荣,感谢陛下的……”

脱脱不花这封信,抬头依旧是一连串的马屁,朱祁钰自动忽略不计了。

脱脱不花的马屁能拍成这样?于谦估计给他润笔修饰了一番。

鞑靼可汗一共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烧荒,烧的鞑靼人心惊胆战,他们诚惶诚恐的希望陛下不要把烧荒烧到他们家里去。

第二件事就是贺岁,鞑靼人在过年之前,会驱赶三千匹战马,五千只羊朝贡,还有两百匹种马,这不是贡市,这是朝贡,朱祁钰作为户部尚书,自然不会亏钱。

朱祁钰抠门吗?那做生意,赚钱嘛,不寒碜。

第三件事则是感谢大明对小王子的教导,小王子的字,已经写得比脱脱不花还要周正了。

“脱脱不花想要摆脱瓦剌人的控制的意图已经显而易见了,草原上这两年必然会开始腥风血雨,陛下,咱们该早做准备了。”于谦放下了书信,深吸一口气,脱脱不花提到的小王子,自然想保他姓名。

朱祁钰吐了口浊气说道:“我们不是时刻准备着吗?”

“瓦剌这群刽子手,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扫庭犁穴。”

兴安匆匆的走了进来,俯首说道:“陛下武清侯求见。”

“宣。”朱祁钰点头,石亨这回京两天了,除了复命之外,就一在捣鼓着什么,而且颇为机密不与外人言。

石亨抱着一卷物东西极其神秘的走了进来,笑着说道:“陛下,臣燕山平寇,偶然见一只吊睛大虫虎啸山林,臣就猎了这只大虫。”

“臣的箭法陛下也是知道的,这好巧不巧,正好射中了眼睛,皮毛未有磨损,颇为完整。”

石亨将手中之物猛地展开,一张完整的虎皮,出现在了朱祁钰的面前。

而且是纯白色,道道黑色花纹,煞是好看。

朱祁钰伸手摸了摸,这是硝好的皮草,他这才会知道,原来这老虎的花纹,在皮肤上也是有花纹。

“臣尚有几分武力,特猎白色吊睛大虫送与陛下。”石亨笑着说道:“这大虫还有两只半大的幼崽,可是凶得很,夺路狂奔想跑,臣一并打了,为陛下做了两个狨座。”

大虫,就是老虎,在大明这个时代,依旧是威胁农庄百姓生命安全的野兽,猛虎下山,官府是要张榜通告,请猎人去打虎,否则危害一方。

石亨肯定是见到这只白色的老虎比较少见,所以才射了眼睛,保住了皮草的完整,献给皇帝。

这能是巧合?

至于两个半大的老虎,那自然是一并打了去,难不成留着祸害百姓?

石亨就是去平寇的,这老虎百姓无力处理,大军自然是不在话下。

两个半大的老虎,却是正常的纹理,坐了两个狨座。

狨是一种比老鼠大不了多少的猿猴,长可六寸,越小的东西往往越值钱,狨座就是用名贵的皮草编成的鞍鞯。

朱祁钰看着鞍鞯,笑着说道:“这虎皮,朕收下了,这狨座,你自留用吧,朕骑马是赶路,你骑马是打仗。”

“臣叩谢圣恩。”石亨收起了狨座,这虽然倒了一次手,但是从自制,变成了御赐。

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但是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了。

朱祁钰看着石亨十分认真的说道:“平寇平乱不得封爵,乃是太祖太宗的祖制。”

朱祁钰讲的很明白。

有隙则明示之,令其谗不得入。

如果不把话讲明白,让人猜来猜去,那谗言就会居中作乱。

当皇帝,天天端着架子,圣心难测,让臣子们猜来猜去,猜到最后,离心离德。

石亨的世券,朱祁钰其实准备好了,明年攻伐河套,若是成功,就会赐下。

朱祁钰都打算废了外戚的世券和勋爵了,自然不打算乱封乱赏,赏罚分明这事,皇帝一定要拿捏的住。

但是这等事,朱祁钰一定要讲明白,否则石亨如同那孙镗一样有怨言在心,再有人居中离间,游说,后果不堪设想。

石亨一个武夫,玩心眼,哪里是朝堂里那些明公的对手?

当然,石亨也不是孙镗,他天天能见到陛下,也知道陛下之雄心。

外戚封爵那是旧朝烂账,现在新朝雅政,彭城伯、惠安伯、会昌伯,这三府,兄弟并封、一门数爵的事儿,总会有个说法的。

杨洪是昌平侯,赐世券,什么地位?

那三门外戚封伯,又是什么地位?

还是军爵稳当。

石亨并未多谈及封爵之事,雷霆雨露皆为君恩,陛下不赐,他是不能求的。

陛下也从不吝啬封赏,只要好好打仗,世券指日可待。

若是处理瓦剌得当,公爵也不是没有可能,金戈铁马,万里气吞如虎,是军士这一生的野望。

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

石亨俯首称是,低声说道:“臣在燕山荡寇,发现了一个事儿,很多贼寇与瓦剌、鞑靼、建奴私通,出卖大明情报。”

“尤其是军事调度之事,臣还查获了不少的城防、官道、小路地图,触目惊心。”

石亨的表情变得有了几分狰狞,大明京营调度,尽在敌人掌控之中!

他继续说道:“臣以为燕山荡寇应为常态,防止瓦剌人刺探军机。”

朱祁钰目光一凝说道:“好大的胆子!查实之后,全都送到太医院去!”

“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