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三百零五章 十万成丁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陈循要修寰宇通志,算是弥补了一下当年永乐大帝的一些遗憾。

朱棣当年派出了成国公朱能征伐安南,朱能行至半路患疾逝世,当时还是西平侯的沐晟、新城侯的张辅临危受命,继续征伐安南,最终打下了安南,设立了交趾三司。

沐晟因此成为了黔国公,而张辅因功封为了英国公。

但是这交趾三司,自设立之日起,就有人大声反对,那时候,方才永乐五年。

朱棣修《天下郡县志》目的是让子孙后代不再弃地,但是书最终未能修成,交趾三司,最终被弃置。

朱祁钰看着陈循说道:“定要好好修,为子孙后代定下疆域,以防弃地之事再发生。”

“交趾修志之事,暂时不急,等朕平定安南黎朝,再做增补便是。”

朱祁钰没有为难陈循,而是令他先修寰宇通志,等到大明海军再建之时,安南复设三司,再修不迟,可以暂时留白。

陈循俯首领命而去。

朱祁钰看着硕大的堪舆图,大明的交趾三司的废置有何影响?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京师举行了超大规模的狩猎,邀请了诸国使臣参观,震慑天下。

但是随着交趾三司的弃置,天下寰宇便发现了大明的外强中干,多有不臣之心。

交趾三司的弃置,严重打击了大明在南洋和西洋的国际声望,甚至动摇了大明的宗主国地位,否则麓川八大宣慰司就不会反复造反,满者伯夷国安敢破旧港宣慰司?

失去交趾三司,意味这大明失去了南洋的统治力,大明官方海贸和朝贡贸易,再无力维持,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远渡重洋的大明海军,慢慢废弃。

朱祁钰和胡濙的观点是相同的,交趾三司的弃置,不过是大明兴文匽武的序幕罢了。

杨洪始终坚持认为大明不应兴文匽武,太祖太宗皇帝亦兴文,但从不匽武。

失去交趾三司的结果就是安南黎朝,日夜不断的骚扰大明边疆,两广、云南边患不止。

而且安南黎朝和麓川反叛思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朱祁钰不急,此时他春秋鼎盛,大明兵强马壮,缓缓图之便可,多少人等着他步子垮的太大了,扯着蛋呢。

“陛下,李宾言上来奏疏,说密州市舶司营建好了。”兴安看陛下忙完了手中的活儿,笑着说道。

“哦,李宾言倒是有点意思。”朱祁钰满是笑意的拿起了密州市舶司上来的奏疏。

这一年的时间,李宾言都在巡抚山东,尤其是密州市舶司的营建,都是李宾言和唐兴在负责。

陶瑾带着四万京营,在山东地区不断的进剿响马,保证胶州到密州的官道驿路畅通无阻,卓有成效。

李宾言上奏的主要原因是,福建水师建造的战舰已经破海而来,福建去岁夏秋二税,即将通过密州市舶司等岸,转运大明京师。

朱祁钰其实很想在津口设立一个市舶司,这样海船可以直接到津口,再送至通州,远比从山东运来要简单一些。

但是这个年代的津口和渤海,到了冬日会结冰,自从十月份左右开始,一直到开春,才会融化。

胶州湾却是不冻港。

渤海湾结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渤海水浅,盐分比较低,所以极其容易结冰。

但是胶州湾不会。

“原来是这样啊,相水之清浑便知山之近远,大洋之水碧黑如淀,有山之水碧而绿,傍山之水浑而白矣,有鱼所聚必多礁石,盖石中多藻苔,则鱼所依耳。”朱祁钰满是笑容的说道。

李宾言的奏疏有很多的趣闻。

看水的浑浊与否便知道陆地的远近,到了深水区的时候,大洋的水是碧黑,若是有岛屿便会慢慢变成碧绿,越靠近岛屿,水就开始变得浑浊而发白,有鱼群的地方,必然有礁石。

“有机会定要去看看。”朱祁钰叹息的说道。

他现在在京师动弹不得,不是他不想动,而是不能动。

皇帝坐镇京师多么重要呢?

如果隋炀帝在大业十二年,从洛阳回长安,而不是南下江南,隋朝也亡不了。

但是杨广去了江都,然后就被宇文化及吊死了。

土木堡天变仅仅过去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朱祁钰得在京师坐着,得处理政务,得安定天下民生。

他若是随随便便的离开京师,离开权力的中枢,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忠于自己的臣子不负责,对天下黎民百姓不负责,对大明不负责。

就是再想看海,也得等朝局彻底稳定。

当初襄王为何会监国?因为朱瞻基当时在南京任留守,而仁宗皇帝崩于北京。

兴安笑意盎然的说道:“陛下,不急。”

朱祁钰拿着李宾言的奏疏说道:“这李四品,在地方干的很不错,至少这密州市舶司经营的有声有色,朝鲜南部、倭国、大小琉球国的贡舶,自此之后直到胶州。”

“而南方海运漕粮也可减少不少的运耗,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当然也有人急得跳脚了,这短短的数月的时间,就遇到了七次的倭寇袭港之事。”

“一些家伙,他们不死心啊。”

密州市舶司管理贡舶,也管理商舶。

李宾言建立了海贸十七行市,负责市舶诸事,已经有数百条商舶在密州领了朝廷的勘合,交税纳赋。

但是依旧有人不愿意交税,意图借着倭寇之名,破坏新设的市舶司。

奈何,都被唐兴、陶瑾早早发现,然后悉数击溃。

这就不得不说到那个八百顷田小小鸡鸣岛了,那个小岛上设立了很多的哨塔,唐兴长期驻守在鸡鸣岛上,哨卫敌寇行踪。

一旦有倭寇接近,他们会释放响箭报警,随后随时准备前后夹击,让倭寇有来无回。

朱祁钰这个岳丈唐兴显然是个妙人,有次唐兴居然乔装打扮之后,扮作了倭寇模样,混入倭寇其中,甚至还跑到了朝鲜济州岛上,玩了二十余日,才返回鸡鸣岛。

唐兴的奏疏里,说的也很明白。

倭寇的头儿压根不是倭人,而是大明人,因为这些倭寇的头目,多数都会用汉文,而且会说汉话,并以说汉话为荣。

这种现象极为古怪,虽然唐兴努力打探,但是并未找到他们在大明的靠山。

朱祁钰满是感慨的说道:“当初朕听闻太宗文皇帝海贸留下了一千两百万两银子,七十二万两黄金的时候,金濂曾经告诉朕,有人在僭越当年文皇帝的开辟之功,现在看来,所言非虚。”

兴安满是笑意的摇头说道:“没事,等到大明海军再建之日,无论靠山是谁,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

福建这次送了将近两百五十万石的占城米,这是农庄法的朝廷正赋。

朱祁钰笑着说道:“金尚书平日里扣扣索索,这月港投资倒是积极,月港市舶司和营建船队费用,宁阳侯希望可以能按福建粮价折银,共计二十万银币,金濂居然愿意出十五万。”

“要不朕就自己个发财了,可惜喽。”

月港市舶司、粮船、战船朝廷需要支付银币二十万两,朱祁钰还等金濂反驳此事,这月港的市舶司,不就成大皇帝的内帑之物了吗?

但是金濂他不傻,听闻此事,立刻要求朝廷最少出钱十五万,这样月港的税收,大约要有七成归朝廷,只有三成归朱祁钰了。

朱祁钰没有跟金濂磨牙,同意了金濂的想法。

朝廷是个磨坊,磨坊主带头把这磨坊踹翻了,那是朱叫门才会干的事。

既然朝廷愿意投入,愿意设市舶司,再好不过了。

“金尚书别的不会,可是算账那是门清儿啊,虽然不是他的钱,但是归他管啊。”兴安也是摇头,他还记得金濂火急火燎的要参与投资时候的模样,就跟朱见济被别人抢走了玩具一个样。

“朕给武清侯的诏书到朔方府了吗?”大明军班师要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份,而现在石亨依旧在河套地区,四武团营和四勇团营开始准备班师之事,四威团营正在全面接管河套地区的防务。

“算算时间,应该是到了吧。”兴安掐着指头算了算,即便是大雪封路,也应该到了才对。

朱祁钰的敕谕并没有耽搁,虽然河套地区的官道驿路的营建,因为天寒地冻不得不停下,但是主路尚可通行。

石亨、杨俊、刘安、孙镗、江渊、林聪、王越、徐有贞、陈镒等人,坐在朔方府的府衙之内,这府衙虽然破败,但是御寒足矣。

这是个什么阵容?

四个奇功牌的京师之战军将,大明会试殿试主考官,大明新进进士,在地方巡抚多年,拥有丰富治水经验的两个御史,二十余万大军。

这是朱祁钰派往河套三府之地的阵容。

这样一个阵容,拿到草原,足够建立一个不逊于鞑靼、兀良哈的部族了,哪怕是拿到泰西(欧洲)去,那也足够灭掉数国的超级阵容了。

可见大明皇帝对河套地区的志在必得。

石亨坐直了身子说道:“陛下赐下了敕谕,让我们好生安定地方,四武、四勇团营离开时,会留下半数的掌令官,负责训练义勇团练。”

“陛下下达最高指令,十万成丁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靖安人,要学会用自己的双手,保护自己的田亩和家人。”

“陛下威武!”

石亨对陛下的军事、政治胜利的理解,很浅显,在他看来,就是大明皇帝在朝堂上的那一套。

锦衣卫的大汉将军整日里拿着刀,在奉天殿外,当初卢忠那一声大吼,谁敢逼宫,就是军事胜利。

随后大皇帝屡次证明了自己才是对的,最终赢得了政治胜利。

在河套亦是如此,大明军队吊民伐罪,王师赶跑了瓦剌人、渠家人,安抚百姓,惩罚罪孽,用刀子让人听话,然后用种种手段安置百姓,经营河套。

但是陛下的手段,显然比打秋风一样收税的石亨,要强太多了。

河套地区,只有不足八万的四威团营够用了吗?

显然是够用的。

石亨继续振声说道:“陛下明旨,必要的时候,四威团营可以征召义勇团练入伍,协同作战,务必保证让任何来犯之敌,有去无回!”

诸多军将坐直了身子大声的说道:“陛下威武!”

刘安和孙镗松了口气,他们本来担心四武、四勇团营离开了河套,他们守不住河套怎么办?

就像当初成山伯王通在交趾节节败退,最终战败,还私自割地给称帝的安南黎朝皇帝黎利。

王通弃地、战败之罪,却在正统年间被赦免了,会昌伯孙忠还给了王通十几顷田地用于生活,最近还有人鼓噪重新启用王通。

正统年间可真的是妖魔鬼怪、牛鬼蛇神横行。

但是这是景泰年间,若是战败,怕是只有死路一条了。

不过好在,大明皇帝给了他们战时招募义勇团练的权力,这在新辟之地,是应有之义。

徐有贞疑惑的问道:“陛下有没有回复关于景泰安民渠的支出所用?”

石亨笑着说道:“敕谕在这里,徐御史可以自己看看。”

徐有贞接过了敕谕,重重的松了口气,大皇帝陛下真的是大气,三百万银币,分为三年,由内帑国帑共同支付,用于安民。

陈镒喝了口茶低声说道:“徐御史,这钱可得专款专用,朝廷里不知道多少人等着揭你徐御史的老底,置你于死地啊。”

陛下严查贪赃枉法,若是徐有贞把这三百万两都花了出去,却没什么效果,怕是明天就要被弹劾,后天人就被拉倒京师斩首示众了。

徐有贞在朝廷那些御史眼里,是一条随时可以挂到钩上的死鱼。

毕竟站错队了,还能捞到头功牌,他不死谁死呢?

徐有贞嗤笑了一声说道:“陛下派了计省的人过来!”

江渊摇头,陛下能容人,徐有贞有治水之术傍身,等闲死不了。

天下只有他徐有贞有治水之能吗?

张秋运河段决堤,一连派了十几个人,都是无功而返,徐有贞把那边治理的极好,事实证明,徐有贞的确是个治水能人。

石亨其实还有份密旨,那就是关于赛因不花的事儿,赛因不花的妻儿已经到了朔方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