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禄三宝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禄三宝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今天给官邸的官僚放个夜,让他们去鹿鸣宴上,露露脸。”朱祁钰对着卢忠交代着,他的钓鱼大计划。

新科进士,都是一群小鱼小虾,朱祁钰要钓巨物!

卢忠挠了挠头说道:“今天所有士子的请帖,都被京官给拒绝了,还特意交代了锦衣卫,不要给递拜帖的人放行。”

嗯?

朱祁钰愣了下说道:“朕还没说放夜,他们就拒收请帖了吗?怎么可以…这样呢?”

“连骑匆匆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

“多好场面,大家同中举人,进京考试,有人欢喜有人忧,几多哀愁。”

“快去让他们去参加,朕给他们放夜,让缇骑不要关坊门,让进士们去请明公赴宴!”

鹿鸣宴,本来是个天然的鱼窝。

兴安都已经准备好了,这次好好借着机会,摸查一下。

这可倒好,直接拒收请帖了可还行?

坚决不行!

卢忠叹了口气低声说道:“那臣去试试吧。”

卢忠带着缇骑来到了京师的大小时雍坊官邸,拿出哨子,用力的吹响。

凶犬立刻向着狗舍而去,有人专门查点了凶犬数量,卢忠才提着一个更夫用的锣,一遍走一遍喊道:“陛下敕谕,今日金榜题名,特放夜一日,谨防火烛。”

卢忠走过了大小时雍坊,看着家家紧闭的房门,叹了口气。

坊门开了,凶犬收了,很多书僮小厮冲进了官邸里,请这些朝廷大员去吃席,但是家家户户紧闭房门。

见客?

拜帖都不收。

能从地方上、翰林院内,卷到住官邸的实权京官,能上这个当?

放夜?不就是以鹿鸣宴打窝吗?

谁没见过一样!

上次中秋佳节就放夜,大家在家,就琢磨出味儿来了。

大明朝堂上有一个李宾言已经够了。

胡濙在家里奋笔疾书,但是天气已经晚了,他是个老人,入了夜,这字就更看不清楚了。

胡长祥摇了摇头,接过了胡濙的笔满是笑意的说道:“父亲,你来说,我来写吧,明日父亲再检查便是。”

胡长祥是胡濙次子,恩荫了一个不视事的指挥佥事,他的哥哥胡长宁,已经与世长辞了。

胡长祥想要参加科举,但是胡濙以自己六部之首,会让主考难做,不让胡长祥应考,胡濙说要等自己走了,才让胡长祥参加科举。

为的就是避嫌。

这眼看着父亲这位置稳如泰山,精神抖擞的样子,胡长祥也慢慢绝了科举的想法。

胡长祥已经四十五岁了,再参加科举,跟一帮年轻人搅和在一起,同朝为官,也不合适。

别人都说他父亲是个奸佞,时颇讥之。

可是自从他母亲逝世后,府里连继室都未曾有,何来奸佞二字呢?

胡长祥继续写着父亲未写完的医术。

他一边写一遍问道:“今天鹿鸣宴,父亲不去参加一下吗?往年父亲可都是要去的。”

江苏是科考重省,每年能录取二十多人,今年录取了将近三十人,和山东几乎并驾齐驱。

胡濙嗤笑了一声,摇头说道:“那是鹿鸣宴?吃个席,弄一生骚,我才不去呢。”

“你也少掺和这些事,咱们家还恩荫了个锦衣卫佥事,左右有点俸禄,别折腾来折腾去,把我一把老骨头,再折进去。”

“我可救不了你。”

胡长祥只能摇头,他连个功名都没有,怎么去参加鹿鸣宴?

他埋头写着书卷,他想了想说道:“孩儿现在文不成武不就,打算去太医院任职。”

胡濙是个礼部尚书,这是他第一身份,第二身份是个医倌,胡长祥没学会父亲做官的本事,那太难了,但是这医术倒是继承了七七八八。

文不成,是父亲不让参加科举,武不就,那是没那个天赋,也不愿吃苦。

但是他医术好,如果可以去太医院任职,至少是个活儿,整天待在家里,还不如背着药箱去问诊呢。

“那是人去的地方?你不知道那是阎王殿啊!”

胡濙看着自己的儿子,眉头紧皱的说道:“你不害怕吗?我每次去,都感觉那地方,阴嗖嗖的。”

胡长祥点头说道:“孩儿已经去过一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倒是解开了许多年的疑惑。”

“那你就去太医院吧。”

儿大不由爹,胡长祥的医术,胡濙是知道的,太医院每年遴选,考个太医还是不成问题的。

“诶,儿知道,不提父亲的大名,省的给家门蒙羞。”

“也没什么羽毛,不懂爱惜什么。”胡长祥笑呵呵的说道。

胡濙靠在了椅背上,嗤笑的说道:“朝堂上的事儿,你懂什么!你爹我就是天底下第一号奸臣!只要陛下还要用我,那就没人动得了我。”

大明常青树,还是颇为自信的。

朱祁钰没钓到鱼,鹿鸣宴一群初入仕途的进士们,在皇权和臣权的对抗中,显得过于稚嫩了。

朝里的明公们一个都不参加,他们还要举办鹿鸣宴,这不是稚嫩,是什么呢?

指点江山,长篇累牍,全是废话。

远不如贺章的一句两字:倍之,让人浑身冒冷汗。

而此时的于谦,压根就没参与到石亨率领的大军征伐之中。

于谦更多的是在点检粮草、火药等物的储存。

而粮草和火药的看管,都是由老营的军士们看管,即便是如此,于谦还是每日点检。

于谦在查陛下关注的民信局问题。

民信局的存在,极大的促进了大明的商贸发展,这种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比如大同府同样有来自浙江等地的丝绸,还有福建来的茶叶,以及来自广州等地木制家具。

这些东西都是从四面八方而来,即便是在宣府,亦非罕见之物,以前的时候,于谦还能在宣府见到荔枝。

去年因为兵祸,商路断绝再复,荔枝看不到了,但是一些寻常的水果却并不罕见。

于谦请旨彻查大明假盐引的案子,已经有了点眉目。

这些假盐引,多数来自一个叫祁县的地方,这群商贾号称祁帮。

他们以贩售粗布、枣、潞麻、莫合、莺粟花起家,其中最重要的货物,就是后三样。

潞麻来自于西域,这些潞麻送到了南方,换取南方的茶叶、瓷器、盐、铁、丝绸等等,至河套,贩售至西域。

潞麻是什么?

在西域号称羊癫草,就是羊吃了之后,会傻笑,然后大小便失禁。

于谦手里拿着两种麻,一种是在大明非常常见的火麻,就是普通的麻绳、麻袋所用的火麻,细长且高,稀松分支长,节间中空。

另外一种,则为祁帮贩售的潞麻,脂多,多分枝而具短,节间实心,麻仁多食,则人可见鬼,狂走,久服则癫狂。

于谦对这东西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远离。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东西吃了能见到鬼,那还得了?

但是服用麻仁,居然可以欣快,很多人服用麻仁成性,久服求之不得则癫狂,这是一种很恐怖的病症了。

莫合又是何物?

又称黄花烟,点燃之后,嗅味,则飘飘欲仙。

这玩意儿是最近祁帮新捣鼓出来的新奇玩意儿,在于谦看来,太呛人了,人避烟火而不及,主动被烟呛?

但祁帮的这些生意人,做这些买卖的商贾都说,这东西卖的极好。

最后一种则是莺粟花,这东西,于谦认识,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是西域贡品了。

乾封二年,拂霖国朝贡神物底也伽,就是由莺粟花压制而成。

在于谦看来,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乃是观赏植物。

这东西也是祁帮兜售的热门之物。

潞麻、莫合烟、莺粟花合成福禄三宝,享之,则福禄不断。

于谦怎么都不觉得,这些东西,享用了能福禄不断。

这三样,根据商贾们说,在南方销路极广,那得是势要之家才能享用,而且数量并不是很多。

于谦感叹,商贸二字,果然是隔行如隔山。

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这三样,到底是怎么样的机制,可以在江南地区大火,一花一叶,千金难求。

于谦的确不懂商贸,但是他懂政治。

大明的宝钞,到底是怎么变成了废纸一堆,甚至宝钞局主事,都已经十几年空缺,当今陛下不得不废掉纸钞呢?

是因为大明宝钞只发不收吗?

当然不是。

洪武九年,高皇帝下诏:「户部官严禁收税时,挑拣钞之好恶,务必做到字贯可验真伪,即通行无阻。」

大明宝钞,昏烂钞共计二十五种,各省设置烧钞库,每季,烧毁一次昏烂钞。

洪武十三年再设倒钞法曰:「钞虽破软而贯伯分明,非挑描、剜补者,民间贸易及官收课程,并听行使。果系贯伯昏烂,方许入库易换。」

大明宝钞可以用作交税,也可以把旧钞换成新钞。

但是洪武二十三年起,朱元璋就发现这换钞这制度,没法弄了。

洪武二十三年,出新钞,听任百姓倒换,五个月后中止。

因为大明的宝钞太多了,户部核定大明宝钞一共发一百五十万锭。

结果呢?

洪武二十三年,就有超过一千五百万锭的宝钞,要更换。

半年,换了三百多万宝钞出去!

这些多出来的钞,哪里来的?

但是当时高皇帝,一直打算迁都,他派出了朱标前往陕西,巡视陕西的同时,决定是否迁都西安。

朱标从陕西巡视归来,便开始生病,最终病逝。

这之后,高皇帝再也无暇顾及宝钞之事了。

于谦手中有一叠的以假乱真的大明盐引。

显然是有一帮人,把大明宝钞搞烂了之后,再次盯上了盐引。

于谦手里拿着一张盐引上面写着:「官发盐票」,上面写着由哪个地方发出,收到了多少粮食,等于多少斤淮盐,时间等等。

这是一张小盐引,等于淮盐二百斤,等于大同米一石,等于白银一两二钱。

于谦已经拿着给经年老吏看过了,这东西根本没办法分辨其中真假,以假乱真,只有对着阳光仔细辨认,才能确定盐引为假。

它的确是个假的,因为是于谦在市场上,用半石的粮食换来的假盐引。

民信局是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

但是私印朝廷盐引,是什么罪名?

死罪。

于谦收起了那张盐引,他收集到的这些物品,都是要送到京师的证物。

过去的大明宝钞,到底是谁在私印,到底是谁把大明宝钞发的哪里都是?于谦不知道,也无从查起了。

但是,现在有人想用同样的办法,毁掉大明的盐引,这是确凿无误的。

俞士悦在江南重拳出击,不断的打击私盐窝主私发盐引,但是在山西,有一帮人,也在私发盐引,并且比江南的窝主还要猖狂。

“于少保,闹起来了!”岳谦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门外有百姓,聚集在了都司门前,大声的叫嚷,请求朝廷停止用兵。”

“哦?”于谦站起了身子说道:“有趣,走,去看看。”

大明的百姓反对大明军队进军集宁,恢复洪武、永乐年间的旧军屯?

大明的百姓反对这个?于谦不信。

但是这种离奇的事儿,就这么发生了。

于谦来到了都司衙门之外,果然看到了一群群情激奋的百姓,吵吵嚷嚷,看到了于谦出门,喧嚣声更盛了几分,人群之中还有人推搡。

朱祁钰为了保护于谦的安全,专门从京营里挑选了二百名校尉随行护卫。

人群推搡的时候,校尉的刀立刻出鞘,结成了鱼鳞阵,火铳、钩镰枪、长短刀,对准了这些所谓的百姓。

于谦嗤笑了一声说道:“雕虫小技。”

于谦不由的想起了当初在大兴推广农庄法的时候,偷袭他的那个人,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明晃晃的刀片,还是吓人,场面立刻安静了下来。

于谦笑着来回看了看说道:“来,你告诉我,谁给你钱让你来的?多少钱,就到都司衙门闹事啊?”

那人显然不认识于谦,但是他认识补子。

他们以为就是起起哄,没想到一个胸前补子是仙鹤的大员,走了出来。

那人呆滞的说道:“四十文…在那边。”

于谦吐了口浊气,挥了挥手说道:“岳指挥,把人群围住,把煽动者找出来,不在这里,也出不了万全都司,把人找出来,送京师吧。”

谁不愿意看到大明军节节胜利呢?

谁不愿意看到大明加强对河套地区的控制呢?

谁不愿意看到大明恢复洪武、永乐年间的军屯呢?

当然是瓦剌人,瓦剌人肯定不愿意这一幕幕发生!

可是瓦剌人能够组织大明的百姓,聚集到万全都司的门前来闹事吗?显然不可能。

那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