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无声的抵抗(恭贺“Cz丶”成为本书盟主!!)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卢忠作为极为专业的锦衣卫指挥使,只要陛下有命,陛下不犹豫,他是丝毫不会犹豫的,他被骂了多少次的酷吏了。

但是他从不胆怯,因为他的背后是陛下。

哪怕哪天真的闹得不堪,他必须死罪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赴死,陛下会宽待他的家人。

但是他害怕陛下犹豫,一旦陛下犹豫,那事情会变得格外的麻烦。

好在,陛下果断。该出手的时候,绝不留情。

在卢忠看来,陛下是极为宽仁的,在月初就明旨下诏,劝谏势要豪右,不要生事,不要找死。

该怀柔的时候,陛下苦口婆心的良言相劝,甚至亲自下场,提醒们这么做的危害。

但是他们依旧要和陛下过两招。

卢忠看到了陛下离开的身影,继续做着自己的活儿,抓捕所有胆敢违抗圣旨之人。

这次的抓捕事涉两淮、南京、浙江、庐州等地的豪商、盐贩三百五十余人。

而这次的抓捕并非仅仅抓捕首恶那么简单,还要进行抄家,对各商贾家人进行流放。

作为专业的锦衣卫,卢忠开始了他专业的抄家之路,他已经盯着这帮人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如何抓捕、如何抄家都已经预言的许多遍。

这一天,金陵城,终于想起了被锦衣卫支配的恐惧。

但正如于谦所言,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

太祖高皇帝开辟,和北元争天命,争了一辈子,最终把北元的帝号彻底打掉,争到了天命。

太宗文皇帝争道,争这兴文匽武,还是兴文振武之道,最终通过不断的开疆辟土,对外征伐,争到了兴文振武之道。

太祖太宗弘毅坚韧,文治武功赫赫,但是总是有些遗憾,比如这江南的财经事务,因为西虏逞凶,军事威胁加剧,迁都北京之后,这江南财经事务一直悬而未决。

陛下再至江南,除了刀子以外,还有另外的手段。

宝源局的王炳富押解着超过了三十亿枚铜钱,来到了金川门外,开始装卸这些铜钱。

卢忠刚刚忙完了抄家之事,立刻就奔赴金川门,在户部郎中王祜、内帑太监林绣、锦衣卫的看管下,三十亿枚铜钱,被押解到了宝源局。

王炳富作为宝源局主事,没有休息,立刻前在南京宝源局钱张榜公告换币之事。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王炳富手里拿着一个喇叭大声的喊道:“我知道你们想要问什么!”

“大家听我说!”

“所有人手中的飞钱、盗铸钱、都可以到宝源局来更换景泰通宝,但是两枚飞钱只能更换一枚景泰通宝!”

“大家排队等候,这次,咱们宝源局带来了三十亿枚铜钱!保证每个人都有铜钱可用!”

“你们没看到从长江来的那么多大船吗?上面全是铜钱!”

“大家不要慌张,陛下是英明的!马鞍厂已经定制,日后这铜钱,如同那长江的水一样源源不断!”

“完全不必担心!”

工部尚书石璞、工部右侍郎王卺、胜州厂主办蒯祥、石景厂主办徐四七、宝源局主事王炳富,他们早就开始了琢磨祖钱铸造母钱,母钱发完各地官冶所进行铸钱之事。

而且他们攒了这么多的铜钱,就是对自己铸造的铜钱,极有信心!

王炳富也懒得多废话,请了缇骑来稳定秩序后,便开始让百姓兑换景泰通宝。

为了让速度更快一些,朱祁钰还下旨让应天府衙和魏国公府出人出力,配合兑钱之事。

徐显宗一看终于来活了,心里那些惶惶不安,立刻消散了许多,他亲自坐镇宝源局,监督兑换之事。

徐显宗不懂财经事务,但是他是魏国公,只要坐在宝源局内,就是震慑。

前五天的时间是人最多的时候,王炳富请旨解开宵禁,让日夜等候的百姓早日拿到景泰通宝。

终于到了第六日,已经有点累瘫的王炳富,看着已经减少的人群,松了口气,昏昏沉沉睡去。徐显宗终于离开了宝源局,回到魏国公立刻到头就睡。

这天底下还有驳了大皇帝的面子,对皇帝大放厥词,还活的好好的人吗?

有,一个叫王复,在和林。

一个叫柳七,这次作为力役,来到了南京城下。

朱祁钰曾经拿着七品参政通政的牌子,到民间走访,遇到了柳七(260章)。

朱祁钰问柳七对京师有何不满,柳七说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不跟朱祁钰分说,推着他的车走了。

柳七住在朝阳门外的民舍之中,这次押运,除了服力役之外,还有一定的赏钱。

柳七拿着自己的赏钱,掂量了下,他休息一日后,会再做力役,押解陛下送至北衙京师的银两。

这回去一趟,还有赏银。

虽然耽误过年,但是柳七丝毫不觉得辛苦,这一趟力役服完,明年一整年他都不用服徭役了,而且还有得赚。

陛下有劳保局,计省核算了日程之后,在征调民夫这事儿上,会将徭役折银,然后多退少补。

柳七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塞了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的脚步漫步在秦淮河畔,他看着那些停泊着的画舫,连连感叹南北风俗不同。

“又是你!”

异口同声。

南京城没几个人见过皇帝长什么模样,朱祁钰整日里挂着「山东豪商」的名头活动,正好碰到了吃完豆腐干丝、烧饼的柳七。

“你也随陛下亲征了?”柳七乐呵呵的问道。

柳七是陕西人,他入京之后,陛下已经在太庙杀了稽戾王,却是不认得皇帝。

在柳七心目中,皇帝应该是长得凤眸龙头,要不怎么能是皇帝呢?

朱祁钰点头说道:“是随陛下南下来了,你这怎么到了南京?”

柳七好不容易碰到一个熟人,还是个七品官,虽然他不知道七品官多大,但是县太爷好像就是七品官。

而且朱祁钰说话极为客气,柳七自然也不惧怕。

柳七絮絮叨叨的说完了一路上顺运河而下的见闻。

“唉,这南京城真是繁华啊。”柳七看着秦淮河畔,不住的感慨。

朱祁钰点头,的确很繁华,但是这种繁华容易迷人眼。

柳七忽然开口说道:“你不是那个什么议政吗?”

“你能跟陛下说说吗?要是能够把这力役折银就好了,每年给钱一千,本来俺都寻到了个学徒的活儿,说学点手艺,这就给耽误了。”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这个呀。”

户部给事中任元祥曾经在盐铁会议上说:「取于民者,不过三端。孟子所称粟米、布缕、力役」。

“急不得啊。”朱祁钰摇头说道:“陛下也有陛下的难处不是?”

柳七嗤之以鼻的说道:“你胆子小就是你胆子小呗!不敢跟陛下说,陛下什么人,能有什么难处!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朱祁钰哂笑,笑着说道:“那改天咱跟陛下说说这事儿。”

柳七拍了拍手说道:“俺不跟你扯了,待会儿就得去码头,乘船到密州市舶司去,陛下这次南下可是赚了不少银子,三桅大船都装了四舶!”

朱祁钰看柳七真的要走,笑着说道:“正好咱也有事儿忙,那就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柳七匆忙的向着金川门方向而去,他要押解银两前往密州市舶司。

而朱祁钰向着西安门方向而去,他要去廷议。

朱祁钰来到了文华殿,众臣一看陛下的打扮,就知道,陛下又是微服出巡去了。

于谦有些疑惑,难不成锦衣卫到了南衙之后,就变弱了不成?

媚香楼光是坐罪的就有三百多人,而且缇骑四处查补,整个京师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凡是飞鱼服路过,莫不是瑟瑟发抖。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群臣见礼。

朱祁钰示意他们平身,开口说道:“卢指挥,查补完了吗?”

卢忠俯首说道:“刚抄完家,这次大约又起运了三百多万两银子。”

“不是很多。”朱祁钰点头,银子的数量不多,是应该的,因为李贤已经在南京地界“横征虐敛”了七个多月。

在巨大的军事威胁和粮饷不足的境遇下,李贤和叛军,可谓是用尽全力了。

但是银子不多,不代表收获不大。

卢忠作为缇骑,他很巧妙,很隐晦的在廷议中隐蔽了一部分收获,这部分收获才是这次收获的主要部分。

户部郎中王祜敏锐的察觉出了不对,他本来都打算停下,但是忽然想到了金濂在临行的咆哮的模样。

王祜忽然开口问道:“那实物呢?”

卢忠和林绣叹息,没瞒住外廷,这次的最大收获就是实物。

林绣无奈的拿出了账本,递给了王祜说道:“实物统计起来比较麻烦,大约有布绢三十多万匹,相当于三十万盐引的淮盐,二桅船舶数千,三桅大船二十七艘,漕运平底船千余,米豆七百三十万石,还有田契三万余顷。”

王祜看完了账本,愤怒至极的说道:“陛下,他们这是欺君之罪啊!只说银钱,是准备上下其手贪墨钜万啊!”

“陛下!”

朱祁钰不置可否,压根没搭话,他已经看过账目了。

赵武衍、萧敬唐为首的这伙顽固分子,联袂的效率还是太低了,户部已经至南京了。

这户部的人,现在怎么都这么市侩,不就是点实物吗?至于咬着不松口吗?

这是舍本逐末!满是铜臭味!

王祜眉头紧皱,立刻明白了其中关键,是时候提笔上谏,与陛下痛陈利害了!

林绣笑着说道:“王侍中不必忧虑,陛下不是说了吗?回京之后再算账嘛。”

户部和内帑到底什么时候会打起来,朱祁钰以为在他回京之后,必然会吵的天翻地覆。

但是在那之前,南京仍然不是绝对忠诚。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朕发现了一件事,百姓们会啸聚山林,闻风而动,似乎从未听说过,势要之家,互相呼应,声气相通。”

“他们不啸聚吗?不,恰恰相反,他们随时随地的都保持着一种默契的联合,是一种十分平常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这是于谦在十二团营前往太行山、勾注山和燕山平定山匪之前,于谦的谏言。

于谦始终在提醒陛下,势要豪右之家,总是颇为默契的联合在一起。

“朕南下的时候,以为这次勘定叛乱,最大的敌人是会昌伯、靖远伯这些跳梁小丑,朕灭了叛军,将其斩首示众。”

“朕以为最大的敌人是不知天命的妖魔鬼怪,朕亲自撺掇着他们,最终将他们在媚香楼一网打尽。”

“朕本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万万没想到啊!”

“他们依旧在抵抗着朕。”

军事胜利的目的是为了让敌人失去抵抗能力,最终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是敌人服从于自己的意志。

但是很显然,南衙还在抵抗着皇帝的意志。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朕今日走了很久,京师的煤柴、米粱、布绢等物,虽然比之前他们故意囤积居奇,投机的时候,低了一些,但也只是低了一些,价格依然比以往要高许多。”

“一个现象非常有趣,朕的御制银币,依旧不能在南衙购买整批的货物,甚至不能在两淮、南京、浙江等地,购买整批货物。”

南衙的这种抵抗风力,随着为首的赵武衍和萧敬唐等数百人,被抓进了锦衣卫衙门,有了缓解的趋势。

但是正如于谦所说那般,他们依旧在抵抗着,只不过从联袂,变成了默契。

这个时候,就不是动刀子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朱祁钰满是笑意的说道:“他们不想用朝廷的斗斛、权衡、符玺、仁义,而是想用自己的规则去运行。”

“反映到财经事务之事上,他们依旧不肯让御制银币在江南诸省真的流通起来,现在在沉默的抵抗。”

“没关系,这事也简单。”

“他们抗拒,朕就多进出几次,他们自然就习惯了。”

李宾言愣愣的问道:“陛下,为何不直接用银两购买整批货物呢?”

“臣不是糊涂,昨日杭州府来了消息,西湖水开始结冰了,大寒潮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